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最秦

第291章 土崩瓦解

最秦 郝趙 2579 2024-01-31 01:12

  闫三兒回到邯鄲之後,連續發燒數天,衛霍和李劍輪番照顧這個兄弟,終于是他命硬,挺過了這一場大病。

  人剛剛好,貪财的本色就露了出來。
剛剛醒過來,就讓人把他的褡裢拿來。

  衛霍和李劍早就看過那褡裢裡的珠玉金銀,相視一笑,都知道這個兄弟趁着這個機會在宋義那裡狠狠的敲了一筆。

  闫三兒幸不辱命,韓信很高興。
他現在每天就是訓練秦軍,修築城牆,同時在自己的統轄範圍之内,讓軍兵多幫助邯鄲百姓開墾四周荒地,轉做農田。

  按照秦二世臨走的時候告訴韓信的,項羽和宋義會按兵不動一個多月。
韓信想出了離間項羽和宋義的辦法,想必楚軍等不到一個月就會發起内亂。
到時候無論是宋義的東風壓倒項羽的西風,還是項羽最終滅了宋義,對邯鄲城的秦軍來說都是最大的好消息。

  韓信有一種坐在邯鄲城頭觀虎鬥的感覺,一切盡在掌控。

  果然,半個月後,斥候傳來秘報:漳水南岸的楚軍發生内鬥,數十裡的聯營在連綿了将近一個月的大雨之中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

  -℉,宋義既然得到了胡亥的錦囊,對其中的話深信不疑。
早就暗中開始做準備。
項羽起兵當初就殺了同伴,對這種伎倆早就了然于心。

  兩個人互相防備,暗中蓄力。

  終于在這月黑風靜細雨綿綿的夜晚,心照不宣的發起了對沖。

  宋義為人雖然軟弱迂腐,但有所準備之下。
和項羽鬥了大半夜。
不知道是哪一方軍士把火油燃燒起來,點燃了帳篷。
使得整個楚軍大營火光四起。

  項羽的麾下盡是勇猛之人,經過半夜厮殺。
把宋義連帶着他手下的軍兵全部消滅。

  殘忍好殺的項羽為了徹底清除異己,竟然把那些先跟随宋義又降了他的楚軍全部圍攏起來,亂箭射殺之後,淋上火油直接點燃。

  消息傳到鹹陽,胡亥一面為那些死亡的楚軍惋惜一面高興自己和韓信所指定的計策成功。
楚軍經過這樣一場變故,戰力一定大損。

  胡亥把楚軍内亂的消息在朝堂之上發出來,衆臣朝賀。

  接連幾日,每天都有邯鄲而來的信使進入鹹陽。
這些喊着邯鄲來信的士兵被一路綠燈的送入鹹陽宮之中。

  胡亥在朝堂之中,對韓信那邊的事情已經掌握的很牢靠。

  項羽和宋義内亂之後。
自覺不是韓信所率領秦軍的對手,想要回到盱台,楚王卻發來責令,說他煽動刀兵誅殺上将軍。

  眼見盱台也回不去,前進又不得,隻好揮軍彭城,找老巢安穩一下散亂的軍心。

  楚軍一扯,其他幾個國家的聯軍自然也作鳥獸散。

  韓信怎麼會放過這樣的大好時機。
他果斷出兵,在其他幾個叛亂的軍隊撤離之後。
迅速的圍攏了張耳的趙軍。

  張耳此人,到最後還算有些骨氣,沒有給天下文人丢臉。

  他自建高台,一手提着陳餘的人頭。
一手拿着寶劍,站在木質高台之上,向着秦軍主帥韓信求饒希望以自己一死而換得他麾下所有趙地男兒的活命。

  “首惡不赦。
餘者不牽。
”這是胡亥給韓信的話。

  張耳用寶劍割斷了自己的喉管,抱着他兄弟陳餘的頭顱栽倒在高台之上。
早有趙軍雜兵舉着火把點燃了高台。
把陳餘和張耳一起焚燒成了灰燼,不分彼此。

  韓信感慨一番。
對張耳和陳餘,他内心并無惡感。
如今二人既然死亡,扶持趙國的所有領頭之人算是死個幹淨。
他也不違背諾言,讓張耳麾下的雜兵放下武器,把這些人教給了邯鄲令司馬欣,讓他負責妥善安置,自己則帶着大秦軍隊橫掃趙境,一舉收複了所有趙地城池。

  自此,大秦的管轄權終于向前再次延伸。
切斷了燕地叛軍和其他國家叛軍的聯系。

  趙地平定,這算是大秦最大的喜事兒。

  鹹陽城張燈結彩,胡亥把曾經救助過韓信的漂母推上首座,讓大秦的王公貴族紛紛來拜望。
漂母風光,一時無兩。

  韓信在趙地統兵,聽到這件事兒,對着鹹陽方向連連叩拜。

  北方戰事因為秦二世和韓信制定的策略而為之緩和,叛軍氣焰消散。
韓信在趙地把秦二世土地改革的政策發揮的淋漓盡緻。
整個趙地百姓念着秦二世的好處,做夢都要笑醒。

  反觀那些跟着叛軍作亂的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兩相對比,境況不可同日而語。

  五國叛亂之人紛紛後悔,經常有人從韓信駐防的趙地邊境偷偷進入,想要混一個大秦良民的身份。
韓信外松内緊,凡事來到之人,經過查證沒有問題的,就指給一塊荒地,随便開墾。
擁有土地多少,全看自己開墾土地的能力。

  至于種地需要的種子,司馬欣那邊早就準備好了,統一分發,保證一粒種子都不浪費。
如此一來,叛軍逃兵漸漸增多,兵不皿刃的情況之下,大秦漸漸穩定,叛軍漸漸勢弱。

  形式一片大好之下,南路武關方,李元傳來奏報。

  原來劉邦久攻不克之下,大軍糧饷已然難以為續,不斷有士兵潰逃。
相比之下,北路大軍曾經有皇帝親自坐鎮,有發現了韓信這樣的人才,所以蒙毅在物資的調配之下,為了平衡,特别注意給武關秦軍的補給。
使得李元守軍衣食無憂。

  加之李元少年老成穩重,所帶領的秦軍也都有了主将的風格,無亂蕭何、陳平,甚至還有後來的張良想出了多少妙計,都無法撼動李元固守武關的決心。

  倒是李元從胡亥那學到了一手好的宣傳攻勢。
每日裡都向着城外劉邦大軍之中射出無數傳單。
這些傳單無一例外都是紙質的。

  放眼現在的世界,能夠肆無忌憚的射出紙張的軍隊,唯有大秦軍隊。

  甚至負責劉邦軍隊後勤的蕭何都命令士兵把撿到的秦軍傳單收集起來,裝訂成冊,把背面沒有寫字的紙張利用起來。
好為軍中所用。

  秦軍棄如敝履的玩意兒,到了劉邦的軍隊都成了搶手的東西。
這種情況一出現,剛剛到來的張良就知道,叛軍大勢已去。

  尤其是聽聞來自大秦腹地的種種傳言,說蒙毅把大秦的後勤照顧的多好多好,國家為百姓免費發放種子,并且免除大部分徭役賦稅。
這種事情對百姓來說就如同天堂的傳說一般,可就在大秦腹地堅定的執行着。

  很多人後悔造反。
就連劉邦都有些後悔,他雖然有枭雄的底子,但誰不渴望平穩的生活?
漸漸的軍心浮動。

  這一切都被李元掌握。

  李元就像一頭有經驗的老狼一樣,一直在等待,等待劉邦懈怠,他就要揮舞着緻命的爪牙,撕碎對手。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