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表現很激動,對于地方設立咨議機構和衆議機構讓百姓管官的事,他勉強還能接受。
畢竟,這也的确是遏制地方官府過度随意盤剝百姓的一個方式,最多影響的是整個官員的灰色收入。
而他張煌言也算得上是清廉之官,對于灰色收入減少之事也不會太計較。
但現在朝廷上的王家勤等官員提出又要在中央設立咨議院與衆議院,他就不能再答應了,畢竟這等于讓他一個内閣首輔除了聽命于皇上外,還得聽命于兩個議院,這簡直比以前不能統轄六部的内閣首輔還要憋屈。
朱由檢現在不管事,内閣首輔主理行政權,甚至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首相,手握對百官的薦舉權,特别是高級行政官員的薦舉權和罷免權,甚至還握有财政大權以及定稅賦的權力以及立行政法規的權力。
自從六科廊言官由内閣管轄後,以及司禮監與内閣意見不一緻而朱由檢又不願意再多事,讓内閣有最後決定權後,内閣首輔已經是帝國二号主人。
但現在朝廷官員王家勤等提出要設立咨議院與衆議院,他自然是第一個不同意的,甚至是極為不同意的。
當然,張煌言也不能直接說是因為這樣會限制自己内閣首輔的權力,而另找了理由:
“陛下,戰争、赈災、建設以及帝國一等公民之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等等皆是一大筆開支,雖然我們剛剛占據東瀛,但不能保證帝國以後不會沒有戰争,也不能保證以後不會有天災,這些都得有錢糧國稅支持;
内閣得根據國家需求制定稅賦政策,若讓朝堂上也設立咨議院與衆議院,那鐵定會亂起來的,咨議院不願意加稅甚至要求減稅,衆議院要求增加福利減少支出,等他們吵完架,内閣才得出鈞令,但隻怕已經是三五年後,天下早已大亂了!”
“可是不知首輔想過沒有,若中央肆意加稅,肆意利用中央之行政法規勒索百姓該如何,既然地方之民衆有權限制地方官,為何大明之所有民衆就不能限制中央官,首輔無非是害怕自己權力被限制而已,可你的權力也不過是陛下賜予的,可陛下既然能賜予權力于一人,為何不能賜予權力于萬民,如此則不就是朝野之間皆無祿蠹也!”
工商部尚書宋銘泉此時站了出來,直接和當初推薦自己當工業部尚書的内閣首輔的張煌言互怼了起來。
朱由檢隻是微微一笑,他自然看得明白,朝廷上的官員也開始因為背後代表的政治利益不同以及思考的角度不同而産生了分歧,有的人希望首輔集權,有的人不希望首輔集權。
“宋尚書所言,本官不敢苟同,當年陛下集權于首輔,以首輔代陛下而決策行政事務,集權于一人方便辦大事,但又不至于君王累于案牍!若就此歸于萬民,如何行大事?朝堂之上即便有祿蠹,尚有都察院與東廠監督之,爾等之建言無非是想商人參政而已!
可是,一旦商人參政且控制朝政,張某想問,而今如果真免了北方與關外之農稅,如果商人再通過兩院制定減稅法案,要求朝廷稅賦縮減到崇祯十七年以前,數百萬軍隊以及文武百官和數萬學子的供養以及每年達數百萬銀元的教育經費與科研經費,如何維持,我内閣如何才能一邊秉承你們兩院的減稅旨意一邊又要辦成這些大事?”
張煌言這麼一質問,帝國經濟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家勤回了一句:“你是首輔,自然是你想辦法,如何騰挪如何周轉如何想出斂财之計,你們内閣自然有辦法。”
“王主任!你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嗎,設立了兩院,立法規和定稅賦的權力在你們手裡,你讓我做首輔的如何想辦法斂财,我又沒兵,難道還能拿槍逼着你們不成。”
張煌言大聲呵斥了起來。
“其他大臣還有什麼意見”,朱由檢這時候問了一句。
作為皇帝,他其實很喜歡看着大臣們争吵的樣子,在他看來,這也許就是大明最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之一,不會因為自己這個皇帝站在這裡,而群臣就如同一群木偶一樣隻知道點頭稱是,說些不痛不癢的太平話。
通過官員們的争吵,朱由檢能發現很多問題,也能發現官僚集團和資本集團的代表到底想要什麼。
大明從三楊以來,便是内閣與百官展開着鬥争,以萬曆以來最盛。
皇帝基本上不管事或者搞平衡,司禮監到底是内廷機構除了少有的幾個太監,大多對政治興趣不大,且也基本上是皇帝的影子,因而内閣與百官的鬥争在大明更多是集權與民主的鬥争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大明的文官們除了入内閣的外,很多官員很不願意被内閣管着,因為一旦被内閣管着就等于被皇上管着,他們就會不自由。
至少不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權力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僅僅是言官不喜歡被内閣管,各部堂官也是一樣。
沒有内閣管的他們就是某一個行業的最高決策者,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多了個内閣,他們就等于多了個決議機構,還得聽着内閣的指揮棒走。
所以,百官們本質上是不希望内閣掌權的,尤其是具有資産階級背景的官員們。
饒是朱由檢也沒想到,他們會主動提出以兩院制的方式來管控内閣。
但朱由檢還想看看其他官員的意見,官僚集團的官員們對于内閣的看法。
這時候,組織部尚書溫初時又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以為首輔說的極是,商人重利,民衆又散而不合,若無強權主導國政,則國政必亂,甚至釀成黨争,東林黨與閹黨之争便因此而起,殷鑒不遠啊,皇上!”
“陛下,微臣也不贊成設立兩院管控内閣,萬一發生戰事,内閣無法統籌錢糧,則國家危矣!
而今雖民智已開,但民心也更為分散,難以統合,且随着百姓富裕者增多,自私自利之心也更重,遇事若不關乎自己則避于身後甚至為奪利而毀人清譽;
若遇事關于自己則上蹿下跳非掀翻官府不可不聽任何解釋,若設兩院管控内閣,則必吵鬧不休,國無甯日,朝令夕改也。”
兵部尚書徐傳傑此時站出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