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好大哥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井噴的大唐(上)

唐朝好大哥 九宮格夫妻 2316 2024-01-31 01:13

  秦浩上輩子自然也是讀過紅樓夢的,憑什麼人家的榮國公府可以精緻奢華到那個地步,而老子這個榮國公家裡算上仆人才三十來個?
于是他就不平衡了,他就來氣了,非要全方位的立體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

  可你讓他真想出來怎麼個立體法,他還真想不出來,錢這東西對他來說起碼在消費的領域内可以當做是無限多,反正他從沒考慮過自己有多少錢,反正知道怎麼花都花不完就是了,可偏偏他空有花不完的錢,卻不知道該怎麼花。

  倒也不是沒想過買房子置地,他如果想的話在長安買下個大觀園那麼大的地方建宅子完全不成問題,可他們家人口少啊,正主就他和李欣兩個人,加上小蝶也才三個,現在他們家都沒住滿,真整個大觀園豈不是成了鬼屋了?

  至于增加下人的數量更是扯淡,三十多人伺候他們倆人,這幾乎就已經是極限了,總不能給伺候他們的下人再配上下人吧,那就不叫花錢了,那叫燒得慌。

  于是秦浩決定,他要在自己家裡給即将出世的大寶貝建一個兒童樂園。

  所以,自從高句麗的戰事結束之後,秦浩可以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幹木匠活,愣是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沒出過屋。

  許傑和蘇定方前一段時間也搬走了,所以他們家的三進院幾乎是兩個空院子,秦浩的土豪尿性一上來,居然愣是全都給扒了,用來造花園,看得李欣堂堂一個郡主都懵了,心疼的肝直顫。

  除了一個超大的,每天純人工換一次水的用泳池之外,其他的地方偷偷給寶貝兒子留着。

  像是滑梯啊,秋千啊什麼的,這些肯定是穿越者必備,這貨還桑心病狂的發明了一個卡通兒童城堡和一個水上樂園,純手工木匠活打造的那種,原本需要用電力驅動的地方全都換成人工齒輪結構,一個字,豪。

  據說他一個水上樂園的花費差不多可以在長安買一套同樣大小的三進院子,而這玩意一旦運轉起來,光是一天的維護費用就足夠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過四十年。

  為了這麼個玩意,他愣是請了全大唐最頂級的木匠兩百多個,天天吃住在他們家給他搞這個東西。

  當然了,兩百多個大匠搞這麼個玩意肯定有點浪費,這東西其實更多的還是手藝活,設計上的事秦浩一個人就搞定了,所以為了不浪費優秀人才的單位時間,秦浩也順便讓他們設計了另外一樣東西:紡織機。

  棉花的推廣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今年收獲的棉花差不多也有幾頓了,将這些種子全部種下去後大唐的棉花差不多就可以算是城規模了,大唐的百姓也差不多可以在冬天的時候買一床被子或是買一件棉衣之類的了。

  這玩意的産量大到這個程度,再去用紡針去勾棉線,在秦浩看來這是一件很蠢很蠢的事情,一個女工一整天的時間不吃不喝的紡棉線也搞不出幾斤棉線,更何況是棉紗。

  所以捎帶手麼,秦浩把這東西也搞了一下,偏偏所有人都誤會了秦浩的意思,那些大匠都以為秦浩是以兒童公園在打掩護,搞紡織機才是主要目标,真不愧是為國為民的唐朝好國公啊。

  也正是因為這個,所以李泰和李淵七八次來找他他都沒鳥,而朝廷并沒怪他,都以為他在忙活更重要的事,殊不知這厮純粹就是因為懶,他搞這機器純是順手。

  高句麗打完了,每個将士們都從高句麗國搶回來幾麻袋幾麻袋的通用券,并最終都存入到了唐聯儲,市面上的紙鈔保有量一下子就上升了一大截。

  雖然他們依然勉強維持住了通用券與開元通寶之間的換算,可通貨膨脹總是免不了的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誰都不花銅錢了,因為銅現在的價格居然遠遠超過銅錢的價格,一時間難免有些民怨。

  秦浩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李淵和李泰找自己肯定是為了這事兒,這種活最是累人,他一點都不想跟着摻和,無非是提高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而已,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其他手段。

  甚至秦浩覺得,哪怕李淵他們啥都不幹,這種現象對大唐來說頂多一兩年的時間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因為,大唐現如今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物質井噴的時代了。

  衆所周知,通貨膨脹無非就是錢多貨少而已,按常理來說,封建社會的生産總值增長的速度是很慢的,幾乎全都靠土地産出麼。

  可偏偏大唐現在就在井噴,而且還是噴的很厲害的那種,各種物質資源極大豐富,又帶動了經濟的極快速發展,以至于秦浩打完仗回來在長安轉了一圈之後自己這個始作俑者都有點傻眼。

  井噴的原因其實也簡單,大航海而已。

  青幫水師的第一艘船下水的時候就去了一趟東南亞,從那裡帶回了占城稻,僅此一樣東西就足以讓大唐的國力翻上三倍以上,絲毫不誇張。

  因為有了占城稻,江南和兩淮才成為魚米之鄉,以稻田為基礎,才會有稻田養魚,才會有桑田,才會有上山刮漆下河抓蝦,江南地區才成為經濟中心,總經濟不但超過北方反而領先三倍以上。

  秦浩甚至覺得,用不了多久,揚州城的繁華程度就可以超過長安。

  除了占城稻之外,大唐還引進了大量的甘蔗,以及秦浩早就在普及的棉花,從而又可以延伸出制糖和紡織兩個大的行業,衆所周知這兩塊一隻都是封建社會中的經濟支柱,全在貞觀年井噴那還了得?

  大唐人是比秦浩想象中要聰明得多的,本以為許多東西都需要他引導才能走上軌道形成規模,其實真的不是,他還是那天吃到糖餅的時候愣住才知道,原來揚州已經有幾十家制糖的工坊了,唐人從見到甘蔗到學會制最基本的紅糖,隻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當然,糖暫時還是隻有他這樣的貴族才吃得起的超高檔食物。

  于是秦浩這老陰吡很陰險地搞出來了制白糖的方法自己偷着吃,打算等過兩年紅糖走進平民百姓的生活之後再把這玩意推向市場,專門做貴族生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