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軍閥

第九十一章 典農都尉

三國之軍閥 奮發的青蛙 3732 2024-01-31 01:13

  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吃飯也是單案,所以菜肴也相對簡單,當然在豪門世族家中,也會有不同的情景。
不過眼下韓烈能夠拿得出手的美味佳肴确實不多,一碗水煮白切羊肉,大約半斤的量,一碗鹵豆腐,一碗燒雞,一碗面餅,外加一人一壺酒,這對于韓烈來說,已然是宴請貴賓的規格。

  “實不相瞞,眼下利城各項開支繁重,招待實在不周,讓諸位見笑了。
”韓烈給自己倒了一盅酒,舉盅向衆人表達着歉意。

  這一頓招待宴下來,足夠一百平民一日的夥食,雖說有些寒酸,可實際上卻是韓烈一番心意,要知道這一頓吃完,未來一個月,韓烈本人都必須每日吃米粥面餅過日,肉是見不到了。

  别看韓烈如今身為數千人人的主将,身兼東海郡尉利城令兩職,但韓烈可自己定的夥食,卻是每日三餐,隻能吃半斤肉食,這還是因為練武需要,畢竟作為一個武者,若沒有肉食,就無法支撐他高強度的體力支出,否則他隻怕肉食都會斷了。

  其次是韓烈府宅之内,除了一個廚娘和一個丫鬟外,就再沒有多餘的仆人,力所能及之事,自當親力親為,這是韓烈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府宅的要求。

  蔡琰平時在府内,除了幫廚外,也會女工,納鞋墊,刺繡縫制衣服,這些夥計,也是蔡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韓烈這麼做,一來是眼下利城确實困難,二來韓烈也有心從自己做起,樹立起勤儉的風氣,眼下利城随處可見的标語,就是韓烈讓徐榮帶兵書寫的。

  比如‘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團結一緻,衆志成,開墾土地,建設家園’;‘勤勞緻富,熱愛勞動,提高生産,加快家園建設’;‘遵紀守法,敬老愛幼,和睦鄰裡,共同緻富’。

  這些标語在這個時代,無疑是跨時代的一種進步,對于鼓舞士氣,提升效率,無疑有顯著的效果,如今在利城的大街小巷,還是開墾的荒地上,這些的标語随處可見。

  原本對于韓烈有些寒酸的宴席,一些士子心裡還有些疙瘩,但在韓烈的坦誠之下,衆人的芥蒂自是一掃而空,雖然僅僅隻有三道菜一道主食,但味道其實有些大不一樣。

  這當中自然也有韓烈的功勞,平時韓烈雖然沒時間去做菜,但空閑的時候,在陪蔡琰聊天之餘,他還會把如何燒制美味的方法,與蔡琰聊上一些,而聰慧的蔡琰事後也都會去廚房與廚娘研究,這樣一來原本寡淡無味的菜肴,自然也就有了幾分色香味。

  就說這鹵豆腐,原本廚娘燒制的時候,都是放入鐵鍋中放入鹽巴煮沸即入味就上桌,吃起來不但無味口感也十分欠缺,但韓烈提出的先加上花椒韭菜等佐料加入羊湯吊湯之後,用猛火燒沸,把切成小塊的豆腐放入其中,然後快速煎煮起桌,這鹵豆腐味道就大變,不但香味十足,口感也是滑溜爽口。

  這不當衆人放下酒盅,開始舉箸吃菜之時,表情一下子就豐富了起來,開始大夥還以為自己口感有誤,顯得有些矜持,當鄭玄開口稱贊之時,衆人方才認識到自己的口感竟然是真實的。

  “子揚,老夫年過花甲,各式珍馐嘗盡不少,但卻沒有一家的豆腐能夠有如此美味的,此等美味,比之任何珍馐亦絲毫不讓矣。
”鄭玄放下手中的竹箸,連連點頭贊道:“僅從一道小小的菜肴,足以看出子子揚的行事,可謂是另辟曲徑,行事獨特,子揚之才,老朽學究五十年亦不如啊。

  “康成先生缪贊了。
”韓烈謙恭的一笑,道:“諸位喜歡就好,來,我在敬諸位一盅,今日爾等皆是吾之上賓,無需拘禮,盡興就好。

  “将軍請。
”國淵孫乾等人紛紛舉盅道。

  雖然隻是一頓簡單的宴會,但卻是吃的賓主盡歡。

  飯後,韓烈讓擔任親兵隊軍司馬的徐盛,負責安排衆人在縣衙安排衆人住下,至于鄭玄其餘的弟子,這會則被王豹派人去了書院安置。

  為了迎接鄭玄的到來,王豹已經在多日前,把利城城南最大的一片宅院征收下來,用來作為書院辦學地址,占地百畝的學院,足以容納三千學子,分成三重院落。

  第一重為初級班,既是是啟蒙教育,招收八歲至十二歲的孩童,中級班為少年班,分别招收十二歲至十六歲的少年,少年班分為文武班,即可以選擇學文或學武。

  高級班不分年齡,隻要通過測試的弟子都可以進入學習一年以上,就可以良才錄用,從文從武皆可。

  韓烈的打算就是先期招募三千學子,不過前期顯然主要還是孩童和少年弟子,但相信有個三五年時間,就能誕生一大批有用的基層或者中層人才。

  但這其中的開支也十分龐大,王淩給韓烈算了一下帳,說三千學子的費用付出,甚至超過三千兵馬,對于韓烈這個舉動,起初王豹和王淩都有些不大贊同的。

  二人都是世家弟子出身,尤其是王淩更是世族子弟,對于花費大筆金錢,去培養平民子弟,在他看來顯然是一種損己利人之事。

  不過經過韓烈一番說服之後,二人也意識到這座書院前期雖然投資巨大,但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韓烈口中描繪的搖籃。

  下午,韓烈帶着國淵等一幹人,在城中各處視察起了民情,讓這些士子親身感受一下利城眼下的氛圍,鄭玄由于年紀大,一路奔波之後,有些疲憊,則留在縣衙休息。

  眼下利城可謂是人滿為患,但街道之上卻并沒有多少閑人,眼下正是春夏交際時節,移民的百姓要麼忙着開荒,要麼忙着種植莊稼,要麼建設自己的房舍,反正随處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團結一緻,衆志成,開墾土地,建設家園’”在一片工地上,騎在馬背上的孫乾,看着新砌的牆壁上寫着的标語時,不由開口讀了起來。

  “安全重于泰山,隐患起于大意。
”另一邊國淵也遲疑的讀了另一條标語。

  “将軍,這是何意?
”鄭益環顧四周,才發現很多工地上都有這樣的标語,驚奇之下,也是一臉不解的問道。

  “其實也沒什麼,眼下利城正是處于萬事開頭難的階段,人心未附,這些标語多少能夠起到一些鼓勵安定人心的作用,也算是吾安民的一項措施吧。
”作為一個後來人,韓烈可是深知在民心初定的時候,這些标語可是具有很大魔力的,這可是經過現實考驗的東西,自然是錯不了。

  君不見後世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村村戶戶這樣的标語可是随處可見,對于提高百姓的意識和認知,那可是起了關鍵的作用。

  “短短的幾句标語,簡單易懂,卻蘊含道理,将軍真乃大才也。
”程秉細細體味之下,卻是覺得這些标語越來越有味道,當真确實具有相當的蠱惑力。

  “德樞過譽了。
”韓烈擺手一笑,沉聲道:“自古以來,窮則思變,變則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眼下利城萬象更新,若還墨守成規,遲早會因為饑荒而引起民變,進而土崩瓦解。

  對于韓烈陳出不窮的新鮮詞語,鄭益等人雖然一時難以理解,但細細琢磨之下,卻不由深以為然。

  雖然相識不過短短數個時辰,向來自負才學的國淵,對于韓烈的見識和目光,已經産生一種敬畏的心态,很多時候他根本無法跟上韓烈的思維,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以前所思所學,實在是太片面了。

  一個下午韓烈帶着衆人在城内轉了一圈,并且給每個人發了一份眼下利城發展規劃,讓他們對未來的利城發展有個初步了解。

  晚上,韓烈依舊熱情招待衆人吃了一頓晚宴,比起中午,晚飯更顯得寒酸了一些,但衆人對于菜肴的美味卻吃得津津有味,反而忽略了菜肴的本身。

  夜裡,韓烈召集衆人在書房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座談會,并且把帳下一衆将領全部召集一堂。

  趙雲,典韋、徐晃、徐榮四人的雄姿,但凡有點眼力勁的人自是都看得出他們不凡的氣勢。
王豹和王淩雖然年輕了一些,但二人這些時日經過事務的打磨,身上也多了幾分為官者的銳氣。
就連以前一直慫的可以的李陽,如今身上也有了幾分氣概,舉手投足之間給人一種沉穩之感。

  書房不大,左首以徐榮為首,右首以國淵為首,雙方落座之後,韓烈起身與衆人相互介紹了一下,也算是讓大家有了個認識。

  國淵雖然剛直,但卻不是個自大的人,孫乾為人謙和恭敬,程秉老成持重,鄭益雖然年輕,但在鄭玄的教導一下,向來遵守禮儀,恪盡職責,餘者的張立王複等人,或許有性格乖張之輩,但面對韓烈帳下這群戰将之時,也是表現的謙恭而守禮。

  “自古以來,文人安邦,武人守疆,這就好像日月交替,乃人倫綱常,這些時日由于缺少像子尼,公佑這些的賢才,吾隻得把子龍公明這些當世猛将當做文人使用,說實在的屈才了,也辛苦諸位了。
”韓烈坐定之後,開口對趙雲等人近來的功績表達了贊賞。

  “身為私臣,自當為主公分憂。
”趙雲等人紛紛作揖道。

  “諸位的忠心,吾自知道的。
不過如今有了子尼等先生襄助,今後你們還需要把精力用到練兵之上,将軍軍士是用來保衛家園的,豈能終日勞碌與田畝之間。
”韓烈淡淡的一笑,轉而把目光投向國淵等人身上,道:“子尼,開墾屯田,乃是利城生存大計,吾若把此事交由你來負責,不知你可敢承擔?

  “請主公放心,吾必然殚精竭慮為主公把屯田之事做好。
”國淵肅容作揖應道。

  “好,今日起,子尼擔任典農都尉一職,德樞為典農長史,益恩為典農功曹,張立等人為從事。
”韓烈一口氣念了國淵等九個人為典農有司衙門的負責人,這份任命足以看出韓烈對典農一事的重視程度。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