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好大哥

第四百三十八章 最大受益人秦浩

唐朝好大哥 九宮格夫妻 2513 2024-01-31 01:13

  以秦浩今時今日的地位來說,怎麼也算是肱骨重臣了,因此他這一病,李承乾自然是少不得一陣噓寒問暖,送來一船一船的補品和名貴藥材,還有倆禦醫。

  藥材和補品自然是要笑納了,但禦醫卻是比較棘手的,秦小昊甚至想派人去把這倆玩意給弄死,好歹算是給攔下來了。

  為了裝病,秦浩特意吃了好多巴豆,拉的腸子都幹淨了,面色慘白的躺床上,感覺整個身體都被掏空了,以至于禦醫進門一看這臉色都吓了一跳,偏偏一号脈又号不出什麼東西來。

  “爸,你說這招能騙過去麼。

  “天知道,騙不過去也沒事,李承乾不可能捅破這層窗戶紙,艹,餓死我了,趕緊給我去弄倆大閘蟹吃吃。

  “聽禦醫說,娘都快急瘋了,要不是家裡小的離不開人,她就要過來了,您說,要不要把實話告訴娘啊。

  秦浩趕緊道:“别别别,千萬别,你娘他心裡藏不住事,讓她知道了準得壞事,也别讓她來,專心在家帶孩子挺好,不行,我這就給她寫信。

  一邊寫着,秦浩還問道:“對了,送東西的人裡,有沒有我親家啊。

  秦小昊苦笑道:“還真沒有,隻有一封關切的信,想來是沒錢買禮物吧,我這兩個大舅子,做事還真挺絕的,關鍵是我那個嶽母,居然還真能忍。

  “你那嶽母圖的是改天換地的大事,自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了,她忍得越是厲害,你那倆大舅子在道義上就越虧,一個不孝的名聲是怎麼也跑不了了,他們現在人在京城?

  “是。

  “嗯,西甯那邊剩下的那點魔教勢力,你處理的怎麼樣了。

  “西甯城現在畢竟是侯君集的地盤,又剛打完仗,我還沒來得及吞他們那點勢力呢。

  “官場規矩,武士彟作為侯君集的前任,他留下來的那點産業侯君集是不會動的,你不出手,看楊氏這隐忍程度,怕是要在明面上落到你那倆大舅哥手裡,你關注一下吧,等河西境内的仗打完了,你就親自去一趟,給你媳婦出出氣,把那點勢力吞過來。

  “我?
親自去?

  “當然,你不是在外面裝纨绔子弟麼,自然要裝的像一點,楊氏留那點生意是你未婚妻的嫁妝,你大舅子欺負的又是你的嶽母,你出頭天經地義啊,隻是你接手了之後麼。




楊氏必須得死,她表面上是個弱不禁風的老太太,實際上很可能是個魔教高手,有把握麼。

  “您放心,我會接上她一塊去西甯,殺一個對我沒防備的人,還是很容易的。

  “嗯,注意别留下把柄,更别讓你老婆知道。

  “明白。

  “去吧,趕緊給老子蒸大閘蟹去。

  “是。

  …………

  又過了一段時日,秦浩從報紙上看到,裴行儉在得到新船之後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在馬六甲海峽一戰俘虜了大食戰艦三十多艘,正追在他們屁股後面往西打呢,看這架勢似乎是的打算追到他們紅海老家去。

  而西面的陸上戰場也打得特熱鬧,李世民一到,西突厥就跟滾湯潑雪似的,完全不禁打,被打得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沙漠裡,估計活不了幾個人了,大部分都要個死在裡面,恐怕那點活着出來的幸運兒,這輩子都不敢再打大唐的主意了。

  李世民率領關中府兵班師回朝,由李勣率領東突厥主力,外加五萬關中精兵,在波斯王子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朝波斯殺去。

  畢竟波斯太遠了,不可能七十萬大軍都過去,況且李世民作為皇帝也不可能久離中樞,所以原來的先鋒變成了主力,由李勣為主帥,侯君集為副帥,蘇定方為先鋒,直撲波斯而去。

  這場大唐與大食的第一次交鋒,大唐其實已經穩赢了,哪怕波斯騎兵不堪一擊也不要緊,因為裴行儉已經海上無敵了,用不了多久就該到他們那燒殺搶掠了,大食的重要城市大多都沿海,海岸線太長根本就防不勝防,他們那幾個哈裡發腦子進屎了才會在波斯跟大唐死磕。

  既然李世民已經班師了,秦浩的病自然也就可以好轉了,秦小昊也親自去了長安一趟,把他丈母娘接了出來,去西甯接收産業。

  據小道消息傳播,武士彟那倆孩子對秦小昊還挺不服,畢竟都是國公的兒子,誰也不比誰高一級,結果是李欣以郡主的身份打上門去,親手打得倆不孝子滿腦袋包,這才成功的把人接了出來。

  當然了,楊氏到西甯城不久便死在了高原反應上,也着實讓人唏噓了一把,卻也沒人懷疑什麼,畢竟五十歲在大唐來說已經算是正常死亡年齡了。

  時間就這麼滑啊滑啊的又過去了一年,當秦浩慢吞吞的啟程回到長安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在擺慶功宴了,裴行儉坐着大唐号對着他們的港口一頓狂轟濫炸,大食已經亂成一團了,正在攻打波斯的軍隊掉頭就跑,正好這時候蘇定方的援軍也到了。

  嗯,聽說殺敵三萬多,死的老慘老慘了。

  大食帝國畢竟不同于大唐,默罕默德是一手彎刀一手古蘭經創建的龐大帝國,其内部民族成分極其複雜,再加上他們的土地東一塊西一塊,并不像大唐這樣是一整坨,在海軍被打了個全軍覆沒之後他們竟然内亂了。

  據說李世民在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十分落寞的感歎了一句:唉!
無敵是多麼的寂寞啊。

  直到這一戰打完了,人們才發現,似乎在特麼的這樣一場規模空前的兩大帝國之戰,受益最大的人是那個一直賴在揚州養病的秦浩啊!

  水師方面,功勞最大的無疑是年僅二十四歲的小将裴行儉,哦不,或許現在該叫小帥了,這一戰打得如此漂亮,甚至路上能打這麼順也都多虧了他,論功行賞的話一個縣國公是跑不了的,誰不知道,這是秦浩的妹夫啊!
這就是他夾帶裡的人物。

  陸軍方面,首功自然是李勣,但李勣今年也已經奔六了,加上以前的戰功,他很快就要步李靖的後塵,琢磨着去唐聯儲養老了,而身為副帥的侯君集,又是惹出這場大戰的罪魁禍首,功過相抵不收拾他就算是李世民開恩了,甚至西甯城裡的一些勢力還被秦小昊給收編了。

  而除了這倆人之外,功勞最大眼看着就要升大将軍的蘇定方,這是秦浩的老大哥,新銳小将薛仁貴,這是秦浩的半個弟子。

  而除此之外,他造船之功幾乎不弱于任何一個出征在外的将領,總得算下來,這一仗真正得了實際好處的居然全是他的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