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武夫大文豪

第五十六章 青山武館

武夫大文豪 祝家大郎 2516 2024-01-31 01:13

  第五十六章青山武館

  養傷許久,已是深冬,過不得十幾日便是年關春節了。
沙洲祝宅已經在開始收拾着準備回祝家莊過年了。

  青山祝文仲也是親自帶着祝強還有二三十個老兄弟來接,前番出了大事,此時卻是格外小心謹慎。

  祝振國也是滿了十三歲,見到祝文仲也是深入交流了一下習武方面的事情。
之後又是交流了一下與虎頭幫南山派杯葛一事。

  祝文仲之前的私鹽上家基本都是虎頭幫下來的,所以對于虎頭幫的事情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對于侄兒遇襲的事情,心中更是氣憤難當,要不是祝振國之前已經有了安排叮囑,此番隻怕早已經與虎頭幫鬧翻了天。

  祝文仲從祝振國六歲時候給自己出謀劃策之後,一直到現在對于侄兒的話都是比較在意的,也會用心去思考一番。

  此時與虎頭幫還未徹底翻臉,現在祝文仲與虎頭幫接觸時候也多是裝作不知,而且最近虎頭幫似乎也是受到了不少官面上的壓力,對于祝家莊的事情也是暫且壓了下來。

  祝振國卻是知道事情不會平靜太久,隻要風頭一過,虎頭幫與南山派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若是之前還隻是殺了虎頭幫一個堂主,祝家莊這邊隻要肯低頭賠禮,拿出足以讓人動心的賠償,事情還會有所回旋。

  現在卻是又殺了南山派的一個高手,已經到了打臉的地步了,此事已經事關南山派的臉面,更是對南山派這個掌控大江地下勢力的龍頭門派發起了挑戰,這種事情就不是用錢能夠解決的了。

  過不得幾日,祝家莊衆人便啟程回鄉了,阖家團聚過春節。

  春節剛過,祝振國卻是又帶着人到了沙洲給自己老師拜年,帶了滿滿當當兩馬車禮物,當然沒有什麼貴重東西,大多都是鄉下土産。

  更是需要向歐陽正報告一下最近讀書心得,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收獲,歐陽正也是在書房找了十幾本書與祝振國,讓他帶回去研讀,讀完還是要來報告讀書心得體會的。

  年一過完,祝振國與祝文仲兩人好好談上了一次。
祝振國也暗示祝文仲自己是會與這虎頭幫好好做過一場的,所以讓祝文仲多準備好刀與弓弩,還有馬匹,有能力也準備些簡易铠甲。

  祝文仲心中也是憋了一口氣,知道此事不能善了,心中熱皿已經開始翻騰起來。
祝振國更是囑咐要祝文仲把自己那些小夥伴也要好好訓練。

  與祝文仲談完事情,祝振國又把百來号發小夥伴召集起來,叮囑幾番武藝操練事情。

  最後安排祝文仲備上厚禮,春節之後給虎頭幫送去,但卻不說事宜,隻作私鹽生意上的酬謝。

  回到郡城,祝振國便要進學了,此番是要入這文昌學院讀書,便是祝文廣與祝文遠兄弟二人也沒有資格入這文昌學院讀書,而隻是在官辦的郡學上挂了名單。

  要說這文昌學院,說直白些就是貴族學院,卻又不都是貴族,這個貴隻在推薦人的貴,必須要有上了身份的老一輩讀書人推薦才能入學的地方。
但是也不代表文昌學院學生檔次不行,相反學生的文才卻是頂尖的,這個時代讀書人單論讀書這件事情倒是很有底線的,也關乎自己的臉面。

  所以能入文昌學院的學子,大多都是憑借自己不一般的文才來打動長輩,從而獲得入學資格的。
類似祝振國進學這種模式。
當然文昌學院的師資卻也是最好的。

  這種模式的進學卻是對保證世家豪門的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是保證這些大家族自己的後人能有更好的學習機會,二是就算平民家族的優秀子弟也會被大家族用這種方式拉攏起來。
這個時代讀書人最重尊師禮儀,更是不可能做違背老師的事情。
這也保證了大家族的地位穩固傳承。

  而郡學,雖然有學名,卻更多是一個組織統計的地方,組織各地學子彙合的作用更大,一年到頭卻是沒有多少課程,隻在考試之前有老一輩讀書人來教授一些考試方法與注意事宜。

  文昌學院對于祝振國唯一能有吸引力的地方便是這學院裡有教授墨義、策論的寫作格式,放在古代中國就是臭名昭著的“八股”,隻是這個世界的格式還未到八股那麼死闆的嚴格。
卻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寫作方法的。

  這個是祝振國最需要彌補的地方,便是有再多的見識,再好的施政對策,寫不出來卻也是白搭。

  祝振國每日與歐陽文峰開始進學了,卻是還有一事正在籌備,便是在這沙洲開武館的事情,此時之前就在家與祝文仲商定妥當的。
青山縣城、鹹甯府城,沙洲郡城,各要開一個武館。

  武館場地卻是不需要太繁華地方,而是直接在平民居住區買下了一個較大的院落,要是放在十五年之前,開武館這種營生隻怕是要喝西北風的,卻是最近十年反倒盛行起來。

  一是整個大華社會開始不再那麼安定,武人慢慢能有得一份不錯的謀生。

  二來就是這大華承平皇帝也是尚武,朝廷也開始注重武科舉人考試,不似以前門路早已走好,隻是走個過場。
連一個月上不得十天早朝的承平皇帝都親自參觀過武舉考試。

  最後便是這城中平民百姓的營生問題,一般住在城裡的百姓,一沒有田地,二沒有門路,大多營生都是在城裡做些服務行業的事情,這武館也是提供了另外一條謀生的路子。

  祝振國對于開武館的事情也是與祝文仲深入探讨過的,後續還有規劃,就是還要開起镖局事業。
武館培養的人以後也會為自己服務,這個時代拜師的約束力卻是比契約什麼的都強,這關乎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問題。

  鐵牛四人與祝強還帶着十幾個祝家莊的人便開始在着手武館開業的事情,武館名字顯然就是“青山武館”。
過不得一個月便也是支開了一個局面,陸陸續續也有窮苦一些的人家孩子送到武館來習武。

  初開的武館倒不像是武館,更像是一個托兒所,繳了極為便宜的學費,把孩子送入武館,不僅有人幫忙看上一整天孩子,還有兩頓飯吃,卻也是省心不少。

  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想要送去讀書,卻是不那麼簡單,不說别的,就是這筆墨紙硯的費用以及買書的費用就不是一般平民家庭所能接受的,何況拜個夫子進學,那也是要交一筆不菲的學費的。
倒是這學武省事,一來練個強健的身體,而來花銷也小,三來還有人看着孩子供應兩餐飯食。

  要說開武館賺錢,祝振國倒是沒有想過,隻要收支平衡也就夠了。
一切都是為以後打算的事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