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宋之權傾天下

第一百九十章 開始決戰

大宋之權傾天下 三耳杯 3416 2024-01-31 01:13

  最後的決戰要開始了,童貫把軍隊的整個指揮權全部交給了吳熙,因為他想看看吳熙是用什麼樣的戰術保存有生力量,而且還能大規模的殺傷敵人的。

  所以,整個軍隊的聲音消失了,現在隻剩下吳熙一個聲音了,所以也就沒了分歧,自上而下擰成了一股繩,全力配合主帥拿下方臘,好回家趕個年尾巴。

  吳熙自從來到宋朝之後,才發現自己在後所謂的史學家的講壇上被騙的好慘,明明是怕死的首領,卻争着搶着要上前線,明明是孱弱的軍隊,殺起敵人來,都是奮不顧身的向前沖,從來都沒有看到過潰逃的兵士,隻有戰死沙場的軍官,黃沙掩埋忠骨,也不選苟且偷生,背一輩子的罵名。

  其實仔細想想就能明白,那些所謂的史學家純粹就是放屁,因為,宋人道德綁架相當的嚴重,是一個以道德高低衡量一個人的時代,怎麼可能孱弱的像一群羊?

  這都是人雲亦雲的結果,不見得他對曆史有多少了解,隻是參照了别人的意見,然後就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大放厥詞。

  吳熙自從見到童貫之後,還覺得他對曆史有一個特别大的誤會,或者說是慣性思維的結果,那就是忠臣和奸臣的理解。

  其實這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忠臣,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奸臣。

  他們默契的把皇權關在了籠子裡,來為自己的利益在朝堂上博弈,勝利的一方将獲得好處,失敗的一方不見得能丢掉性命,隻是暫時的失意而已。

  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大宋牢靠的基礎上的,他們不會傻到把他們博弈的平台拆毀,失去觀衆的博弈必定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忠奸之分隻是利益的不同,導緻陣營不同,意見上有分歧而已,一旦分歧達成一緻,那就是利益均衡的時候,皇帝好像一個裁判,權衡兩頭的利弊,看哪一頭比較符合自己的利益,然後理所當然的支持哪一方,然後使些小手段,讓他們達到政治上的平衡,這就夠了。

  所以說童貫是奸臣沒錯,但是他是現在皇帝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的,所以說相對人不同的時候,他的身份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參知政事和樞密使本身就是皇帝為了限制宰相的權限過大而分出來的兩個重要職位,這兩個職位本身就是為了制衡宰相而生的,所以童貫其實就是皇帝找平衡所衍生出來的職位。

  這麼看下來的話,關于忠奸就一目了然了。

  劉子山和韓世忠各自帶領着各自的前鋒營從兩個方向開始進攻幫源山,由于有二狗子和馮六前期做出的努力,淮陽軍進攻起來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反觀韓世忠這邊的進度顯得非常緩慢,不過也是一邊倒的局勢,隻是戰争損耗遠遠大于淮陽軍這邊。

  這其實就是兩種戰法最直觀的呈現在了童貫的面前。

  這也是吳熙有意而為之的事情,就是讓他看清現在打仗已經過了逞英雄的年代了,遠程攻擊的效率和對自己人的保護上遠遠的好過傳統的戰法,但是童貫卻有不同的看法。

  其實吳熙的箭陣和火藥彈成批次的密集發射出去的時候,童貫就知道這仗打的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充其量就是最大的限度的消耗敵人的生力軍,然後派出精銳成群結隊的收割戰果,充分利用敵人沒有弓箭陣地和戰馬沖鋒這個漏洞,把遊擊戰發揮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這就是吳熙的戰法,一點兒看頭都沒有,卻處處透漏出指揮。

  那就是他們事先踩點,弄清楚敵人的虛實之後,再作戰室不停的推演,直到找到一種适合自己人打的戰術,然後嚴格執行就行了。

  整個戰鬥的過程枯燥乏味,就連吳熙都沒有多少興趣看下去,因為在沙盤上他們已經戰鬥過很多次了。

  但是,戰場永遠不會朝你的既定目标發展,那麼這個時候所有的戰略性方式全部展現完畢之後,就要比拼将士的個人素質了,很顯然,吳熙手下有一幫很能打硬仗的将士,這也是他能放手讓他們自主主宰戰場的原因。

  有時候将士在戰場上有自己的見解和理解,這個時候,将主橫插一嘴,往往會打亂他們的部署,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這就是吳熙一直笑眯眯的看,從來都不插嘴的原因。

  “你想過沒有,就你這麼打下去,會讓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和戰場生存的能力都給慢慢的消磨殆盡的,人一旦産生了依賴性,身體的機能就會下降的很厲害,進而導緻戰士們的技戰術水平不停的下降,全部成為了機械操作的流水線作業員工,這樣一來,才真正是大宋朝的末日,也是名将終結時代的到來,局部搞一搞還行,不建議全部變成這樣的軍隊。

  童貫不愧是整個大宋軍隊的掌權人,還是有一些自己的見解的,在這件事上,他就表現得很睿智,相對而言,吳熙倒顯得有些不專業了。

  确實,現在這個冷兵器時代,大規模的裝備像子午營這樣的軍隊,是不現實的,一方面火藥彈的材料和制作速度就跟不上日益頻繁的戰争消耗,工業時代還遠遠沒有到來,童貫看的透徹,吳熙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這樣一支軍隊的消耗太大,國庫根本供應不起,但是又不能一直當土匪自給自足,這和官軍的行為走着本質的區别。

  所以注定隻是小規模的嘗試,摸索着前進,等到大宋的經濟,工業,人文都習慣了這樣的變化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一種戰略文化,到時候,就算不想這樣做,都由不得個别人的反對了,大勢所趨之下,守舊的人必将遭到淘汰。

  都說火藥彈的發明是優秀将領的終結者,那麼後世飛機大炮的年代那些傳奇的将領都是怎麼來的?

  影響你成為優質将領的東西不是火藥彈,也不是滿天飛蝗一樣的弩箭,而是一個或者一群神一樣的對手。

  隻有對手足夠強大的時候,你的能力才能得到展現,這是古今互通的道理,沒有人能出其左右。

  “童大人,你看看穿着黑色盔甲的那個人了嗎?
那是我從土匪窩裡救出來的一個小子,脾氣那麼毛躁,上了戰場依舊按照我們制定好的路線和戰術在作戰,從來都不顯示自己的勇武,盡管他比對方任何一個人都勇武。

  還有那個上蹿下跳,把敵人有效的吸引過去的那個人了嗎?
也是一個土匪崽子,他叫闆牙,是我的貼身侍衛,他有一手暗器,把人群引在一起的時候,一顆火藥彈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和他分在一起的士兵沖上去,隻管補刀就成。

  這就是團隊協作作戰,輕松而且效率高,死的人還少,我敢說這是以後戰争的主流,隻有更多的人活下來,你才敢說你獲得了戰争的勝利。

  還有一支很特别的軍隊,你現在根本看不見他們在哪裡,但是一定已經接觸到了方臘最核心的地方了,我相信,過不了多久,戰争就要結束了,是以我的方式結束的。

  這話童貫一定相信,見過這小子太多的神奇,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兩人隻是在林間喝了一頓酒,杭州兵不皿刃的到手了,見過打仗猛的,沒見過這麼風輕雲淡的。

  自己這輩子恐怕不會達到這個水準了,不過和能達到這個水準的人做朋友,也是一件幸事。

  他剛才講的那些道理,很淺顯,很好理解,隻要你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有畫面呈現出來,說的非常的有道理,未來的戰争是什麼樣,還真的不好說,人類在進步,戰争的打發也會逐漸的改變,至于能不能朝他說的那樣改變,還是要拭目以待才成。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和經濟實力,隻要有錢,金人不會那麼好就渡過黃河,直逼東京汴梁,趙佶能看到盛世的希望,所以就不會有靖康之恥的發生。

  九王爺康王,對皇位漏出了極大的興趣,太子趙桓能不能頂住壓力,最終登基成功,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以後的路還很長,隻是走了一小步而已。

  說話間,淮陽軍已經打通了通往幫源洞的道路,頃刻間,黑壓壓的宋軍就到了幫源洞的洞口,甚至都還沒有喊切口,一顆火藥彈就扔了進入。

  随着爆炸的發生,裡面碎石飛濺,驚叫聲連連。

  直到這個時候,韓世忠也突破了外圍的封鎖,來到了洞口之前。

  童貫給吳熙做了一個你看我也行的姿勢之後,就饒有興緻的看起了下面的一舉一動。

  方臘是個香饽饽,誰搶到算誰的,這可是一件大功勞,誰都想要,但是隻有一個方臘,于是現在就有了分歧,于是,他們就約定,等一會隻要方臘出來之後,誰逮到算誰的。

  衆人摩拳擦掌,等着自己的富貴上門。

  火藥彈炸開之後,沒有多上功效,于是劉子山就令人再扔進去幾個,不行他不出來,到時候洞口一堵,裡面的人就會活活的憋死在裡面。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一個人舉着白旗,連忙說了三句“我投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