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上古華夏

第一五九章 三足鼎立

上古華夏 諸司馬甲 2537 2024-01-31 01:13

  第一五九章三足鼎立

  黎昊時刻察言觀色,情勢發現遠遠出乎他的意料,将衆人臉上的愠色看得分明,更清晰的感受到衆多如刀似戟的眼神,一齊直射過來。

  當下不敢再耽擱托大,對黃帝說道:“若是普通平常的陶器,神農人自然不看在眼裡,但我的陶鼎卻有着非凡意義,定能讨得他們歡心!

  黃帝見黎昊神色堅定,說的又頗真誠,心中不由得相信了幾分,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語氣竟有些迫切:“難道你的陶鼎還有什麼說法,快說說看!

  黎昊道:“人有雙足,鼎有三足,而天下亦有三足,三足同立,方使天下屹立不倒,缺一不可!

  黃帝聞言一怔,呆呆出神,細細咀嚼黎昊話中含意,一時沉吟不語。
想到關鍵之處,口中喃喃自語,隻是聲音細弱蚊蠅,旁人根本聽不清楚。

  黎昊此刻距離他最近,饒是如此也聽不清晰,隻大概聽到諸如“天下”、“造福”、“三大聯盟”等字眼。

  擡頭望去,隻見黃帝眉頭上挑,滿臉俱是喜色,忽的又面目凝重,長長歎息。
如此這般又愁又喜,變化無常,猶如孩童的脾氣臉色一般,變幻莫測。

  黎昊乍一看瞧着好笑,但想到黃帝真心實意、無時無刻為天下着想的高尚品德,便再也笑不出了。

  轉過頭四下張望,軒轅衆人幾乎都是滿臉茫然之色,他們私底下竊竊私語,似乎是在讨論自己話中的意思。

  極個别人如同黃帝一樣,低頭沉思,不時點頭,不時搖頭,好像也已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中一人便是青陽,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青陽的确方方面面俱像黃帝,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
但在黎昊看來,青陽卻是過于迂腐了些,固然敬佩他是光明磊落、重情重義的大丈夫,但同時也為他以後兇險的處境擔憂不已。

  而夷彭處處針對自己,歸根結底還是沖着青陽去的。

  夷彭與黃帝、青陽同為一家人,耳濡目染,哪怕隻學到了一點點善良,何至于像如今這般手足相殘,冷皿無情?

  良久以後,黃帝才激動說道:“此意甚好!
天下有軒轅、神農和東夷三大聯盟,缺一不可,相互之間應該互幫互助,共渡難關,實不可相互厮殺,緻使蒼生遭難。

  此話一出,軒轅衆人皆恍然大悟,原來黎昊是把并存于天下間的三大聯盟,比作人的腳足,雙足同心同力,相互協作,主人方能在土地上安穩行走。

  又聽說他們的大首領,愛惜族人,不願輕開戰端,正合他們心意,誰又願意好好的日子不過,而整天打打殺殺呢?

  黎昊見衆人沒有異議,甚至頗為贊同,暗暗有些洋洋得意。

  戰争從古至今都是極個别人或極個别的群體,為了自身利益發動的。
而處在底層的民衆往往都是被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黎昊提出的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之說,正符合廣大軒轅族人的心意,同時也切實說到了黃帝的心坎裡。

  黃帝與蚩尤不同,兩人可能都有“狼子野心”,均想天下一統,但出發點卻大不相同。
黃帝心系天下蒼生、黎民百姓。
而從蚩尤過往的劣迹斑斑來看,顯然未有此等可貴之處。

  黎昊說中了黃帝的心裡話,令黃帝激動萬分,他原本就對黎昊寄予厚望,此刻更是對他高看一眼,甚至認定此人與自己志向相投,與其聯合,協同努力,一統三大聯盟、造福天下蒼生或可實現。

  勝利的天平已向黎昊這邊傾斜,他懸着的心終于落了地,自是十分歡喜,舉目掃過衆人,卻發現幾個人的臉色頗為難看。

  其中一人便是窯場長作,此刻站出來道:“我們今日乃是制陶技藝比較,說那些無用的事有何用,如今你的陶鼎和我的陶罐就擺在先前,孰優孰劣,問問大夥兒不就知道了?

  此言一出,夷彭緊跟着附和:“說的不錯,既是技藝比較,自然要以陶器為準,依我看,長作大人的陶罐大而耐燒,遠非陶鼎可比,自是長作大人勝了!

  軒轅衆人相互望望,反應平平,附和聲雖有,卻不似之前那般衆志成城。

  夷彭原本以為會得到全場響應,哪裡料到會是這般不瘟不火的窘狀,頓時覺得尴尬不已,心底更多誇贊陶罐、貶低陶鼎的話語,此刻已不好意思再說出口。

  隻好閉口不言,直向身旁的應龍打眼色,不料應龍仿佛變了個人一般,不理不睬,讓他頗為郁悶。

  黎昊臉上含笑,心裡卻對窯場長作和夷彭充滿鄙夷:胳膊肘向來隻會往裡拐,你們讓軒轅族人來評定,豈不是輕而易舉的就将勝利收入囊中?
不過好在事先說定,以黃帝作為評鑒人。

  想罷,正要開口反駁,青陽卻已搶先開了口:“少昊是東夷人,讓族人評定,未免太不公平,還是讓父親做評判吧,想來也沒人會反對。

  衆人暗暗點頭,擡頭齊向黃帝望去。

  黃帝正自躊躇,忽而發現這麼多雙目光齊射過來,一時也沒了主意。

  他心裡其實更偏向于評定黎昊獲勝,陶鼎可獨立生火煮食,又意義非凡,若是有人以此禮物送給他,他必會視若珍寶,妥為收藏。

  但神農人卻不一定這樣想,或許還不理解陶鼎三足的良苦用意,如此一來,看不上眼倒也在情理之中。
讨不到神農人的歡心,陶鼎的用處立時小了一大半。

  再看窯場長作的陶罐,衆目睽睽之下,顯然比陶鼎要大的多,這樣看來,夷彭的話不無道理,以此判定陶罐獲勝,相信也不會有失偏頗。

  時間花得越久,思慮越是周詳,黃帝反而更加難以決斷,好生為難。

  擡頭四下掃過,心想:眼前皆是軒轅族人,若是軒轅落敗,他們難免會傷心失望,不如就判定窯場長作獲勝。
雖然不是我心中所想,但情勢所逼,也唯有如此了。
說到底若隻論技藝比較,不說其他,陶鼎和陶罐各有優缺,隻能算平分秋色。

  心念已定,緩緩說道:“此次技藝比較,頗為難得,無論勝負如何,都已無關緊要了,關鍵是我們軒轅和東夷的關系從此近了一步。

  ”

  望了一眼黎昊,又道:“此次技藝比較的勝者,便是……”

  “大首領且慢!
”黎昊急忙打斷,黃帝雖未說出結果,但他從黃帝剛才歉意的眼神中,已看出了端倪。

  從軒轅衆人的态度看來,先前諸般努力頗見成效,自己已無危險。
但事已至此,勝負固然不重要,但那口氣卻不得不出。

  是以此次技藝比較,絕不能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