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迫降在明朝

第一百三十三章 消失

迫降在明朝 入夢三千 4122 2024-01-31 01:13

  沈嘉自撫順出發前,焦躁不安的袁應泰便下令侯世祿收攏殘兵。
不過侯世祿兵敗側翼,潰兵散得太開,等他收攏結束時,突然收到鐵嶺光複的消息,順帶還聽聞明軍前鋒已至開原城下。
袁應泰大喜,随即下令侯世祿立即向鐵嶺進發,轉道開原,不得遷延有誤。
侯世祿無奈,立即撒開腳丫向鐵嶺急奔。
侯世祿在半路上得知開原光複,驚得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什麼時候明軍竟然南征北戰,連下兩城。
驚奇歸驚奇,侯世祿腳下不停,抵達鐵嶺後,休息一晚,便迫不及待的趕向開原。

  一路上迎面而來的牛車拖拽着巨量物資緩緩移動,看的侯世祿心疼無比。
可惜了,自己沒有撈到機會。
匆匆進城後,侯世祿得知尤世功兩日來四處出擊,向北成功收複威遠堡,東征西讨,收獲無數。
看着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的明軍,侯世祿恍如隔世,他突然覺得眼前的這支部隊,與自己認識的那些明軍截然不同。

  沈嘉笑嘻嘻的走出隊伍,躬身朝侯世祿打招呼。
侯世祿看了沈嘉一眼,發現這小子長了些胡子,人沒有變,跟過去一樣,一副滑頭相。

  “嘿小子,你得給我留一點糧食,好歹我也有五千人馬,其他還在陸續趕來,你把開原搬空,老叔隻能喝西北風了”

  “候叔,看您說的,别人不留,我還不給你留點嘛,倉庫中有一萬五千擔糧食,夠你吃三個月的,剩下的就看袁經略想不想守開原了。

  聽到沈嘉有備糧,侯世祿笑臉頓開。

  “袁經略現在自身難保,咱們走一步是一步。
”聽到侯世祿提起袁應泰,沈嘉正欲開口,突然想到一事,于是問道:“袁經略有什麼事對我和尤叔要說嗎?

  “我走的匆忙,袁大人沒有具體吩咐,你自行安排就行。

  聽到這裡,沈嘉心裡有了計較。
下午,尤世功返回,與侯世祿交接後,開原城的守衛事務全部交接給侯世祿。
無事一身輕,沈嘉頗為高興,尤其是看到繳獲的兩千匹戰馬,沈嘉樂口水都要掉下來。
傍晚,沈嘉借口思念撫順,欲提前返回。
尤世功連日作戰,早就疲累至極,也沒有多想,當下便應允沈嘉。

  沈嘉率領一團,将兩千戰馬當做挽馬,拖着大量闆車,運送着物資趁夜趕回鐵嶺。
回到鐵嶺的沈嘉,來不及休息,他找來負責辎重運輸的吳治文,方知大量手榴彈,汽油,燃燒彈以及闆車已于昨日備好。
沈嘉大喜,讓吳治文負責将繳獲物資造冊,沈嘉則與一團呼呼大睡。

  瓜分繳獲物資令人激動而又興奮,隻是沈嘉沒有時間做考慮哪些。
沈嘉就地向一團士兵每人發放抵扣十兩銀子的榮譽券,同時重獎戰鬥中表現突出的士兵。
忙完這些,第三日,沈嘉率領一團準備離開。

  得知一團拔營的消息,童仲揆大驚,快馬趕至沈嘉大營,詢問緣由。
沈嘉微笑着将童仲揆迎至大帳,告訴他自己打算率領一團外出例行訓練。
對于沈嘉異常蒼白的解釋,童仲揆并不買賬,他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沈嘉佯裝歎了口氣,童仲揆不解,連忙詢問原因。
沈嘉道:“童叔,你坐守鐵嶺,如今北面威脅解除,但西面是科爾沁蒙古,他們平日裡與後金眉來眼去,若不趁眼前這個機會狠狠教訓他們,恐怕日後後金來襲,科爾沁蒙古又會暗地裡合擊鐵嶺,鐵嶺形勢嚴峻啊。

  “不行,沒有經略府,或者賀總兵,陳總兵的命令,我不會放行,科爾沁蒙古實力不弱,我們犯不着在這個時候招惹他們。

  沈嘉大急,他又不能将突擊車去留的命運寄托在朝廷官員身上。
看着一臉堅定的童仲揆,沈嘉忽然站起來道:“童叔,我就是西去巡視一下,你看行不行?

  童仲揆那能不知沈嘉的想法,依然搖頭不肯。
沈嘉無奈,沉默不語。
氣氛有些尴尬。
作為總兵官的童仲揆,他不會助長沈嘉目無軍紀的作風,很快童仲揆派來二十名親衛,監視沈嘉一舉一動。

  沈嘉很是憤怒,對童仲揆保守的想法大為不滿,但無奈之下人家是總兵官,自己隻是個小小的守備,軍隊是職級高低最為突出的地方,官大一級意味着生死握在人家手裡,無奈之下,沈嘉隻好放棄明面反抗。

  軍隊駐紮在城外,沈嘉找了個借口,夜宿軍營。
淩晨時分,一團悄悄拔營向西而去。
天亮時,聞聽消息的童仲揆趕至城外大營,卻見自己二十多名親衛被綁在柱子上,旁邊留着一份書信。

  拆開書信,童仲揆粗略看完,長歎一聲,連忙遣人向撫順及開原報知消息,讓兩地加強防禦。

  卻說溫晴一連數日呆在賀世賢軍中,閑的無聊。
一幫男人中夾着一個女子,總會帶來很多不便。
無論溫晴走到哪裡,總感覺有數百雙眼睛盯着自己。
溫晴小心謹慎,賀世賢派親兵保護,士卒慢慢知道,這女子不但是沈守備的師妹,而且是賀帥的幹女兒,營内好奇的心思這才平息。

  八旗大軍退去,駐紮在四十裡外的營盤山。
賀世賢不敢怠慢,每日四處巡查。
得知鐵嶺光複後,賀世賢感到撫順的戰鬥将會出現反複。

  果不其然,八旗大軍休整日,突然又卷土重來。
哨探迅速将敵人行動告之賀世賢,賀世賢下令明軍以逸待勞,迎戰八旗軍。
明軍列陣,溫晴駕駛傘兵戰車緩緩駛入陣中。
四周一片安靜,聽着戰車轟隆隆的巨響,明軍各個興奮不已。

  八旗哨探抵近偵查,損失十幾人後,終于發現明軍陣中怪物。
八旗哨探顧不得疲累,連忙将消息傳至皇太極。
皇太極收到消息後,站在陣前猶豫半天,他很快作出一個讓他後悔終生決定――下令撤退。

  收到命令的八旗軍,極為費解。
他們不明白大汗為何要在關鍵時刻退縮,這其中尤以莽古爾泰最具代表。
征戰多年的八旗軍執行軍令從不打折扣,費解歸費解,他們還是遵照命令向後撤退。

  戰場是強者的天下,當一方示弱撤退時,另外一方的士氣則迅速高漲,痛打落水狗幾乎是每位明軍士兵的想法。
賀世賢發現八旗軍正在偃旗息鼓,主動後撤。
敏銳的戰場嗅覺使得他感到,機會來了。
賀世賢下令進攻,傘兵戰車一馬當先,轟隆隆高速向前沖去,緊跟着的無數明軍,嗷嗷叫着沖向八旗軍。

  八旗軍原本想保持陣型,徐徐而退,但随着明軍發起進攻,場面脫離設想,開始朝着最壞的形勢發展。
作為阻敵的騎兵,目睹大汗撤退後,立即掉轉馬頭,向着薩爾浒方向策馬狂奔,唯恐落人之後。
騎兵的瘋狂行為,使得人心惶惶的八旗步卒心理轉瞬崩潰。
而溫晴駕駛着突擊車,又恰如其時射出一梭子彈。
八旗軍陣型立刻陷入混亂,所有人奪路而逃,将混亂恐慌帶至每個角落。

  八旗軍崩潰了,數萬人倉皇東逃,很多人連武器都顧不上拿。
面對漫山遍野的潰兵,賀世賢惱怒的罵了一聲,揮鞭向東急追。

  是役,明軍大勝,除幾個新手因墜馬受傷外,明軍無人傷亡。
而八旗軍則因踩踏,堵截和戰鬥,以及非戰鬥減員,損失近五百餘人。
明軍抓捕數百名戰兵,以及大量來不及撤退的輔兵。
明軍莫名其妙赢得勝利,結束了這場戲劇性的戰鬥。

  此役結束,心灰意冷的皇太極退往界藩城。
在撤退過程中,莽古爾泰多次風言風語,認為是大汗指揮不當導緻八旗損失慘重。
聞聽消息的皇太極大怒,在召開的八旗會議上猛批莽古爾泰,認為他不尊号令贻誤軍機,莽古爾泰矢口否認。

  皇太極竟然找到一衆證人,這其中就包括莽古爾泰的部屬托博輝,證人異口同聲指證莽古爾泰驕橫。
莽古爾泰憤怒至極,大聲反問:“大汗為什麼單單與我過不去?
我本來就順從,難道大汗想要除掉我嗎?

  說罷莽古爾泰拿起佩刀,數次怒視皇太極。
莽古爾泰的同母弟弟,貝勒德格怒斥莽古爾泰犯下悖逆之罪,并用拳頭猛擊莽古爾泰。
莽古爾泰更加憤怒,抽出佩刀。
皇太極臉色鐵青,怒罵莽古爾泰當初親手弑母,向父汗邀寵之事。
數月後,衆貝勒商議莽古爾泰大不敬之罪,奪去和碩貝勒爵位,降為多羅貝勒,削五牛錄,罰銀萬及沒收甲胄、雕鞍不等。

  就在撫順皇太極重返撫順之際,沈嘉帶着三千明軍長途跋涉,正悄悄趕往科爾沁草原。
此時的科爾沁,還沒有通遼這個城市,科爾沁蒙古人大部分都以遊牧方式散居各地。
好在一團中有三百蒙古人,這些蒙古貧民大多來自察哈爾部落,是黃金家族最正統的部落。

  在對待後金的态度上,察哈爾與科爾沁的态度截然不同。
科爾沁蒙古自上一代部落酋長奧巴參與九部聯軍讨伐努爾哈赤失敗後,便徹底淪為後金的跟屁蟲。
而察哈爾蒙古則仗着自己是正統的蒙古人後裔,與科爾沁蒙古的矛盾日漸加深。
蒙古人最後一位大汗――林丹汗,曆史上正是被後金擊敗,林丹汗的子孫在康熙年間反叛,意圖恢複昔日榮耀,然後被科爾沁蒙古王爺一箭射死。

  沈嘉當然明白察哈爾和科爾沁之間的矛盾,他招募兵員時,主要以察哈爾蒙古人優先。
有了團内蒙古士兵幫助,沈嘉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擋,大搖大擺的進入到草原腹地。

  夏末秋初的草原浩瀚無邊,一眼望去,茫茫不見人影。
湛藍湛藍的天空中,朵朵白雲如同柔順的絲綢一般,微風迎面吹拂,透人心扉。
一支三千人的隊伍穿行在原野,偶爾碰到牧群和蒙古牧人。
看着一支明軍隊伍默不作聲從眼前經過,牧人滿臉驚奇。
鐵嶺至科爾沁草原沒有明顯的官道,連續兩日,明軍遇山開路,遇水搭橋,全團所有人,包括沈嘉站在内,幾乎都是累的半死。
如今看到大草原,心曠神怡之下,明軍的疲累頓時消散的無影無蹤。

  對付遊牧民族,沈嘉最怕的就是對方卷鋪蓋離開,避而不戰,然後等到明軍撤退時,遊牧民族的騎兵沿途騷擾,這是沈嘉最不想遭遇的方式。
沈嘉散開探子,放任沿途的蒙古散騎不管,馬不停蹄向後世的通遼方向急進。
沈嘉的意圖非常簡單,如果蒙古人聚集在一起,沈嘉不介意一戰而勝,争取将科爾沁蒙古拉到自己這邊。
現在的蒙古諸部,大部分接受大明冊封,雖然暗地裡心懷不軌,但在強大的武力前,沈嘉相信部落首領會認真考慮自己的意見。

  随着明軍向科爾沁左旗腹地推進,一批批探子将消息緊急傳至科爾沁首領布和處。
布和現年四十歲,長期的養尊處優讓他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聞聽明軍到來,布和有些懷疑。
近十幾年來,明軍沒有來過科爾沁草原,反倒是科爾沁的勢力不斷擴張。
如今一支孤軍,跋涉數百裡,不聲不響深入敵後,這玩的哪出戲?

  遊牧民族的習慣,讓布和下意識的想要躲避。
不過想到對方隻有三千人,布和為自己的膽小感到臉紅。
布和灌了一口奶茶,大聲道:“快将消息傳給阿魯科爾沁部落,就說科爾沁草原的敵人來了,布和請他一同出戰,繳獲按人頭平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