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農女要翻身:邪王,慢點

第四章 雞爪換雞腿

  許春花故意把碗往懷裡摟了摟,搖頭,"不行。
"

  越是不讓許春梅吃,她越想吃,提議用她的雞翅換許春花的雞爪。

  許春花嫌棄地看了一眼她碗裡的雞翅,"行吧,不過你的雞翅隻能換我吃過的雞爪。
"

  為了嘗嘗雞爪是否真得像許春花說的這麼好吃,許春梅同意了,用一隻雞翅換來一隻被咬過的雞爪。

  她迫不及待地啃雞爪。

  許春花用言語對她進行心理暗示,說這是天下第一美味。

  許春梅吃了一口,她爹許青雲連忙問,"好吃嗎?
"

  經許春花剛才一番語言引導,他也想嘗嘗雞爪的味道。

  其他人也都看着許春梅。

  許春梅吧唧吧唧嘴,"味道确實不一樣。
"

  她又埋頭吃起來。

  許春花心裡冷笑,雞爪和雞翅當然不一樣,雞爪缺少了雞肉的質感。

  "春花,把你另一個雞爪給大伯品嘗,可好?
"許青雲文绉绉道,聽許春花說雞爪那麼好吃,他被勾起食欲。

  許春花搖頭。

  大伯闆起臉,訓斥道:"你這孩子怎麼沒點孝心,古有孔融讓梨,三歲就知把大梨讓給哥哥,況且我是你長輩,我想吃雞爪,你就應該孝敬給我。
"

  許春花眼帶不屑,冷聲道:"你也知道孔融讓梨啊,孔融還給弟弟讓梨呢,你怎麼不把雞腿讓給我妹妹春桃。
"

  大伯老臉一紅,三角眼閃過狡黠的光芒,"那好,我把雞腿給春桃,你把雞爪給我。
"

  說着話他就夾雞腿,往許春桃碗裡放。

  許老太太白了大伯一眼,"青雲,你怎和小孩子較真,雞爪哪有雞肉好吃,快吃你碗裡的吧。
"

  大伯動作一頓,"娘你教訓的對。
"

  他把雞腿又放進自己碗裡,眼神卻直勾勾地盯着許春花碗裡的雞爪。

  見此,許春花貌似無意地說道:"螃蟹雖醜,但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又怎知螃蟹的美味。
"

  大伯本要張嘴咬雞腿,聞言愣住了,他曾在記錄逸聞趣事的鄉野怪談上看到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記載,傳說大禹治水時代,螃蟹還不叫螃蟹,叫做夾人蟲,南方水田遭遇夾人蟲侵害,大禹派巴解治理夾人蟲,抓住了大量的夾人蟲,卻沒有處理之法,這家夥形狀可怕,醜陋橫行,怎麼處理成了難題,巴解想了個辦法,用沸水燙死夾人蟲,沒想到夾人蟲被燙死後變成了紅色,傳出誘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嘗了一口,味道鮮透,比任何美食都好吃,至此夾人蟲成了天下皆知的美食,後人為感謝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是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個吃蟹的人,是勇士。

  大伯把這段傳說将給衆人聽,而後說道:"我要做咱們許家的勇士,做第一個吃雞爪的人。
"

  他說的道貌岸然,儀表堂堂,心裡想的卻是,沒準雞爪是和螃蟹同等的美味。

  許老爺子贊同地點點頭:"青雲由此膽量甚好。
"

  他對許青山等兒子的稱呼是老二老三,唯獨老大,叫其名字,盼着有着一日大伯平步青雲,考上舉人。

  就這樣,許春花用雞爪換來大伯的雞腿。

  許春桃看着碗裡的雞腿咽了口口水,用凍得紅腫的小手夾起雞腿,"姐姐你吃,吃了好的快。
"

  許春花心裡一暖,多懂事的妹妹啊。

  她拒絕了妹妹,把雞腿留給妹妹吃,她吃雞翅就行。

  飯桌上衆人都訝然地看了許春桃一眼,沒想到她也這麼懂事,與老三家争搶肉吃的兩個熊孩子形成鮮明對比。

  許春桃這才張嘴吃雞腿。

  田氏卻攔住她,"春桃,你身體皮實,喝雞湯就行,雞腿給哥哥吃。
"

  她不由分說,夾走許春桃碗裡的雞腿,放進兒子許春雷碗裡。

  "哎呀,二嫂就是心疼兒子。
"三嬸小劉氏皮笑肉不笑道。

  田氏仰起頭,"那是,我的兒子我當然疼。
"

  别看這隻是吃頓飯,飯桌上的明争暗鬥卻不少,比如菜盤裡的菜隻剩下少量時,她們就開始搶菜。

  許春花眉頭緊皺,自己的母親怎麼這麼重男輕女呢,自己需要扭轉她的想法,讓她知道,男女都一樣,應該一視同仁。

  "春花,這雞爪沒啥吃頭啊。
"大伯許青山咬了幾口雞爪,除了幾塊雞皮,啥滋味也沒有,他陰沉着發問。

  許春梅也氣呼呼地瞪着許春花,雖然吃雞爪的前幾口覺得不錯,可是,之後就沒啥味道了,她懷疑許春花騙了他們。

  許春花面不改色,"你們别着急,用心品,就像品酒一樣,就能品出雞爪的美味。
"

  一直到晚飯結束,許青山和許春梅還拿着雞爪品。

  許春花又修養了三天,身上的傷勢差不多了。

  這段時間,她有事沒事就往大伯房裡跑,套大伯的話。

  畢竟大伯是讀書人,又進京考過試,可謂是見多識廣,對這個時代了解的多一些。

  通過大伯的話,許春花得知,這個朝代名叫大月朝,是前世曆史上不曾出現過的一個朝代,卻又和前世的曆史有所相連,按照許春花前世所學的曆史知識,曆史朝代更疊應該是唐宋元明清,這個時代卻在明末拐了個彎,清朝沒有出現,卻出現了大月朝。
大月朝與明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商業高度發達,比如科舉制。

  得知這個朝代商業高度發達,許春花就放心了,前世她就是自己經商,在商海摸爬滾打十年,有着豐富的經商經驗,雖然時代變換,但經驗是共同的。

  得知許春花康複了,許老太太立刻給她布置任務,讓她帶着許春桃上山撿柴禾。

  雖然他們家有玉米稭稈和高粱稭稈,但都不舍得用來燒火做飯,留着喂牛,剩下的留到明年開春漚糞,給田地補充肥力,因此,做飯的柴禾需要上山撿幹樹枝。

  吃過早飯後,許春花帶着許春桃,跟着父親許青山一起上山。

  許青山上山是為了打獵。

  此時已經進入冬季,正是城裡野味稀缺的時候,這時候的獵物拿到城裡最好賣。

  許春花所在的村莊名叫大柳樹村,得名于村東一棵百年老柳樹。

  村南有一條小河,河對岸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在白雪的映襯下,白茫茫一片。

  許青山走在前面帶路,許春桃走在中間,許春花走在最後。

  跨過小河上的木橋,走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山風吹來,樹枝上的積雪簌簌掉落,陣陣冷意傳遍全身。

  許春花一行三人都縮着脖子,把手揣進袖口,小心地行走在雪路上。

  "爹,為啥隻有咱們三個幹活,其他人都在家裡呢?
"許春花道,可能因為許青山對原主最好,以至于現在的許春花在許青山面前最放松,想說什麼張口就說。

  老話說春耕夏做秋收冬藏,入冬後鄉親們幾乎都在家裡貓冬,很少有人出門。

  許家除了他們三個,其餘人也都在家裡貓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