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抗戰之神槍俠侶

第二七七章 戰火燃燒的北美大陸(一)

抗戰之神槍俠侶 加勒比海賊 2417 2024-01-31 01:13

  德軍進軍北美也是中國希望看到的,首先不說其他,光是千萬大軍的物次補給就是海量的,現如今德軍在北美東海岸還沒有據點,所以無法經過大西洋進行物資補給,眼下主要的方式就是從西伯利亞經白令海峽這條路線。

  但是,這條線路距離德國本土太遠了,補給線太長,為了減少成本和時間等等,德軍便将海量的物資訂單發給了中國,這直接進一步催生了中國工業的起飛。

  眼下的中國,人口世界第一,勞動力也不貴,美國能夠經過一次大戰而迅速的崛起,不就是抓住了時機嗎?
現在對于中國來說,時機比一戰的美國還要好很多,所以發展幾乎是爆炸式的膨脹。

  現在的中國,主要是對日作戰,而日軍海外的軍隊幾乎被消滅殆盡,而對日本本土的作戰,眼下主要還是靠轟炸,所以,中國軍隊對各物資補給的需求并不大。

  為此,中國方面做出重要決定,将生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軍工産品,全部供給給德軍,小到軍用水壺、軍靴等等,大到飛機、坦克、大炮,中國方面幾乎承擔了德軍千萬大軍一半的作戰物資消耗。

  戰争,很多時候打的就是補給,雖然将海量的訂單讓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但中國的幫助對德軍來說也是必不可少。
正因為如此,德軍的補給能力完全不輸入美加聯軍,否則的話,要是全從東歐或者德國本土遙遠的距離運送物資,那就落了下成。

  由于加拿大北部距離美國本土遙遠,而且防守力量非常薄弱,即便在登陸阿拉斯加之後進行了加強,但要阻擋千萬大軍的前進之路,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德軍的行動依然是以閃電戰為主,講究高效,在廣闊的北美大陸,龐大的機械化部隊配備強大的空軍,就如同推土機一般一路碾壓。

  為了再擴大一條海路運輸,德軍先奪取了加拿大北部西海岸沿線的各港口,并進行穩固。

  在港口開通之後,中國方面的海事部門立即運作起來,從中國北起海參崴、南至香港的港口,全部運作了起來,每天都非常忙碌。

  為了清除在太平洋上對船隊的威脅力量,魏起東和唐欣怡兩人四處暗中出擊,将已經殘餘的美太平洋艦隊主力一步步的消滅掉。

  而現在美國本土的安全都已經沒辦法完全保障了,遙遠的夏威夷甚至漸漸的要被遺忘了,美軍也沒有多餘的力量派過來支援。

  太平洋上的威脅一除,來自中國的軍隊幾乎就可以暢通無阻的駛向加拿大的西海岸港口了,将大量德軍需要的物資卸下。
返回的時候,還會攜帶大量的各種資源甚至是黃金,這是德軍掠奪來的,用來付部分貨款的,大家合作非常的愉快。

  雖然中國沒直接出兵攻擊英美,但是,這種悶聲發大财的舉動,也讓美國人非常的不爽,可也沒有辦法,隻能眼紅和抗議。

  中國方面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所以軍隊沒有急于進行各種軍事行動,最大的軍事行動也隻是進一步清剿西伯利亞、印度支那、朝縣的日軍殘餘抵抗力量,以及對日本本土的持續轟炸。

  至于在英軍與東南亞殘餘日軍放下成見,公開合作的事情,中國方面甚至是睜一隻眼閉一眼,不但沒有進行軍事行動,甚至是口頭上的抗議都沒有。

  這樣,反而讓英國方面更加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清楚,現在中國的發展可謂是用飛來形容,這個速度絕對比他們躲在澳洲苟安的英國人要強不知道多少了,随着時間的持續,他們與中國的差距隻會越拉越大。

  而中國也清楚,既然他們英國人選擇與日本人合作,那是鐵定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中國現在不動也不說話,并不表示會原諒英國人的這個舉動,而是在趁這個時機快速的積攢力量。

  一旦等中國感覺差不多的時候,恐怕就會将暴風雨掀了起來,直接席卷整個東南亞和大洋洲。

  丘吉爾有點後悔操之過急了,後悔不應該在中國軍隊進攻印度支那日軍的時候突然出兵襲擊印尼的日軍,這個本也沒有錯,可是萬萬沒想到,戰鬥的進程大處于英軍的預料之外。

  日軍在東南亞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印度支那,而在中國軍隊消滅了印度支那那麼多日軍之外,他們英軍居然還沒有打垮印尼為數不多的日軍,這就很尴尬了。

  而此時,英國人生怕中國軍隊趁亂而入,沒辦法便與日軍達成和解,以共同防禦中國軍隊有可能的進攻。

  可是,日本是中國第一大敵,世人皆知,中國可以原諒很多人和事,卻絕不可能原諒日本。
而英國人選擇和日本站在一起,那恨烏及烏,中國方面肯定會為此找英國人算賬的,這條路,是他們英國人自己選擇的。

  可在英國人想來,他們原本也不想的,隻是形勢所逼,已經沒有後悔藥可吃了。

  而北美的戰争,随着德軍的南下,雙方的碰撞的規模就越來越大了,規模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争了,安逸了太長時間的北美大陸,終于沒能逃過這種浩劫。

  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的戰争,發生了最強的兩個國度之間,自然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

  雙方從1941年9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943年6月,整整21個月時間,德軍終于是突破美加聯軍在加拿大的阻攔,成功的進入美國境内(不算阿拉斯加)。

  其實,在德軍地面部隊進入美國本土之前,德軍的空軍機群早已經将戰火燒到了美國北部,一些重要的工業城市首當其沖的毀滅。

  關乎到美利堅的存在,美國人的抵抗自然是非常的激烈,雙方投入的力量越來越大,德軍的需求也更大。

  由于已經進入了美國本土,美軍的補給自然要占優勢一些了,所以德軍隻能繼續加大投入,将更多的訂單交給中國,中國一下子成了德軍的工廠,為他們生産各種他們需求的物資和補給。

  也隻有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度,才能擔負起這種艱巨的任務,如果換成另一個國家,恐怕就算有海量的訂單,他們也吃不消。

  而中國對于德軍的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再多的訂單,中國也能夠吃下,四萬萬中國人完全可以滿足德國人的需求。

  正是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飛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