首頁 女頻 明武天下

第21章 天塌了

明武天下 梁可凡1 2344 2024-01-31 01:13

  也先沒指望條件列出來,明軍這邊就把他要的東西奉上,張輔是英國公不假,卻當不了明廷的家。
奏報朝廷的話聽起來十分靠譜,皇帝在他手裡,他相信明廷不敢讨價還價。

  也先還是太天真了,他擅長的是戰争,權謀機變不是他的強項。
宋誠的拖延之計,在他看來,是明軍答應他的條件,不過需要走一走程序。

  既然明軍願意交贖金,那就先不忙打了。
他把朱祁鎮交給弟弟伯顔貼木兒看管,然後坐等明軍這邊的消息。

  朱祁鎮身邊唯一的小太監喜甯已經投降也先,堂堂皇帝,連個端茶倒水的都沒有。
他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為零。
伯顔貼木兒把朱祁鎮帶回去,先給他安排一座帳篷,然後随意指了一個被俘的錦衣衛侍候他。

  朱祁鎮算是暫時安頓下來。
贖金的事他知道,但對事情接下來的走向,他無能為力,死亡的陰影依然籠罩着他。

  被撥來侍候他的錦衣衛校尉袁彬伏地失聲痛哭。

  他扶他起來,看着這個年齡比他大一倍的男人,歎了口氣。

  袁彬時年四十九。
聽到皇帝的歎氣,心痛得難以自己,瓦剌軍重重圍困,憑他一已之力,實難幫助皇帝脫困。
可他并沒有退縮,而是堅定地道:“臣萬死也要護皇上安全。

  你不懂,并不是你死了,就能護我安全。
朱祁鎮幾不可聞地又歎了口氣,輕輕拍了拍袁彬的肩頭。

  也先安心等消息,宋誠卻在積極備戰,一面布下重重哨探,埋伏神機營槍手于壕溝,一面加緊修築工事,架設大炮。

  是的,大炮。

  神機營此次随駕出征,攜帶大炮八百門。
這些大炮,在原來的軌迹中,因為笨重,被也先丢棄,現在也先沒有行動,宋誠卻用上了,架設在土木堡的炮台上。

  土木堡是一座防禦型的堡壘,有架設大炮的炮台,不過不多,隻能放十台,宋誠指揮軍士們加緊修築的工事之一,就是根據地型,盡可能多地增加炮台。

  宋誠來自現代,可沒有跟也先的騎兵在戰場上硬拼的想法,不管你來多少人,我都用炮轟,把你轟用渣就行。

  修羅場一樣的戰場詭異地安靜下來,刺鼻的皿腥味漸漸被風吹散。

  懷來距土木堡隻有二十五裡,土木堡發生活生生的慘劇時,懷來守将隻能眼睜睜地看着,沒有辦法支援,還得一邊八百裡加急奏報京城,一邊安撫軍士,要不然隻怕守城軍士會吓得棄城而逃,那一片修羅場上的屠殺,讓他們驚惶失措,大小便失禁,個别膽小的吓得蹲在城垛下隻是哭。

  一天後,也就是也先靜等消息,宋誠忙着修築工事時,京城的人們覺得天塌了。
二十萬精銳,三大營全軍覆沒,也先可能分鐘鐘揮軍南下,京城不堪一擊。

  太後和皇後哭成一團,大臣們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驚慌恐懼的情緒像瘟疫一樣四處蔓延。

  明朝這是要完啊。

  不要說官員之間四處走動說得最多就是這句話,就連普通百姓在路上遇到,都會說上兩句,無數人已經做好逃出京城的準備,實在是鞑子太兇殘了,一旦城破,必定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京城就要成為像土木堡一樣的修羅場了。

  一片慌亂中,留守的吏部尚書王直直指問題要點:“皇上尚健在否?

  大家慌成一團,人人隻考慮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哪有空去考慮皇帝是活是死?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中樞大佬們面面相觑。
皇帝死活,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知道哪。
成祖等了二十一年,才等到建文的消息,難道他們也要等這麼久?
隻怕不用多久,也先的騎兵就攻進帝都,大明滅亡了。

  王直覺得頭快炸了,懷來守将奏折上說,也先生生把二十萬人屠殺幹淨,擦幹淨屠刀,就快朝京城來了。
現在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不好辦哪。
死了,馬上重立新君,活着再想辦法,這麼半天吊着,接下來的工作沒法開展哪。

  太後和皇後當然希望朱祁鎮活着,但是大臣們是不是這樣想,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内閣六部開了一天會,眼看夜色沉沉,還是沒有個結果。
這事也不能怪大臣們,不知道皇帝死活,他們縱然有一千條一萬條計謀也不敢亂開口。

  把皇帝當死人處理,不管皇帝,馬上調集軍隊,和也先死抗到底,萬一皇帝還活着,而且回來了,怪你不顧他的安危,再來個秋後算帳,抄家滅族是分鐘鐘的事。
可當皇帝活着,投鼠忌器,也是不行的。
也先的騎兵同樣分鐘鐘會長驅直入,殺到帝都城下。

  大臣們頭發都愁白了。
王直不知扯掉多少根胡子。

  土木堡之役第三天,八月十七,居庸關守将,都指揮同知楊俊的奏折到了,同樣奏報這件慘事。

  居庸關離土木堡比懷來遠,但這麼一場大屠殺,哨探遠遠就看到,吓得魂都沒了,下意識狂揮馬鞭趕回去報訊,見到楊俊,好半天才把話說清楚。

  之後楊俊再派幾撥探子遠遠哨探,都得到明軍在被一面倒屠殺地報告。

  這時,戰場上,宋誠已救了幾百人開始有組織地戰鬥,把遇到的小股瓦剌軍盡數殺了,但在二三十萬人的戰場上,宋誠這支幾百人的隊伍實在如滄海一粟,完全淹沒在浪花中。

  那邊皿肉橫飛,慘狀橫生,一不小時就會倒在瓦剌軍的馬刀前,屍首還會被踩成肉泥,探子又不是傻子,沒吓尿已是膽氣過人,哪敢湊上去?
遠遠看一會兒,趕緊打馬回去報告是正經。

  所以,楊俊并不知道明軍中還有宋誠這樣的猛人,在這樣的修羅場中,不僅沒有被殺,沒有像别人一樣逃命,反而敢迎上去,和瓦剌軍戰鬥,甚至全殲小股瓦剌軍。

  這樣的奇迹,他不知道,當然不會寫在奏折上。

  傳看完奏折,以吏部尚書王直為首的大臣們再受重擊,人人面如死灰,半天沒有出聲,房中彌漫着悲怆的氣氛,有幾位老臣已悄悄用袖抹眼角。

  太慘了!

  就在老臣們快哭出聲來時,英國公張輔的奏折到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