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鑄新明

第六百三十節王師何在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 4860 2024-01-31 01:13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動

  朝中文臣的德行,崇祯和他們打了十幾年交道,現在已經自然全部知曉。

  大明的朝臣,人浮于事,對大明真正的時局沒有幾個關心和了解,整日裡蠅營苟且,劃拉着自己的小算盤。

  為了顧忌官身,為了所謂的清名,他們可以行事毫無下限。

  若是說他們兩句,動辄就是強谏,抑或乞歸,看似大義凜然铮铮鐵骨模樣,實則就是一副小人行徑。

  他們所謂的顧清名而辭官,其實就是明哲保身之舉,并不是為國為民,為的就是日後起複。

  當然,口頭上都說得好聽,什麼時局昏暗、奸臣當道、政見不合等,總之都有各種奇葩理由。

  現如今在崇祯皇帝的眼中,他們和秦浩明相比,簡直連提鞋都不配。

  可就這樣,崇祯每日裡卻還要和他們虛與委蛇,糾纏在一起,因為即使換了其他也一樣,大明風氣如此,想想令人心酸。

  “秦愛卿,朕有一事相求,還希望你能答應?

  想清楚的崇祯皇帝,臉上抹過一絲堅定,轉頭對秦浩明懇請。

  “皇上何出此言?
有什麼事直接吩咐微臣便是!

  秦浩明有些訝然,心裡猶自惴惴不安,究竟是什麼大事需要一國之君親自開口請求?

  “朕想為烺兒求名師,還望愛卿能全力教導他,以便将來成為合格的明君,望愛卿答應?

  說到最後,崇祯居然低身微傾,表示行禮。

  此刻,他的心情,和普通的為人父者并沒有兩樣,純粹是一個做父親的本能反應。

  秦浩明閃身一避,口裡急呼,“皇上萬勿如此,真真羞愧微臣!
想微臣一介白身,如何敢擔此重任?

  “愛卿休要妄自菲薄,朕不是随意說說,而是思慮已久。
”崇祯擡手阻止秦浩明接下來的話,誠懇的說道:

  “當今大明,不缺飽讀詩書的大儒,也不缺滿口仁義的道德先生,卻唯獨沒有愛卿的全局戰略眼光和施政理念。

  難道愛卿不希望大明将來的儲君,可以繼承你的衣缽,和你的理念一緻?

  王承恩多少知道崇祯皇帝的心意,垂眉低首默不作聲。

  可太子朱慈烺和秦浩明卻有些不淡定,他們想不到崇祯皇帝的評價竟然如此之高?

  尤其是秦浩明自己,清楚知道他有幾斤幾兩,仰仗的無非是後世的見識,真論學識,和當代大儒差遠不止一星半點,能擔此重任嗎?

  可崇祯說得沒錯,他别的不敢說,戰略眼光至少在大明是無人能出其右。

  畢竟,領先他們幾百年的見識可不是随便說說。

  若是能影響大明未來的掌舵者,無疑對今後漢人的生存環境有重大改變。

  一念及此,秦浩明落落大方的說道:“微臣感謝皇上信賴,隻要太子沒有意見,微臣願勉為其難試試。

  亦無需師徒名分,隻是朋友相交便好。

  哈哈哈……

  “禮不可廢,哪能如此?
不過愛卿無需關心,朕自有安排。
”崇祯皇帝哈哈大笑,大手一揮,無視朱慈烺意見,直接拍闆。

  太子乖巧,走到秦浩明面前,俯身九十度行禮,算是簡單的拜師禮儀。

  對他來說,平日裡聽到秦浩明的話或許多有不堪之言。
可是今天所見所感,卻完全颠覆他過往的認知。

  不說别的,就憑父王對他言聽計從的态度,便可知這其中的奧妙。

  秦浩明攙着太子幼稚的肩膀,嘴裡連叫使不得,同時内心感慨萬千。
也豪氣萬丈。

  大明的江山,是曆史上最重視漢人的王朝,也是漢人最揚眉吐氣的年代。

  自己身為漢人,有責任有義務讓大明國祚長存,沒有理由讓它毀在野豬皮手裡。
以至于漢人淪落為最低等的民族,喪失民族的自信心。

  在這個最好的年代裡,可以無限的殖民,就讓自己和大明君臣一起,重新塑造一個嶄新的大明王朝。

  崇祯十三年年末,崇祯父子和秦浩明的這番交談,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奠定了雙方互信的基礎。

  有了崇祯的支持,秦浩明行事自然毫無顧忌,定南軍上下齊動,将平靜的京師攪動地風雨欲來。

  被秦浩明整訓幾日的二百多藝人,在東廠番子和錦衣衛的保護下,或是鬧市獻藝,或是青樓彈詞,或是茶館講書……

  所說的皆是關于遼東大戰的故事和英雄事迹。

  同時,複報和部分複社士子,偕同軍政司的軍政官,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在京畿大肆傳揚。

  在全方位的廣告覆蓋之下,秦浩明和定南軍的新聞,籠罩全城,震蕩人心,便如錢塘大潮,滾滾淹沒了京師。

  上至王孫勳貴,朝臣官吏,下至文人士子,黎民百姓,已是人盡皆知。

  或論于茶餘飯後,或談于街頭巷尾,或聚衆激蕩蠱惑,在秦浩明南下閩粵一年之後,秦浩明和他組建的定南軍,再一次萬衆矚目,光耀千古。

  餐館中,兩個相聲藝人正在嬉笑怒罵,引得衆食客嘩然大笑,然後又勃然大怒,口裡說的都是定南軍新聞。

  青樓中,文人士子、大家名媛團團圍坐,聽着一女子在琵琶二胡的伴奏下,敲着小鼓揚聲高歌。

  那唱腔力道十足,可透金石。
那節奏快如奔馬,殺氣凜凜,竟然柔媚全無,一片金戈鐵馬之聲。

  茶舍中,聽客沸騰一片,紛紛起身大罵,然後怒目而視,聽着講書人的慷慨激昂:

  “……黑煙滾滾,大火熊熊,秦督怒焚瓦房店,将那奴酋皇太極氣得七竅流皿,哇哇大叫!

  ……

  京城百姓聞風而動,每日數萬人流出永定門,在數道壕溝之外,看那風起雲湧,等那鐵皿硝煙。

  多铎和鳌拜的頭顱,以及有職位的建奴頭顱,沿着溝壑,擺成一個小京觀。

  一個個猙獰惡心,空蕩的眼窩無助的任憑風吹雨大,卻是大快人心。

  數萬民夫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竟然組織有序,沒有片刻耽誤。

  而東門的帷幕中,一面高達三丈的城牆傲然聳立,一座高大的圓形建築拔地而起。

  校場處勇士林立,盔明甲亮,高地處火铳齊鳴,白煙彌漫,方圓數裡之地,鐵騎縱橫,呼嘯不止,戰意盎然,殺聲震天。

  如神龍擺尾,如蛟龍鬧海,在滾滾塵煙中,疾馳不停,軍威赫赫,強軍氣勢,威震雲天。

  營房中間,一處雄偉的關隘大門,城頭一面大旗迎風飛舞,正是“欽賜定南軍”旗幟。

  終于,在無數宣傳的預熱後,五千定邊軍鐵騎陣列于永定門外,向京師敞開了神秘的面紗。

  秦浩明和定南軍攜硝煙而來,為京師奉獻了一幕戰争大劇。

  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将軍夢,每一個女人都有一個英雄夢。

  隻是和平日久,受條件所限,他們大多數人從來不曾真的明白,到底什麼是戰争?

  而戰争又離他們有多遠。

  所以,人們隻能去假想,去歪曲,去神話,去演義,在心中描繪出一副模糊的戰争畫面。

  煌煌史冊,百十字便是華夏一統,北擊大漠。

  戲曲雜劇,孔明掐指便是軍略妙算,花拳繡腿便是金戈鐵馬。

  評書彈詞,一将之勇便可力壓萬軍,争鋒沙場。

  茶餘飯後,王師一出,便當踏山倒海,掃除不平。

  可是從今天開始,他們将身臨其境,去觸摸,去感受,去目睹,去見證,一場最為接近真實的戰争。

  方圓十裡的戰争主題公園,絕對是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大手筆、大制作,必将載入史冊。
轟動朝野,流傳萬世。

  和後世一樣,戰争主題公園的第一批看客都是朝廷官員。

  崇祯和天氣矮子是主動和興奮而來,内閣六部,九卿百官,則大多是被逼無奈領旨而随。

  号角連天,禮樂齊鳴,京營淨街,禦林衛護,禦駕緩行,百官徐随,出永定門,觀戰遼東!

  數萬百姓拜跪左右,五千鐵騎陣列如山,雄壯号角沉吟起伏,激昂戰鼓震懾轟隆。

  崇祯皇帝棄車而下,文武百官離轎而随,黎庶伏地山呼萬歲,鐵甲捶兇海嘯天子,永定門外喧嚣沸騰,聲浪震天。

  秦浩明身着蟒袍玉帶,按劍而跪。

  崇祯龍服金冠,揮袖叫起,君臣攜手,相視大笑,相交莫逆。

  君明臣賢,映輝日月,震古爍今。

  看到終于露頭的秦浩明,最膩歪的當屬禮部侍郎錢謙益,他率先發作,當下便指着惡心滲人的京觀,對秦浩明冷聲問道:

  “秦督大人,不知何人敢行此殘暴之舉?

  秦浩明昂然喝道:“遼東鞑子肉,建州蠻夷頭。
既為天子怒,盡誅作塔樓!

  崇祯立即捧場,仰頭哈哈大笑,龍氣十足地指着遠處京觀,忍着惡心揚聲笑道:“秦督武勇,朕心甚慰!

  内閣大學士張四知指着五千鐵騎,繼續向秦浩明發難道:“天子親臨,定邊軍何以不跪?

  秦浩明得意笑道:“定南軍乃天子親自賜名,天子即是帥,自當軍禮行!

  有心掃朝臣臉的崇祯,立即霸氣十足地配合道:“朕以文治國,以武安邦,撫民則為帝王,領兵即為統帥。

  朕入親軍大營,自當廢國禮而行軍規。

  今見定南軍陣列如林,不動如山,殺氣滔天,戰意盎然,觀此強軍,朕心甚慰也!

  群臣終于看出崇祯意圖,再也沒有人跳出來指三道四,隻是默默尾随其後。

  瞧見他們的醜态,秦浩明嚣張的哈哈大笑幾聲,前行引領。
帶着裝傻充愣的一衆大臣,穿過溝壑圍牆,來到遼東堪輿的正門之外。

  衆人擡眼看去。
隻見前方被高大的青石牆團團圍住,雖不能一窺究竟,可也知是占地廣大。

  正門中央一副對聯,龍飛鳳舞張牙舞爪,一股磅礴大氣撲面而來。

  秦浩明揮了揮手。
一個女子頻頻而來,容顔雖非麗色,卻是幹淨清秀,冉冉拜倒口稱萬歲,聲音更是爽利幹脆,字正腔圓。

  聽見崇祯皇帝叫起,也不躊躇怯懦,挺身而起,對衆人笑道:

  “奴婢豆蔻,乃是皇爺和諸位大人的導遊,請恕奴婢放肆,鬥膽一訴遼東。

  崇祯皇帝笑着點頭,諸臣雖是不屑,卻也沒有反對,便聽豆蔻用動聽的聲音說道:

  “此為遼東堪輿之所,過此門庭便是遼東全景縮影。
那門上一副對聯,乃是遼沈全失後,遼南一位死難的士子所作。

  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隻知道他起兵反抗,卻兵敗被俘,甯死不降,為建奴所殺。

  臨刑前留下這副對聯,卻來不及寫下橫批。
上聯是:三千裡山河不再,下聯是:一百萬黎庶難依?

  看着天子和諸臣唏噓,豆蔻接着說道:“秦督大人感其忠義,也為祭奠數十萬罹難的遼東百姓,便又稍加修改,特意懸挂于此。

  便是問一問我大明的才俊棟梁,孰能無愧撫慰逝去的英靈,直面百萬遼東生民。

  上聯是:此園雖小,卻有三千裡山河不再。
下聯是;遼東雖大,再非一百萬黎庶可依?
橫批乃是:王師何在?

  崇祯也是第一次觀此對聯,此時聽得豆蔻娓娓道來,唏噓不語,望着秦浩明無奈搖頭苦笑。

  内閣以下諸臣,卻是聽得面面相觑,望着那對聯上的文字,再不覺張牙舞爪,而是一腔碧皿孤憤,正冷然向他們質問。

  訓練有素的豆蔻默然無聲,任由衆人肅然靜立。

  唯有幾許春夏之風,穿過門庭徐徐而來,那低低的呼嘯似在嗚咽,訴說着遼東的苦難。

  良久,豆蔻打破沉靜,引領者天子和諸臣,靠近對聯,穿過門庭,那瞬間開闊的園子,便豁然展現在衆人面前。

  豆蔻指着園子微笑道:“這裡就是遼東,雖是堪輿縮影,但全遼盡在其中。

  第一景便是山海關,西接燕山,東臨大海,扼守腹地,北望遼東,是為天下第一關!

  秦督以石為山,以湖為海,以草木為山林,以青石築雄城,盡現遼東全景。

  出山海關入遼,西面是遼闊的草原,東面是浩瀚的大海,北面是建州的黑山白水,東北是藩國朝鮮。

  皇爺,諸位大臣,請随奴婢而行,奴婢為貴人們解說遼東!

  PS:感謝書友爻釋、吃清屎的叫獸延蟲年打賞,銘感盛情,故土難離敬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