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抗戰之神槍俠侶

第二六二章 瘋狂追擊(四)

抗戰之神槍俠侶 加勒比海賊 2324 2024-01-31 01:13

  在英國人的海軍艦隊與德軍的潛艇部隊脫離,暫時的安全之後,英軍在非洲殖民地阻擊德軍的行動也基本上結束了,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已經推進到了南非沿海,英軍的抵抗力量基本上被擊潰了。

  直到隆美爾的裝甲師推進到沿海時,依然還有不少人的登船準備撤離,卻被德國人一通掃射和轟炸,除了少部分人趁亂逃遠了一些之外,大多都葬送在了海邊。

  頓時,海灘如同屠宰場一般,海水也被染成了紅色,海浪将紅色的海水沖刷到沙灘上,将沙灘也染紅了。

  而這,也預示着,英國人的萬裡大奔逃,暫時告一段落了,德國人沒能将英國人全殲,也沒能将以丘吉爾和皇室在内的高層斬首,英國人以龐大的代價,為曾經的大英帝國保留了一點種子。

  德國人與英國人的戰鬥暫時結束之後,在大西洋北部,德國人對美國人的追擊還沒有停止。
由于北部沒有像非洲一樣的着陸點,所以德軍出動的,隻有海軍力量了,這也正是德軍将海軍三分之二的力量投入過去的主要原因。

  德軍的戰鬥方式很簡單,不斷的派重型轟炸機從英國起飛去轟炸冰島沿海各港口,對暴露出來的美軍等目标也是狂轟濫炸,同時派出海軍艦隊向冰島靠近,然後發起強大攻擊。

  所幸冰島是個大島,四面環海,所以美國人選擇的撤退位置很多,他們也知道他們在這裡無法與德軍海軍正面碰撞,所以将人員盡量的分散到各處撤退。

  如果哪個撤離點被德國人瞄準了,那隻能隻認倒黴了,要麼等待德國人發洩完了之後再尋機撤離,要麼就隻能向其他撤離點轉移。

  而對于已經乘船隻離開的美方運輸船隻,德軍則是派潛艇和一些速度快的驅逐艦、巡洋艦一路追擊過去。

  這一追,就追到了隻離美國本土隻有不到幾百公裡的位置了,不過,能追到這裡的都是潛艇,水面艦隊在距離一千五百公裡左右的位置就停下了,因為這已經進入到美軍陸基重型轟炸機的轟炸範圍之内了。

  雖然沒能真正的威脅到美國本土,但德國人一路追到這裡來,也确實吓了美國人一大跳,整個美國都恐慌了,德國人要登陸美國的消息不徑而走。

  美國人的撤退行動,在德國人的一路護送下,也算是結束了,不過,被狠狠的扒了一層皮。

  這些人艱難的回到美國之後,經過統計,隻回來了,二十萬人不到,也就是說,又有近二十萬的人在冰島到美國的撤退途中損失了。
而這撤回來的不到二十萬人,美國人不到十五萬,其餘是随他們一起的其他國家的人。

  要知道,當初美國動用那麼力量,不光是物資,連兵力先後就派出了一百多萬,而現在回來的,連個零頭都不到。
至于物資,那更别提了,為了方便撤退,物資基本上都丢棄了,隻留下了一些幹糧和一些單兵武器。

  這絕對是美利堅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損失,整個美國一片悲痛的同時,也為美利堅的未來感到擔憂。

  美國人民也無法怪責政府無能,畢竟強大的大英帝國,連國家都被滅了,聽說他們撤走的人員也少得可憐,并不比他們好到哪裡去。

  是的,英國人确實不比美國人好到哪裡去,當英國人在6月初陸續在澳大利亞登陸之後,他們簡單的統計了下,登陸并收集到的人員,一共是二十八萬餘人。

  這看似比美國人多撤離了不少,但要知道,英國人還有那麼多的殖民軍也在撤退過程中損失了,曾經世界第一的皇家海軍,同樣是損失慘重,實力已經不到戰前的三分之一了。

  随着盟軍從歐洲大陸全盤撤出,歐戰也宣告告一段落了,整個歐洲大陸,已經沒有什麼力量能夠威脅到大德意志帝國了。

  所有國家,包括中立國,不是向德國投降,就是承諾向德國提供各方面的貸款和資源供給等條件作為他們不被滅國的保障。

  而非洲,法比等殖民地擁有國已經向德國人投降,而殖民地最大的英國連本土和非洲殖民地都不要了,所以,整個非洲也立即成了德國人的天下。

  有了廣闊的地域和資源供給,德國人加緊發展軍力的同時,接下來的另一個目标,自然是進軍美洲大陸。
不過,距離有些遙遠,這種大規模行動,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去準備。

  似乎,整個世界暫時的安靜了一些,反而是亞洲還在打鬧,德國人在歐洲大塊朵頤,小鬼子也在亞洲搶湯喝。

  由于東南亞沒有強有力的抵抗力量,小日本已經打入印度了,作為英國人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現在的英國人确實有些力不從心了,畢竟連本土都保不住,廣闊的殖民地也隻能看着被一塊塊蠶食。

  撤到澳大利亞的英國人隻希望多些時間恢複一些元氣,也沒想過在印度與小日本對抗,所以也就沒有向印度派出援軍,任由殖民軍進行艱難對抗。

  “中國軍隊已經圍向租界,并且,兵鋒直指香港。
中國方面發來消息,希望在中國的所有我方人員,需要向他們無條件投降。
”而在這時,又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丘吉爾一陣頭痛,不過,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丘吉爾已經知道,德國人的軍力進步如此之快,絕對和魏起東脫不了幹系,當初他們英國人和美國人、甚至是蘇聯也觊觎魏起東和唐欣怡手上的東西,結果,他們幾方都一無所獲。

  現在看來,直接便宜了當時沒有參與的德國人。

  早知道,當初就不用那種手段去逼迫了,如果再在中國艱苦抗日的時候去支援一把,拉攏中國完全站在他們英美一邊,那結局恐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可話又說回來,當時又有幾個國家能夠看得上當時落後的中國呢?
也隻有被制裁的德國看上了中國的資源,也需要出口恢複經濟才與中國合作,這純粹是被德國撿着了。

  現在說什麼都遲了,與德國深度合作之後,不但成功将日本人逼出中國,自身的發展也很迅速,早已經不是曾經那個落後的國度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