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明野望

大明野望 第二十一章 朝鮮貢女

大明野望 好吧我錯了名字 3780 2024-02-21 17:31

  沒幾人,幾個在京師的國公便代表勳臣們一同前往東宮探視朱标,同時在京各大勳臣們府上更是紛紛出動前往寺廟之中為朱标祈福,同時出資修繕寺廟。

  勳臣們的動作,洪武帝通過錦衣衛也是得知了,對此,洪武帝甚至還贊揚了勳臣們一番。

  不管洪武帝往日裡與朱标曾經以政事發生了多少沖突,朱标始終是洪武帝選定的儲君,從來都沒有打算更換過。

  不過顯然,上天從來不會因為人們的虔誠而改變自己的心意。

  臘月之後,朱标的病情更重了,眼下基本都是病倒在床榻,更不用說是下地行動了。

  因為朱标的病情,就連正月的大朝會,朝堂之上都沒有多少喜慶。

  而對朱權他們而言,朱标的病情始終不見好,這些皇子們的心頭也都擔憂着。

  朱标對這些皇子們往日多有照顧,在臘月的時候,幾個稍微年長的皇子還前往東宮拜會,但稍後随着朱标病情的加重,皇子們即便有心前往東宮探視,也都被東宮方面婉拒了。

  這一年的三月發生了一件大事,在大明東北,傳國四百餘年的王氏高麗被李成桂取代,對于李成桂,洪武帝是不滿的。

  與洪武帝不同,洪武帝乃是貧困起家而後驅逐胡虜席卷天下,得國之正,史所罕見。
而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乃是權臣篡位。

  洪武帝建國之後大力提倡儒學,父子君臣、禮儀倫常再次成為了大明的核心價值觀,而李成桂的舉動無疑是與洪武帝提倡的相駁。

  當然,洪武帝對王氏高麗也沒有好感,洪武二十一年,高麗國王王禑以及權臣崔瑩密謀進攻大明遼東,而任命的統軍将領正是李成桂。

  不過這李成桂乃是一個聰明人,大名如日初升,軍威遠播四海,再加上其統帥大軍過了鴨綠江之後因為糧草不濟,軍中怨聲四起。

  臨機應變的李成桂當即發動兵變而後推翻了高麗國王王禑。

  經過數年清洗與穩固,李成桂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之後,便着手進行篡位。

  為李成桂兵變之時便派人前往了北平,當時在北平主持北面大局的是燕王朱棣,李成桂上貢了不少珍寶取得了朱棣的好感。

  而朱棣也正是第一個在朝中為李成桂說話的人。

  對于北面的情況,洪武帝基本上是交給朱棣處理的,在得知李成桂要篡位之後,縱然洪武帝心有不滿,但還是聽從了朱棣的建議,默許了。

  李成桂登基為朝鮮國王之後,便立即派人前往金陵向大明進貢,而後以大明屬國自居。

  大明威加海内引得朝鮮稱臣,也是讓京師内因朱标病情緊張萬分的氣氛緩和了幾分。

  “我說十七弟,怎麼還在這呢,這,跟十三哥看看熱鬧去!

  一日下學之後,朱權還在大本堂之中收拾東西便見朱桂來到朱權身邊大聲說道。

  聽了朱桂的話,朱權有些莫名其妙,現在這宮中哪有什麼熱鬧可看。

  看到朱權一頭霧水的樣子,朱桂臉上神秘的笑了笑

  “走,走,十三哥可不會害你”

  說着朱桂拉住了朱權,見此朱權也就順水推舟的跟着朱桂走了。

  兩人走出大本堂之後,并沒有返回皇宮而是繼續向外走去。

  皇子們平日裡的活動範圍都在這皇宮之中,沒有洪武帝的诏令,皇子們也出不了這皇宮,所幸皇宮很大,比一般的縣城都大。

  奉天門外有午門,午門外有端門,端門外有承天門,承天門外有洪武門,洪武門外有正陽門,一直出了這正陽門,才算是出了皇城。

  不過朱權他們倒也沒有跑的那麼遠,而是出了午門之後便向着社稷壇西的内宮諸監去了。

  内宮諸監是皇宮之中的宦官侍女所在之處,而皇宮中的一應庫房也都放在了這裡。

  “我說十四哥,你這麼神神秘秘的,到底要帶我去哪兒啊”

  一路上拐彎拐的心煩的朱權對朱桂問道。

  朱權問完之後,朱桂的臉上笑着說道:

  “十七弟,那朝鮮的李成桂不是做國王了嗎,前幾日,他剛剛向父皇進貢了一些秀女,我這不就帶着你瞧瞧嘛”

  聽了朱桂的話,朱權當即停住了腳步心中大駭。

  洪武帝的後宮之中并不缺少朝鮮女子,先不提那位曆史上頗有争議的碽妃,單單是衛王朱植的母親韓妃便來自朝鮮。

  既然是李成桂進貢給洪武帝的,那麼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些女子眼下都有成為妃嫔的可能性,他和朱桂兩人前去偷看,可就有些不像話了。

  “十三哥,我可不去,這要是讓母妃知道了,肯定是要罵我的,而若是父皇知道了,那更不得了了!

  “行了,十七弟,我知道你擔心什麼,放心父皇已經有交代了,這些女子不會被納為妃嫔,而是會賜給我們”

  朱桂洋洋得意的說道。

  朱桂說完不等朱權再說什麼,一拉朱權的胳膊便繼續向着内宮監跑去。

  此次李成桂給大明進貢了三十名貢女,這些女子眼下正在内宮監學規矩,内宮監地方很大,多了這三十來人倒安排的過來。

  李成桂此次送到大明來的貢女大部分都是朝鮮官宦人家出身,其中不乏王氏高麗當權時的權貴之後。

  内宮監内的一處側殿,三十名朝鮮貢女正跪坐在席上,三個嬷嬷捧着一堆書給她們一人發了一本。

  從古開始,凡是中原王朝強大的時期,朝鮮一直都是臣屬與中原強國,從兩漢時期,儒學便傳入了朝鮮,而後在朝鮮發展壯大。

  因此在朝鮮,認識漢文的不在少數,正式的朝鮮公文也是以漢文為主。

  雖說這批宮女不少都熟習漢文,但内宮監還是要進行統一的教導。

  “你們既然從朝鮮來了,那麼這《女誡》肯定是要熟讀,乃至是記在心中的,若是有不懂的可以先問,明日會考你們”

  一個嬷嬷看到貢女們人手一本女誡之後便大聲說道。

  女誡自從東漢班昭寫成之後,便成為了漢族大家教育府中女眷的重要書籍,而在皇宮之中,每一位宮女也都是要熟讀女誡的。

  聽到這嬷嬷如此說之後,一部分貢女臉上的神色一輕,也有一部分貢女的臉色很是緊張。

  那些面露輕松之色的貢女看得出來都是出自朝鮮官宦之家,從小便受過駕馭,而另一部分顯然是從民間選來的。

  被進貢到宗主國,對于這些朝鮮女子來說算不上是悲慘,甚至有不少的朝鮮家族還費盡心思的想要把家中的女兒送到宗主國做貢女。

  原因便是,這些女子若是能夠在宗主國被選為妃嫔,那麼對于家族來說便是一份極大的政治資本,而即便選不上妃嫔,這些女子的結局也不會差到哪去。

  “嗨..嗨..十三哥,别拽這我了,小弟自己走”

  感覺到自己胳膊上朱桂的勁頭,朱權有些無語的說道

  聽到朱權這麼說,朱桂便放下了手,不過兩人接着走了沒多久便到了這内宮監内教導貢女的地方。

  朱桂和朱權兩位身上可還穿着上學的服侍,因此内宮監内的諸位宦官宮女一眼便瞧出了這兩位親王的身份。

  到了地方之後,兩人倒也沒擅自往裡闖。

  好奇的過來看看不算什麼,當要是冒失的往貢女身邊闖,被人聽到了,難免要被說上不是。

  “參見豫王殿下、甯王殿下!

  正當朱桂抓耳撓腮,在想着辦法要去看那些貢女的時候,一夥太監急匆匆的來到朱桂他們身邊随後行禮道。

  剛行完禮,一個老太監又說道:

  “兩位殿下來這内宮監,正是内宮監上下莫大的榮幸,不知兩位殿下要到哪,老奴給兩位殿下帶路”

  這老太監,朱權并不認識,不管看着老太監的服飾,顯然這老太監也是宦官之中不小的頭。

  沒等朱權說話,朱桂當先道:

  “孤和十七弟來此沒什麼事情,就是逛逛,呵呵,對了,順便看看朝鮮給父皇上貢的東西“

  說着,朱桂朝着那老太監眨了眨眼睛。

  那老太監一時間有些摸不着頭腦,不過随即朱桂的嘴角向着一群人前面那處院子撇了撇。

  朱桂做完這舉動,那老太監倒也心領神會了。

  “原來如此,不過這地位畢竟不是兩位殿下能待的地方,内宮監的正堂離這不遠,那些貢女正好要排練歌舞,不如兩位殿下先去正堂稍坐,老奴這便讓人帶着貢女前往正堂排練歌舞“

  聽到這老太監的話,朱桂和朱權點了點頭,這老太監說的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而後朱桂便向着老太監點了點頭說道:

  “行,孤便和十七弟去坐坐,想必我們來這内宮監閑逛正巧看到這些貢女在排練歌舞,父皇知道了也不會怪罪”

  朱桂打了個哈哈之後便和朱權在一個小太監的帶領下向着内宮監正堂去了。

  那老太監彎腰向朱權二人行了一禮,而後便快步走進了院子。

  “張嬷嬷,先讓貢女們到正堂排練歌舞”

  老太監走進院子之後便向着帶領這些貢女學習女誡的嬷嬷說道。

  那嬷嬷聽了卻是眉頭一皺。

  内宮監裡,雖說太監有不小的權利,但是這些女官們與太監并沒有職司上的隸屬關系。

  看到這張嬷嬷露出不滿的神情,老太監連忙在這嬷嬷耳邊低聲說道:

  “豫王和甯王來了,兩位殿下想看看這些朝鮮貢女….”

  聽了這老太監的話,張嬷嬷臉色一變而後拍了拍手大聲向着那些朝鮮貢女說道:

  “好了,女誡暫時學到這裡,現在都跟我去正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