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05.皇老闆那是相當精明

  皇權相權大博弈

  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即皇帝下設三省,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

  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負責起草政令的,負責審核政令的,負責執行政令的,這個叫做三省。在尚書省之下,設立了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六部職能各不相同,吏部負責官吏的考核任免,相當于我們今天的人事部、組織部。戶部負責戶口和财稅,相當于民政部跟财政部加上國家稅務總局,類似于這種機構。這六部裡邊最肥的就是戶部,和珅那麼能貪污,就是因為他做了20多年的戶部尚書。

  六部尚書理論上講是吏部尚書最大,因為他管官嘛!但是實際上在清朝的時候,按照六部尚書晉升的順序,最後做到戶部尚書才是最牛的,戶部要調任吏部,則有點兒降官的感覺。

  禮部管禮儀和教育,甚至還承擔一部分外交的職能。兵部管軍政,包括武将的考核任免,軍政就是軍隊的招募、訓練之類的,但不能指揮作戰。刑部管刑法,司法刑獄。工部管建設。這就是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開創,唐朝的時候完善。比如說,戶部原來叫民部,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改叫戶部。

  三省的分工,使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世界曆史上也有三權分立,但人家那個三權分立分的是皇權,總統的權,最高統治者的權,咱們這個分權則是分相權,一者為了削弱獨裁,一者為了加強獨裁。因為相權對皇權的威脅太大了,秦漢時期的丞相,權力非常大,有封駁谏争之權。什麼叫封駁谏争呢?皇帝的聖旨、草拟的政令,需要丞相批準,如果丞相覺得不妥,就不批準,封起來,駁回去,把自己的意見寫在後面,照我這個改,這和報社編輯審稿似的,有權修改或槍斃稿子。皇帝跟丞相兩個人春遊,在外面碰上了,都要下車互相行禮,尤其是拜相的時候,宰相行禮,皇上還禮。宰相每次行完禮,皇上都要還禮。當時是君臣共治天下。

  建立漢朝,誰的功勞最大?蕭何的功勞最大。劉邦是一個痞子,無賴出身,出道的時候什麼也不會。也不知道這幫人幹嗎保着他,他自己說,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會,統軍百萬,攻必克,戰必取,不如韓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不如張良;安撫百姓,運送糧饷,不如蕭何。但是這三人都聽我的,所以我得天下。但是,沒有蕭何,張良、韓信管什麼用?打仗就是打錢,蕭何安撫百姓,安撫後方,又給前線送糧食,把整個國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條,他的功勞是最大的。

  所以蕭何拜相,皇帝賜他三項特權:見君不趨,稱臣不名,劍履上殿。

  見君不趨:以前皇上擱那兒坐着,你進殿來得小跑過去才算對皇上顯示出敬重。但蕭何可以大搖大擺,爺來了。

  稱臣不名:在中國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罵人一樣,隻能叫他的字。你看咱們這些電視劇裡,叫譚嗣同為嗣同兄。這樣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這麼叫,你挖人祖墳不是?《走向共和》裡李鴻章那麼大歲數,見了梁啟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啟超啊”。馬超給蜀國皇帝上書,孟德殺我全家百餘口。他殺了你一百多口,你還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證明你這個人沒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說諸葛亮怎麼着、周瑜怎麼着,那不行。名是自稱,别人不能叫,隻有皇帝是可以叫你名的,并且參見皇帝也必須自報其名。而蕭何見駕可以不報名,隻要說臣見駕就完了,不用說臣蕭何見駕。這也是特權之一。

  劍履上殿:可以穿着鞋,帶着寶劍上殿。因為那會兒都席地而坐,進門都應該脫鞋的。

  以後隻要丞相一牛,皇上都賜這三個特權,所以丞相的權力很大。

  丞相的屬官叫十三曹,相當于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家的正式機構,主官秩千石,國家給發工資的,跟縣令是同級的。

  皇帝的屬官是尚書台。尚書,顧名思義可能就是原來給皇上管文書檔案的,相當于皇上的秘書。尚書台主官秩六百石,比十三曹少四百石。等于皇帝的屬官比宰相的屬官級别還低,不但低,還不是國家給發工資,是皇上自己掏腰包,你要不掏,你就甭雇他。

  一個是國務院辦公廳,一個是總統私人助理,你這個身份跟人家沒法比。如此看來,還是表明相權之大。

  那皇上怎麼削弱相權呢?就是有什麼事兒,我都跟這些尚書商量,尚書台設立尚書,門下省設立侍中。這些人品級雖然低,但整天跟皇上泡在一起,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到了東漢,丞相基本上就成了一個虛銜兒了,真正掌實權的人,必然要加這麼個銜兒——大将軍錄尚書事,大将軍掌握武将,錄尚書事管文官,基本上都這樣。

  但是,這個大将軍錄尚書事還是一個人。它雖然不叫丞相了,實力卻相當于一個丞相,對皇權還是構成了威脅。那時候君臣共治天下,丞相跟皇帝,誰的權力更大,完全靠兩個人的個性。要是秦皇漢武時期,肯定是皇權大,你要趕上那個皇上窩窩囊囊,又愛玩兒什麼的,不理朝政,那就大權旁落。所以在隋朝以前,權臣篡位的事兒,史不絕書,多有記載。往往做了丞相就有機會篡位,曹操做了丞相,基本上等于篡位了,他兒子幫他完成了這個舉動。接着曹魏幾十年之後,被丞相司馬氏篡了。尤其在魏晉南北朝亂世的時候,你要是做了丞相還不篡位的話,老百姓都替你着急。

  隋文帝楊堅也是做了丞相後,篡了北周的位,所以他一當皇帝,就怕這種事兒發生在子孫身上。為了大隋江山千秋萬代,怎麼辦呢?削弱相權。

  名義上把相權削弱,說是一分為三,實際上不止。三省的正副長官都是丞相,都入政事堂。而隻要可以入政事堂議事的官,實際上就相當于丞相。三省的正副長官大緻是這些:中書、尚書兩省的長官叫令,副長官叫仆射。中書令、尚書令、中書左仆射、中書右仆射、尚書左仆射、尚書右仆射。門下省的長官叫侍中,副長官叫侍郎。六部的長官叫尚書,副長官也叫侍郎,分左右,兵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這樣一來,三三得九,一人之權瓜分為九。當然,并不是每個皇帝在位的時候都設立得那麼全,比如李世民做秦王的時候,當過尚書令,所以等李世民繼位之後,唐代就不再設立尚書令了,因為當年太宗皇帝做過這個職務,你們誰還配做這個?就此取消。

  宰相成了臨時工

  無論如何,宰相一般也得有四五個、六七個。到了高宗、武則天之後,皇帝設立了一個職務,叫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職務是臨時性的,不管你現在是幾品官,隻要給你加上這個銜兒,你就相當于宰相。皇上若要提拔你,給你加這個銜,入政事堂議事,你就相當于宰相了。如此說來,宰相就由固定的變成了臨時的。它的好處是,正式任命的宰相如果要罷免,是有一套嚴格程序的,現在這個是臨時宰相,這個臨時工皇上能說撤就撤。

  比如說,國家公務員的晉升應該是逐級的:科長、副處長、正處長、副局長、正局長、副部長、正部長,應該這樣有序晉升。但是後來你别晉升了,我給你加一個銜兒就完了。假如你現在是處長,我給你加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你就一下子相當于副總理了。優點就是哪天我看不上你,我把這個銜兒一摘,你就又回去接着當你的處長去,特方便。所以之後,既然設立了同中書門下三品,三省的長官就變成了虛銜,甚至設而不授。

  中書令該退休的時候,本來要任命一個新的,現在就不任命了,空着不設。即使設了,也都是給那些還有兩年就快死的老臣,讓他榮譽一下。一把年紀了也不入政事堂議事,也議不了事,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老到那個份兒上的,給你個太師中書令,也是位高權不重。

  真正掌權的,是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幫臨時替換,來去全由皇帝秉斷的人。中國古代的官員一、二品穿紫袍。《紅樓夢》裡說:“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三、四、五品是紅袍,六、七品官是藍袍,也就是青袍(“江州司馬青衫濕”),八、九品的官就是綠袍了。中國有一個成語,形容一家全是當大官的。就說他們家滿門朱紫,除了紅的就是紫的。現在所說的紅得發紫,意思也大緻相同。

  這樣的話,充當臨時丞相的如果是小官,穿青衫的,給你加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銜,你隻要換個顔色的官服穿就是了,從青衫變成紫紅的。等什麼時候皇上不待見你了,這個銜兒一摘,你還回去穿你處長的官服去,紅袍的還是紫袍的給脫下來,換青的上去。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隋唐時期皇帝想出來的削弱相權的辦法。它不但将相權一分為三,更關鍵的是後來把丞相之職演變成了臨時工,成了皇上的打工仔。中國古代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宰相由一個變成一窩,由獨相發展到群相。

  天下英雄盡白頭

  孔子提倡素質教育,現在我們也提倡素質教育,中間這上千年的應試教育是怎麼來的,就是從隋唐開始的。

  當時随着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再靠士族地主壟斷官職,已經不行了。所以隋文帝開始想别的招兒,廢九品中正,開科舉士。隋炀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①形成,從隋炀帝開始,整整1300年,一直到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才廢止科舉考試。科舉制雖然廢止,但這一千多年的卷子已經把中國知識分子考習慣了,所以現在的學生做卷子做得腦袋大是因為隋朝的時候被擺了一道。

  雖然說紙上得來終覺淺,但當時這個制度還是十分客觀有效的。

  唐朝貞觀時,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創武舉,不光文的可以科舉了,武的也可以。另外還開創了殿試,就是皇上親自考你。明清兩朝,殿試都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像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聖主,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出題、自己監考。

  開元年間則是高官主持考試。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一演就老是和珅去主持考試,和珅相當于宰相。這樣一來,科舉制經過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幾代皇帝,就逐漸形成了。

  科舉制形成的作用有這麼幾點:

  第一,沖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以前是王、謝、袁、蕭這幫家夥壟斷仕途。現在不行了,科舉抑制門閥,擴大了官吏的來源,實際上也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的作用。因為庶族地主能夠通過科舉做官了,不再嫉妒高門大閥裡那些一生下來就能當官的窩囊廢,以後純靠本事吃飯。

  第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它把讀書、考試跟做官聯系了起來。原來那種目不識丁的人,再做官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當然唐朝選拔官員實際上還是以士族子弟為主,并不以科舉制為主,而且即使科舉制也有身份限制,農民就不行。到了宋朝才開始英雄不問出處,誰都可以參加,挖完煤去考一考,考上了照樣飛黃騰達。

  另外,在唐朝科舉考試不是你想考,一考就能考上的,它非常難。當時分進士、明經兩科。明經科就是填空,子曰什麼時習之,你填一個“學而”就完了。雖然明經好考,但是考上之後也做不了大官。

  進士科就特别不好考。詩詞曲賦,時務策,國家大政方針,該不該開奧運?你得寫一篇論文。唐朝人講話:“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30歲考中明經屬于老明經,因為那玩意兒簡單,50歲考中了進士卻屬于年輕的進士,因為那個難。唐朝人平均壽命是29歲,要50歲考中了進士,那是什麼概念?得跟人拼壽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了,你活得最長,叼着人參做完卷子考上之後,回顧起來等于是一輩子都在考試。文人一輩子全都去考試了,還有工夫琢磨怎麼造反嗎?讀書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幫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文盲,就更别反了!

  唐太宗最愛幹的事兒就是巡查考場。科舉考試不像現在高考似的,年年都考,考進士是三年一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場,一看大家興高采烈地來了,然後垂頭喪氣地回去;三年後又興高采烈來了,然後又垂頭喪氣地回去;三年後再來一次。眼瞅着這幫人黑頭發給考成了白頭發。唐太宗身心十分愉悅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們都上當了,掉我的圈套裡了。唐朝人寫詩:“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你讓他考試,讓他考不上,給他一個希望,他又考不上,這個哥們兒整天幹這個,把頭發都幹白了。

  畢竟像洪秀全這樣幹了幾次沒幹上就造反的人特别少,因此有人說科舉考試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牢籠志士。特别是到了後來,宋朝農民都可以參加考試的時候,階級矛盾就進一步緩和了。農民百姓想當官的話,不用去造反去搶了,隻要六經勤向窗前讀,幹這個就可以了。所以中國的古代傳統社會,為什麼頑固,為什麼那麼長時間不可動搖?就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力量太強大了。

  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時候,中國的科舉制被介紹到了歐洲,形成了今天歐洲的近代文官制度。再後來又傳回到中國,叫國家公務員考試,實際上就是科舉制。比如我是學曆史的,如果我們黨競選赢了,我就能夠擔任國防部長。一個學曆史的怎麼能擔任國防部長呢,你懂得業務嗎?我不需要懂業務,副部長懂就行,因為副部長是考上來的。考試考得最高就考到副部級,正部就是政治家了,副部往下是官僚,它是職業的。

  政治家不專業沒關系,國防部長是拿大政策的,底下一幫考上來的專業參謀給拿大政策的提意見就行了。而且國防部長的主要任務是到國會要錢,要經費,不真指望着他去打仗,所以誰都可以幹這個。日本的内閣更疊多快,首相一年完蛋,一完蛋部長就全換。這種大換皿,國家怎麼沒事兒?因為副部一級穩定,換再多不專業的部長都沒有關系。所以近代文官都是由科舉制考上來的,因而政局特别穩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