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寨之所以稱之為寨,是因為村子建在山腰上。
遠處的河堤就像是圍城,将金黃的稻田圈了起來。對岸有河流穿行,站在村子裡能清楚的看到河道的曲折。在村子的背後,是青山環繞,有許多陡峭的地方,甚至還有飛流而下的溪水瀑布。
這樣的風景,在關中并不多見。
但隻可惜,這不錯的風景沒有為村子帶來富庶。房屋破舊也就罷了,關鍵是這裡的道路泥濘,很不好走。這樣的光景别說是和東鄉亭比了,就算是比起西鄉亭也有不小的差距。
倒也怪不得這些村民這麼熱情了。
秦文說過太平寨的情況。這裡人多地少,種麥時沒什麼收成,之後改種了水稻之後才有所改觀。但這種改變的作用畢竟有限,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莊戶賣水果為生。
有道是窮則思變,村民希望趙啟明為太平寨帶來富庶。
吹奏的聲音仍然在繼續。那些婦女們緊跟在後面,手裡裝着幹果的水果也沒有放下。此時趙啟明已經被他們簇擁着進了村子裡,正熱鬧的往孫先生的家裡走去。
“改種水稻的事情,是戶曹大人的主意吧?”趙啟明忽然朝身邊的鄭國問。
鄭國還自責自己剛才的表現,以為說錯了話趙啟明就不會再理他,忽然聽到趙啟明的詢問有些意外,但還是趕緊說:“回小侯爺的話,水稻的确是在下引種的。”
“水渠也是吧?”
鄭國将趙啟明看着他,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所以隻敢點頭。
這還真是不善言辭啊。
趙啟明有點無奈,但并沒有失去耐性。他覺得這個鄭國将會是他很好的幫手,所以趁着這個機會,他想多了解下這個人,看将來能讓他分擔多少。
“要引種水稻,還要修建水渠,恐怕花了不少時間吧?”
鄭國看了看趙啟明,小心的回答道:“在下來太平寨已經五年了。”
趙啟明點了點頭。
五年的時間實在不能說短。恐怕鄭國自己都不知道,在很少有水稻的關中地區,能有種植水稻五年,這實在是相當寶貴的經驗。
更重要的是,作為負責民生的官員,能在太平寨這樣窮困的地方浪費五年的時間,足以說明其耐性。在趙啟明看來,能這麼踏實還掌握了技術的鄭國,是當之無愧的人才。
想着這些的時候,他們到了孫先生的家裡。
這是個不大的院子,看上去也很簡陋。趙啟明當然不嫌棄這些,但是剛準備進去,院子裡就塵土飛揚起來。仔細看,是個婦道人家正在利索的清掃,揚起了塵土。
孫先生眼疾手快,趕緊跑了進去,從夫人的手裡奪走掃帚。
剛好這時,吹奏的聲音停了下來,趙啟明能清楚的聽到院子裡的對話。
“你這是在幹啥?”
“當家的不是讓我收拾院子嗎?”那個婦人看着院子外的趙啟明。
孫先生氣急敗壞:“敗家婆娘,小侯爺都來了,你現在才想起收拾?”
“我又不知道小侯爺什麼時候來。”
那婦人抱怨完了,就跑去端了木盆,在院子裡灑水。孫先生急的滿頭大汗,也顧不上教訓,趕緊跑到趙啟明的面前,抱歉的說:“對不住了小侯爺,實在怠慢。”
“沒事。”趙啟明其實覺得挺好玩的。
從言談舉止來看,孫先生就是個普通的村民。可能多少讀了些書,但肯定比不上西鄉亭老流氓。說起在這附近的威望,和見多識廣,也當然比不上錢管家。
不過就是這樣的裡正,才讓趙啟明覺得以後更方便辦事。
那個婦人很快就撒完了水,院子裡逐漸沒有了塵土。孫先生家裡沒有草席,隻能抱出幾個馬紮出來。那些跟在後面的村民們,已經不再列隊歡迎,但仍然站在外面。
“讓大家都忙去吧。”趙啟明有點無奈的朝孫先生說:“我想跟兩位談點事。”
“談事?”孫先生激動起來:“談事情好,太好了。”
說着話的時候,他跑到了院子外面,讓那些村民散去了。回來之後那夫人倒好了茶,然後好奇的打量着趙啟明,讓孫先生覺得礙事,幹脆也給攆走,親自煮茶。
“村子裡的人都會種水稻了吧?”趙啟明朝鄭國問。
鄭國逐漸沒有了之前的緊張,但仍然謹慎的說道:“在下來太平寨五年,村子裡種水稻已經三年,前年的産量就已經超過了從前種麥,今年雨水好,應該能更好些。”
趙啟明點頭:“太平寨的水田本來就應該種水稻,産量高是理所當然的。”
聽到這話,鄭國詫異道:“小侯爺也懂水稻?”
“知道些吧。”趙啟明說:“那些水稻還有多久收割?”
“大概兩個月。”
“兩個月之後,那些田我打算拿來用。”趙啟明看向鄭國。
鄭國并不感到吃驚,隻是想了想後說:“錢先生前些日子來過太平寨,有村民從老先生那裡知道小侯爺要用那些水田,雖然不知道小侯爺打算怎麼做,但在下願意聽小侯爺吩咐。”
“這麼爽快?”趙啟明好笑。
鄭國忽然有點失落:“實不相瞞,水稻已經種了五年了,雖然收成還算不錯,但太平寨的地實在太少,鄉親們仍然難以糊口,所以小侯爺要是有其他打算,水稻不種也是可以的。”
趙啟明點頭,然後道:“其實你水稻種的不錯,要是就這麼不幹了也怪可惜的,更何況我打算用那些水田,本來也是打算要種水稻的。”
鄭國愣住了:“還種水稻?”
“還種水稻。”
“可太平寨的地少,水稻已經種了五年,仍然難以糊口。”鄭國把之前的話又說了遍,然後想了想,終于還是硬着頭皮的說:“敢問小侯爺是否還有其他打算?”
“沒有,就種水稻。”趙啟明接過孫先生給他的茶水:“戶曹大人對種稻有經驗,并且也是水利方面的專家,我希望秋收之後,戶曹大人能在農事上出些力。”
“在下願意效命。”鄭國立即表态,然後朝趙啟明問:“小侯爺打算怎麼種?”
“這個還要以後細說。”趙啟明朝鄭國道:“之所以跟湖曹大人說這件事,是想請戶曹大人從今往後能幫我的忙,要是大人同意,可以明天去我侯府詳談。”
鄭國想了想,然後道:“在下聽小侯爺的。”
“那就好。”趙啟明滿意的笑了。
這個時候孫先生已經煮完了茶,同樣拿了個馬紮坐下,然後朝鄭國說:“小侯爺是大能人,既然說了要繼續種稻,肯定是有辦法的。”
鄭國點頭,然後思考起來。
“不知小侯爺可還有其他吩咐?”孫先生有些急切:“在下對田間的事情也是老手了,并且村裡有什麼事情,那些村民都願意聽小人的。”
“還真有事要麻煩先生。”
聽到這話,孫先生馬上高興起來:“小侯爺請說。”
“我打算把你們後面的荒山都利用起來。”
“行。”孫先生更興奮了:“是打算蓋作坊吧?”
“作坊?”
“瓷器作坊,還有造紙作坊。”孫先生又看到了雞蛋當飯吃的好日子:“東鄉亭有瓷器作坊,很快就富庶了起來,眼看着西鄉亭有了造紙作坊,就馬上修了條好路,這好日子恐怕也快了。”
趙啟明無奈:“作坊隻能修建在平地,太平寨恐怕不合适。”
“那小侯爺打算在山上幹什麼?”
“種水果。”
“水果?”
趙啟明點頭:“繼續種水果。”
聽到這話,孫先生和鄭國對望,面面相觑。
他們滿心期待着趙啟明的到來,能為太平寨帶來改觀,讓村子從此富庶起來。可現在看來,以前種稻的水田繼續種稻,以前種水果的繼續種果樹,這根本沒變化啊。
孫先生有點為難,硬着頭皮道:“不知這水果是怎麼個種法?”
“這個也要等下次細說。”趙啟明朝孫先生道:“明天先生也去侯府吧。”
孫先生隻能點頭:“在下願意聽小侯爺吩咐。”
“那就好。”趙啟明站起身來:“具體的明天再說吧,今天就先這樣。”
“怎麼這就要走了?”孫先生和鄭國立即站了起來。
“來日方長,有的是時間。”趙啟明笑着道:“兩位記得明天早點過去。”
“當然。”孫先生趕緊道:“不過小侯爺剛來,還是吃了飯再走吧。”
“不了,家裡還有事。”趙啟明起身告辭。
他今天本來就是來視察的。結果讓他滿意,不僅是水稻種的不錯,果園也有開發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意外的得到了鄭國這樣的人才,他今天也算滿載而歸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不想錯過午飯的羊肉泡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