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蜀漢再起

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七十二章 曹叡的野望(一)

三國之蜀漢再起 赤兔愛烏骓 2394 2024-02-19 04:35

  當劉永再度派遣鄧芝出使聯系東吳滅魏之時………北國年輕的大魏皇帝曹叡也在向臣子探尋滅亡蜀吳、一統天下之道。

  許昌

  朔風蕭蕭,大雪飄舞,北地一片蒼莽。

  魏國文帝曹丕時,改許縣為許昌縣,以洛陽、許昌、邺、谯、長安為魏五都。

  但長安廢棄、衰敗多時,谯隻是因曹操故裡近來才顯赫,所以真正發揮都城作用的是洛陽、許昌還有邺城。

  魏國朝臣中流傳着一句話,一年之中,皇帝一半的時間在洛陽,另一半的時間幸許昌和邺城。

  太和元年,元月,曹叡車駕幸許昌,駐許昌宮。

  在視察完儲藏甲胄、兵器的武庫後,曹叡登上金銀車,車駕駛往承光殿。

  戶外大雪紛飛,冬日的肅殺之下,空氣中也凝結了徹骨的寒意。
一俟登入金銀車,立馬有宦官送來炭盆,曹叡趕忙坐下,伸出凍紅了的雙手,烤着火,使勁的揉搓一番。

  此次巡幸許昌,曹叡是追随皇考的足迹。

  他父親文皇帝在位時,就曾多次車駕幸許昌,實在是因為如今許昌在大魏朝廷中樞中所承擔的分量太重。
時至今日,雖然朝廷已遷都洛陽,但許昌仍截留了三分之一的朝廷官吏在此辦公。

  中軍的武器供應庫,國家的武器儲備所——武庫亦仍設在許昌。

  其實對于許縣許昌,曾經的漢家皇都,曹叡并不陌生,相反,他還很熟悉,這裡存留着他童年的記憶。

  閉着眼睛,他都能摸清郭城、内城和宮城。
還有那一個個親切悅耳的名字,丞相府,他和父親曾經的家;毓秀台,山陽公劉協曾經祭天的圜丘;還有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以及華麗的高昌觀、建城觀,這一切的一切他都再熟悉不過了。

  因為,離故漢帝劉協離開許昌,才不過七年而已,時間太短了,短的就好像事情剛發生在昨天一樣。

  那一天,劉協召集群公卿士,告祠高廟、告祭祖宗。
使禦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皇帝玺绶禅位于自己父親,父親踐祚。
以河内的山陽郡奉漢帝劉協為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祭郊,上書不稱臣。

  與此同時,漢家的諸侯王,包括劉協的四個兒子從王降為崇德侯,漢室的列侯降為關中侯。

  就這樣,漢成為曆史,一個嶄新的朝代于它逝去的基礎上冉冉升起…………魏!

  車駕駛入承光殿,這所劉協時代皇帝聽政議政的殿堂,曹叡的父親魏文帝也曾在這裡聚集群臣,商讨國事。

  承光殿

  曹叡突然起意,宣召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的太常韓暨觐見。

  “臣太常暨拜見吾皇陛下!
”太常韓暨聞诏,立刻匆匆趕往承光殿。

  “平身!
卿且坐下。

  “謝陛下。
”韓暨拱手緻謝後,方才不疾不緩地跪坐在殿中的坐墊上,開口道:“陛下召見微臣,不知有何吩咐?

  “洛陽的宗廟的進度如何了?

  韓暨頓了下,回答道:“回禀陛下,宗廟是供奉先皇神靈之所,工程浩大,因此預計尚需兩年之久才可完工。

  “兩年?
”曹叡眉頭一緊,不悅道:“兩年之期太久,朕隻給你一年時間,一年之後朕必須能在洛陽宗廟祭祀先皇列祖!

  “這……”韓暨拱着手,有點犯難。

  曹叡則是揮了揮手,語氣異常嚴厲:“朕不管你有什麼難處,需要工匠?
還是需要錢糧?
你盡管去找少府要,就說是朕的诏令!

  “總之明年,高皇帝(曹騰,曹操的養祖父)、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世祖文皇帝(曹丕)的神主牌位必須從邺城遷到洛陽!

  “臣……遵命。
”韓暨心裡無奈,隻得拱手應命。
他很費解,好端端地,皇帝怎麼突然催促加快洛陽宗廟建設進度,這種事情是說急就能急的?
心裡搖搖頭,韓暨把原由歸咎于皇帝還是太年輕,性子急的緣故。

  可他哪裡知道,第一次以九五至尊、天下主宰身份臨幸許昌的曹叡心中激蕩千層的感慨。

  許縣原不過颍川郡小小轄縣,四裡之郭,正是因為皇祖将漢天子徙道許縣,在許縣大興土木,新修街房、民宅、官署以及宮殿,建都于此,許縣才由小小縣城化身成如今的雄城都邑——許昌。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天子是如何神聖偉大,皇帝的地位是如何尊崇閃耀,隻有雄偉的城池、繁華的宮室才可作為帝王之宅。

  可這以往的榮耀、尊崇都是屬于漢帝,屬于劉氏,他着急于洛陽宮室的興建是急切告訴世人,如今,現在,那非凡的榮耀、尊崇全屬于曹氏,屬于他曹叡了!

  詢問畢洛陽宗廟工期的問題,曹叡也不多留韓暨,直接命他告退。

  等韓暨的背影遠去,消失在宏偉的殿門之外,曹叡才開始辦今天的正事,召見中書令孫資、中書監劉放。

  “朕欲繼承武帝、文帝遺志,掃清六合,蕩清寰宇,剿滅吳蜀二賊,卿等何以教我?
”曹叡高居禦座,迎向跪坐于左右下首的孫資、劉放二人。

  這二人,也是大魏的心腹老臣了。

  從建安十八年(213年)始,皇祖被劉協封為魏公,建置官屬,孫資即與沛郡人劉放一同擔任秘書郎,掌管機要文書,被皇祖倚為左右和耳目。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皇祖進爵為魏王,孫資、劉放二人仍掌文書事務,後分别擔任尚書右、左丞,負責朝廷尚書台日常事務。
皇考(曹丕)繼承王位後,謀劃代漢事宜,孫資與劉放俱為皇考得力心腹。

  到如今十四年過去,孫資、劉放也從當年的青澀I文吏升華至封爵列侯的内朝機密重臣。

  聞聽皇帝探尋國策,孫資、劉放互相對視一眼,這一幕似曾相識呀。

  當年文皇帝初踐祚,亦立刻向公卿重臣詢問一統天下之大計。

  孫、劉二人互為一體,但向來以孫資為首,故孫資試探曹叡道:“陛下可是想對南方用兵?

  果然不愧機密能臣,猜到了朕的心思,曹叡興奮道:“去歲孫權寇江夏,公卿皆認為應調撥援軍,朕獨與司馬仲達認為孫權不善陸戰,久攻自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