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五章 進擊的劉永(一)

三國之蜀漢再起 赤兔愛烏骓 3438 2024-01-31 01:13

  宣見東吳使者後,又與丞相諸葛亮一席長談,諸葛亮給劉永建議分别單獨約見一些當下重要的朝臣,另外再閱覽大量蜀漢朝廷關于農業、人口、兵員的官府文檔和案牍。
通過這些人員和記錄對當前蜀漢政局和國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這無疑是一個很中肯的提議,劉永完全贊同,在沒有對建興四年的蜀漢朝廷有一個系統和正确的認識之前,遑論變法和變革,劉永連普通的人事變動都有心無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現在戍衛皇宮的是哪隻部隊,部隊主官為誰劉永一概不知……額……這對于一位君主來講,無疑是一種很尴尬和危險的境遇。

  劉永前世雖然是曆史愛好者,但史卷浩海如煙,劉永所了解的僅僅是極小部分,局限于大事件和著名人物。

  第一位,諸葛亮為劉永約見的第一位朝臣,他有一連串響亮的頭銜——庲降都督、安漢将軍、漢興亭侯、交州刺史,因便宜兄長駕崩、自己登基而回京述職的李恢。

  漢末大亂,戰事頻繁,将軍職銜蘿蔔價,一時間校尉多如狗,将軍遍地走的局面。
軍鎮重地一般屬州牧、刺史或太守加将軍銜,掌握一地軍政大權,這說明李恢屬于封疆大吏行列,是地方實力派大臣。

  但李恢不局限于此,他還有一個更為值錢的官職——庲降都督,大漢平夷庲降都督府都督

  庲,降服之意。
庲降都督府為牂柯、越嶲、朱提、建甯、永昌、雲南、興古七郡組成的南中地區最高軍、政機構長官,統攝南中漢、夷諸事。

  南中,指巴蜀以南的地區,大概就是後世四川西南、貴州和雲南大部分地區。
這裡是蜀漢的大後方,賦出耕牛戰馬金銀犀革,為朝廷提供了大量物質和兵源。

  而這裡漢夷雜處,矛盾尖銳,因此庲降都督不僅需要軍事、民政才能,還要求具有較強處理民族事務的能力。
而李恢能出鎮南中,說明他的手腕和能力自是不俗的。

  劉永在東閣召見李恢,東閣,蜀漢宮廷内的典籍收藏之所,通過閱覽東閣文案,在李恢趕到之前劉永對他的履曆已然了然于兇。

  李恢是建甯郡俞元縣人,姑父爨習是當地的豪強大族,李恢曾在地方曆任督郵,投奔劉備後升至益州府衙任職,長于政事,深谙庶務,堪稱能臣。

  “李卿,如今的南中是何種情形?
”劉永坐在案牍、竹簡之中,向李恢發問。

  “自去歲丞相南征後,南中綱紀粗定,夷漢粗安。

  從初見李恢,再到李恢開口講話,劉永感覺李恢是個非常灑脫和聰明的人,在向劉永介紹南中情況時,李恢直言不諱,告訴劉永南中問題很複雜,朝廷的觸手隻能到達縣一級,縣以的下鄉亭無論漢夷,皆各自渠帥自治。

  而李恢的聰明之處在于他深刻體會南中在國家中的戰略地位:“或曰:固南中可以圖巴、蜀,擁巴、蜀可以望關中。
國家對于南中的政策方針為撫和為主,武剿為輔,少留漢兵漢官,夷人諸部隻要供輸财賦、兵丁,朝廷便悉不問諸事。

  與李恢一番對奏,劉永對如今的南中有了一個大緻印象——朝廷對南中的控制屬于半直管半羁縻,還未有達到内地這樣安全掌控的地步。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朕已對南中之事有了個大概。
”劉永看着五十出頭、發鬓斑白的李恢,心中很有好感。

  “陛下,臣以為南中之事說來繁複也可謂簡單。
”李恢呵呵一笑,主上心憂南事,虛心請教的姿态使他對劉永的印象也不錯。

  “額?
何以見得?
”劉永問

  李恢伸出右手食指,在幾上寫下一撇一拉,“南中之事,關鍵在于用人。
出鎮南中的人需要熟悉當地風俗民情,在漢夷之中皆有聲望,處事公平,如此南中方可大治。

  對……劉永聽得贊許連連,原來曆史上李恢都督南中九年,為成1都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兵資,為諸葛亮的北伐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
後來死于任,接任者張翼執法嚴厲,不得南夷歡心,幹了不到兩年就灰溜溜地卷鋪蓋走人。

  “李公可知南中以南的情況?
”了解了南中後,劉永又開始詢問關于這個時代的中南半島的情況。

  “南中以南地方偏遠、路途崎岖,臣亦知道得不多,隻知道遠南有真臘、扶南大小十餘國,其人皆醜黑拳發,倮身跣行…………”

  在與李恢細談後,劉永對于南中問題有了自己的考量——在時機尚不成熟前,南中最好的治理方法便是維持現狀,放權不管。
改土歸流什麼的還為時尚早……

  會見完李恢,劉永起駕前往尚書台,在那裡他将和侍中費祎、黃門侍郎董允等近侍官交流朝政國事,當然實際上是由他們完成對劉永的交流和教育,比如剩下的《六韬》。

  事實上,諸葛亮安排的是劉永下午才接見朝臣,而之所以今天上午召見李恢是因為李恢是南疆重臣,他不可能長時間待在成1都剛才和劉永的初次會面同時也是李恢的陛辭,會面之後李恢立刻就會返回牂柯郡平夷縣,庲降都督府駐地。

  車駕之上,劉永開始思尚書台的問題

  尚書台,隸屬少府,但現在和少府隻存在名義上的從屬關系。
東漢為了避免西漢末期皇帝大權旁落的情況,将機密之事盡歸于尚書台,用來制約三公。
而且尚書台的尚書令、尚書仆射雖權重但位不高,僅秩比千石,其下屬官更是幾百石小官,皇帝容易拿捏掌控。

  到了曹魏,更是将尚書台作為全國政務的總彙機構,權威日重。
不過到了蜀漢,到了劉永這裡,就真他娘郁悶和尴尬了…………如今,蜀漢權柄皆歸于丞相府,章武三年劉備駕崩,諸葛亮開府治事,總揆曹事。

  像那些有才華、有能力的臣子全他娘成了丞相屬官,比如:蔣琬,丞相府東曹掾;董厥,丞相府主簿;楊儀,丞相府參軍;霍弋,丞相府記室;向朗,丞相府長史…………

  同時,諸葛亮兼任益州牧,那些處理農商牧工、吏政、财政、鹽鐵等基本政務的州牧各曹從事、中郎也是諸葛亮的屬官呵(嗯……不地圖開疆的話……蜀漢的實際國土就他媽一個益州啊!


)……

  有了這兩府官員,諸葛亮完全可以把什麼三公九卿、尚書台甚至皇帝踢開單幹,太陽照常升起,蜀漢照成運轉。

  所以說劉永的尚書台能有什麼卵用,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劉永挺佩服自己便宜大哥劉禅能在大權旁落下忍受諸諸十幾年而沒有太大怨言的…………比照霍光和多爾衮這兩位權臣……劉禅給諸諸的下場不要太好。
這也從側面驗證了劉禅真的是一位混吃等死、兇無大志的君二代……

  尚書台

  在接受了一個多時辰董允、費祎和郭攸之的再教育後,劉永終于還是沒能解脫,跳入了文字學習的另一個大坑。
看來,諸葛亮雖然認為今上陛下比劉禅那個倒黴蛋聰慧一些,但顯然還是沒有親政的能力和條件嘛,還需要努力努力,自己事必親躬的責任還是免不了滴。

  拍了拍自己手上的《建興三年上計冊表》,劉永歎了口氣,目光一直停留在第一列第一字,看不進去,他一直在思考怎樣建立自己的權柄,而又不影響同諸葛亮的關系和其地位,同時又不會撕裂當今穩定的朝局。

  漸漸,劉永腹中已有了一個模糊的方案。

  “臣尚書郎祯拜見陛下!
”正當劉永低首沉思之時,一道響亮而戲谑的聲音響起。

  劉永擡首,一張挂滿笑意,略顯嬉笑的臉出現,正是劉永的死黨,嬉皮笑臉的杜祯!

  看着杜祯,劉永也很高興,他大概可以算自己的潛邸之臣吧,露出笑容,朝杜祯招招手:“杜祯,過來,離朕近些。

  杜祯腆着笑臉,走近了幾步。

  “近些,再近些。

  杜祯看了眼劉永,收斂笑容,走至禦案階下。

  “上階,杜祯。

  杜祯恭身上階,來到劉永禦座旁。
劉永起身,拉着杜祯坐下,就坐在了台階之上。

  “陛下?
”杜祯看出劉永有些反常,不禁問出聲。

  “杜祯,朕現在這裡,有一件天大的事需要你去辦,辦好了功在千秋,福澤萬代,能極大提升我皇漢國力。

  劉永剛一登基便立即将自己擢為近臣,這當然是一份信任和愛護,杜祯不假思索道:“陛下請講,臣肝腦塗地,願效死命。

  擺擺手,劉永繼續道:“文然(杜祯字文然),你先别忙着答應,朕的這件事并非那麼簡單。
朕要你出使扶南!

  “出使扶南?
據說那是遙遠的南方,茫茫雨林深處的國度?
陛下,臣去那兒幹什麼?
”杜祯一臉懵逼,費盡腦筋也猜不出劉永的用意。

  “去尋早一種稻種,占城稻!

  “占城稻?

  “對,占城稻!
此稻高産、早熟、耐旱,若引入巴蜀,将大大提升糧食産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