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漢家鐵蹄

第33章 流水線生産

漢家鐵蹄 弓馬手 2314 2024-01-31 01:13

  譚峰把這些工匠叫來之後,然後很快下達了任務。

  “我等下畫一個圖紙,你們給我按照我的方法,制造出成品出來。
不過,你們必須要給我按照我的辦法來做,這樣大家各自分工來負責不同的環節,最後可以弄出相應的東西。
”譚峰說。

  譚峰開始繪制一份份的圖紙,這些圖紙看起來是一個個的木器器材,上面還有兩個輪子。
最後還通過皮帶來傳動,好像是一個可以騎的東西。
這些零件看起來其實都不複雜,相反這些零件都非常簡單,有些工匠一眼就看出來制作并不困難。
可是當這些零件組合起來成為了一個東西的時候,這樣讓他們也都是感覺非常的驚訝。

  “這個能夠制造出來嗎?
”譚峰問道。

  一個木匠回答:“大人,我們能夠制造出來。
可是一個人,做的太慢了!

  “所以我就是要告訴你們一個制作得快的方法!
”譚峰回答。

  “你們首先,分成幾個組。
一個組負責制作車架子,另一個組負責制造車輪子,還有一個組負責制造腳踏。
最後,還有人負責最後的裝配。
具體到不同的小組,内部也是有分工的,一個人負責把木材弄成标準形态,另一個人接着進行進一步加工。
這個怎麼分,你們應該比我更在行,我也就不多說了。
你們分工越是細緻越好,那些沒有經驗的,就去負責給伐木。
有劈柴經驗的,給我去負責制作車架子。
那些真正的有一定能力的木匠,給我負責制造這些傳動裝置。

  “至于最後,你們去生産建設兵團的蒙古人那裡給我弄一些牛皮,作為傳動的皮帶。
最後由一些手腳麻利思維敏捷的人,去把這些東西總裝起來。

  譚峰介紹了這個生産方式,并且集中給這些工匠統一的标準,重新采用新的度量衡。
他采用了後世的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單位,并且要求這些零部件不能夠超過一絲,也就是十分之一個毫米。
這些标準制定出來之後,其實對于這些老木匠并不難,他們很快的也就能夠适應。

  接下來按照譚峰的建議,他們自己内部分工了,然後譚峰讓一個班的騎兵去跟着這些伐木的漢人,監督他們不能趁機逃跑。
現實也就是這麼殘酷,這幫漢人其實未必比起蒙古人更可信。
他們反而比起蒙古人有更多的道德壓力。
不是譚峰不自信,而是譚峰敢肯定,如果自己沒有監督,這幫漢人反而會背叛比起蒙古人更快。
因為他們本質上不想造反,甚至說不定會去給滿清通風報信呢!
譚峰必須要派人監督,隻有以後譚峰實力越來越強,不斷的打敗滿清,讓他們看到成為開國功臣的希望,他們才會徹底歸心的。

  忠誠是要靠着實力維持的,譚峰不指望他們馬上會忠誠,隻有靠着别人去監督了。
那些騎兵都是蒙古人的奴隸出身,如果他們這個集體倒閉了,他們也是受害的。
想要維持忠誠,那也就是讓背叛的代價遠大于忠誠的代價,這樣才是忠誠的根基。
不然一旦背叛的收獲比起風險還要大,那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背叛。

  那些漢人在騎兵的監督之下,開始怪怪的伐木。
然後這些還有水分的木材,送去用掉落在地上,已經幹燥了的碎木柴進行烤幹。
反正在東北和蒙古的交界地區,環境還是非常優秀的,所以不缺乏木材。
百年老樹都不是什麼稀罕物,所以直接砍樹。
譚峰為了盡快獲得幹燥的木材,不惜永更多很多倍的木材當做了柴火進行烤幹。
反正木材有的是,時間卻很少。

  隻有盡快的形成戰鬥力,才是最根基的方法。

  “你這個方法,也太……”戴梓驚訝的看着譚峰這個方法。

  戴梓看到了這個方法,居然眼前也都露出了驚訝。
因為這個分工合作,每一個人負責一個環節,最後一步步的拼接起來,也就成了一個貨物。
按照戴梓估算了一下時間,按照這條路線進行弄,每過二十分鐘左右,也都可以有一個産品出來了。
雖然戴梓不太明白這個産品到底是用什麼的,可是他卻知道這個方法的好處。

  戴梓作為工程師出身,很快發現了這個提高生産速度的新式組織方法。
這個組織法方法的好處不用多說,光看就知道了。
提高的速度何止是一倍兩倍,是幾十倍的提高了。

  “戴梓,看到了嗎?
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很快的生産速度,并且這個還是其次。
最關鍵的是每一個人都負責一個環節,生産出來之後,那個工人對于這個環節的産品标準會非常熟悉,手上的經驗會越來越豐富。
最後這個質量會越來越好,所以如果用在你那個所謂的火器上呢?
隻要能弄出足夠的經驗,大家各自生産一個環節。
按照同一個标準來生産,最後有人專門負責拼接起來,一個産品也就成功了。

  “并且,這個每一個人負責一個環節,哪怕有敵對的人去把人劫走,也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秘密都給掌握了。
想要獲得相應的技藝,必須要把所有人都給劫走。
這樣可以加強保密,哪怕敵人劫走一個,也都不可能知道整個過程。

  戴梓苦笑說:“看來,老夫也是自愧不如了。
按照你這個方法,一個人可以當做幾十個人來用,真的是……哎,我現在有些相信,你也許可以造反成功了。
這個方法叫做什麼?

  “流水線!
”譚峰回答。

  流水線生産可是一個重要的東西,關于流水線的發明權到底是中國還是外國,譚峰并不在意,沒有興趣去考究。
可是他隻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沒有采用流水線方法,自己采用了,那也就是一個天大的優勢。
流水線代表了生産速度,代表了生産力,可以把一個人發揮出幾十個人的效果。

  目前譚峰最缺什麼,人力資源啊!
并且這個流水線方式,讓制造難度降低,對于工人的文化素質要去可以大大降低。
以後可以讓蒙古人負責去伐木,讓蒙古人學習制造那些結構簡單的器材。
因為隻是負責一個環節,不會害怕蒙古人去洩密,同樣這個方法降低了對于生産工人的文化素質要求,所以一部分不算太精密的器材,可以讓蒙古人去制作,節省并且最大限度的使用人力資源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