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我的明末之旅

第二十五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的明末之旅 五彩貝殼 3339 2024-01-31 01:12

  來人正是松江府同知高殿柱,後面還跟着一大幫人,包括王朝勇、趙左林、鄭豐泰等人。

  看到張豐沒事,王朝勇快步走了過來,激動得道:“東家,您沒事吧,他們沒有給您上刑吧。

  張豐道:“再晚一點我就有事了。

  王朝勇看到了那捕快手中的刑具,也看到孫厚林,王朝勇沖到孫厚林的面前,一把抓住孫厚林的兇口,狠狠的道:“你如果敢對我們東家不利,我要了你這一條命,信不信!

  王朝勇以前在軍隊的時候,上過多次戰場,手上是見過皿的,眼神和普通人絕對不一樣,眼神淩厲,充滿殺氣,孫厚林莫名的一顫。

  張豐恨不得殺了這個孫厚林,于是,張豐大聲的道:“王朝勇,你沒有長手啊。

  張豐的意思就是說,你王朝勇不知道動手教訓他們嗎。
聽到自己東家這麼一說,王朝勇擡手就是幾個耳光。

  “啪、啪,啪…”

  大家都呆住了,誰也沒有想道王朝勇敢動手打人,且還是抽孫厚林的耳光,這夠彪悍!

  孫厚林也呆住了,直到臉色火辣辣的疼才反應過來,一股恥辱感從心底升起,渾身顫抖。

  高殿柱咳嗽一聲,王朝勇才重重的松開孫厚林,但眼神還是盯在孫厚林的身上。

  孫厚林馬上就哭訴道:“高大人,您可要為小的做主啊,他們……”

  高殿柱厲聲的道:“給我閉嘴!
”高殿柱的眼神仿佛在說,等一下看我怎麼收拾你。

  狠狠的瞪了孫厚林一眼之後,高殿柱馬上換上一副笑臉,“張老闆,你沒事吧。

  張豐道:“高大人來得算是及時,再來晚一點,我就有事了。

  高殿柱道:“張老闆,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去府衙,咱們坐下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聊。

  高殿柱知道東方紡織廠,以前還沒怎麼重視,但今天的事情讓高殿柱從心裡徹底重視起來,也不敢再因為張豐是一個商賈而輕視。

  張豐哈哈大笑……

  仰天大笑出門去!

  ………

  府衙,後堂。

  張豐、高殿柱兩人在一起喝茶聊天,通過聊天,張豐發現,高殿柱應該算是一個十分不錯的官員,其實,高殿柱也認為張豐不錯,年紀輕輕的張豐,做出來的一件一件事情讓高殿柱都佩服。

  高殿柱道:“張老闆,看到了你,我才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張豐謙虛的道:“高大人,過獎了,以後很多事情可能還需要你多多關照。

  高殿柱道:“張老闆,以後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直接來找我。

  高殿柱并沒有瞧不起商賈的意思,尤其是剛才聽了張豐的描述,東方紡織廠将達到三、四千人的規模,年産三十餘萬匹布,每年上交的賦稅将達到上萬兩銀子。

  規模工業,高殿柱是第一次接觸,從張豐的描述之中,高殿柱顯然看到美好的前景,三、四千人有工作,有飯吃,将帶動數千個家庭,上萬人受益,這是多麼巨大的政績。

  不想當知府的同知不是好同知,高殿柱清楚得很,隻要扶持東方紡織廠發展得好,自己的政績就有了,升任知府也指日可待。

  因為清楚這些,高殿柱才答應得非常爽快,承諾張豐以後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找自己。

  張豐給高殿柱的驚喜遠不止這些,這不,張豐就抛出了一顆重磅炸彈,讓高殿柱莫名的驚喜起來。

  張豐道:“高大人,我們松江府棉花種植面積很大吧,眼看又到了棉花種植的時節,我有一個大計劃想和高大人聊一聊。

  松江府流行種植棉花,每年的種植面積都在數十萬畝之巨,算得上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高殿柱感興趣的道:“張老闆,說來聽一聽。

  張豐早就有這個計劃,東方紡織廠建成之後,達到三、四千人的規模,上千張織機,年産棉布三十萬匹,這需要大量的棉花。

  張豐準備推廣公司+農戶模式,這樣的模式,在後世非常常見,但在數百年之前的大明朝,這可不得了。

  聽張豐講完,高殿柱一怔一怔的,震驚了良久之後,高殿柱莫名的激動起來,甚至連連看了張豐幾眼,高殿柱心中佩服的道,同樣是一顆腦袋,我怎麼就想不到這麼巧妙的點子呢。

  所謂公司+農戶模式,就是由東方紡織廠和種植棉花的農戶簽訂合同,甚至在前期可以提供部分資金,棉花種植出來之後,由東方紡織廠按照一定的價格收購。

  這是雙赢的事情,東方紡織廠受益,不再用為棉花來源擔心,農戶的話就可以放心種植,不再用銷路發愁。

  高殿柱道:“張老闆,這可是一件造福桑梓的事情,我一定支持,百分之二百的支持。

  這不但将造福桑梓,而且,官府也大大的收益,種植這麼多棉花,這賦稅不少啊!

  明白這些,高殿柱甚至感慨,這麼一個東方紡織廠,起到的帶動效果居然這麼巨大。

  張豐和高殿柱非常的投機,兩人在府衙後堂起碼談了一個多時辰,最後,高殿柱親自送張豐出了府衙,這樣府衙之中的不少人大跌眼鏡,一個商人而已,居然有這麼高的待遇。

  ………

  東方紡織廠。

  經過了上次的事情之後,東方紡織廠終于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第二批招收的一千人紛紛上崗,上次受傷的保安隊員也全部恢複,開始了每天的正常訓練。

  楊升海也恢複了健康,看到紡織廠終于像模像樣,每天大量的棉布被生産出來,然後被各布商運走,楊升海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從新招收的一千餘名工人之中,王朝勇選了一百多人,和以前的保安隊員一起,組成了兩百人的保安隊。

  在距離東方紡織廠不遠,一塊巨大的空地上,兩百名保安隊員正在訓練,完全按照張豐編制的訓練方法,進行隊列訓練,立正、稍息,向右轉,齊步走等等。

  每天清晨還有五公裡越野晨練,鍛煉大家的體能,大家在王朝勇的帶領之下,一邊跑,一邊喊着“一、二、三、四”,聲音整齊嘹亮,算得上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張豐感覺道自己的實力太過弱小,非常希望手裡有一支強大的力量,這支保安隊,被張豐當做了未來的種子,非常重視。

  甚至,張豐正在運做,準備弄一個團練總兵的頭銜,為以後的發展做鋪墊。

  總兵,是明朝設立的鎮守邊關的統兵官,明朝後期邊境不甯,漸漸成為常設官職,成為鎮守一地的最高軍事統帥,如李成梁、吳三桂等都是遼東總兵。

  總兵加上團練就沒這麼風光了,團練是什麼,就是地方上自發組織的民兵,所以團練總兵也就是民兵頭子,往往是地方上自發的民兵組織。

  團練總兵,雖然是官方承認的準軍事組織,但其權利幾乎沒有,隻能管着自己手下那些民兵,隻不過批了件光纖的外衣罷了。

  在一般人看來,團練總兵确實不怎麼樣,但張豐卻非常看好,有了這個頭銜,自己就可以公開招兵,訓練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

  因為隻是一個團練總兵,張豐還是有幾分把握的,找了高殿柱的幫忙,高殿柱一口就答應,顯然,在高殿柱看來應該也不是一件大事情。

  ……….

  東方紡織廠,張豐的辦公室。

  聽說張豐叫自己過來,趙左林馬上就放下自己手裡的活計,馬上就過來了,敲門進入張豐的大辦公室,趙左林道:“老闆,您找我。

  張豐點一點頭,示意趙左林坐下,然後拿出一張設計圖紙道:“老趙,你看一看這份圖紙,能不能将這東西打造出來。

  和張豐相處這麼久,趙左林已經完全能看懂設計圖,也能熟練使用阿拉伯數字,這不,接過設計圖紙一看,趙左林馬上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老闆,這是一支火槍?

  明朝早就有火槍,不過,因為質量較差,經常炸膛,且又不是燧發槍,采用原始的火繩,效率低,射程近,準頭還差,很多人認為火槍就是雞肋,還不如大刀長矛好使,火槍一直不受重視。

  張豐親自設計的這支火槍,不是火繩槍,而是燧發槍,當然,考慮到現在的技術水平,隻能是結構和工藝相對比較簡單的前裝槍,不可能是後裝槍。

  在後世,張豐是技術牛人,在閑暇之餘,張豐對熱兵器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在網站上看了不少古老槍支的設計,其中就包括前裝燧發火槍。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