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純陽

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論

純陽 荊柯守 3534 2024-01-31 01:12

  六月六日.四更

  星月照耀,微微可辨,乘着馬車抵達了皇城。

  皇城大門打開,除了平常侍衛,還有一批甲士默不作聲的筆直站着,個個面無表情,手按刀柄。

  “是法禁之力!
”馬車上,穿着道袍的真人都是下車,才一下地,都是一皺眉。

  這法禁并非是符陣,本質就是領域,就是龍氣占絕對優勢而形成的壓制。

  “諸位真人請進!
”宮門辇道左右,就見着兩個太監首領,帶着十幾個内侍掌着燈,見着來人就疾步上前說着,并且轉身而去,不再言語。

  衆道人就跟着進了去,太極門、内直門、奉天門,引着到了一處大殿,就聽得鼓樂聲大作,大門徐徐而開。

  其實道法顯聖之後,皇宮的宏偉并不算稀罕,道宮修的金碧輝煌也是正常,隻是此時大門一開,莊嚴肅穆之感彌漫而出。

  “衆位真人請進!
”略站了一下,就有道官出來,含笑引手說着。

  衆道人這時都一一躬身,亦步亦趨進殿,此殿有着厚重穹宇,地上鋪着金磚,殿宇深邃,過道壁上都點着蠟燭,上百支蠟燭使着明亮。

  一個穿着青色法袍,戴着明珠法冠,系着白玉腰帶,看上去不過中年人,雙鬓微白,此人出來,下面道人都知是朝廷道宗正,正二品道官,當下都是稽首:“見過宗正。

  宗正還禮,笑着:“衆位真人免禮,本次論道,分章論和禦論,不知各位真人可有意見?

  殿内當然沒有意見,上位者的時間非常寶貴,昆侖道脈來了十一支,總計有五十九人,蓬萊有七人。

  十二支道脈總計六十六人。
皇帝當然不可能聽這樣多人一一辨論,因此雖言論道,實際上也是和科舉差不多,先章論選出代表。
再在禦前論道。

  見衆人無話,這宗正一笑,一揮手,隻見力士就将六十六張考案整整齊齊擺放在大殿上。

  這殿宏大深邃闊大,本是殿試時容納貢士,别說六十六人,就是五百人都綽綽有餘。
王存業依序入座,卻不由一笑,心想這感覺怎麼和殿試差不多?

  而内侍磨墨伺候,一切完畢,就聽着宗正宣讀:“制曰:朕自承嗣大統,夙夜不惓,當修正道而施于海内,衆真人清修玄妙。
必能使朕分憂,請明著于篇,述于大道。
欽此!

  王存業一聽,就知道自己猜測的沒有錯,雖是論道,但皇帝既沒有詢問怎麼樣長生不老,也沒有詢問彼此道脈優劣,卻是正經求問經世緻用。

  這意思很簡單,你們道門對我社稷政治,又有何用焉?

  聽到這題目,很多人心裡都是一縮,若有所思。

  王存業卻顯得異常從容安詳。
一硯玄墨,香氣盈鼻,聞着這些,不由笑了。

  地球上,朝廷為什麼選擇儒家,為什麼道釋兩家始終都沒有上台面。
不能受到國家正典祭祀和承認?

  有段話,雖是朝廷和官員角度,但說的還是非常明白了。

  “道釋自有玄妙,非是無驗,唯其不是修治天下生民生業的大道,所以朝廷棄置不論,甚至毅然罷斥!

  “天以儒為正統,宛然日月,又譬如五谷養生育人,道釋宛然星珠,又譬如藥石,可以小術輔佐治道。

  “至于以道士和尚之流,偶有神通,不過視為俳優罷了。

  所謂俳優,就是戲子婊子之類。

  實際上本質就是形成不了一套行之有效自圓其說的統治學,自然就無法上得台面,道法顯聖後,無論是天庭,道門,都獲得了強大的力量,力量的确是至高無上,可以使天庭和道人獲得真正尊重。

  但符合天庭或者道門的統治理論是什麼?

  暴力可以奪取政權,卻不能治理政權,總不可能就是“清靜無為萬物自化”,或者不得不搬造被打倒的儒家這套?

  這就是“大道”,是切實關系天庭或者道門統治世界的合法性。

  但受到曆史局限性,以及時間太短暫,這在場的道人,絕無可能在這殿裡,憑空形成一套完善的道之治政學,使仙學或者說天庭有着治理的理論基礎。

  可以說,一開始,勝負就已經決定了。

  想到這裡,王存業紫竹管筆,輕輕一動,筆尖在宣紙上流動,典雅小楷就流淌而出,字字清晰。

  “國之本,舍制氣無以也”

  “觀萬物之行,其氣洋洋,故貴賤都秉于氣乎……氣有薄厚,可以伏取,過之,火生于木,禍必發焉,少之,木克于土,基必潰之……知之而制,謂之聖人……”

  “夫天地古今,萬民萬朝,各有其法……或親睦部族,以示廣恩,或禮法位定,以示化成,或輕徭薄稅,勸課農桑……”

  “……每于朝而論利弊,都有取舍,而過百年皆不能安其業,國危矣……”

  此殿深邃,衆人都在考慮,卻見着王存扼要執筆就寫,自彙聚一種奇妙韻味,不由人人臉色微變。

  王存業臉色平靜:“……論賢,論禮,論仁,聖賢論之,而吾獨論其氣。

  “萬物有氣,吾觀之而論,貧賤者氣淺,富貴者氣深,無聞者氣薄,廣名者氣厚,何也,夫氣依實物而有之。

  “……請縱觀之,有定業者有氣,匹夫授一田而得養之,益……鄉宦今奪其業而觀之,損……”

  任何理論都必須有個立足點,王存業就是以“氣”來當這個立足點,在卷子裡,他精當寫着,氣不是憑空而來,是占有的資源,以及影響力的反應。

  資源和影響越多,其氣越多,反之就越少,并且氣會反作用影響着生存和發展,這還是地球位面,而在這個道法顯聖的世界和時代,氣運的作用更可直接視為能源,視為命脈,視為力量。

  王存業抓到這點,就可以說抓住了天庭,道門,甚至朝廷的核心,至于怎麼樣證實,現在道法顯聖,能觀氣者不計其數,随便找個人出門觀看下就可證實。

  由于氣的這種“準确對應性”,因此就比任何統計數據都清準,百姓必須保持多少色澤,多少氣,才能活下去。

  各利益階級,又要怎麼樣分配才算合理,這一切都建立在氣的制衡和流動上。

  道法顯聖三百年,原本統治理論都過時了,有危機感認識到弊症希望找到新的大道的人很多,但萬物都有發展過程,加上與邪神的戰争,導緻這點時間還不足以誕生一套新的理論,王存業乘這個機會,寫出來必可傳揚天上天下。

  王存業在結尾處,寫着:“是故治政之要,在于氣之損益。

  寫完最後一個字,自然沒有什麼百聖齊鳴,字字迸射,大放光明之說,一切都是力量和利益,哪家聖賢會跑來認可新說?

  耶二說新約,舊約的人恨之入骨,硬是釘死了他。

  某釋說釋法,印度舊天宮動搖。

  符合了聖道又怎麼樣?
先人不殺不罪已算萬年難聞了,至于喊着:“超越我者必此人也”

  跑來奉承簡直是天下笑話。

  也許日後這篇文章被億萬人注目,被天庭朝廷實行,才會彙集海洋一樣的偉力,顯出衆多異相,但此時不過是微微閃着青氣罷了。

  當然這篇還沒有這分量。

  王存業寫完,示意完成,就有官員上前收王存業的卷子,說着:“真人請出殿休息,自有人伺候。

  王存業到這時,不過一刻時間,許多真人都還沒有開題,都是有些目瞪口呆。

  玄嵩這時正提筆寫着“……夫大道也,在人主清靜,清靜自安,而萬民自化,萬民自化而聖德自生……”

  見着王存業已經完成出去,莫名其妙,心中不由一沉,不過這人到底是道心堅定,定了定神,又提筆下去:“……故人主要治大國,必崇大道,去奢華,回樸素,歸内谛……”

  滿殿俱寂,隻有王存業遠去的腳步聲,隐隐傳來。

  到了側殿,還不是午宴時,就有侍女迎接,請着坐了,奉上茶。

  王存業自顧坐着,喝起茶來,對面的少女看上去十五六歲,肌膚白皙,面容秀麗,後宮女人還是有點麗質,連這個看上去低級宮女都不錯,不像地球上的清朝,故意不選美人,據說是怕皇帝沉惑女色。

  因此形成了奇疤,清宮女人,特别是後期女人,個個都在平均線以下,甚至多有胖挫平。

  王存業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想着這些,上品茶葉的清香随着水汽氤氲上來,沁入心神,使人微醺,也許就是這樣想到的吧?

  靠着背,王存業若有所思,這次辨道結束,就要立刻晉升地仙。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按照科舉來說,仙道裡人仙就是童生,鬼仙就是秀才,雖有功名卻還微不足道。

  但地仙卻已經是舉人,晉入此階,名分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按照道門臣服天庭時的契約,地仙在受道門道箓時,還會受一張天庭天箓。

  别小看這點,這說明不僅僅是道門的人,也是天庭的人,就基本上出師了,具備一定程度的自由權。

  道門可以處置,但也必須按照規矩來,這就是一張護身符。
RQ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