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三國之軍閥

第一百零二章 援救北海(一)

三國之軍閥 奮發的青蛙 3921 2024-01-31 01:13

  “主公,有信使求見,說是有十萬火急軍情送呈。
”正在府中招待糜竺兄妹的韓烈,見到徐盛匆匆而來,彙報的消息之時,隻得歉意的起身道:“子仲先生稍後,我去大堂看看。

  “将軍請便。
”糜竺颔首一笑,看着韓烈離去的背影,他不由皺眉道:“沒聽說有敵人犯我徐州啊?
何來緊急軍情?

  “近來青州黃巾鬧騰的厲害,也許他們朝我們徐州來了也不是不可能。
”糜貞不以為意的回了句,接着道:“這韓子揚真是厲害,短短時日,就安頓了十萬百姓,我昨日在街面上轉了一圈,街面雖然有些狹窄,但卻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卻又井然有序,最難得是街面竟然時分幹淨,幾乎每隔一段就有個垃圾堆放坑,還有那随處可見的标語,看似簡短通俗,但确有一股激勵人心的作用。

  “兄長,聽說他斬殺白蛟,還捕獲了一對鲛人母女,獲得大批鲛人寶藏,這事是不是真的?
”身穿着男裝的糜貞,頭戴着冠帽,白臉秀美的她,換上一身華麗的男裝,卻别有一番風姿。

  “這事少打聽,我們糜家是商家,隻要價格公道,我們盡管做咱們的生意就是,這次可是三千金的生意,隻要我們辦好了,今後就算徹底與韓子揚打下了合作的關系,所以為兄準備讓你常駐利城,負責聯絡事宜,不知小妹可願意?
”糜竺先是輕聲斥責了一聲,接着又已有所指的笑問道。

  “哼,我若說不呢?
”對于兄長的主意,她自是聽了出來,但出于矜持,她不由撅嘴嗔怪道。

  “若你不願意,為兄自是不會強求,近來陳家有意找個兒媳婦,似乎對小妹也有那麼點意思,你看你年紀也不小了……”糜竺雖然語氣平淡,但目光卻透着一股精明。

  “誰要嫁給那陳公子啦,我也不稀罕回去,哼。
”糜貞一聽兄長拿自己婚姻大事壓自己,隻得氣苦的答應了下來,雖然她看起來委屈的不行,但内心卻隐隐透着一股期待。

  另一邊韓烈剛到大堂,饑餓疲憊的太史慈正坐在堂下吃着親兵送上的食物,看到韓烈與徐盛進來時,他擡頭看了眼,目光閃過一絲遲疑,有些不确定的問道:“足下是韓子揚将軍?

  “怎麼?
我長的不像嗎?
”韓烈此刻身上穿着一件長衫,腰間佩着泰阿劍,整個人看起來素樸簡潔。

  “在下東萊太史慈,拜見韓将軍。
”太史慈沒有想到韓烈竟然如此年輕,看起來就像一個文弱的公子哥,在他的想象中,韓烈應該是那種英武如霸王般的人物才是。

  看着眼前面容方正,身姿挺拔,英武健壯的青年自保家門時,韓烈倒有些不淡定了,驚喜的反問道:“黃縣城東的太史子義?

  “如假包換。
”太史慈朗聲的笑了起來,對于韓烈的威名,他早從母親那裡聽的耳朵都要生繭了,但這會見到真人,雖然第一眼他沒敢确認,但這會看到一臉喜色的韓烈凝視着自己時,他卻頓生一種熟悉之感,兩個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雙目對視之下,卻不由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那份坦誠。

  “哈哈……”對視中的二人不由放聲大笑,韓烈上前握其手道:“吾盼子義,如盼甘霖也。

  “慈亦對将軍仰慕多時矣。
”太史慈也不謙讓,就這麼随韓烈在上首坐了下來。

  “将軍,孔文舉北海遭二十萬黃巾圍困,危如累卵,故命我前來求援,孔文舉素來有賢名,将軍若能馳援,一來可以揚名天下,二來也可以獲得朝廷封賞,不知将軍意下如何?
”太史慈坐下後,肅容作揖颔首道。

  “孔文舉昔日在酸棗與我有些交情,去歲在北海吾也受他接濟過,如今他有難,理應救援。
”韓烈看罷太史慈呈上的書函,沉聲道:“子義一路前來,可先吃飽休息一晚,吾這就去調撥兵馬,明日午後奔赴北海。

  “将軍大義,請受吾一拜。
”太史慈沒有想到韓烈當場就應允出兵,而且隻需要一天時間,就可以開拔,這份整軍速度,已然體現出了韓烈統兵的能力。

  要知道大軍開拔,首要要整軍,其次要準備糧草,另外軍械甲胄等等瑣事,都需要調配,這些事情忙活下來,就算準備個三五天都算是兵貴神速了。

  “子義乃我袍澤,何須大禮,你盡管吃好休息好,吾先去安排出兵事宜。
”韓烈伸手托着起身行禮的太史慈,親切的笑道。

  随後,韓烈立即了帳下文武官員,召開了緊急會議。

  出兵一事,韓烈已經做出決定,現在着急文武官員,就是商議善後之事。
待人到齊之後,韓烈先是說了一下馳援北海之事,接着道:“利城如今百廢待興,按理不應該輕易動刀兵,但孔文舉乃朝廷郡守,又聞名海内,對我也有恩義,如今他有難,理當馳援。
典農都尉府一切如舊,屯田大業不容耽擱,王仁敬與孫公佑你二人立即調拔出一萬石糧草,抽調一千民夫運糧。

  “喏。
”衆人齊聲應道。

  韓烈點點頭,又道:“此次城防留守,由徐叔負責,我不在的日子,城中所有大事,由徐叔,王仁敬,國子尼三人決斷,另外城内治安問題,彥雲你這個縣尉要繼續抓下去,絕對不能有絲毫差錯。

  “喏。
”留守的徐榮和王淩,可以說掌管城中兵馬大權的人,二人也是韓烈真正的心腹。

  “子龍,公明,典大哥你們立即返回營地,整軍備戰,明日巳時出發。
”韓烈目光掃向趙雲,徐晃、典韋道。

  “喏。
”三人慨然起身應諾。

  “主公,孔文舉向我們求援,我們出兵也屬應該,但此事理應報備刺史部,得到陶使君公函,我們出兵方才附和制度,否則一旦陶使君追究下來,我們私自調兵就觸犯了大漢律,到時陶使君就有借口打壓我們。
”就在韓烈安排各方人事之時,典農都尉國淵,一臉凝重的進言道。

  “子尼可以放心,此事吾已經有安排,眼下糜子仲正在府内,我這就把孔文舉的求援書函給他,讓他轉呈陶使君,并陳說利害,料來陶使君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斷然不會再追究我們的責任才是。
”韓烈豈會忽視這點,眼下他畢竟隸屬陶謙,私自調兵出征,那就是犯了大忌,除非與陶謙公開決裂,否則出兵就必須經過陶謙首肯。

  但救援北海,刻不容緩,如果真的等陶謙的公函回複,隻怕一來一去,起碼得十天以上,到時再出兵那就真的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韓烈這麼急迫救援孔融,自然也有他的打算,二十萬黃巾叛軍齊聚北海,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可是相當一個大郡人口,若能夠再搶掠幾萬人口來利城,那麼到年底濱海新城建成之後,那麼他的治下就等于有兩座城池,十幾萬人口,無形之中,他這個利城縣令,就擁有了一郡郡守的實力。

  而且他深知青州黃巾必敗,而且号稱百萬的青州黃巾,最後都便宜了曹操,曆史上的曹操也正是收編了青州百萬黃巾,實力才開始膨脹,一躍成為中原腹地實力最強的諸侯。

  還有韓烈現在有種危機感,那就是他發現這個時代的地方諸侯,如自己那個便宜伯父韓馥,北海孔融,還有徐州刺史陶謙,他們自诩名士,對于弱小的勢力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但一旦發現庇護的這些小勢力有冒頭的機會,他們就會打壓。

  眼下韓烈實力發展勢頭迅猛,這樣下去,遲早會受到陶謙打壓,近來韓烈已經接到王淩的彙報,發現利城出現了一些探子的蹤影,但為了不打草驚蛇,韓烈并未抓捕,但這事已然給韓烈敲起了警鐘,那就是說明有人開始注意自己了。

  而且在徐州,韓烈還有個大敵,那就是屯兵在開陽一線的泰山寇臧霸孫觀等人,這泰山寇實力不容忽視,眼下他們收到陶謙牽制,不敢前來冒犯,但那天要是陶謙準備打壓自己的話,臧霸孫觀這些人,很可能就會成為陶謙攻擊自己的利刃。

  所以對于韓烈來說,這次救援北海,不單單隻是一次簡單的軍事行動,而是一次擴張實力的機會,若能夠在北海再次收攏五萬,甚至十萬百姓返回利城,再趁這段時日,利用手上的錢,囤積到足夠的糧草,就算陶謙今後再想打壓自己,他也會擁有一定的反擊實力。

  韓烈如今手中有五千四百士兵,另有屯墾民壯六千,皂隸五百,這些都是潛在的軍事力量,但比起臧霸為首的泰山寇來說,就差的多,根據他所知的消息,臧霸,孫觀、吳敦三方兵力足有四萬之衆,而且這些兵馬戰鬥力不弱。

  至于徐州刺史陶謙,手中兵力足有七萬。
而且都是裝備精良的大漢軍卒,若加上各大世家的私軍,陶謙登高一呼,足以聚衆十萬,這就是陶謙真實實力,或許此刻的陶謙要消滅臧霸有困難,但要對付韓烈,絕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韓烈眼下不但要積極擴充實力,同時也要低調,不讓陶謙對自己起任何防範之心。

  援救北海的軍事會議一結束,韓烈就再次返回内府,與糜竺見面,并把孔融求援的書函給了糜竺,待對方看完,他才道:“俗話說救兵如救火,孔北海對我有恩,不敢不救,但出兵乃大事,而且我帳下兵少将寡,還請子仲先生勞累一趟,立刻返回郯城,向陶使君陳說實情,并排除援軍接應。

  糜竺本來就有心交好韓烈,加上韓烈近來又跟他談好了三千金的買賣,而且他知道陶謙與孔融關系甚厚,這事自己斡旋一二,應該不是問題,沉吟之下,他遂道:“這事确實刻不容緩,吾這就啟程,不過能否促成,吾可不敢擔保。

  “子仲先生請勿推辭,此事若成,吾願意再拿三千金,委托糜家商會,替某購買三十萬石糧食和三萬斤生鐵,三千頭耕牛。
”韓烈深知有錢能夠鬼推磨,這樣的大買賣,糜竺必然心動,而憑糜竺的人脈關系,暫時讓陶謙對自己信任不疑,理應不會有問題。

  “韓将軍果真快人快語,此事就這麼定了,今後我糜家商會在利城的聯絡之事,由我家小妹負責,吾立刻起身返回郯城。
”糜竺眼皮也不由跳了一下,先前韓烈答應他三千金的生意,現在又壓下三千金,一共就是六千金,這可是一筆巨額财富,即便是他家資億萬也不由心動。

  “好,糜姑娘在利城的一切吃住,我都包了。
”韓烈淡淡一笑,目光掃過一旁的糜貞,起身對糜竺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