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月,在八國聯軍炮口下逃出北京的西太後,以皇帝的名義下诏變法,由此開始了晚清新政。這時,不僅立憲派人物要求改革,就是各省督撫和外國人也有此要求。曾經扼殺過維新變法的清朝統治者為了維持其統治,除了改革,已别無選擇。
1901年1月29日所下的诏令中,清統治者承認在“萬古不易之常經”外,沒有“一成不變之治法”,且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弊病作了概括,認為“我中國之弱,在于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傑之士少”。上谕還宣稱,中國未學到西政的本源,因此命令高級官員“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财政”等事,應考慮“當因當革,當省當并。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向上奏報。2月,清政府再頒上谕,重申變法之意,要求大臣去私心、破積習,力行實政。4月,設立督辦政務處,商議變法條陳。8月,又頒文告,表示變法的決心。與此同時,地方督撫也應诏而議變法,最著名的有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聯銜而發的“江楚會奏三疏”,系統詳備且切實可行,成為清末新政的範本。
1901年,清政府命令各省巡撫改建本省兵制,與此同時,取消舊式武舉,在各省創辦武備學堂,裁汰綠營、防勇的十之二三;1903年在北京設立練兵處,總理練兵事務,各省設督練處;1904年,正式規定兵制,把新軍建成36鎮,同時建立軍事學堂,派遣留學生赴各國學習軍事。軍制改革使中國軍隊開始擁有一支比較近代化的軍隊,而且由于軍隊成分的變化和知識化程度提高,中國人鄙視軍人的傳統觀念有了明顯改變,一些士紳也自願充任新軍将佐。
政治體制改革。這一改革前期包括整饬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幹舊有機構,同時又創設若幹新的機構,把一些舊機構改組為新機構。1906年,清政府宣布“籌備立憲”後,政治體制改革納入憲政軌道。9月,清政府頒布改革官制的上谕,進行官制改革。1907年9月,下谕設資政院,1909年10月,各省(除新疆外)先後完成議員選舉程序,成立谘議局。1911年5月,頒布上谕組織内閣。政治體制改革并沒有完成向以“三權分立”為核心的近代政治體制的轉變,但是清政府在改革中逐漸改造了相沿已久的“祖制”,不自覺地朝着近代化的建制邁進,這無疑是一種進步。
法制改革。這一改革包括三方面。其一,删改《大清律例》,制定新刑律。1910年12月《大清新刑律》頒布,它體現了近代法律精神,其中不少刑名沿用至今。其二,改革“諸法合體”的傳統法律結構。1903年,清政府設修訂法律館,先後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刑事訴訟律草案》和《民事訴訟律草案》等部門法與單行法規。其三,政刑分離,司法獨立。刑部左侍郎沈家本“考古今之沿革,訂中外之異同”,制定了《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和《法院編制法》。舊律的删改修訂、新法的編纂、司法獨立的試行,這三個方面合成了中國法制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舊觀念舊勢力的抵制,富有近代法律色彩的新法未起到多少實際作用。
獎勵實業。1903年7月,清政府設立商部,倡導實業,随之即制定商律,先後頒行了《商部章程》《獎勵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産律》等一系列商法。這些商法雖然在實施過程中大多流于形式,但它們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業者的社會地位,為工商業者的經營管理活動和合法權利提供了某種保護,多少改變了崇本輕末、重農抑商的古老傳統和卑商賤商、恥言貿易的社會風氣。清政府還頒布了一些章程,大力獎勵實業,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某些有利條件。
教育改革。1905年,清政府頒布上谕,廢止了科舉制。年底設立學部,作為管理全國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有千餘年曆史的科舉制度被廢除,這可以說是中國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質的改革。新政時期,辦學成績斐然可觀。至1909年,各類新式學堂達59117所,學生數逾160萬。與此同時,清政府通令各省迅速選派學生出國留學,并鼓勵自費留學。清政府還制定了《欽定學堂章程》和《奏定學堂章程》,即“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這兩個章程,尤其後者,對20世紀中國學校教育制度産生過很大的影響,為中國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清末新政從内容上說,繼承了百日維新的事業,而且在某些方面走得更遠,但這次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維持清政府搖搖欲墜的統治,因此有較大的欺騙性、局限性。立新制而不易舊人不僅沖淡了新政的革新色彩,而且限制了新政的展開,最終因新政執行無人,國民更加失望。自救的新政不僅未能增強王朝的内在凝聚力,反而使社會愈加紛亂,成了王朝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