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明帝國已經強大到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抗衡的境地。
但作為皇帝的朱由檢卻不能讓這個帝國因此陷入懈怠,甚至變成菩薩,去普度衆生。
崇祯帝朱由檢必須時刻給大明拟定目标,讓帝國官員擁有一個目标,甚至以這個目标是否實現為标準來确定一個内閣首輔甚至是自己這個皇帝是否成功。
而現在帝國下一個目标便是征服倭國。
在朱由檢看來,如果沒有征服倭國的目标,帝國便陷入追求享受與安逸的環境,而失去進取之心,放任國内統治者剝削國内民衆的利益,使得帝國内部矛盾加劇。
儒家文人總是用窮兵黩武來批判一個好戰的君王,但也遏制了一個君王的進取心,阻止了華夏文明的進步。
而現在朱由檢要把帝國的人從隻知一邊對百姓敲骨吸髓一邊吟詩作賦的模式中改變過來,讓他們時刻保持着朝目标進取的狀态。
征服朝鮮一結束,帝國媒體便開始連篇累牍地宣傳關于帝國為何要征服倭國的報道。
首先自然是曆史遺留的仇恨,直接向整個帝國公民發問,為何倭寇在嘉靖年間能來大明殘骸大明百姓,而如今帝國已經是最強盛的時代,為何不能派兵報複倭國。
為此還特地将當年的一些倭寇殘害大明百姓的舊事全部披露了出來,以此達到激起民衆情緒的目的。
這些自然是東廠負責操縱的,朱由檢給他們的指令是要讓大明百姓對倭寇恨之入骨的地步,甚至到民衆遊行示威要求帝國大元帥府出兵征服倭國的地步。
而除此之外,帝國媒體還要開始宣傳在征服朝鮮後,大明朝廷獲得了多少收益,同時還報道了許多去朝鮮發家緻富的故事,而對倭國的富庶程度也開始報道,開始預測如果征服倭國會給帝國帶來多少好處。
如此以來,一些未在朝鮮得到足夠利潤或者還想得到更多利益的商團也開始希冀帝國繼續征服倭國。
一大批翰林院的學士們也開始研究起倭國來,開始分析倭國的社會情況與曆史概況。
對此,朱由檢是很鼓勵的,社會學研究不能隻針對儒家理學的研究,多了解了解其他地域文化,對于帝國的擴張和推進華夏文明的進步是有好處的,。
很多時候,由于中原王朝的寬容,在華夏周邊的政治勢力都沒有在心底裡真正的對中原王朝的有敬畏之心。
雖然口上稱天朝,但内心裡隻把天朝當成可以随時敲詐一筆的傻瓜,尤其是在文官集團執掌中原王朝的近幾百年裡。
現在的倭國也不知道大明會對他們采取報複,他們或許還有比較狂熱的分子幻想着可以在将來滅亡大明,就如當年的豐臣秀吉一樣。
但無論怎麼說,現在的大明帝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被儒家統治得隻知對内欺壓欺壓老百姓的國度,現在的大明帝國就是一個具有侵略性與掠奪性的帝國。
“現在倭國之天皇沒有任何權力,主政者乃是德川幕府,但這德川幕府也隻統治着四分之一的地區,其餘地區皆是大小不一的大名即藩屬政權,可以說,倭國不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朝廷,我們要消滅倭國,難度不大。”
大元帥府樞密副使兼參謀總長和兵部尚書的李岩如是說道。
“據朕所知,倭國除天皇、将軍、大名外,主要由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四部分組成,其中武士乃是倭國統治者最為依仗的家臣,講究忠信,而也最是兇狠殘忍,當年世宗時期荼毒我大明東南的就是這些武士,所以微臣認為,這些效忠其将軍與大名的武士一個都不能放過!”
新任陸軍部次長李定國這時候說道。
“武士以上的都不能放過,另外,對倭國必須對朝鮮還要狠一些,這是一個你不虐他他不開心的民0族,所以在幕府統治首府江戶需要來一場皿腥的屠殺,不得少于六個月,朕要它成為倭國地區永遠也抹不掉的傷疤。”
朱由檢想起了原本曆史上一九三七年的南京,因而他要讓這個時空的倭國也有經受一次這樣的懲罰。
……
如今的倭國已經實行了閉關鎖國之策,為避免被西洋番殖民,最初隻準大明商人到長崎進行貿易。
不過,現在因為大明也表現出殖民擴張的行為,且已有鄭氏集團開始要求在倭國建立基地,使得倭國也開始意識到大明似乎有壟斷自己貿易的迹象,便也在五年前禁止了大明對倭國進行貿易,甚至德川幕府還出兵逼走了鄭氏集團。
而鄭芝龍的鄭氏集團到底也隻是普通的大明商業武裝,不太願意為了打敗整個倭國去消耗掉自己的财力。
而且鄭氏集團也知道台灣以北皆是大明朝廷的勢力範圍,朝廷可以在台灣以南征伐巴達維亞,而自己鄭氏集團要是在台灣以北建立勢力範圍隻能是被大明朝廷找個理由給除掉。
為此,大明鄭氏集團也就放棄了對倭國的武力打擊。
如今也就隻有留給大明朝廷,由大元帥府海軍部出兵征伐倭國,以達到在倭國獲得更多利益的需求。
……
征伐倭國,朱由檢派的是讓鄭成功挂帥指揮海軍,而李定國率陸軍第七軍協助其進行陸地作戰,其中閻應元和劉孔昭負責整個征伐倭國戰争的後勤總調運。
這一日,正是雲高風清的日子,大明一艘戰列艦出現在了倭國長崎,并且登了岸,長崎是江戶德川幕府的直接統轄區。
按照大元帥府的計劃,這裡将作為大明軍隊第一更攻擊的地點。
大明這艘戰列艦的指揮使費東駿開始派人去了長崎,找到了倭國長崎當局,說是大明艦隊追擊海盜時失蹤了一名海軍士兵,而這名海軍士兵逃入了長崎,大明海軍要求上岸搜查。
長崎當局沒想到大明的海軍會突然出現而且還說失蹤了一個士兵要進城搜查,雖然能猜到明軍一方很可能是個借口,想打開長崎貿易是真,但也不敢惹惱了大明,隻得連忙派人去告知給江戶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