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六十六章 賀朝(二)

三國之蜀漢再起 赤兔愛烏骓 2994 2024-01-31 01:13

  出了華阙,奉車都尉法邈已經安排好法駕恭候。

  “臣奉車都尉邈恭請陛下登車!

  點點頭,劉永登上攆車。

  “起駕!
”伴随着春坨一聲唱名,浩大的天子鹵簿徐徐起動。

  待劉永抵達議殿時,文武百官已經齊聚議殿爵堂。

  列侯将軍軍吏依次立西面,文官丞相以下立東面。

  太常掌賓客之禮,上下傳語,于是皇帝攆出房,中郎、侍中持戟傳緊。

  之後,盡伏,置法酒。

  諸侍坐殿上者皆低頭,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尊卑依次起上壽。

  進酒九次,谒者言:“罷酒!

  禦史執法檢舉違反儀法者,禮畢。

  黎明時分,鐘鼓大鳴,群臣向皇帝進賀元旦。
公卿百官各奉禮物賀朝,皇帝受賀。

  三公列侯奉玉璧,中二千石、兩千石奉羊羔,千石、六百石奉雁,四百石以下奉雉。

  兩千石以上上殿稱:“萬歲!

  之後,百官依次舉爵禦座前,丞相奉羹,禦史大夫奉飯,奏食舉之樂。
百官受賜宴享,大作樂。

  至此,紹漢元年的賀朝結束。
而後,劉永于成I都近郊祭祀天地、名堂,谒惠陵、南陵。

  *********************

  黃龍六年,元月初一

  武昌,釣魚台

  今日元旦,武昌的空晴天萬裡,一絲風兒也沒有。
天氣不錯,吳王孫權的心情也不錯,遂于釣魚台大宴群臣,飲酒作樂。

  主位上,孫權據案跪坐,神情輕佻,醉眼迷離。

  給自己滿斟上一觞酒,慵懶地倚在案上,便指群臣道:“今日酣飲,寡人有言在先,喝則要喝個痛快,誰也别想先走。
要等到喝醉了醉倒在釣魚台上,方才能停止!

  “諾。
”群臣雖然無奈,但也隻能拱手應諾。

  身為東吳的大臣,哪有不知道自家大王的尿性的,吳王雖然崇尚節儉,從沒有鋪張浪費地建設過亭台樓閣。
至于奢侈品,除了送給曹丕就是做國際貿易。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的人生樂趣也隻有開酒會等寥寥幾項而已。

  可謂勤儉節約之主,況且,這也不是第一次見到了。

  “來!
今日元日,寡人高興,敬諸卿一觞酒。
”說着,孫權竟然真的搖搖晃晃地走到位于首席的丞相顧雍面前。

  丞相顧雍不敢怠慢,連忙舉起酒樽,以袖掩面,一飲而盡。
飲罷,還将樽口掉轉朝下,示意孫權我幹了您随意。

  “嗯……”孫權滿意的沖顧雍笑笑,還親切地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寡人很看好你喲!

  接着,下一位,孫權又瞄向了坐于丞相顧雍下席的綏遠将軍、由拳侯張昭。

  “子布……”

  眼見自家大王跑去和張昭敬酒,東吳群臣中的吃瓜群衆便興奮起來,互相擠眉弄眼。
他們明白,好戲又要上演了。

  當年先主公孫策去世後,張昭即向朝廷上表大王承襲職位,又給各屬縣發去公文,對江東的内外将校則令他們各守其職。
正是因為張昭的一系列扶持幼主、穩定政局的舉措,吳王才能順利的承襲江東基業。

  按說張昭有大功于吳王,吳王必定會待張昭為肱骨、推心置腹,委以重任。
可事實卻另人大跌眼鏡,因為赤壁之戰張昭力主投降以及倚老賣老,經常直言進谏的緣故,坐穩寶座的吳王翻臉不認人,一腳把張昭踢開。

  黃龍元年,吳王下令設立丞相,群僚皆推舉張昭,可偏偏吳王選擇了孫邵。

  嗯,孫邵,好歹是孫策時期便追随孫氏的老臣子了,論資排輩比拟韓當、黃蓋、朱然也是不遑多讓。
勉強能堵住衆人的口舌。

  沒過幾年,丞相孫邵逝世,群臣複舉張昭,孫權托言張昭敢于直谏、性格剛直為由不用,轉令太常顧雍為丞相。

  被吳王穿小鞋、高高挂起,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是位不服輸的倔牛,非但沒有放低姿态服軟,反而經常當面頂撞吳王,惹得吳王不快。

  這不,見孫權給自己勸酒,張昭正襟危坐,既不起身也不說話,鼓着一雙眼睛,白胡子一張一縮。
顯然又和孫權杠上了。

  見張昭不搭理自己,孫權也不惱,俯下身子到張昭正面,将酒觞往張昭的幾案一擲,:“子布,寡人請你飲酒!

  “臣前日偶感傷寒,不便飲酒,請大王見諒。
”張昭微微欠身,仍坐着回話。

  “子布病了?
”見張昭執意不飲,孫權微微一笑,撐地起身,似自言自語道:“不飲便不飲罷,江東水鄉之地,那咱們來玩灑水。

  一言既罷,孫權拍拍手掌,立刻有一群内侍帶着水桶瓜瓢登上釣魚台。

  “灑呀!
灑!
”孫權沖内侍們招招手,内侍們立刻用瓜瓢舀滿水潑到孫權及一衆東吳大臣的宴席上。

  片刻之後,酒樽裡、坐席上,還有酒食上全部沾上水,濕透了,就連孫權和群臣也被淋成了落湯雞。

  張昭跪坐在席上,一桶水澆下來,瞬間全身濕透,白發白胡子粘在一起,狼狽不已。

  “哼!
”張昭怒不可遏,提起配劍,氣沖沖地轉下釣魚台。

  “哈哈哈!
”孫權則是戲谑的指着張昭離去的背影,連笑三聲。

  戲弄完張昭後,孫權繼續向衆臣敬酒,這下在也沒有人敢拂逆這位小氣的吳王了,再不适,也勉強喝下一尊。

  因為,他們突然想起,張昭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主上在大魏皇帝曹丕領導下剛做吳王時的一次酒會上,大王又給大夥兒挨個勸酒,虞翻趴在地上裝醉。

  大王才走開幾步虞翻就爬了起來,意思就是老子就是不想跟你喝。

  大王見狀,勃然大怒,瞬間失去理智,拔出劍來就要剁人。

  一般人根本勸不住,隻有故揚州牧劉繇之子,江東孫氏用來标榜自己的活招牌,地位超然的大司農劉基将大王緊緊抱住,勸導說:“大王,不行啊,要殺他也得等醒了酒再說啊,要是酒後殺了國士您一世英名就毀于一旦了呀!

  吳王怒吼到:“曹操尚且殺了孔融,我殺個虞翻又能怎麼地?

  當然,最後虞翻沒能死成。

  在劉基美美一記馬匹――說他德行比曹操還高後,裝逼完成,大王滿意地收手。
還廉不知恥地下令說:“從今起酒後寡人再說殺人,都不要殺。

  有了虞翻和張昭的教訓,大家面對孫權敬酒都表現得很積極了。

  看着屈服的衆臣,孫權心裡卻并無獲勝後的喜悅。

  從曹丕篡漢,劉備稱帝起,他就一直在試探,試探他臣子的态度。
虞翻的事情是試探,張昭的事情也是試探,他……孫權也想做皇帝,九五之尊,受命于天!

  可不同于曹操為其馬首是瞻的“汝穎卿相”與“谯沛将帥”,劉備正統的旗幟、仁德高義,他孫權的班底一直沒穩固,政治号召上也不能服人。

  這才是他甘心蟄伏于吳王位上,遲遲不肯稱帝的原因。

  從政治号召上來說,曹丕擁有漢帝禅位的诏書,劉備手扛漢室的旗幟。

  而他孫權割據江東,可江東士族從文化的角度上卻傾向于歸附中原的曹魏政權。
這點從赤壁大戰之前的朝堂争論他就已經看透了,連東吳的重臣張昭都一力主降。

  政治号召力不足,這也成了他一直不能君臨天下、成為皇帝的短闆。
從今日張昭的表現看來,他仍然沒達到言出法随、臣下唯命是從的地步。

  稱帝仍然是遙不可及。

  此刻孫權很失望,可他卻不知道遠在成I都的蜀漢皇帝劉永,正準備給他送上一份大禮,使他擁有足夠的政治資本成為吳大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