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迫降在明朝

迫降在明朝 第一百一十五章 營内問題

迫降在明朝 入夢三千 3994 2024-02-18 01:14

  和孫元化聊了一通,借着後世積攢的知識,沈嘉裝了一會僞高人,頓覺逼格滿滿,人也變得開心起來。
來到軍營,進門看到劉文采帶着憲兵隊押着幾名士兵繞着校場跑圈。
見到沈教官歸來,老兵一陣激動,不停地給劉文采使眼色。

  “劉文采,這些人咋回事?

  劉文采正盯着操場,忽然聽到有人詢問,連忙回頭,卻發現沈守備歸來。

  “沈教官,這幾個人随趙連長去鐵嶺附近活動,在一處村子,偷偷拿了百姓的碎銀隐匿,被趙連長手下人發現,所以這些天每日都接受懲罰。

  沈嘉皺了皺眉頭問道:“思想教育沒有跟上?

  “天天都在搞,一回來我就将心比心跟他們說,都承認了錯誤,因此這幾日主要是以訓練懲罰為主。

  沈嘉點點頭,表示對劉文采工作的肯定。
沈嘉站在操場上,看了一圈,發現犯錯的都是新兵,沈嘉歎了口氣,知道自己離開,多少對連隊還是有些影響。
思想教育的洗腦工作也是個大問題,講的多不但枯燥,還惹人煩,一定要變點花樣才行。

  “趙連長在不在,讓他來我營帳,有事找他商量。

  劉文采尴尬的說:“趙連長兩日前帶着新兵連二百人和七連二十人出發了,估計要到三日後回來。

  “哦,這個趙長順,本事大了,竟然敢帶着新兵連出去撒野。

  見沈嘉開心,劉文采附和道:“可不是嘛,自從你離開後,趙連長五日一小勝,十日一大勝,他們最遠還到過界藩城附近,這些日子光交上來的首級,就有一百多号,這都趕上一場大陣仗了。

  “我不是說了不要首級嘛,這小子怎麼還惦記這東西,他們在外面,這麼做容易暴露蹤迹。

  “教官,别提了,趙連長自打吃了幾頓肉,就開始惦記上了,鞑子的首級是可以換銀子的,任誰也不會扔掉啊。

  沈嘉頗為無語,趙長順這家夥,平日裡話不多,但認準的,很難勸得住。
不過看在他兢兢業業,辛苦外出還帶着新兵的份上,沈嘉捏着鼻子也就認了。

  “新兵咋回事?
怎麼還被拖上戰場?

  劉文采幾日不見,警惕性高了許多。
聽到沈嘉問起,劉文采四下看了一眼,悄悄說道:“沈教官,我們去營帳說吧。

  到了營帳,劉文采說:“你不在,新兵難免心浮氣躁,覺得天天練隊列,沒啥意思,都想去外面試試看身手。
後來一連長劉武見趙長順連續十幾日天天都有收獲,于是建議趙長順分成兩隊,每隊各帶二百新兵外出執行任務。

  沈嘉有些氣惱,趙長順似乎沒有明白他的作戰方式與常規部隊完全不同。
他如此冒失的将常規部隊拉過去,很容易出事。

  “趙連長就這麼同意了?

  “哪能啊,我們磨了一晚上嘴皮子,趙連長才同意的。
恰好那些天鐵嶺失陷,鞑子在撫順以東地區活動頻繁,戰鬥方式與之前發生了變化,趙連長人手有些欠缺,這才同意新兵加入。
以後幾日,趙連長幹脆将活動範圍擴大至鐵嶺附近,每隔五日左右都是兩隊人馬同時出發。

  沈嘉點點頭,如此說來,趙長順針對戰場形勢做出積極調整,反而應獎勵才對。
讓劉文采召集所有連長開會,不一會,營帳内呼啦一下進來三十幾号連長,沈嘉一臉苦笑,心道自己怎麼忘了這茬,現在隊伍人數三千六了。

  營帳内站不下,不少人還在外面。
無奈之下,沈嘉擺擺手,招呼大家在校場上找了塊空地。

  “劉武,招兵工作暫停吧。

  劉武最近心情極好,聞聽沈嘉之言,滿臉笑容說道:“早就停了,最近隊伍内出了些小問題,我們商量一下,還沒有形成決議。

  “都有什麼問題?

  二連長李福來是負責内部會議的,他憑着記憶說道:“新兵連摸透了訓練,消極怠工時有發生,老兵們甚至還動用了肉罰,為此引發了一些争議,此外。


  李福來停下話茬,向四周看了一眼,遲疑的說道:“士兵覺得一些連排長吃飯時派人打飯,壞了規矩,而且有吃獨食的嫌疑,另外士兵對連排長的怨言普遍較大。

  “是誰破壞食堂規矩的,給我站出來!
”沈嘉心裡一團怒火,立規矩容易,守規矩很難,一旦被破壞,勢必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彌補。

  躲在角落的六連長祖明猶豫了半天,站出來說道:“教官,我們出生入死,在戰場上帶頭沖鋒,多吃幾片肉這沒什麼吧,各位新兵連連長頂着日頭,帶着大夥揮汗如雨的訓練,多吃一塊肉,有些兔崽子就出口怨言,我覺得這是戰士們故意蔑視連長的權威。

  沈嘉壓下怒火,盡量用心平氣和的語氣問道:“還有誰這麼想的?

  等了一小會,站起來約莫十幾位連長,各個昂首挺兇,似乎對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并沒有太多嚴重。
看着眼前這一幕,沈嘉頗為後悔,但世上沒有後悔藥,此時隻能見招拆招。

  “劉武,去講台附近急集合,停止一切訓練。

  随着一聲急促的哨聲響起,校場上所有士兵快速湧向講台附近,按連隊排列集中。
沈嘉走上講台,手裡提着一把擴音器。
一箱擴音器是在機艙裡找到的,沈嘉一直放在營中,不舍的用,畢竟電量有限,隻能用突擊車蓄電池充電。
随着一團士兵數量增加,光靠嗓子已經無能無力了。

  “同志們,在京城,光榮的四連接受了皇帝的檢閱,這代表着所有将士的榮耀,更是對那些不幸犧牲的同志們最大的緬懷。
我們生活在一團,伴着一團成長,一團的經曆,将會陪伴我們每個人一生。
當我們老去時,我們可以大聲的對子孫後代講,老子曾經殺過建奴,老子為了民族和國家,奮戰在第一線,老子沖鋒時勇往直前,失敗時不言放棄,陷入困頓時,老子從未抛棄同伴,這就是我們每個戰士奮鬥一生!
追求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隻要我們堅信勝利,命運将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講台下一團新兵安靜的聽着,雖然很多人對民族與國家并無感觸,也對沈嘉所闡述的榮耀與光榮體會不深,可他們還是被沈嘉極富煽動性的一腔熱皿慢慢感動。

  “團隊的勝利和個人的榮耀,與每一位連長,排長有點關系,但更多的,是每一位普通戰士浴皿搏殺而來。
在我的家鄉,一個被稱為長津湖的地方,我們族人的軍隊,為了阻擊來犯之敵,沒有後勤,他們身着單衣,提前埋伏在冰天雪地中,當戰鬥打響時,至少兩個連隊的戰士部被凍僵在白皚皚的積雪中,再也無法起身。
正是他們的勇敢和堅韌,讓我的族人成功擊敗敵人,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在那場戰鬥中,沒有連長,排長和普通戰士之分,他們是一個整體,被我們銘記永遠。

  沈嘉壓抑着怒氣,緩緩說道:“勝利來之不易,每一個人,每一份力量都無比重要,也許在今天,你的同伴是一名非常普通的戰士,但明天在戰場上,你的同伴将是你的左膀右臂,也是你最信賴的夥伴,隻有他們會和你戰鬥到底,沖破黑暗,走向光明,走向勝利!

  “勝利!

  劉武帶頭喊了一聲,緊接着喊聲迅速連成一片,所有人都在高喊:“勝利!
勝利!
勝利!
”木牆附近看熱鬧的隔壁營兵被新兵的氣氛感染,他們揮舞着胳膊,也加入到怒吼聲中。

  等了許久,人群安靜下來,沈嘉環視四周,緩慢而有力的說道:“剛才出列的幾位連長,繞校場跑四十圈,分兩次執行,如有違反,立即送往采石場,對于那些隐匿不出的人,我建議你自己站出來接受懲罰,否則被我找到,懲罰加倍;從今日起,食堂就餐,任何人不得搞特殊;所有連隊,不分新老,今天下午至明日,重新選舉,選舉秩序由劉文采執法隊負責。

  人群一陣嘩然,他們萬萬沒想到沈嘉竟然如此皿腥,将整團從上至下皿洗一遍。
面對沈嘉态度強硬,不留情面的做法,有埋怨的,也有觀望的,更多的則是滿懷期望叫好的人。

  沈嘉也是無奈至極,政治工作并不是他這個年紀就能搞懂的,在傘兵部隊時,他也隻是霧裡看花,不識廬山真面目。
目前已經出現了隊内思想混亂的征兆,除了隊伍規模擴增迅速的原因外,缺乏合格的政治幹部,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後世的美軍,他們更是将“正義之戰”及“國家利益至上”等理念灌輸其中,對激勵戰士鬥志赢得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沈嘉覺得美軍這套可以借鑒,反正建奴做的壞事,背鍋絕對沒冤枉他們。

  “現在我宣布,以連排為單位,即刻出發,随我一起向高爾山進行越野跑步,受罰的連隊,由副連長帶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違者立即逐出軍營,發往采石場!

  半個小時後,撫順百姓驚奇的看到城内駐軍喊着整齊的口号,精神抖擻的向城外開去。
大街上的百姓一臉擔憂,交頭接耳,互相詢問,他們以為附近又出現了新戰事。
大規模的駐軍調動驚動了撫順同知蕭基,引起他的警覺。
蕭基緊急備轎,匆匆趕往賀世賢大營,詢問駐軍調動緣由。
賀世賢一臉從容,淡淡的說這是新兵營進行正常的越野訓練,并沒有駐軍調動。
蕭基對賀世賢的話并不相信,他爬上城牆,遠眺許久才疑慮漸消。

  對于一團大部分戰士而言而言,越野訓練往返距離更遠,比校場訓練更累。
但今日,沒有人抱怨,因為沈教官帶着幾個人跑在最前面。
穿過南門,繞着空曠城外跑了半圈,三十多個連隊,分成四路,開始沿着高爾山大路慢跑。
迎面徐徐來風,不時吹起綠葉嘩啦啦作響。
路上盡是口号聲,此起彼伏,濃郁的氣氛點燃了戰士的激情,原本步伐沉重的士兵,被同伴拉着,攙扶着,鼓勵着奔向終點。

  在最後的四分之一路途中,道路坎坷,但一團長久以來形成的凝聚力開始發揮出優勢。
上至連長,下至普通士兵,所有人相互鼓勵,喊着加油的口号勝利抵達終點。
迎着午後炙熱的陽光,甩着濕漉漉的汗水,一團士兵以一種昂揚的姿态證明了他們的強韌。

  一團沒有休息,長跑之後散步回城最好。
到達山下時,已到了飯點,沈嘉下令隊伍重新集合,以連排為單位,快速向城内進發。
一個小時後,一團士兵趕回大營。
幾乎所有人都在誇贊今天的這頓飯吃的香。
所有連排長,以及沈嘉齊聚食堂,以及校場,同時開飯,一起歡笑,士兵的疑慮也在一場艱苦的體能訓練後煙消雲散。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