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發明家

第131章 第一代稻種傳至南方

唐朝發明家 阿活 2226 2024-01-31 01:12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熱武器的成熟,私人鑄鐵的禁令也跟着解除了,因為如今的李世民也在為鐵礦産量發愁,隻有解除禁令才能更好的促使私人開采鐵礦。
而朝廷,隻要掌握住熱武器的核心技術,就不用擔心别人造大刀弩箭造fan。

  等王浩然辦完鐵礦開采事宜回來不久,就有一個商賈登門拜訪。

  “久聞小少爺大名,今日難得一見,真是榮幸之至啊!
”此商賈在許玄安的帶領下來到了謝家老宅,見到王浩然後邊拱手客氣道。

  “不知這位老闆前來所為何事?
”單看衣着,王浩然就知道對方式是個商戶。

  “哦,某姓譚字孟德,乃是杭州人氏。
今日冒昧造訪,是想向小少爺購買一些水稻種子回去,不知可否?
”商賈直言問道。

  “正所謂在商言利,不知譚老闆打算如何得利?
”王浩然思索片刻才問道,他并不希望商人把雜jiao水稻種子的價格炒得太高,所以也不急着表态。

  “這點還請小少爺放心,當年小少爺在水稻研究的事上忍辱負重,然而也沒在這水稻種子的事上謀利,如此大義,就連我們那邊,也是有口皆碑的,想必想以此謀利的人怕是也沒那臉面敢登門吧。
譚某雖略有薄财,卻也深知百姓之苦,定不會以此大發其财。
譚某是打算以同等價格兌換谷種,待老百姓們收成之時,畝産一石之外的收成中,譚某再收回其中一兩成的收成,以補運送稻種的花銷,還望小少爺多體諒了。

  “這倒沒什麼不妥。
”王浩然自己都不願意做虧本買賣,頂多免費出點人力罷了,“杭州那邊是一年種兩水稻的嗎?

  “是的,譚某是想等這邊水稻收割後就立即送回去,好趕上農時。

  “趕得上嗎?
”王浩然對農時并不了解,隻是依稀記得早稻和晚稻之間的間隙時間并不多。

  “快馬加鞭,連夜趕路,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還是來得及的。

  “能趕上就好?
至于稻種價格,我就照尋常稻谷的價格賣給你,不過你到時一定要交代好那邊的百姓,這稻種種出來的稻谷一定不能制種,否則可能顆粒無收。
”王浩然又指着許玄安說道:“其它事宜,你找玄安商議便是。

  待送走譚玄德,許玄安便開口問道:“小少爺,我想等這邊水稻收割後也趕去杭州那邊,那邊一年能種兩季水稻,對于水稻研究,能多出一倍的時間去研究,你看可否。

  “當然可以,隻是不知道你家裡人同不同意你去那麼遠的地方,你還是跟你爹商量一下再說吧。

  “要不我明天就回去一趟吧,信中說不清楚。

  “也行。
不過,若是你家裡人都同意了,那也不能等到水稻收割完再去,到時去到那邊還得購置田地、招聘工人等事要準備,不提前個十天半個月是來不及的。

  次日,許玄安便匆匆回長安了,估計做他爹娘的思想工作有些困難,過了好些天才趕回蒲州。

  “小少爺,我爹娘都同意讓我去杭州了。
”許玄安一回到蒲州就找到王浩然說道。

  “那就好,不過那邊對你來說人生地不熟的,你去問問你那手下的員工有沒有誰願意去的,待遇從優。
還有那個譚老闆,他這幾天也要先趕回杭州安排水稻之事,你可以和他一起去。
你要跟他打好關系,到那邊若是遇到什麼問題,可以請他幫忙。

  再過幾天,許玄安就要帶着一個手下跟随譚玄德前往杭州了。
王浩然對此有些愧疚,畢竟許玄安也就十六七歲,為此,王浩然給足了許玄安在杭州那邊的經費,還特意請譚玄德吃喝了一頓,希望譚玄德能對許玄安多加照看一下。
除此之外,當他們談及百貨店時,王浩然還表示可以讓譚玄德在杭州自己開一家。
譚玄德也很熱忱,還搶着付賬,不過王浩然不在意這點錢,隻要許玄安有困難時,譚玄德能伸出援手就行。

  又過了大半個月,水稻已經可以收割了。
這次雜jiao水稻種的面積很廣,這麼一大片沉甸甸的稻穗,老百姓們看着都高興,一些已經收割好自家水稻的農戶還樂呵呵的跑來免費幫忙收割。

  這次收割來的雜jiao水稻,王浩然打算全都兌換出去讓農民們播種。
雖然上次有些老百姓兌換來第二代雜jiao水稻種子後欠收,但王浩然也正如之前所承諾的那樣一一補足一石畝産量,所以這次老百姓兌換第一代雜jiao水稻種子的熱情并不比去年少,遠近的老百姓紛紛前來換種子,熱鬧得像趕集一樣。
此時許玄安已經在杭州了,王浩然抽不出人手來辦理兌換種子的事,也就隻能親自上陣了。

  譚玄德留在這邊的人手早在收割水稻時就把第一代種子裝車送去杭州了,而這邊的農戶則是等王浩然把稻谷統一曬幹後才開始兌換稻谷的。
等王浩然賠完農民欠收的稻谷,有忙活了幾天稻種兌換的事,王景修等人也都勘察完鐵路的路線回來了。

  王浩然查看了下王景修等人繪制的圖紙,軌道來回兩道是直穿别墅區和中城鬧市相鄰的街道,收尾都裝置軌道車的掉頭裝置,這沒什麼不妥的,軌道車不大,而且速度也不算快,對行人的影響并不大。
于是王浩然讓他們着手設計建造鐵路的具體實施方案,等他們設計出來後便可以開始建造軌道了。

  而陳俊那邊,人力軌道車相對簡單,已經制作出來了樣本,是由一個人踩動,後座可以坐兩個人、隻有刹車沒有方向盤的“四輪自行車”。
這隻是别墅區的配套設施,受衆小,所以王浩然也隻是讓廠房制造出十來輛軌道車而已,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後來中城内有很多人喜歡坐軌道車,還把這當成一種雅趣的事,時不時就有三五成群的人帶上酒水糕點相約一起坐着軌道車或是吟詩作對、或是欣賞路途風光,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