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鑄新明

第二百零九節挖牆腳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 3016 2024-01-31 01:13

  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圓月皎潔,高懸天際,讓獨石口毅發顯得幽靜清冷。

  此時此景,若是文人墨客在此,攜一古琴,撫一首名曲,該是何等惬意逍遙。

  奈何獨石口乃邊軍關隘,俱是赳赳武夫,自然無此情趣,所談也皆是打打殺殺之事。

  “獨石口處在冀北山地與壩上草原的交界線上,是沽水入塞的山口,是望雲古道由草原進入山地的隘口,更是大明宣府防禦轄區内北路防區須傾全力而防禦的關口。

  而沿此蜿蜒前行,山海關乃關内外交通樞紐,地勢最為重要。
建奴興起後,以此地駐兵最多。

  設總兵和經略負責鎮守,駐守邊鎮的軍隊稱為邊兵。
總兵官領正兵,副總兵領三千人作為奇兵。

  遊擊也領三千人往來防禦,為遊兵,參将則分守各路要塞,東西互相策應,為援兵。

  秦督若是想長途奔襲,殊為不易。
且一路上關隘衆多,地勢險要,對騎兵的要求非常高。

  若此,兵力少,有被敵人圍殲的危險。
兵力多,肯定失去奇襲的效果,沒有意義。

  張松榮駐守獨石口經年,和戚綱二人配合防守北路,任務最為艱難。

  也正因此,對宣府邊鎮的整個防禦了如指掌。

  “如此看來,想要再立奇功恐怕難矣。

  秦浩明雙手把臂,在他看來簡陋至極的軍用地圖前走來走去,腦海裡卻高度盤旋,如何才能有點收獲?

  否則,三五個月轉瞬即過,豈不浪費時間?

  不過對于張松榮,他卻動了心思。

  作為跟随盧象升重新創建天雄軍之一的元老,張松榮除了在軍中威望極高,更重要的是他能練兵,尤其是訓練騎兵。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玩些戰術戰略可以,可是訓練冷兵器時期的騎兵,單是排兵布陣便難倒他矣。

  當然,如果是訓練熱兵器隊伍,則又另當别論。

  “張将軍,訓練一支騎兵隊伍要多久?
和鞑虜有些什麼分别?

  此次作戰,自己都是撿現成的便宜,且都是天雄軍的精銳,故而才有此驚天大功。

  若是讓自己訓練騎兵,養馬都不會,如何談及訓練?

  可騎兵在這個年代,委實缺不了,即使有火槍大炮。

  除非跟大明一樣,被動防禦。
若是想要追擊打殲滅戰,沒有騎兵隊伍,無異于癡人說夢。

  “秦督,這裡面要分幾種說法。

  說到騎兵,張松榮獨眼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整個人身軀一挺,煥發出懾人的豐姿。

  “大明騎兵主要用途是抵禦蒙古和建奴騎兵,而不是淩虐步兵。
隻要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練兵時才不會徒耗無用功。

  而蒙古和建奴騎兵既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地方。

  不同之處蒙古騎兵靈活,速度快。

  建奴騎兵在騎術上多有不堪,甚至比不上大明軍隊。
但他們軍中身披重甲,悍不畏死。

  相同地方在于,他們都是從小練習射箭,這方面大明軍隊則遠遠不及。

  故而,末将首先是訓練大明将士騎馬砍殺本領,特别是砍殺敵人的騎兵。

  然後是盡快轉彎本領,具體就是最後一排向後轉,第二排向後轉,以此類推,一直到頭一排向後轉。

  這是為了還擊敵人騎兵集群從後面襲擊我軍騎兵集群,要具備類似步兵單兵原地向後轉的能力。

  做到這兩點,需大半年至一年左右。
然而也隻是勉強成軍,有一戰能力而已,難稱精銳!

  張松榮将大明、蒙古、建奴騎兵三者相互比較,聽其語言中對蒙古騎兵最為推崇。

  秦浩明點點頭,他其實明白其中的區别。

  大明是農牧民族,蒙古是遊牧民族、建奴是漁獵民族。
故而,要論騎兵全面性,自然是蒙古騎兵勝出。

  在沒有得到蒙古草原之前,建奴比大明還不堪,整天在山裡打獵,水邊捕魚,何曾有騎兵一說?

  “那如何能稱精銳?
要多少年才能訓練完畢,并且成軍?

  秦浩明繼續問道。

  “好的騎士,上馬不踩镫,一躍而騎上;下馬不踏磴,―躍而下。

  由甲馬換乘乙馬,勿需先下甲馬再上乙馬,隻要跳躍―下就可完成換乘。

  另外,世人皆知,将士在馬上、遠不如在地上穩重。

  馬一旦走動或狂奔,特别是在越天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衆之際,仍能穩坐在馬上,才算得上好騎士。

  為此,在馬上頗需要掌握平衡的鍛煉,否則就有落馬的危險。

  大明某些不經嚴格訓練的騎兵,臨戰前因緊張、害伯而落馬者,有之。

  戰馬急速前進中由于平衡不當而落馬者,亦非罕見。

  戰鬥中僅幾個回台,因抵擋不住猛烈打擊而落馬者,多之。

  種種現象均說明其騎術之不精。

  騎兵不僅需要穩固地騎在狂奔于坎坷之途的馬上,而且在馬身上還得活動自如,練就―套複雜的動作。

  如向前後左右開弓射箭;揮動武器,穩準狠地打擊對方。

  對于敵方迅猛的劈砍刺,能夠穩妥地躲閃避或檔或撥或架。

  如此,方能稱之為精銳!
可必須得三五年的功夫,才能有此境界。

  張松榮對騎兵的見解委實深刻,句句精彩。
隻是一句三五年功夫的話,讓秦浩明臉色黯然,心情低落。

  是啊,千萬不要全盤模仿遊牧民族,一則沒有那麼充分的騎馬練習時間,二則也沒有那麼多戰馬資源。

  蒙古人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一句妄語。

  不分男女,自幼就練成一套馬上的活動本領,不鞍而騎并不稀罕。

  他們甚至能在馬身上連續活動兩晝夜,趁馬吃草的機會,坐睡在馬背上。

  另外,戰馬的損耗委實太大,沒有源源不斷的戰馬供應,騎兵隊伍的規模終究有限。

  所以說敵酋皇太極的戰略眼光委實高明,不顧一切的攻下蒙古草原,并且和他們時代聯姻籠絡蒙古人。

  既獲得優良的騎兵,又得到源源不斷的優質戰馬。

  否則,深山老林中,何來的戰馬?
又如何有建奴的重裝騎兵?

  “不過秦督也無需憂慮,要是面面俱到,各種戰術動作齊全,委實不易,甚至時間上也不允許。

  但是我們大明騎兵不需要向蒙古騎兵一樣,隻要分成若幹個群體,各自有側重點地訓練相應戰術動作,再加以配合使用,則一二年便可為精銳。

  至于分成幾個群體,每個群體各自側重點是什麼?

  甚至個别戰術動作各個群體全都根本無需練習,末将心如明鏡。

  張松榮整個人散發出強烈的自信,侃侃而談。

  “大善!
”秦浩明雙手拍掌大聲贊道。

  華夏人才何其多也,可總由于各種原因惜被湮沒。

  便如眼前張松榮,随着曆史上盧象升死去而籍籍無名。

  可盧象升乃文人将領,靠看幾本兵書是無法訓練騎兵的。

  可想而知,盧象升作為統帥,負責協調朝廷經費、糧饷、戰馬等高端事務,而具體的事情肯定是由張松榮來完成。

  從天雄軍将士的口中,便可知今日他這番話絕不是紙上談兵。
否則,便沒有天雄軍今天的戰鬥力。

  如此大才,隻是一個區區參将,駐守獨石口經年,豈非浪費?

  就是他了,未來自己軍中的騎兵總教頭,無論如何,一定挖到自己的夾帶裡。

  “現今大明,可否有可能組建當初大漢無敵鐵騎?

  得隴望蜀,秦浩明微笑着繼續考教。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