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發明家

第235章 護駕

唐朝發明家 阿活 2373 2024-01-31 01:12

  這天李世民和李承乾因為宮中的槍聲而一同跑到大院察看,宮中出了什麼事?
是有人來救他們嗎?
那會是誰呢?
李世民想不出能有什麼人會來救他們,程咬金等老功臣們要麼被李承乾派去開疆辟土了,要麼被侯君集扣押了,而王浩然又遠在杭州,就算一得到消息就趕回來,那也沒那麼快能回到長安……

  突然一群人闖了進來,直逼李世民父子,李世民認出來了,緊随這些人進來的那個人正是張亮。

  張亮聽聞皇宮響起槍聲後便立馬帶人入宮,然而入宮後卻發現宮中一片混亂,士衛、太監奔走相告:侯君集死了!

  張亮大駭,他雖然跟侯君集不和,政變後,侯君集更是對張亮有所疏遠,但侯君集一死,張亮也就命運堪憂了。
張亮此時并沒有就此認命,認命就得沒命的,況且他家的方士都說了,他是有帝王之相的,或許今天就是他出頭的日子呢!
于是張亮改道直逼大明宮,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薛仁貴等人正想現身護衛的,然而有人比他們更先跳出來守在李世民父子跟前。
仔細一看,原來這人還是特種隊隊員的老熟人楊護衛。

  “楊護衛!
原來是你啊!
”李世民欣喜道。

  “微臣救駕來遲,還請太上皇恕罪,微臣一直藏匿于此,因為逆賊看管甚嚴,故而一直沒敢現身。
”楊護衛回話時仍盯着張亮等人不敢絲毫放松,這些人可都帶着槍的,自己武藝再高,也不可能躲過子彈啊!

  “還愣着幹嘛?
一并拿下!
”張亮下令道。

  隐藏在一旁的薛仁貴拿起手槍準備先喂張亮一顆子彈,然而楊護衛的出現使張亮對周圍警惕許多,結果他還沒開槍就被張亮發現了。
張亮一邊迅速撤退之時朝薛仁貴藏匿處胡亂放了幾槍,他的手下也立馬跟着往門外撤退一邊開槍壓制,使得薛仁貴沒法出來。

  這時其他特種隊隊員也開槍了,他們并沒有像張亮那些人一樣胡亂開槍,因為手槍裡面也就幾顆子彈,用完再裝子彈是很費時間的事,特别是在分秒必争的緊急關頭。

  特種隊隊員一開槍,張亮等人便有些慌了,他們在明,敵在暗,誰知道周圍藏着多少人呢?
槍的威力他們是知道的,中一顆都能要了人的命,而且他們幹的是要砍頭的勾當,就算中槍不死,若是失去或是減弱了行動能力,那遲早也會被抓住砍頭示衆的。
所以他們想撤退,就隻能開足火力壓制對方。

  一番火力較量後,張亮等人的子彈都打完了,紛紛跟着張亮棄槍而逃。
薛仁貴等人卻沒有追上去,這是王浩然交待過的,無論擊殺侯君集成功與否,李世民的存在都尤為重要,所以薛仁貴他們無論什麼情況都以保護李世民為主。

  “薛仁貴?
原來是你們特種隊啊!
那浩然也回來了嗎?
”李世民意外道。

  “回太上皇,小少爺也回來了。
”薛仁貴行禮道,“而且就在宮中,他和另五名特種隊隊員正在刺殺逆賊,末将等人奉命來保護太上皇和陛下的。

  “回來就好!
回來了就好!
如今能挽救李唐的也就隻有浩然了!
”李世民感慨萬千,若是讓侯君集站穩了腳跟,以後就算程咬金他們回來了也無濟于事了。

  “那浩然刺殺成功了沒?
”李承乾急切的問道。

  “末将等人從昨夜就開始潛伏于此,尚不知那邊的情況。
小少爺有令,如果刺殺失敗,便要末将誓死也要把太上皇和陛下帶出宮去。
如若成功,他們便會來這裡彙合。
所以還需太上皇和陛下耐心等待消息。

  “大唐還能有浩然和特種隊這樣忠肝義膽的臣子,真是我李唐之福啊!
”李世民燃起了一線希望,侯君集掌控大權才沒幾天,若是此時王浩然能刺殺成功,那叛軍定然分崩離析,“對了,剛才蓬萊殿那邊傳來了槍聲,想必就是浩然他們開的吧?
你們現在趕緊過去支援,可不能讓浩然出什麼差錯了!

  “請太上皇恕罪,小少爺說了,隻要太上皇還在,那大唐就還在,末将奉命誓死保護太上皇和陛下的周全,不敢擅離職守!

  “放肆!
浩然的話是命令,寡人的話就不是啦?
你們别忘了,你們若沒有浩然,能有今天?
别再廢話了,趕緊去支援浩然!
”李世民急了。

  此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衆人頓時激靈起來,這時在周圍警戒的特種隊隊員回來彙報說是小少爺趕過來了,大家才放松下來,邁步迎了出去。

  “浩然,那逆賊死了沒?
”李承乾一見到王浩然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陛下放心,侯君集已經死,微臣已讓人把他的頭顱挂于宮門之外了。
”王浩然行禮道。

  李世民上前抓着王浩然左看右看,關切道:“你可有傷着?

  “多謝皇兄關心,臣弟好着呢!
”王浩然說道,“皇兄,臣弟已經讓人通知各朝臣即刻入宮,還請皇兄和陛下一同移步宣政殿吧。

  “也好。

  李世民等一行人在前往宣政殿的路上,不少士衛、太監、婢女過來拜見,李世民讓士衛緊随其後護駕,其餘人等皆散去。

  到了宣政殿,李承乾不敢再坐上龍椅,李淵、李世民兩輩人打下的江山差點毀在他手上,在李世民面前,哪還有顔面再坐上龍椅?

  李世民可沒給李承乾好臉色,一屁股坐在上面等候朝臣進見。

  不久便有朝臣帶着召集回來的府兵進見,王浩然認識的也有幾個,比如姚思廉、顔師古等,等來護駕的朝臣來了不少時,确定李世民安全了,王浩然這才向李世民告退。

  “浩然何必這麼快就走呢?
逆賊剛被誅,尚有許多事寡人還想與你商議一番呢!
”李世民對眼前的大臣們失望透頂,現在唯一能信得過的也就隻有王浩然了,于是又起了讓王浩然入朝為官的念頭。

  “還請皇兄恕罪,之前臣弟家人尚還被叛軍看守在家,不知現在叛軍是否離去,心中甚是不安,望皇兄能允許臣弟回去看看。
”然而王浩然還是不願意為官,更何況如今叛亂初定,定然是要大刀闊斧整頓一番的,王浩然可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這裡,他覺得隻有盡可能的把他所知道的知識留下來給後人,才是最能讓華夏子孫受用的辦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