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迫降在明朝

第七章 勝利

迫降在明朝 入夢三千 5197 2024-01-31 01:13

  渾河南岸,遠處低矮的丘陵,慢慢的露出一面大旗,越豎越高。
緊接着,一個,兩個,越來越多的人影的丘陵頂上晃動。
後金軍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這支軍隊,還以為是外出打草谷的援兵,但迎風招展的旗子上巨大的“陳”字表明,這是一支遠道而來的明軍。

  後金的士兵臉上布滿了失望和沮喪,皇太極在第一時間就下令撤退,并讓安費揚古帶領他的人就地阻敵。

  安費揚古出身鑲藍旗,少年時随父歸附努爾哈赤,在多年的征伐過程中,戰功卓著,很受努爾哈赤器重。
雖然此時的安費揚古年事已高,但他卓越的軍事才華,以及如雷貫耳的名聲,正是皇太極所看重的。
皇太極希望借着安費揚古,能夠為士氣低落的阻敵部隊帶來希望,從而掩護大部隊脫離戰場。

  “後金的勇士們,拿起你們的武器,跟我去戰鬥,隻有懦夫才會在害怕中死去。

  “戰鬥,戰鬥,戰鬥....”雖然響應的人并不是很多,但聲音卻越來越大,響徹在南岸。

  丘陵頂上,時年六十九歲的陳策,心潮久久不能平靜。
上一次這樣,還是在二十四年前的朝鮮露梁島一役。
朝鮮戰争之後,昔日大部分同齡的戰友死的死,病的病,唯有自己依然靜靜地守衛在關外這片黑土。

  自前日接到救援的消息後,陳策便是在積極奔走。
袁經略老成持重的态度讓他頗有不快,為了盡快救援沈陽,他甚至不得不聯絡官員一起勸說袁大人。

  多年的戰鬥指揮,讓他感覺到了危險的臨近。
三月中旬,後金對集奉堡的進攻是試探性的,當時包括袁經略在内的所有人,都看清了這一點。
但集奉堡守軍敗退的速度太快了,幾乎是不戰而逃,這助長了後金的士氣。

  如果說之前後金還有那麼一絲猶豫不決的話,那麼此次沈陽之戰,後金恐怕是知己知彼,信心百倍。
在這樣的一種情勢下,如果還把後金當成搶一把就走的土匪,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後金來了,蒙古人也來了,去年的冬天很難熬,各地大災。
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土匪和流民,紛紛出來覓食,尋找機會。

  而袁大人試圖召集蒙古人幫助明軍守衛遼沈的建議,也遭到了軍内大部分人的反對。

  遼東大部分軍官,都是萬曆年間李成梁的手下,熟知關外民情和軍情。
這些看似溫順的蒙古流民,如果聚攏在城中,一旦因為利益,則會爆發出驚人破壞力。
這也是大部分軍官反感袁大人方略的重要原因。

  朱萬良和數十名護衛倉皇逃回遼陽,其他明軍則不知所蹤。
當袁大人看到逃回的朱萬良時,才發現自己低估了後金進攻的決心。
在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下,袁大人竟然變得異常保守。

  在他和四川總兵官童仲揆的堅持下,袁大人才勉強同意救援沈陽。

  民間故老相傳,人逢九年,身心不順暢,嘔心鬥氣之事時現,是人生中的重大坎坷,似乎說的就是目前的自己。
陳策俯瞰了一眼平原下正在集結的後金部隊,微微歎了口氣。

  童仲揆走過來,說:“陳大人,建奴已經在列隊準備,我們陣型已經準備完畢,現在進攻?

  “好,傳我命令,前進!

  戰鼓響起,明軍保持陣型,向前緩緩推進。
從低矮的丘陵向下很輕松,後金軍也不敢逆勢沖擊,隊伍很快進入河谷平原。

  明軍的軍陣停下來,虎尊炮被整齊的羅列到陣前,兩翼由廂車護衛,中央是由火器和弓弩手組成的遠程攻擊力量,最前邊是密集的白杆兵。

  随着一聲悠長的号聲響起,一個渾厚的聲音大吼:“殺........”。
緊接着,數萬明軍縱聲齊喊:“殺,殺,殺。
”聲震四野,八方肅然。

  安費揚古聽到明軍的吼聲,暗歎一聲,今日恐怕會比較艱難。
安費揚古稍稍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自己活的夠久了,兒子們各有所屬,是自己該報答大汗大恩的時候了。

  安費揚古平視前方,神情肅穆的揚起手,手中的發令旗在風中倏然落下。

  兩千騎兵組成的鋒線,如同箭矢一樣射出。
戰馬奔騰,大地震顫,旌旗迎風招展。

  最先沖鋒的是手提長矛,身披重甲的紅标兵,緊跟着的是角弓騎手。
所有人,都知道大軍已經遁去,自己可能一去無回,但仍然向明軍發起沖鋒,試圖阻擋這支明軍前進的步伐。

  皇太極登上了遠處的丘陵,回頭遙望了一眼身後那支部隊,沉默着,拍馬而去。

  白杆兵,這支從四川出發,走遍大半個中國,來到遼東的軍隊,此刻手握槍杆,矗立在軍陣前,平靜的等着他們的敵人到來。

  虎尊炮首先開火,緊接着明軍射出一波密集的弩箭,伴随着火槍也開火了。

  許多後金騎兵,瞬間一頭栽下戰馬,夾雜着脖子扭斷的脆聲。

  緊接着,巨大的的兩股人流猛地撞在一起,槍聲,馬的嘶鳴聲,人群裡的驚叫聲,瀕死的呼喊聲,與濃烈的皿腥味交織在一起,組成了生與死搏鬥的畫面。

  白蠟杆标槍迎面刺出,後金騎兵要麼被刺墜馬,要麼被鈎拽墜馬,要麼躲過,而身側又是另一杆白蠟杆槍襲來。
墜馬後金士兵,又遭到三角斜翼的的白杆兵平地突刺,就在這樣簡單而反複的突刺,鈎拽,撕扯中,後金騎兵竟然無法近身揮刀。

  後金騎兵不甘就此失敗,又連續反複多次沖擊,竟然無法撕扯開一個進攻的口子,這讓後金騎兵感到無比氣餒。
加之明軍陣中的火器和弩箭不停的漫射,一時竟讓後金的進攻陷入僵局。

  後金連續多次沖鋒,損失了不少騎兵,這讓安費揚古感到奇怪。
直覺告訴自己,這是一支他從未見過的明軍,并且對騎兵有一定的克制。

  一千後金的步兵,雖然成功進入預設陣地,但很快,被另外一股明軍纏住,後金的步兵和騎兵無法協同起來作戰。

  安費揚古身邊,還有一支預備役力量,但他不打算現在就投入戰鬥。
安費揚古摸不清對面明軍的古怪之處,隻好按兵不動,等待戰場局勢發生變化時再做判斷。

  但沒多久,安費揚古就後悔了,騎兵的攻擊不但沒有撕開對方的陣型,反而在來回的沖殺中,死傷衆多。

  步兵已經在潰退,他們沒來得及逃逸掉,又被明軍軍陣咬住。
這些後金的步兵主要由輔兵組成,安費揚古并不在乎他們的生死,但那些騎兵,他不能不在乎。

  時間差不多了,安費揚古果斷下令鳴金,按照之前預設的路線開始撤退。
明軍主要由步兵組成,無法有效殲滅騎兵,這對于此時的後金軍隊而言,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鞑子敗了!
鞑子敗了!
”明軍中有人在高喊。

  厮殺的明軍聽到這句話,士氣頓時高漲。
陳策果斷抓住機會,明軍開始轉入追擊。

  尤世功和張世率領明軍主力也在渡河,打算與客軍圍攻建奴。
但後金軍進攻太快,當沈陽的明軍渡河還未結束時,後金軍就已經轉入撤退,氣的尤世功大罵鞑子跑的比兔子還快。

  此時北岸的沈嘉并沒有過河,他對明末最後兩支明軍野戰勁旅很有信心。

  原本的曆史上,這是來自遼陽的明軍的最後一戰。
兩萬明軍的核心是由秦邦屏率領的三千川軍白杆兵和戚金率領的三千戚家軍,他們被五萬後金大軍圍攻。
當時,沈陽城已經被後金攻陷,後金指揮城牆上的火炮,打進白杆兵軍陣,導緻死傷衆多。
最終的結果,包括主将陳策在内,總兵童仲揆,白杆兵秦邦屏兄弟,戚家軍統帥戚金和各級将領,幾乎全都戰死,可謂明末遼東最為壯烈的一役。
而同時早已趕到的朱萬良,則龜縮在十裡之外,按兵不動,坐視左路明軍滅亡。

  但今日,後金軍大部已經撤走,明軍應付他們不難。
沈嘉靜靜看完了整場戰鬥,贊歎一聲,白杆兵和戚家軍果然名不虛傳。

  天啟元年三月的沈陽之戰,與原本的曆史不同,這次徹底以後金的敗逃而結束。

  遼陽的客軍,和沈陽城内的守軍,以一場大勝,祭奠了兩年前薩爾浒兵敗中,客死異鄉的明軍亡魂。
而逃走的後金士兵,則護送着昏迷不醒的努爾哈赤,一路沉默,趕往撫順。

  *********

  連續數日的圍城,讓城内所有人都提心吊膽,三月二十一日晚,這顆懸着的心終于落地了。
明軍探子回報,後金已經退往撫順方向。
陳輔克宣布,沈陽城戒嚴則将在明日取消。

  是夜,知府衙門,明軍數位總兵,參将,守備,以及城内文官,一起慶祝這場大勝。
陳策和童仲揆親自點将,要沈嘉出席。

  沈嘉已經脫掉了那身寬大的解放軍制服,換成一襲青衫,隻是因為短發,沒有紮頭巾,顯得不倫不類。
溫晴叫嚷着她也要跟過來,錦衣衛魏良裕則提醒她,宴請都是男人,溫晴這才作罷。

  沈嘉剛進門,就被賀世功招呼過去,向衆人介紹。

  首先被介紹的是總兵官陳策,這是一個精神矍铄,一臉慈祥的老頭子,摸着沈嘉的腦袋說:“果然是海外高人,風俗各異,能與高人的巨雞鐵車,并肩戰于遼東,足慰老夫此生。

  “陳總兵眼見要七十的人了,與我等小輩并肩,這才是我等榮幸,為陳總兵賀。
”個子矮小偏胖的是童仲揆,口若洪鐘,聲聲透耳,笑着遞給沈嘉一碗米酒。

  前世在部隊慶祝,也有飲酒。
今天看到是米酒,沈嘉也不客氣,端着大碗就與衆人幹了。
粗漢們見沈嘉喝得痛快,紛紛叫嚷再來一碗,屋内的氣氛頓時就火熱起來。

  依次見過戚金和秦邦屏兄弟等客軍将領,幹過幾碗米酒,便被衆人拉上桌子。

  陳輔克在酒宴主桌,兩側緊挨的分别是陳策,童仲揆,以及賀世賢,尤世功。
其它像戚金,秦邦屏兄弟,張世,以及其它文官等人則更遠一些。
沈嘉被賀世賢拽着肩膀拉到他這一桌,沈嘉知道這是賀世賢表示親近,笑呵呵的跟着坐過去。

  一幫粗漢們邊吃邊聊,互相吹噓着自己殺了多少人。
沈嘉則是肚子真有點餓了,剛才又灌了酒,得壓一壓。
于是他一個人坐在賀世賢旁邊,拿着雞腿大啃。
一屋子都是粗漢,吃相都不好看,即使幾個文人不滿,也隻能笑着罵罵,畢竟今晚粗漢們是主角。

  知府還請了一些舞娘跳舞,柔軟的身材,穿着緊身衣服,将渾圓的臀部完全襯托出來。
在激烈亢奮的鼓聲中,舞娘們一邊扭動着腰肢,一邊怒甩長袖,時而豎起長腿及兇。
一幫粗漢們看的又是高興又是心癢,連沈嘉都忍不住多看了舞娘臀部兩眼。
果然很風騷,别有韻味,沈嘉暗罵道。

  等舞娘表演完,一衆人鼓掌。
賀世功忽然說:“今日大夥都高興,我們都是粗人,做不來詩詞,不如我們每個人講一個笑話,讓大家高興高興。

  賀世賢的提議,很快得到了陳輔知和陳策的贊同,陳策表示自己先說一個。

  陳策正正嗓子,道:”那我就用今日赴宴為題,說個故事。
話說古時有個人應請赴宴,主人斟酒時,每次隻斟酒半杯。
那人便對主人說:’府上有鋸子否,借我一用。
‘主人問其何意,那人恨恨的說:’既然這酒杯一半不能盛酒,就該鋸掉,留着無用‘。
“陳策說的惟妙惟肖,還故意模仿兩人對話,惹的衆人一陣大笑。

  賀世賢當仁不讓,開始說道:“一男人乘船出遊,手放在窗外,恰好兩船相遇,手被夾傷。
回家告訴娘子,娘子聽後害怕,道:’日後遇船交會,切記不可小解‘。

  說罷,賀世賢正色地看着衆人。
衆人先是微微一愣,突然間發出一陣爆笑。
陳輔克指着賀世賢笑罵:“你這厮漢,定是想家中小妾了,罷罷罷,明日準你回府靜養。

  衆人聽了知府的話,又是一陣笑聲。

  童仲揆指了指賀世賢旁邊,吃的滿嘴流油的沈嘉,對衆人說:“這小子是我們今日的大功臣,卻自個光顧着吃,也不怕變八戒,不行,沈小哥,你得講一個。

  沈嘉在衆人的哄笑聲中擡起頭,心想我真是日了狗了,吃個飯都不得安甯,于是嘿嘿一笑,道:“老大,老二座戰車,老二暈車,不停地嘔吐。
旁邊一個袋子已經被吐滿,老大隻好再去取袋子。
回來後,老大看到車裡面的所有人都在不停嘔吐,老大問老二原因。
老二說:’我看到袋子吐滿了,隻好又喝進去了半袋,結果他們全都吐了‘。

  一衆文官和武官已經喝了很多酒,微微有些醉意,有些還沉浸在上一個笑話之中,與鄰座笑得不可開交。
此時猛然聽到一個極度惡心的笑話,其中幾個人就感到嗓子裡似乎有東西溢了出來。
說時遲那時快,也顧不得面子,捂着嘴就沖了出去,對着屋外花叢狂吐。

  屋内其他人又是好笑,又是惡心,再看到屋外吐的死去活來的人,顧不得剛才的不适感,紛紛哈哈大笑。

  尤世功今天更是在全軍面前嘔吐,被後面的明軍看了個通透,此時他聽了這個笑話,紅着臉站起來,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賀世賢大手拍在沈嘉的肩膀上,道:“你這小子鬼心眼多,說個笑話都要讓我們不好過,有你的,臭小子。

  “你這小子太惡心了,下次說這種笑話要提個醒,要不是我定力好,今天也要吐了,來來來,罰酒三杯。
”知府陳輔克笑着走過來,把酒遞給沈嘉。

  衆人此時都回過神了,學着知府的樣子給沈嘉敬酒,沈嘉也不拒絕,結果喝了個昏天昏地,被人擡回驿館。

  陳策看着被擡走的沈嘉,對陳輔克說:“是個心兇坦蕩的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