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破晉重圓

破晉重圓 第十一章 戰事将起

破晉重圓 九世之仇 3394 2024-02-18 23:15

  “河間國東海國都沿海,東海國在齊趙南部,河間國在齊趙北部,漁業鹽業發達,國力要強于其他藩國,而且河間王颙和東海王越也都不是平庸之輩,封國兵力肯定也不會太少。
若是派一能言善辯之士攜陛下聖旨,前去勸兩國配合東北軍。
若成功,就能有兵力攻打趙國齊國,若不成,他們就暴露出不臣之心。
”文鴦緩緩地說道。

  “老将軍妙計!
河間國和東海國若是遵旨,就可驅虎吞狼,讓他們四國打起來咱們坐收漁翁之利。
若是抗旨,那他們就是意圖謀反,到時可派中央軍與東南軍東北軍三面夾擊,集中兵力收攏防線,便可一舉平定東方。

  老王大喜,文鴦不愧是三國時期的名将,一下就給河間國東海國下了個套,要麼歸附朝廷,要麼逼你造反再滅了你,你倆自己看着辦吧。

  “隻是派何人前去降旨呢?

  “陛下,臣願前往。
”話音一落,司馬亮站了出來。

  “哦?
若是他二人有不臣之心,汝南王此去可是極其危險啊。
”老王很意外,年近六十的司馬亮竟然會主動要求這個苦差事。

  “前番臣被賈氏矯召利用,險些釀成大禍,但陛下不僅沒有降罪于臣,反而任臣為一部之長,臣就是萬死也難報陛下厚恩。
況且司馬颙那小子向來敬重老臣,臣去傳旨最為合适。
”司馬亮鄭重的說。

  “好!
汝南王忠心為國,實在是藩王的楷模,即刻拟诏:晉汝南王亮為忠親王,俸祿加倍。
差其赴河間、東海頒旨,即日起行。

  老王覺得後世鞑子的辦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把藩王改為親王,有能力的給官做,沒能力的當豬養,反正老王也不會把收回來的封地再還出來。

  老王和衆臣商議了籌備糧草,調兵遣将的事宜後,他們就前去準備了。

  五日之後,也就是五月初三,趙王府内,司馬倫司馬冏也在和一衆部下秘密開會。

  “那個傻子真是把國事當成兒戲!
弄個什麼内閣八部制,完全亂了宗法,重用外臣卻解除了宗室在朝中的職務,把先帝的政策都不放在眼裡了。
”司馬倫是個暴脾氣,氣狠狠地說道。

  “是啊,先帝時與民修養生息,當今皇帝卻冒然加稅,弄得民怨沸騰,實在是苛如暴秦,還望大王以蒼生為念,早日起兵,以清君側。
”主簿孫秀為司馬倫的謀士,受了富商們的賄賂,這才來撺掇司馬倫起兵。

  “嗯,兵馬糧草準備得如何了?
”司馬倫問道。

  “有了衆多富商的支持,軍械糧草已經準備妥當,隻要大王一聲令下,五萬五千大軍随時可以出發。
”孫秀說道。

  “孤的四萬五千軍士也早已枕戈待旦。
”司馬冏面色陰翳地說道。

  “東海王和河間王都聯絡了嗎?
”司馬倫問道。

  “派去的人都已經回來了,東海王越支持起兵,也已經籌備好軍械糧草,隻要大王起兵,他就領四萬大軍向洛陽進發,牽制中央禁軍。
隻是河間王颙猶豫不決,有所顧慮。
”孫秀答道。

  “司馬颙這個軟蛋!
要不是現在要用他的兵,孤真不想鳥他,再派人去催催他。
”司馬倫罵道。

  “諾,屬下遵命。
隻是起兵之日不宜再拖,若是被朝廷發覺,咱們失去了先機,就被動了。
”孫秀說道。

  “是啊趙王,遲則生變。
咱們三王一共十四萬大軍,而朝廷中央軍加東北東南兩軍共有二十萬。
雖然咱們利誘鮮卑部落襲擾邊疆牽制了東北軍,而且有衆多商人支持不愁後勤,但若不在他們沒有覺察的時候突襲京城,恐怕想赢就難了。
”司馬冏相對冷靜一些,看出了他們的弱勢所在,隻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陳寓的情報局已經把這些消息傳了回去。

  “好,那就一邊争取司馬颙一邊發兵,起兵之日就定在五月初八!
”司馬倫也不是蠢人,很快就做了決定。

  洛陽皇宮裡,老王召來了皇家研究院的幾個骨幹。

  “微臣于唯文(張中浩/彭磊)參見陛下。
”來人正是當初制作活字印刷術的于狗蛋、張二鼠和彭石頭,當初制器有功做了小官,老王嫌他們的名字有損官威,就給他們三人賜了名。

  “免禮,賜座。
朕之前給你們的任務都完成的怎麼樣了?
”老王喝了口茶,笑着問道。

  “回陛下,臣等根據您給的法子已經制造出煉鐵高爐,從鐵礦中提取鐵的速度較之之前快了數倍,而且煉出的鐵雜質稀少,硬度堪比百煉鋼。
”鐵匠彭磊說道。

  他本來就是煉鐵鍛造的好手,經過老王的指導後,他和泥匠張中浩日夜趕工,終于在一個月内實驗出了後世著名的煉鐵高爐。

  “好!
如此一來,鋼鐵産量就會大大增加,無論是軍事還是民事都離不開鐵,你倆又立功了啊。
”老王大喜道。

  “陛下,您上月二十八交代的印制十萬份傳單,在工匠們的努力下也已經完成。
”于唯文說道。

  “嗯,把傳單交給陳寓就好了。
你們三人都辛苦啦,朕賞你們從七品待遇,俸祿翻倍。
”老王對這樣踏實辦事的人毫不吝啬,直接給他們升了一級。

  “臣等謝陛下。
”三人趕緊彎腰拱手謝恩。

  “你們也别高興得太早,朕還有任務要交代你們。
”老王笑道。

  “陛下請吩咐。

  “朕打算成立一個報社,由于唯文擔任社長。

  “敢問陛下,何為報社?
”于唯文疑惑的問道。

  掌握輿論力量可是很重要的,老王很耐心的給他講解了報紙的制作和報社的運行方式,報社人員就讓他自主招收,身家清白品德優秀者優先。
可以到文化部的衛恒那裡找一些文吏來幫忙,然後給了他自主行事的旨意就讓他去辦了,務必讓報社在半月之内能夠在京城周圍運轉起來。

  “陛下,那我們做些什麼?
”彭磊和張中浩見于唯文都有事做了,也焦急地問道。

  “朕想用這項新技術建一個鋼鐵廠,先從建設部挑五十個工匠,你們就辛苦一下,把制造和運用高爐的方法教給他們,能做到嗎?
”有了新技術當然要用上,否則花了時間做的研究不就浪費了嗎。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盡心竭力。

  交代完任務,老王就開始規劃這個煉鐵廠了。
鐵廠地址就在離京城不遠的栾川縣,因為那裡本身就有一個不小的鐵礦,就近開采能省下不少運輸消耗。
在那裡買下了一個大戶的莊園,修葺一下圍牆,再建一些廠棚就有了雛形,隻要再加上幾十座高爐,就成了一個中型的鐵廠。

  兩天後,一大早陳寓就急匆匆的來見老王。

  “何事如此慌張?

  “陛下,趙國的情報人員連夜傳來消息:趙王倫齊王冏決定五月初八率十萬餘人突襲洛陽,東海王越率四萬人策應,打算一舉攻下京城!
”陳寓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說道,他應該是一路跑過來的。

  “他們這麼快就要動手了,快召文鴦,衛瓘,蒯欽,楊濟來太極宮。
”老王吩咐身邊的萬莅道。

  太極宮中,老王坐定,直接對幾人說道:“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吧,三路反王要突襲洛陽,諸位可有對策?

  “忠親王在河間國進展如何?
”衛瓘問道。

  “剛剛傳來消息,河間王颙被忠親王說服,已經歸附朝廷。
他拒絕了趙王倫的拉攏,而且假意保證中立,現在暗中等待時機攻打趙國的後方。
”陳寓回答道。

  “好!
有了河間國的協助,加上咱們已經知道了反王的謀劃,他們就算不上威脅了。
”文鴦大喜說道:“隻是這都是大晉的子民,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減小傷亡。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朕有一法,可亂敵軍心。
”老王神秘的說道。

  “還請陛下明示。
”衆人好奇道。

  “諸位請看。
”老王揮了揮手,陳寓就把幾張傳單發給了他們。

  “這是……”衆人都瞪大了眼睛,隻見傳單上寫着“緻大晉軍民,趙王齊王東海王謀反是自尋死路,朝廷幾十萬大軍旦夕就可平定叛亂,但天子仁德,不願國人做無謂的犧牲,希望爾等迷途知返,朝廷隻誅首惡不罪協從,若是有忠義之士捉拿或者誅殺了反王,朝廷免罪并有賞……”

  “這樣的傳單朕已經命人印制了十萬份,而且讓情報局的人員分散帶到了三國各地,隻要他們動兵,朕就把這些傳單散發出去。
到時候再讓人宣傳宣傳,嘿嘿……”老王露出了奸詐的笑容。

  “妙計啊!
如此一來,三國部隊還未打到京城就已經軍心渙散,我們再出兵夾擊,定能一舉擊潰反王。
”文鴦拍手說道。

  要打仗,軍費就得增加,但是财大氣粗的老王并沒有什麼壓力,才鑄的錢币還存在國庫裡,正愁沒地花呢。
大晉一直貨币緊縮,消費這些新币不僅不會有壞處,反而會促進經濟的發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