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千秋

第130章 番外2

千秋 夢溪石 4762 2024-01-31 01:12

  沈峤的确想回長安了,畢竟袁瑛還在長安幫他看着玄都觀建造,對方又缺少經驗,總不能将他一個人落在那裡太久。

  一旦玄都觀建好,隋朝就會有敕令下來,說不得皇帝也會親自召見,屆時他這個掌教也得出面才行,若是讓口舌笨拙的袁瑛去禦前應對,沈峤無須想象,也知道那是很不妥當的。

  沈峤思量妥當,便去找了玉生煙,準備與他辭行,誰知一連兩日,玉生煙不是早出就是晚歸,根本沒能碰上面,直到第三天,沈峤才在門口将人堵住。

  玉生煙笑道:“如今家師卧病在床,有事弟子服其勞,我得四處跑腿,您瞧――”

  他揚了揚自己手上的信,“我還得幫師尊去給易觀主送信呢,沈道長您若有事,不如直接去與師尊說,想來師尊定然無不應允的!

  沈峤攔住他,輕咳一聲:“其實也無須找他,我隻是想辭行而已,與你說是一樣的。

  玉生煙認真道:“沈道長,您與我師尊交情匪淺,師尊若是知道您私下告别,恐怕會遷怒于我,您若要走,不如親與師尊說一聲,也免得讓我從中為難啊!

  沈峤就是不想去找晏無師,才會來找玉生煙的。

  其實他内心深處,實在有些不知如何面對晏無師,所以隻能選擇了這種逃避的法子。

  玉生煙正要說話,裡頭匆匆有人出來,對着他附耳說了幾句,玉生煙臉色陡變,失聲道:“怎會如此,早上不還好好的嗎!

  沈峤聽得分明,心一下子提了起來:“怎麼了?

  玉生煙勉強鎮定下來,一反剛剛挽留的架勢:“沒什麼,在下還有些事要辦,請恕先失陪一陣!

  說完這話,他扭頭就與來人匆匆走了,渾然不給沈峤任何反應的機會。

  沈峤站在原地,越想越覺得方才的話應該與晏無師有關,越想越是提心吊膽,于是回轉腳步,改朝晏無師的屋子走去。

  還沒靠近屋子,就已經瞧見裡面有人進進出出,有些捧着熱水進去,有些捧着換洗的舊衣裳,沈峤眼尖,一眼就看見衣裳上還有斑斑皿迹。

  他心跳漏了一拍,再顧不上其它,直接闖入屋裡。

  繞過屏風,就是寝室。

  床榻上躺着一個人,毫無疑問是晏無師。

  對方雙目緊閉,面色冷白,乍看竟與當日從半步峰上下來别無二樣。

  那一瞬間,沈峤心跳幾乎停止,他快步上前,就要捏住對方的手腕細細診脈。

  晏無師卻在此時緩緩睜開眼。

  “你不是要走了麼,怎麼還在?

  語調冷淡,沒有半點先前的笑意,就連看向沈峤的眼神,也是如同一潭冷泉,深不見底。

  沈峤一怔。

  辭别的話到了喉嚨,卻半句也吐不出來。

  晏無師複又合上眼,淡淡道:“我沒事,你要走便走罷。

  他從前想要做什麼事,達到什麼目的,那真可謂是不擇手段,沈峤與他相交至今,也算對此人了解甚深,此時見他竟一反那日言笑晏晏的态度,變得異常冷淡,心頭沒有半分解脫歡喜,卻反是說不出的别扭。

  沈峤定了定神:“救人救到底,我既然将你從半步峰上背下來,總要等你完全康複了才走。

  原本以為他已經沒什麼大礙,誰知道方才這一出,又将沈峤的心提了起來。

  但晏無師卻不肯讓他把脈了:“多謝沈掌教,你幾番不遺餘力救本座,本座銘記于心,不過浣月宗自有良醫,不敢再勞煩沈掌教出手。

  他将手縮入被中,直接閉上眼,作假寐狀。

  玉生煙站在旁邊,興許是不忍心沈峤呆怔模樣,出聲道:“沈道長……”

  沈峤回過神,問他:“方才我看見衣裳上有皿,這又是怎麼回事?

  玉生煙尴尬道:“是我削果子,不小心削到手了。

  他舉起自己的手示意,手掌處果然裂開一個口子,皿已經止住了,上面還灑了藥粉,皿痂跟白色藥粉混在一起,顯得有些猙獰。

  不過再猙獰的傷口沈峤也見過,這簡直不足為道。

  玉生煙天資聰穎,在武道上頗有其師之風,所欠缺的僅僅是經驗和閱曆,但像削果子劃到手這種低級錯誤,别說玉生煙,哪怕稍有武功的人都不會犯,但沈峤此時有些心亂,竟也沒有察覺這種淺顯荒謬的問題。

  他回頭看了晏無師一眼,後者仍舊閉着眼,好像已經睡着了。

  以沈峤的為人,肯定做不出上前把人搖醒這種事,他心地忽然生出一股委屈:明明是你來招惹我的,怎麼事到臨頭,反倒翻臉不認了?

  自然沈峤不會想的這般直白,但約莫也就是這麼個意思。

  玉生煙橫在兩人中間,越高感覺到那股詭谲的氣氛,為免自己繼續尴尬下去,他忙開口打破僵局:“沈道長,正好我也想回長安見師兄,不如我們一道回去?

  沈峤卻搖搖頭:“你好生照料你師尊罷,我先行一步。

  他沒有再看晏無師,但語調也很輕,顯然是照顧到病人在休息的緣故。

  看着沈峤離去的背影,玉生煙摸摸鼻子:“師尊,會不會過火了?
沈道長好像生氣了。

  晏無師睜開眼,懶洋洋道:“不下猛藥,安得良效?

  他又看了玉生煙一眼:“我這樣冷待他,自然有我的用意,你對他不能有絲毫不敬。

  玉生煙忙道:“弟子不敢!

  他哪裡敢啊,不說沈峤與自家師父關系匪淺,單說沈峤的武功名列天下十大,又是一派掌門,無論哪一點,都是玉生煙需要仰望的存在。

  “那沈道長若是真的走了……?
”您别是玩過頭了,沈峤外軟内硬,外柔内剛,一旦真把人氣跑了,說不定就哄不回來了。

  晏無師微微一笑:“其實他心地早有此意,隻是拉不下面子,卻不過自己的道心罷了。

  玉生煙心道是嗎,我怎麼一點都沒看出來?

  晏無師仿佛察知他在想什麼:“你看人的眼光,還要跟邊沿梅多學幾年。

  被一眼看破心思,玉生煙暗暗吐舌,自然不敢再說什麼了。

  沈峤果然說走就走,次日一大早,玉生煙還沒來得及送别,就已經收到下人來報,說沈道長離開了。

  不過沈峤臨走之前,還不忘留下幾份藥方和丹藥,用來給晏無師調養身體。

  他生性仁厚,但仁厚并不等于傻,晏無師忽然裝病,沈峤就算把不到脈,回去之後也猜了個七七八八,心中不免有氣,于是原本打算過兩天再走的想法,直接變為隔日一大早就走。

  一開始,沈峤的确是往長安的方向去的,不過行至奉州的時候,他居然遇見了前來找他的袁瑛。

  沈峤重新執掌玄都山之後,就派了兩名長老前去協助袁瑛,袁瑛雖然不擅工事,但每日也戰戰兢兢,前去現場察看,直到顧橫波也去了長安找沈峤,袁瑛發現顧橫波在督造工事上,遠比自己能耐細緻,正好晏無師與狐鹿估一戰的消息傳遍天下,袁瑛擔心狐鹿估赢,更擔心狐鹿估赢了之後找沈峤麻煩,便将玄都觀一事托付給顧橫波,他自己則離開長安,前來找沈峤。

  祁鳳閣這五個弟子之中,除了袁瑛不通庶務,一心一意練功看書,從前半步不離玄都山之外,其他四人其實都各有長處,哪怕是譚元春和郁藹,在沈峤當初剛剛從祁鳳閣手中接過掌教時,他們也是在左右幫了不少忙的,譚元春擅長調、教弟子,郁藹則長于瑣碎的日常公務,而顧橫波雖是女子,沈峤卻沒有歧視之嫌,教導她與教導袁瑛一視同仁,顧橫波的性子雖冷一些,做事卻雷厲風行,章法明快利落,有她幫忙督造玄都觀,安排京城事宜,沈峤自然比對袁瑛還要放心。

  師兄弟二人相遇之後,袁瑛知道沈峤沒事,也就放下心,沈峤知道有顧橫波在長安幫忙,也不急着前往了,他讓袁瑛先回去,自己則改道沅州,打算去陳朝看一看。

  對于陳朝,沈峤隻來過一次,當時宇文慶作為周朝使者南下,晏無師受周主宇文邕之托同行,沈峤也在其列,但那時候他武功還未恢複,甚至連眼睛都沒好,為了不麻煩别人,他連驿館都隻出過一次,陳朝偌大疆土,他卻隻了解到隻鱗片爪,心中甚是遺憾,如今有了機會,自然要用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一看。

  其時天下雖然南有陳,北有隋,但撇開突厥,還另有一個定都江陵的小國梁國,以及占據陳朝西南的濮部等等,自從晉朝南遷以來,天下百姓受盡戰亂流離之苦,無一不在期盼能有一位明主蕩平南北,定鼎中原,能夠令他們過上相較安定的日子,但他們盼了幾百年,盼來了五胡亂華,盼來南方改朝換代,由宋朝再到如今的陳朝,又盼來北方以隋代周,可終究沒能盼到統一的一天,誰也不知道這位明主到底什麼時候降臨,也不知道陳朝與隋朝之中,到底誰更有可能一統山河,又或者最後會不會被突厥人占了便宜。

  亂世之中的變數實在是太多了,天下誰屬這個命題,當時沒有一個有識之士能夠用性命來擔保答案,哪怕晏無師也不能,因為之前他所看好的宇文邕,正因為子孫不消,一朝不慎,江山易幟。

  現在北朝的楊堅固然表現出英主之姿,但南方士族卻對他多有鄙夷,認為這個人之前在鮮卑人底下作臣子,連姓氏都是鮮卑姓氏,如今篡位當了皇帝,就立馬給自己冠上漢姓,還攀扯根源,将自己祖宗與中原世家聯系在一塊兒,可謂無恥之尤,這樣的人,如何能統一天下?

  儒門自诩正統,南朝又有臨川學宮這樣的儒學門派,自然也奉陳主為正統,認為陳主才是能夠定鼎天下的明君。

  從目前來看,陳主守成有方,政治相對清明,倒也的确有升平之象。

  沈峤支持楊堅,不全因為他聽信晏無師之言,而是他的确看見了楊堅的精明強幹之處,當一國之君,不僅要精明,還要有容人之量,這些優點,楊堅都是有的。

  但光憑這些還不足夠,所以他打算順道去陳朝走走,散心的同時也可以親身體會陳朝的風土人情,這比道聽途說強百倍。

  前往建康的路上,沈峤還碰見了一戶人家,是從江州準備前往建康投親的,這戶姓李的人家家境富庶,一路雇了镖行的人護送,路遇沈峤,得知他也同樣前往建康,就邀請他一道同行。

  江州目前是隋朝領地,從江州到建康,等于跨越南北兩朝,雖說朝廷不禁民間交往,但現在南北分立,不少賊寇趁機在兩國疏于管轄的地帶作亂,平民百姓上路容易被劫掠,往往都是大隊人馬結伴而行。

  李家娘子死了丈夫,要帶着女兒去建康投奔娘家,一路雖有家丁随從,又雇了镖行夥計,仍感覺不大安全,而沈峤生就一副令人親近的容貌,又身負長劍,可見身手必然不差,這年頭長途投親,多個人就多一份助力,沈峤見對方孤兒寡母,又的确同路,便答應下來,一路騎馬與镖行的镖師同行。

  镖行這次出動了四人,為首的镖師姓劉,這還是因為李家給的報酬豐厚,否則他們頂多隻會派兩人,因為在镖行看來,保護兩個弱質女流而已,對方還有家仆等人,根本算不上什麼難事。

  劉镖師起初對沈峤有些好奇,還詢問打探他的身份,沈峤沒有和盤托出,隻道自己隻是閑雲野鶴一道士,學過幾年功夫,雲遊天下。

  這年頭雲遊道士很多,劉镖師走南闖北,自然見過不少,聽了之後就沒什麼興趣了,反而覺得沈峤可能倚仗容貌迷惑了李家小娘子,借此騙一筆财帛,更有甚者,說不定是觊觎人家小娘子的美色,另有所圖的。

  其實也不怪他作如此想,因為李家小娘子年方豆蔻,情窦初開,對沈峤這樣仙風道骨的道士的确沒什麼抵抗力,雖然衆目睽睽之下不好親自露面,但也派人過來送過幾次東西,要麼是糕點,要麼是别的,雖然捎帶了劉镖師一份,但劉镖師豈會看不出她是沖着沈峤去的?

  對于劉镖師的誤會,沈峤知道解釋了也沒用,還會越描越黑,适得其反,左右大家到了建康就分道揚镳了,短短一路不過數日而已,沒必要交淺言深。

  如此衆人同行數日,及至淮南一帶的潛龍山山腳下,眼看距離能夠夜宿的城鎮尚有一段距離,天黑之前是趕不到了,劉镖師作了個手勢,示意衆人晚上在此歇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