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明野望

第六十一章 還燕王人情

大明野望 好吧我錯了名字 3771 2024-01-31 01:13

  想了好一會,洪武帝最終還是同意先押解三十萬銀子給戶部,而後由戶部再出價值三十萬兩的錢物送到大甯犒賞三軍。

  雖說這樣一來,之前對錦衣衛的計劃要更改一些,不過好在查抄藍玉一黨所得頗為豐厚,除了五十多萬兩的銀子還有金子、珠寶等,這些東西交給錦衣衛倒也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戶部得了洪武帝的聖旨自然是皆大歡喜,戶部上下人人松了一口氣。

  當然,有一個人不高興,很不高興!
這個人就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在藍玉大案中,蔣瓛和錦衣衛發揮的巨大的作用,不僅預先察覺到了藍玉一黨的陰謀更是在之後安排人手收買了藍玉的身邊人,要不然洪武帝這邊豈能勝的這般容易。

  而為了獎賞錦衣衛,洪武帝也确實說過,要将此次抄家所得調撥一些給錦衣衛,而在蔣瓛的請求下,洪武帝也是答應了調撥錦衣衛的财物都是現銀。

  金子、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雖好,但是在蔣瓛看來都沒有現銀好,畢竟錦衣衛行走四方,遍布耳目,難道讓錦衣衛拿着那些金子和珠寶去安插眼線嗎?
那樣豈不是将自己都暴露了。

  畢竟明朝普通人還是以銅錢為主,銀子雖說大家用的少但起碼還是有不少人能夠拿出來的,但是你要是大庭廣衆下拿出金子和珠寶,那勢必會引起别人的注意。

  這金子要是從後世來說,那就等同與支票一般,人家買東西都是用銅錢(零錢)、銀子(大額鈔票),偏偏你去買東西要用支票,人家能不能找開是一回事,本身你掏出支票的時候就與錦衣衛一貫要求的低調原則相違背了。

  “這可真是…”

  在錦衣衛衙門堂上,王勇聽到洪武帝下令調撥銀子給戶部之後,臉上露出了苦色,而坐在他上首的蔣瓛臉色比他更黑。

  “去,讓下面的人看着點,最近國朝用度緊張,是不是戶部裡面有人在損公肥私,一定要查清楚!

  這件事情說來也怪不得大甯都司,畢竟人家打了勝仗本身也死了不少人,撫恤賞賜也都是應當,但是提出調撥銀兩的戶部自然被錦衣衛恨上了,而錦衣衛最拿手的不就是監察官吏嗎,既然如此蔣瓛便決定好好查查戶部,報這一箭之仇。

  戶部上下恐怕也沒有想到,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居然會被錦衣衛給盯上了,要是知道了,肯定是後悔不已,畢竟自古以來掌管錢糧的官吏有幾個手中沒有沾上點葷腥。

  其實朱權向戶部要求調撥六十萬兩的錢物也不是獅子大開口,大甯諸衛除了大甯前衛和大甯中衛之外,其他各個衛所都參與了此戰,十二個衛所上下六萬多人需要賞賜,而在六萬人中又有萬餘人陣亡。

  這些将士雖說是陣亡了,但是每年該給的俸祿還是要給這些将士家中的,軍戶家中有兒子承襲軍職的話,那麼自然是全額發放俸祿,若是家中兒子尚幼,那麼便發放其父生前俸祿的一半,等這個兒子成人之後再發全俸祿,如果軍戶家中沒有兒子承襲軍職的話,那麼其妻女每月依舊按照領取将士生前的俸祿,三年後再減半給予終身,這叫做“優養”。

  至于殘疾的将士,殘疾之後每月會得到三石的祿米,這祿米會一直發放十年,若是十年之後沒有找到人承襲軍職的話,那麼便會變成平民,祿米便不發了。

  當然這些是撫恤,至于賞賜的話,朱權之前下令的一個蒙古鞑子人頭賞賜五兩,此戰明軍共殺了近四萬蒙古人,這便是二十萬兩銀子,而俘虜的一萬多蒙古人也都算一個五兩,加起來便是二十五萬兩銀子。

  另外此戰大勝,犒賞三軍還需要近十萬兩的銀子,至于大同三護衛和燕山三護衛出兵來助戰,他們的賞賜自然也都要從朱權這裡出。

  至于安置那些蒙古俘虜、重建新城衛以及填補大甯都司的損耗等等,六十萬兩銀子基本上都有用處。

  當然,朱權也耍了個心眼。

  本來此次朱權下令出兵作戰攻打克汁旦部,那麼查幹諾爾河一戰不提,攻打克汁旦部一戰的花費,朱權的甯王府是要貼補一半的,但是朱權也都報了上去。

  畢竟在朱權想來,自己打了這麼一個勝仗,朝廷裡面總不能虧待了自己,再者朱權此戰可是繳獲了北元汗庭的蘇魯錠,那杆據說是鐵木真流傳下來的蘇魯錠要是送到金陵,朱權還真不怕洪武帝會不掏銀子。

  除此之外,朱權還上了折子給金陵,請求洪武帝在大甯都司增設衛所,不過此時朝廷還沒有消息傳來。

  那些蒙古人的處理倒也好辦,朱權挑出了俘虜中有些身份地位的鞑子送到金陵獻俘之外,其餘的都發給各衛為奴了。

  至于大甯都司各衛空下來的軍戶,經朱權請求之後,朝廷除了允許大甯都司在境内民戶中劃入之外,再從山西、河北等地移民填補大甯都司的軍戶缺口。

  山西大移民始與洪武三年,因山西人口乃是北方之冠,而中原以及北方因多年戰亂人口稀少,因此為了填補各地人口,便從山西移民。

  好在雖說諸事繁多,但有了朝廷的支持,還是漸漸将各項事情辦理了下去。

  洪武二十六年八月中旬

  這一日朱權倒是有了空閑,看完了大甯都司關于重建新城衛的公文之後,朱權便打算前往後花園中放松一下心情。

  朱權的王妃已經定了下來,是後軍都督府兵馬指揮張泰的女兒,不過張泰早在數年前便病故了,說起來朱權這個由洪武帝指定的王妃也是苦命人。

  不過因為大甯諸事煩擾,一時間張氏還沒有從金陵趕來,但是朱權想來,自己的這位王妃怕是快來大甯了。

  對于王妃的人選,朱權自然是做不了主的,不過對于和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女子結為夫妻,朱權倒也沒反對,畢竟即便他反對也是沒有用的。

  有感于朱權快要成婚的緣故,王府中的一些建築已經開始了修繕,畢竟張氏一來,朱權便要立即成婚了,王府内有些建築可還沒有修建完成,好比王府中的家廟眼下動工了不到一半。

  走在後花園中,朱權感到神清氣爽,八月正是一年的好時節,在大甯更是如此,大甯地處北方,冬天來得早,因此這八九月份便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了。

  王府後護院很大,在修建的時候更有匠人引了城外的河流入内形成湖泊,湖泊上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湖泊四周也是栽種了不少花草樹木,間或有幾隻小動物例如兔子等生活在其中,給後花園倒是添了不少生氣。

  朱權從身後的繼忠手中接過了一些米粉,而後便站在湖泊上的長廊向着湖泊投放了下去,一時間竟引得數十尾魚兒争食,看着也着實喜人。

  在長廊上玩了一會之後,朱權便走到了前面的亭子裡面坐了下來。

  朱權剛一坐下,繼忠便不知從何處拿來了一張手絹。

  “殿下,這是林姑娘前幾日給您做的,您看這上面的鷹繡的可真好”

  “哦”

  聽到繼忠這麼說,朱權倒是接過了手絹看了起來,手絹上繡着一隻黑色的鷹,的确這鷹繡的很是傳神。

  不過,朱權還是察覺到有些不對

  “繼忠,什麼時候,你和林允兒的關系這麼好了?
她給我繡的手絹居然要你來轉交?

  “殿下,錯怪奴婢了,林姑娘這兩日身體不适,奴婢前去看望的時候,她才将手絹轉給奴婢要奴婢獻給殿下”

  說着,繼忠的臉上有些委屈。

  雖說自林允兒到了朱權身邊後,朱權沒有去動她,但是朱權對她的态度和神情卻是落在了王府衆人的眼中,因此就連太監頭子繼忠平日裡也是稱呼林允兒為林姑娘而不是像稱呼其他的宮女一般直呼其名。

  “身體不适,她怎麼了?

  “奴婢請過郎中瞧過了,據說是感染了些許風寒,将養兩日捂些汗出來便好了”

  “嗯,繼忠,允兒那裡你多看着些,若有什麼事,你第一時間和我說”

  “奴婢曉得”

  聽到郎中要林允兒捂些汗,朱權便也不打算去看她了,而繼忠聽到朱權這番吩咐之後自然是上了心。

  在這亭中坐了一會喝了一壺茶,朱權便讓人拿來些鬼怪雜談之類的閑書看了起來,一時間也是頗為自在。

  隻是沒等朱權自在多久,陳堅便快步走到了朱權跟前。

  陳堅在朱權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朱權臉色一變道

  “查清楚了?

  “殿下,我親自帶人跟着的,絕對沒有看錯”

  聽到陳堅這話,朱權點了點頭而後道:

  “這件事情先不要打草驚蛇,孤還要再看看他接下來怎麼做,帶着你的人一定要盯好了”

  “諾!

  陳堅應完之後又說道:

  “燕王前些時候派人前來大甯,是為了請殿下在遼王那裡通通話,據說遼王在廣甯拿了不少人,其中便有燕王府的商隊”

  “孤是知道遼王了,若是正經的商隊,有燕王這層關系,遼王是不可能去動的”

  “據說那商隊是來往與朝鮮的,商隊中夾帶了不少私貨”

  “嗯,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陳堅走後,朱權皺着眉想了起來,陸望前幾日前往金陵了,朱權便将北平和大甯的暗線交給了陳堅負責,而陳堅彙報的兩件事情自然也是讓朱權上了心。

  “所以說這人啊,有的時候一定要放聰明些,幸虧本王留了點心眼”

  嘴裡念叨着,朱權便對繼忠說道:

  “去,将筆墨紙硯拿來”

  燕王的面子不能不賣,更何況就在之前,燕王還派了燕山三護衛前來援助他,這可是一份大人情,既然燕王要請他說和,那麼有機會還上燕王的人情,朱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