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好大哥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點私心

唐朝好大哥 九宮格夫妻 2264 2024-01-31 01:13

  “呵呵,我還一直以為大唐對南诏是予取予求的呢,我南诏國小民弱,有什麼生意能跟大唐去做。

  秦浩道:“那可不一定,敢問陛下,有沒有一統南诏之心?

  南诏國王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你說什麼?
一統南诏?

  “正是。

  問南诏國王想不想一統南诏,這似乎很奇怪,絕大多數的大唐百姓都聽不懂他在說的是什麼,但事實上,南诏并不是一個國家,至少此時還不是。

  南诏,準确的說是一堆國家,地點在雲貴高原上,後來那個玩一陽指的大理國的前身,目前其中比較大的有六個,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隻不過在唐人眼裡,誰記得住你們這麼多诏?
于是就統稱南诏,畢竟叫南夷不好聽不是,但其實意思差不多。

  而這個南诏國王,也不過是大唐的一個稱呼而已,人家其實管自己叫蒙舍,六國之中實力最強,最大,相當于整個南诏的一個盟主,所以這次才代表整個南诏過來讨說法,他們之間的關系有點類似契丹八部,原本曆史上也是在耶律阿保機之後才真正變成一個國家的,隻不過絕大多數唐人分不清他們罷了。

  這也是這個南诏國王說他快壓不住南诏的原因,其實他們蒙舍诏的被奴隸人口中并不算多,捕奴隊更喜歡去那些小國抓,這樣風險要小得多,可其他幾國多啊,他給不出個解決辦法,其他五國和各小國誰能服他?
萬一誰被逼急眼了去南疆搗亂打一下大唐,到時候大唐發火的時候還不是整個南诏一起坐蠟。

  說真的,大唐朝堂中如今能分得清南诏到底有幾個國家的幾乎就特麼沒有。

  而此時他聽了秦浩的話,小心髒不可抑制的砰砰跳了起來。

  統一南诏,這是多麼大的功業,自己特麼的也就可以名留青史了啊!
到時候南诏一統他說話也就硬氣了,哪裡用得着像現在這樣低三下氣。

  “榮國公的意思是,大唐願意幫我統一南诏?
代價呢,從此我南诏國民成為你們大唐的奴隸?

  “陛下說笑了,南诏若真的可以統一,我想那些零星的小捕奴隊應該也不敢随便進去了,要知道他們這麼幹,在大唐也是不受律法保護的,真死在深山老林裡,大唐也不可能替他們出頭。

  南诏國王聽了也覺得是這麼回事,如果南诏統一成一個國家,大唐要是還敢這麼欺負人的話他就真敢一戰了,不敢說勝,但臨死磕掉大唐倆門牙的底氣他還是有的。

  按說站在大唐的利益上考慮,南诏應該是越亂越好才對啊,一盤散沙之下大唐完全不用考慮南疆領土的安全,同時還特麼可以予取予求,可如果南诏被他給統一了,那可就是強鄰了啊!
這根本就不符合大唐的國家利益。

  榮國公提出這個,是特麼吃錯藥了?

  如果是其他人,或許南诏國王還會以為是見自己名聲受損做出些利令智昏的承諾出來,不過那樣的承諾大唐朝廷認可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榮國公啊,号稱算無遺策從不失手的榮國公啊。

  大唐現在流行一句話,那就是如果你覺得榮國公做的錯了,那就等兩年再看。
所以質疑過榮國公的人兩年之後那臉打得全都啪啪的響,這讓南诏國王不禁犯起了嘀咕,莫非這裡面有什麼陰謀?

  其實他這還真想多了,秦浩是真的想幫他,發自肺腑的,穿越過來這麼多年他還是第一次真心想幫一個外族人。

  至于原因麼,則有點不足對外人道了。

  南诏的地點在雲貴高原上,也就是後世的雲-南和貴-州一帶,在唐人眼裡,那些是南夷,是猴子,可在秦浩眼裡,這些特麼的是同胞啊好不!

  大唐的整體國家戰略是西進,因此大唐對西邊和北邊的胡人觀感都還不錯,現在的西突厥還沒有統一,所以整個西域都是大唐的後花園,通過絲綢之路間接控制的地區雖然還沒到碎葉城但也離着并不遠了,也就是後世中亞那片各種斯坦的國家,秦浩連名字都記不清,你能指望他對這些西域人有什麼好感。

  所以在秦浩的心中,南诏這個國家,是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并入大唐的一部分的,最起碼地位得跟現在鴨綠江以西的原高句麗漢人差不多才行,人家也是五十六支花中的一支啊,秦浩上輩子還有個初戀女友是彜族的呢。

  也就是因為這麼一層關系吧,所以其實秦浩對南诏這些個國家,尤其是對他們的人民,好感度是很高的,所以他是真心想讓南诏統一,至于統一之後怎麼用經濟手段竊取政權并入大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統一的初期目标是一緻的麼。

  秦浩也不是沒想過借着他們現在一盤散沙的機會直接武統吞并,但特麼的大唐的興趣是真心不大,就算打起來頂多也是要那點奴隸,對那片土地的興趣幾乎為零,根本就不可能兼并他們,就算他們的小國想主動變成大唐的一個縣大唐都不想收,這特麼是觀念問題,秦浩也無能為力。

  因為那片土地的地理條件确實是尴尬了點,除了山就是林,而且還是喀什地貌,遍地都是石灰岩,别說礦産了,種地都長不出什麼莊稼來,就算在二十世紀的時候也是窮的尿皿,叫“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

  當然,洱海還是很漂亮的,尤其是那片的姑娘不錯。

  但這些原委除了秦小昊以外自然是不能跟任何人分享的,因此秦浩隻得發揮演技,痛斥了大唐不講道義到處劫掠良民為奴的無恥罪行,并表示,自己身為逃奴出身,最看不過去這種臭不要臉的行為,活脫脫的把自己演成了一個同情心泛濫的聖母,什麼特麼的國家利益,大得過道義麼?
那表演堪稱是淋漓盡緻,揮灑自如,特麼的差一點秦浩自己都信了。

  南诏國王這會也懵了,什麼情況?
不是說他是大唐最大的奴隸主麼?
我到底是信啊,還是不信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