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明影侯

第0521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

大明影侯 醉顔7點5 4950 2024-01-31 01:12

  有些人注定是要被遺忘的,更何況這還是叛軍的人,縱然,朝廷現在已經淡化了,叛軍,這個概念,但是燕王朱棣帶領的人馬,是叛軍,是不能更改的事實,就算朝廷,會淡化這些事情,百姓們也是不會遺忘的。

  張輔已經戰死了。

  雖然沒有堂堂正正的死在戰場上,但是在那一刻,他選擇了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成全兄弟們的性命,光憑這一點,他就值得大家敬重。

  不管這背後有着什麼樣的原因,有着什麼樣的意義,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在這一刻。

  張輔就是一位英雄。

  其他人看見燕王朱棣和鐵铉鐵大人,從小樹林裡回來。

  沒有人去追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隻是感覺到,燕王朱棣突然老了。

  在那一刻,突然有些心疼。

  這位曾經叱咤天下的燕王朱棣,如今竟然像一個垂垂的老人,一般。

  信念真的如此重要嗎?

  信念真的如此讓人可怕嗎?

  燕王世子朱高熾,本來想去看一下,自己的父親,但是卻被自己的母親拉住了。

  徐王妃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管。

  作為燕王朱棣的枕邊人,徐王妃,心裡很清楚,一定是出了什麼事情,否則自己的丈夫不會變成這樣。

  但是這個時候她卻不能問,也不能讓其他人去問。

  他們是軍人,軍人自然會遵守命令,所以不會幹涉些什麼,但是這裡面有可能有錦衣衛的人,錦衣衛的小方大人,雖然很是忠義,但是有些事情說不清楚的。

  如果有什麼意外。

  那又該怎麼算呢?

  這個時候他們必須小心又小心謹慎,又謹慎,不能落下把柄在其他人手裡。

  軍人可以止住他們的殺意與恨意,但是那些文臣呢,那些百姓呢?

  作為在邊塞多年的,徐王妃,自然很清楚,有些仇恨,是沒有辦法化解的,就算是他們願意,對方也不一定願意了。

  所以她也和其他人并沒有去打擾,燕王朱棣。

  在休息了之後,他們就重新啟程了。

  鐵铉鐵大人,回到了自己的隊伍。

  “大人,看來這件事對燕王朱棣的打擊很大。小方大人,這樣做真的合适嗎?”

  他的副将柳青,向他說道,作為在戰場上厮殺了半輩子的人,他們還是跟敬重燕王朱棣的,要不是燕王起兵造反,他們也不會走到對立面。

  畢竟他們裡面很多人,也是當年跟随王爺們在塞外征戰的人,現在這樣,其實他們心裡也很難受,隻是立場不同,大家已經拔刀相向,現在恢複了和平。

  或者在他們心裡,小方大人這樣做的話,是有些不地道的,當然這些話他們不會說出來。

  這也是他們一幹人的疑問。

  章甫,之前跟他們對過戰可以說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将軍,他們也清楚這樣的人,如果在燕王軍中,肯定還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就算是周末到朝廷這邊來,以後的暫時中有了他,恐怕也能減少不少的摩擦?

  但是沒有想到他如此的忠烈,居然選擇了自殺。

  “有些東西咱們猜不透,也就不用猜了。那個年輕人在想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是這件事情他既然選擇做,就一定有原因,咱們把燕王朱棣安全的護送到京師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咱們不用管,也管不了。”

  不得不說,鐵铉鐵大人看的還是很透徹的。

  燕王朱棣當初跟他是有紛争的兩人,很多事情上都是對手。

  不管是之前他們做了什麼,這一切都随着願望,注定投降而結束了。

  鐵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鄧(今河南鄧州)人,元代色目人後裔。

  洪武年間,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

  曆官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在靖難之變時不肯投降造反奪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潰敗的士兵堅守濟南,擊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奪位後被施以磔刑,時年37歲。

  後人尊敬其忠義不屈,在各地建立鐵公祠來紀念他。

  南明朝廷追贈他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時重新谥為忠定。

  在山東各地,有很多“鐵公”祠廟,皆是祭奉鐵铉,濟南人民更視其為鄉土神或城隍爺。

  河南荥陽、陝西西安、遼甯沈陽等地鐵姓回族均為鐵铉後裔。

  鐵铉性情剛決,聰明敏捷,太學讀書時,熟通經史,成績卓著,由國子生被選授禮部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

  曾經審理懸而未決的案件,立刻就做出了合理的判決,其才幹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賜給他“鼎石”的字。

  建文帝即位後,鐵铉升任山東參政。

  1399年(建文元年),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發動叛亂。

  朱允炆派大将軍李景隆讨伐,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铉負責督運糧饷。

  李景隆戰敗,河北及山東北部各城守軍皆望風而潰。

  次年四月,朱棣在濟南城外大敗李景隆,随之包圍了濟南。

  此時,濟南城内隻有都指揮盛庸所部,兵力單薄。

  危急時刻,正在外地為李景隆的北伐軍運送糧草的鐵铉聞濟南危在旦夕,火速趕赴濟南,與盛庸歃皿為盟,約定死守城池。

  1400年(建文二年)六月八日,燕王叛軍兵臨濟南城下。

  朱棣曾令人用箭将一封勸降書射進城内,鐵铉見信後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

  朱棣打開一看,見是《周公輔成王論》一文。

  原來,鐵铉意欲借此奉勸朱棣要效法輔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輔佐侄子朱允炆。

  見勸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

  而鐵铉督衆,矢志固守。

  緻使朱棣久攻不下,隻好将濟南合圍。

  再後來的日子,鐵铉跟朱棣幹起來了。

  也就是這樣,燕王朱棣和鐵皿之間可謂是最大的對手。

  但是現在這一切都随着燕王朱棣的投降,而消失了。

  “兒臣參見父皇。”

  七歲的小太子和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大堂裡相見。

  “皇兒免禮,起來吧。”

  這一段時間來,建文皇帝朱允文一直很忙,他沉浸在,朝廷平叛大軍獲勝的的驚喜之中。

  錦衣衛那邊也來了消息,中愈要回來了,而且燕王朱棣也要被壓進近京師。

  這段時間他心裡很是高興,就不像是一個帝王。

  看見自己的兒子來看他,建文皇帝,朱允文,心裡還是高興。

  “皇兒,今天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平常的時候都是他去宮裡看他。

  也沒有将他帶進自己的宮殿之中。

  畢竟這裡是他處理政事的地方。

  “父皇,沒什麼。就是想過來跟您聊聊天。”

  七歲的小太子,就那樣說着話。

  看着卻不太正常。

  建文皇帝朱允文卻沒有想那麼多。

  這個時候他正需要别人來幫他分擔這份喜悅。

  “哦,快過來。”

  建文皇帝,俯下身來将自己的兒子抱了起來。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朱文奎坐在建文皇帝住一年的懷裡。

  “父皇,老師,是不是要回來了?”

  小太子的聲音,還有些奶聲奶氣,但是他這個時候卻顯得很是從容,眼睛裡也透露着聰慧的光芒。

  建文皇帝朱允文聽後愣了一下,他還沒有想到,自己兒子口中的老師是誰?

  突然他又想起來當初給了中愈在東宮一個挂職,東宮行走的職位。

  這個時候他笑了一笑,原來皇兒說的是這件事啊!

  “小方老師啊,他很快就會回來的。皇兒,是有什麼事想跟他說嗎?”

  建文皇帝朱允文,雖然不想預測自己的兒子,他心裡想到的卻是其他的,是不是有人在太子身邊,說了些什麼?

  讓太子對方中愈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那倒是沒有,隻不過,之前小方大人寫的,小猴子的故事,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還是很想念那個故事,也想聽聽老師把那個故事說完。所以就問問。”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的臉色立馬就放松了啦,看着也比之前和藹多了。

  他的心裡也松了一口氣,看來是沒有其他人,把這個主意打到皇太子身上。

  太子年紀還很小,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的差錯,要是有人真的在這個時候借着太子的時候,做一些事情的話,恐怕太子還很難意識到。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個時候松了一口氣,既然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現在還是能跟他談一談中愈。

  “哦,原來是這樣啊,皇兒不必擔憂,小方老師很快就會回京師了,到那個時候你可以去找他,跟他多聊聊,讓他教教你這些故事。小方大人的本事也挺了不起呢,你要是想學也可以跟他說,讓他多教教你。”

  這倒是真話,現在京師裡誰不認為,方中钰的本事很大,連他的父親,方孝孺方先生都認為自己比不上他。

  越來越多的人想和小方大人攀上關系,不僅僅是之前,他是錦衣衛的時候,而且現在他們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

  能跟他攀上關系,恐怕對以後的幫助會更大。

  連帶着連廖氏兄弟,還有之前跟他交情還不錯的,那些公子哥們都進來受到了熱捧。

  有不少人的誇贊,他們眼光獨特,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看到了,不一樣的方中愈,而且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打好了關系,以至于現在在别人苦苦尋求關系的時候,他們已經率先踏入了那一方的陣營裡。

  這場戰争,收貨的人很多,不僅僅是朝廷,而且還有那些跟着廖師兄弟的公子哥們。

  他們做的事情幫助朝廷獲得了這場戰争的勝利。

  論功行賞肯定是少不了的。

  這一點,朝廷自然會讨論,也有人會把他們的功勞,畫上等号,給出相應的利益,答複。

  沒有人會忽略他們的功勳。

  “真的嗎?父皇,小方老師,真的要回來了嗎?還要真的能跟他一起學習嗎?”

  朱文奎有些不太相信,畢竟有些事情。

  皇宮裡管的還是挺嚴的,就算是方中愈,有着東宮行走,這個職位,也不是他能随便教些東西的,東宮,還有不少老師呢?

  “這是自然,朕何時說過假話,皇兒既然有這個興趣,可以去問問小方老師,看他有沒有時間,教你的你?隻要你願意學,想必他是願意教的。”

  兒臣叩謝父皇。”

  朱文奎,立馬從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身上離開。

  向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禮禮。

  恐怕在之前他從來沒有如此正式恭敬的,向自己的父皇,行過這麼大的大禮。

  兩人又在一起聊了聊天之後,太子,朱文奎一變離開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空間裡,離開的時候,太子朱文奎的臉色就變了,剛剛的笑臉也收起來了了。

  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些什麼,立馬就轉身離開了。

  跟在他身邊服侍的太監和宮女們匆匆的看了彼此一眼。

  便又低下頭跟着他去了了。

  留下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一人在大廳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或許他剛剛剛感受到了什麼,卻總是抓不住。

  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中愈,真的要回來了,還有燕王朱棣。

  對于燕王朱棣,他的四王叔,他有太多的話想要跟他說,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弄清楚。

  當年太祖高皇帝留下的遺物,他一直都帶在身邊,時不時還會打開看一下,現在那些東西恐怕要有個交代了。

  别人不知道,但他自己心裡清楚,也許真的如有些人所說太祖高皇帝當年真的是想把皇位傳給燕王朱棣的,隻不過因為種種的原因才選擇了放棄,但是在那個時候,卻沒有辦法,将建文皇帝朱允文,更加大力的的的,培養。

  所以才引起了現在一系列的變化。

  有些消息是瞞不了的,也沒有辦法,忙。

  太子朱文奎,和建文皇帝的談話,沒有多久就傳到了,錦衣衛這邊。

  這樣的消息,又飛快地向京外傳遞。

  他們要傳去給方中愈知道。

  不管這裡面到底牽扯什麼,既然知道了這個消息。

  讓自家大人快速的知道也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雨辰先生做的很好。

  這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