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軍閥

第一百六十七章 柴桑之戰(二)

三國之軍閥 奮發的青蛙 4767 2024-01-31 01:13

  柴桑城。

  短短三日時間,韓烈親率赤焰軍兩萬三千人馬,便攻克了這座堅城。
柴桑都尉鄧當戰死,七千臨時征召的民夫投降。
原本以為要經曆一場惡戰的韓烈,在率衆進入柴桑都尉府時,随即召集衆将召開了會議。

  “柴桑堅城,我軍不過三日便攻取,諸位以為其中可有問題?
”席地而坐的韓烈,目光掃過左右文武官吏,徐徐的問道。

  “我看是孫策害怕,自己先逃了,所以這守軍自然是不堪一擊。
”典韋見衆人都在沉思,遂大大咧咧的說了一句。

  “非也,剛才我去俘虜營問過,城内雖然有一萬守軍,可實際隻有一千郡兵,餘者皆是臨時征調的青壯,說白了就是一群民夫,自然沒有什麼戰鬥力。
”徐晃搖搖頭反對道。

  “公明将軍,可還問到什麼消息?
”右軍師荀攸忙追問了一句。

  徐晃點點頭,道:“确實還真有一事,那就是我剛才派人去接受府庫時,發現府庫已經清空,錢财糧食皆不足一月所需,經過審問所有物資,都開戰之前,被水軍給搬空了。

  “如此看來,這一切都是有意安排好的,若我所料不差,孫策想來也預測到不是我們的對手,所以戰略性的選擇了避讓,隻怕現在他的主力,如今已經傾巢離開豫章了。
”荀攸在得知柴桑的情況後,立即猜測到了孫策的意圖。

  “公達兄所言隻怕不中亦不遠矣。
”郭嘉點點附和道:“若我是孫策,面對我十萬精兵的讨伐,也斷然不會死拼到底,而且任何一個有戰略目光的将領應該都能看到,豫章對我們的重要性,如今主公不單單是當朝大将軍,還是揚州牧,無論是大義還是職權,收取豫章郡都是順應民心之舉,但豫章地域遼闊,民豐富足,孫策自然不會輕易舍棄,故他才會在各地強征民夫守城,同時又把水軍駐紮在鄱陽湖,最終目的都是拖延時間,為他在南邊的勝利赢得時間。

  聽完郭嘉對荀攸的補充,韓烈一下子就把眼前的局勢看了個透徹,道:“如此說來,眼下豫章各城多半是空城,這對于我們來說倒是個好消息,既然孫策認為劉表是個軟柿子,傾盡主力在荊南迎戰,咱們也不能讓他太容易得手。

  随後,韓烈寫了一封親筆書函,讓丁奉交給随軍行動的貂蟬,用雀鷹給坐鎮江陵,協助劉表軍的程昱送去了信函,告知他豫章方面的消息,讓他提醒劉表軍不要冒進,最好穩打穩紮,步步推進,不讓孫策有可乘之機。

  “主公,既然豫章空虛,鄱陽湖的敵軍又高挂免戰牌,咱們何不将計就計,命水軍進駐彭澤,趁勢攻取彭澤、鄱陽、曆陵、廬陵周邊各縣,吾大軍直取南昌,奪取海昏、建新等地,如此不出一月,豫章必然盡入我手。
”郭嘉随即再次進言道,他向來出奇制勝,喜歡兵行險着。

  韓烈思慮之下,見荀攸并未附和,遂問道:“公達意下如何?

  “此舉雖然可以迅速攻取豫章,但得到的不過是城池,若吾水軍主力上岸,一旦鄱陽湖的敵人水軍強攻而至,那麼吾水軍很有可能面臨危機,吾認咱們主力大軍直驅鄱陽城,與水軍主力兩面夾擊強攻鄱陽湖敵人水寨,隻要消滅了敵人水軍力量,豫章依舊唾手可得。
”荀攸思慮之下,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面對左右軍師不同的意見,韓烈一時也不由慎重了起來,可以說郭嘉和荀攸二人的計策都有一定道理的。
遲疑之下,韓烈又看向了下首的徐晃、趙雲、太史慈三員大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我聽聞鄱陽水寨堅固程度絲毫不弱于城池,其中又有數萬兵馬駐守,強攻的話傷亡實在難以估算,吾認為郭軍師之言有理,當務之急應當攻取豫章全郡,隻要我們拿下豫章,就算孫策在荊南取勝,以我們的實力,他也休想再奪回豫章。
”徐晃第一個說道。

  “水軍六萬之衆,分兵三萬上岸足以擔當大任,留下三萬駐守,作為監視敵人水軍動向足矣。
”太史慈思慮之下,卻提出了折中之法,按郭嘉之意,是調拔水軍五萬上岸,争取以最快的時間,掃平豫章二十一城。

  豫章郡地域遼闊,治下二十一縣,遍及千裡之地,橫跨贛水,羅霄山以及武夷山周邊,在這個時代,光是走上一遍也得一月有餘,而郭嘉卻提出分兵出擊,一月定豫章,确實是一招險棋。

  “主公,我也同意子義将軍的提議,不過我認為為了發揮兵力的作用,我提議從廬江調動一支人馬前來駐守柴桑,并且在鄱陽湖出江口,駐紮一支水軍兵馬,并布下橫江鎖鍊,以及暗樁防止敵人趁亂逃竄。
”趙雲随後也提出了補充意見。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話可謂絲毫不假,就在韓烈聽取衆人意見,剛要下達軍令之時,飛馬來報道:“魯都督送來戰報。

  “呈上來。
”帳下的親兵隊率丁奉立即把魯肅送來的戰報送到了韓烈面前。

  展開絹帛,韓烈看罷不由笑道:“英雄所見略同矣。
諸位,子敬送來的戰報上說,鄱陽湖周瑜三萬水軍龜縮不出,他已經派出一軍奪取了彭澤縣城,并獲悉豫章郡如今兵力空虛,如今他已經依靠城池修建了水寨,一來是監視周瑜所部,二來也是麻痹敵人,并請示可否派出三萬兵馬,襲取郡治南昌。

  “魯都督如今所處第一線,既然他認為可行,吾等沒有意見。
”荀攸遂不在堅持自己的意見。

  韓烈當即下令道:“傳令魯都督,讓他派出三萬人馬按計劃行事,另外調動一萬人馬,前往三江口布置橫江鎖鍊,防止周瑜出逃。
另,調任廬江郡丞劉晔為柴桑令,率廬江五千郡兵立即趕往柴桑駐紮。

  “喏。
”丁奉立即接過韓烈的軍令,送出府衙,送往負責傳遞情報的信使督。

  “趙雲、徐晃、太史慈你三人,各率本部人馬,按計劃推進,奪取南昌外圍的海昏、廬陵、建城等地,然後在南昌與水軍會師。

  “喏。
”三人接令而出。

  “許褚、典韋汝二人立即整編城中兵馬,然後由仲康你率領前往三江口駐紮,配合水軍駐守。
”韓烈接着又對負責中軍近衛的許褚典韋二人下令道。

  “喏。

  “公仁,城内政務之事,由你暫時代為處理。
”韓烈接着又指了董昭負責政務一事,至于郭嘉和荀攸,以及他眼下自然是統領全局的戰略事務。

  豫章郡的戰事就這樣沒有引起絲毫波瀾的一步步推動了下去,僅僅半個月時間,豫章二十一縣已經大部分淪陷,剩下沒有歸附的縣城都是偏遠之地,因為路途遙遠,兵鋒和威勢還未傳達。

  鄱陽水寨的周瑜,對于這個壞消息,也是知之甚深,為了安撫軍心,他并沒有對外公布這條消息,當然針對此事,其實他早就有安排。
他帳下的三萬水軍,大部分都是柴桑、彭澤、鄱陽、廬陵、鄥陽五縣的子弟,為此在戰争爆發之初,他就把大部分将士的家屬都遷移進了鄱陽城。

  周瑜與孫策的約定是一個月時間,若一個月時間到了之時,孫策未能送來切确的消息,周瑜就率水軍突圍,向長沙的雲夢澤挺進,而孫策在荊南無論成敗都會派人在雲夢澤接應。

  柴桑城都尉府大堂上,韓烈站在豫章郡地域圖前,結合各部送來的戰報,笑道:“二十一縣,如今僅剩下南部的雩都、贛縣、南野三縣未下,以及周瑜盤踞的鄱陽,看來這場戰役,要比我們預計的還要提前結束啊。

  “主公,雩都以南與交州接連,全靠贛水與章水為交通道路,沿途根本沒有驿道可行,如今周瑜大軍堵住鄱陽縣,雩都南部三縣,看來隻有拿下鄱陽,方才可以派遣水軍攻取。
”荀攸這些日子,已經與韓烈郭嘉等人把豫章治下各縣的情況摸熟了。

  如今的雩都南部三縣,人口加起來還不到一萬,可謂雞肋之極,不過這三地周邊廣袤的區域,卻最少有五萬山越人盤踞,為此韓烈斷然不可能放棄三縣百姓。

  “立即傳令魯子敬,讓他拔營直逼鄱陽水寨,傳令各部向鄱陽城靠攏,既然豫章收複在即,那麼也是時候消滅周瑜這支有生力量了。
”韓烈五指并攏,握成一個拳頭,放在鄱陽這個位置上,顯示了他對殲滅周瑜所部,奪取鄱陽的決心。

  當韓烈率中軍五千人馬離開柴桑,前往鄱陽途中之際,鄱陽湖水寨的周瑜,也最終做出了突圍的決定,因為雖然距離約定的一個月期限還有五天時間,但他期待消息并沒有傳來,反倒是孫策送來的一份求援信,說是在長沙與劉表的戰鬥很慘烈,一時半會難以取勝,希望他放棄豫章,率領水軍沿江而上,助自己一臂之力,并且若有可能的話,順勢奪取江陵。

  也正是接到孫策這封求援信,周瑜連夜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十二月的鄱陽湖湖面上風浪陣陣,片刻不得安甯,浩瀚的開闊的江面之上,即便千舸争流,隻要不是有心探查,隻怕也無法發現。

  周瑜早就做好了撤退的準備,所以當他連夜下達撤退軍令之時,鄱陽水寨中的上千艘大小船隻,沿着南岸悄悄駛離之時,相隔足有二十裡之遙的北岸魯肅所部,竟然絲毫未察覺,以至于天亮時分,魯肅派徐盛、淩統二将前去搦戰之時,方才發現水寨竟然空無一人。

  “立即快馬回禀主公,周瑜水軍已經逃離,讓他們務必在三江口截住他們,命令各部立即掉頭,向三江口進發。
”魯肅接到徐盛和淩統彙報的消息時,大吃一驚的他,立即乘坐快船來到周瑜水寨親自視察之後,确認了這一事實的他,當即向各部下達了追擊的命令。

  韓烈率部已經抵達鄥陽境内時,才遇到魯肅的信使,得知周瑜率部逃離的消息,韓烈把随軍的貂蟬招到軍前道:“現在發生了緊急情況,你立即用雀鷹把這封信函送往三江口的董襲營地。

  “喏。
”貂蟬這次随軍,主要是負責打探情報和彙總各地送來的情報,如今她和張瑤雖然打着傳播天師教的幌子,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韓烈名符其實的暗探。

  貂蟬離開之後,韓烈遂又對郭嘉和荀攸等人道:“柴桑如今兵力薄弱,一旦周瑜攻擊三江口受挫,必然會攻擊柴桑打開一條通道,所以當務之急,我們必須第一時間前往馳援。

  “主公所言有理,此地距離三江口不過兩日路程,可派典韋将軍立即出發,吾等在此坐鎮,會合各部再回柴桑不遲。
”荀攸附和道。

  “下臣附議。
”郭嘉立即搶先道。

  “此議無效,我讓丁奉兄弟幾個留下五百軍士在此護衛,吾和典韋立即出發,眼下隻有我去,才能确保萬無一失。
”韓烈斷然否決道。

  “柴桑雖然重要,然主公乃萬君之軀,豈可立于危牆之下乎?
還請主公收回成命。
”荀攸聞言,忙伏地拜求道。

  “請大将軍收回成命。
”郭嘉也是五體投地,跪拜在韓烈面前懇求道。

  “爾等這是做什麼?
爾等既然吾乃大将軍,自然知道吾之職責,豈有大将軍不上戰場的道理?
”韓烈忙上前托起二人,正色的辯駁道。

  “主公此言差矣,大将軍乃臨機決斷,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統帥,哪有親自赤膊上陣的道理?
”郭嘉慨然駁斥道。

  “奉孝所言有理,還請主公立即任命典韋将軍為将,率領中軍立即奔赴三江口。
”荀攸也是毫不退讓的進言道。

  “爾等實在過于無趣,無趣之極。
”韓烈氣惱的瞪着二人,隻得屈從道:“典韋,由你率部立即奔赴柴桑,丁奉與你同行,若柴桑無恙,汝可分兵三千前往三江口與許褚會合,切記不可盲目行事。

  “喏。
”典韋與丁奉沉聲應道。

  三江口董襲水軍營寨,與岸邊的許褚大營相連,這日二人正在營房内喝酒烤火禦寒,突然一隻雀鷹落在門口,把門口的親兵吓了一跳,待看清是一隻半大的公雞般大小的雀鷹之時,一名軍士不由高興喊道:“趕緊抓住它,正好烤上吃了。

  “混賬東西,這是主公的傳信雀鷹,你想死不成?
”帶隊的隊率卻是認識雀鷹的來曆,趕忙搶在那名要撲上去的軍士之前,把雀鷹抱了起來,忙送進了營房之中。

  “什麼,周瑜率部已經朝三江口來了。
”原本喝的有些微醉的董襲,在看罷雀鷹帶來的信函時,驚得一下子就把酒勁給吓走了,揚聲就被喊道:“傳令各部做好迎戰準備,命令艨艟鬥艦前往十裡水域進行巡視。

  (唉,太忙了,回來的晚了……)(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