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破晉重圓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的一年

破晉重圓 九世之仇 2239 2024-01-31 01:13

  元宵節這一天,整個宮裡都忙碌起來,不僅是為了這個傳統節日,更重要的是蘭兒生孩子了,還是個男孩兒,一個健康的小皇子。

  蘭兒躺在墊了靠枕的榻上,愣愣的看着懷中閉着眼睛的小嬰兒,過了半晌才憋出一句:“好醜……”

  圍在一旁的楊芷等人都是一陣瀑布汗,司馬衷坐在床邊摟着她說道:“才出生的孩子還沒長開,都是這樣粉嘟嘟的像個肉團,過些日子就可愛了,你看皇兒眉眼多像朕,将來必是一個難得一見的美男子。

  “陛下說的對,當初遹兒剛出生時才是難看,現在不也長得周周正正,小皇兒将來肯定要比遹兒好看。
”謝玖逗弄着小嬰兒的小腳丫說道,惹得别人都看向了一臉尴尬的司馬遹。

  “哀家的皇孫肯定差不了,不過某人是不是太自戀了?
轉着彎誇自己呢。
”楊芷把做好的小衣服都拿了出來,點了一下司馬衷的腦門笑道。

  “這麼說,臣妾的孩子還是很好看的咯,嘻嘻。
”蘭兒又高興了起來,親了一下小嬰兒的臉,寶貝似的小心翼翼地抱着,然後看向了司馬衷說道:“陛下還沒給皇兒起名呢。

  “就叫司馬翊吧,翊者,明也,朕希望皇兒也是個思維開闊,學識淵博之人。
”司馬衷看着孩子想了想,出聲說道。

  皇子出世,皇親國戚少不得又要送禮,正好也有了由頭去宮裡蹭飯,宗室和貴族們送上禮物祝福,就開始在宮中胡吃海喝,直到下午才一個個拍着肚皮離開,隻有司馬玮留了下來。

  “皇兄,豆制品計劃隻能在附近郡縣實施,中原和偏南地區倒是可以在室内生出豆芽,北方較為寒冷,還是有些困難的。
”司馬玮在炭爐邊坐下,搓着手說道。

  “嗯,那豆油呢?
”司馬衷運轉真氣,就覺得不是那麼冷了,出聲問道。

  “臣弟在附近的幾州裡,每郡都建了一個油坊示範點,加上報紙的解說,所以有不少人都知道了這種豆油,隻待鐵廠把榨油器多生産一些,就可以在全國設立油坊了。
”司馬玮很有信心地答道。

  豆油不僅是對百姓的營養進行補充,中上層總吃動物脂肪,也需要調換一些植物油,所以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政策,各郡都不能落下。

  “不必全都由朝廷建油坊,可以招一些商人或是百姓為代理,把榨油器和榨油技術出售給他們,把大家都動員起來,食用豆油普及也就更快一些,而且還能給百姓提供一些營生。
”司馬衷想了想,對他提議道,這種惠及全國的好事,還是大家一起做快一些。

  “還是皇兄考慮得周到,臣弟回去後就在各地發動百姓和商人,盡快完成此任務。
”司馬玮略微思考,就發現了此舉的好處,榨油也算是個新興行業,讓百姓也投入進來,既分到了朝廷的壓力,又能讓部分百姓開油坊掙錢,對雙方來說都是有益處的。

  “百姓的情況如何?
有沒有出現凍死餓了的現象。
”冬季是最難熬的季節,司馬衷對下層百姓關注從沒減少過。

  “豆芽在北方培育有些困難,豆油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全面推行的,不過官鹽本身就有完整的渠道,所以改善鹽質降低鹽價等步驟都很快辦到了,而且降低鹽價後不僅沒有虧損,鹽稅反而有所增加,這是臣弟都沒有想到的。
有了充足的食鹽和常平倉放糧,百姓們過冬就容易得多,雖然還有死亡的情況,但相比于往年已是大大減少,現在各地百姓都在稱頌皇兄的仁德呢。

  司馬玮緩緩講道,不禁歎服皇兄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他知道的就有不少百姓,因為崇拜和感恩,為皇帝立了生祠,幸運的是他這個民政部尚書,因為執行皇帝的各種惠民政策,也跟着收獲了很好的名聲。

  “朝廷費點力制鹽,再把鹽價降低,是薄利多銷之舉,百姓有了足夠的食鹽,也能逐漸增強體質,一舉兩得,倒是不錯。

  司馬衷點了點頭,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把一項惠民政策推向全國,已是十分不易了,司馬玮過年也沒閑着,簡直是官員中的勞模。

  “你也抽空回府好好休息休息,工作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累垮了就很難恢複了,今兒個王妃還找太後告狀,以為是朕虐待你呢!
哈哈哈。
”司馬衷笑道。

  “皇兄恕罪,臣弟回去好好收拾她!
”司馬玮沒想到他媳婦兒跟太後說這些,怕司馬衷生氣,起身拱手道。

  “一家人說說話而已,你這是作甚麼,朕又沒有不悅,弟妹說得沒錯,你總待在民政部衙門,也不回家與她聚聚,作為丈夫就是失職,收拾你小子還差不多。
”司馬衷見他有些激動,就拉他坐下說道。

  “臣弟知錯。
”司馬玮不好意思道。

  “嗯,多陪陪妻子總是沒錯的,對了,回去時把宮裡的綠菜帶一些,吃完了再來宮裡拿。
”司馬衷囑咐說。

  “這怎麼行,這麼珍貴的東西臣弟怎麼能白拿,還是讓府裡出資來買吧。
”司馬玮知道宮中出售的綠菜,三十貫一斤還真不便宜,而且一般人有錢都買不到,讓他白拿,他更不好意思了。

  “一家人說什麼見外話,朕讓你拿着你就拿着。
”司馬衷闆着臉,故作生氣道。

  “臣弟謝皇兄。
”司馬玮隻好躬身拜謝,這個大哥對他還真是不錯。

  開春之後,氣溫逐漸回暖,各行各業也都開始回到工作之中,不過最為急切的,卻是那些參與了重開茶道的貴族,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比任何人都積極,一邊出資翻修水泥官道,一邊就派商隊開始了和北方異族的交易。

  異族們終于等來了與大晉的商業活動,無論是内附的還是獨立的,都期待着能與中原王朝互通商貿,他們的生活用品實在是太過缺乏,無論是糧食鐵器還是食鹽,都是十分緊缺的物資,對普通牧民來說,鐵鍋都是家傳寶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