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我的明末之旅

第一百零一章 各衛所糜爛

我的明末之旅 五彩貝殼 3186 2024-01-31 01:12

  出新槍了,且性能還不錯,很多戰士,很多軍官們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一些營、連級軍官,甚至親自跑到靶場,用這新槍打上幾槍,過一過手瘾。

  大家對這款新槍,普遍非常滿意,以至于在試槍的時候,一些營連長們還稍稍争執起來。

  “這槍真不錯,我們一營必須優先列裝。

  “憑什麼是你們一營,我看首先列裝這種新槍的是我們三營!

  “……”

  王朝勇正在邊上呢,這些天,王朝勇每天都要來看一看,甚至有時候會親自試上幾槍,剛才,王朝勇就試了短槍。

  短槍也是線膛槍,排長以上軍官列裝,能用上短槍,這是身份的象征,普通士兵隻能使用長槍。

  短槍改為線膛槍之後,同樣在射擊精度和有效射程方面有不小的提升,剛才王朝勇試了那麼幾槍,完全能感覺到。

  看到一些營長在争論着,旁邊還站了一些連長,排長等,王朝勇就走了過去。

  “瞧你們那點出息,争什麼争,上海機器局很快就會開工,到時将大量生産這種新槍,到時你們人人有份,我們以前的那種火槍全部淘汰,全部換上這種新槍。

  全部換新槍!

  頓時,大家也不争論了,眼巴巴的看着王朝勇,其中一名營長甚至試探性的道:“師長,這是真的啊,那我們什麼時候能用這種新槍?

  王朝勇一笑,大聲的道:“這個問題,你們問總兵大人去。

  具體什麼時候大量列裝這種新槍,王朝勇真的不是很清楚,但王朝勇知道一點,那就是肯定不會很久。

  上海機器制造局這麼大,再加上現在的小青山兵工廠,如果開足馬力生産制造這種新式槍支,每月的制造數量肯定不會少。

  半個月之後。

  根據試槍結果,在設計上和工藝上進行了再次改進和完善,然後,這一款線膛槍開始定型,準備進入批量生産。

  從以前的滑膛火槍到現在的線膛火槍,雖然還是前裝槍,還是同樣使用黑火藥,但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張豐深知這個道理,按照目前的工藝水平,能生産制造出這樣的線膛火槍,張豐已經很滿足。

  至于什麼後裝槍,無煙火藥等等,這是後面的事情,待生産制造水平提升,有了條件之後,也許能制造出來,但絕對不是現在。

  ……….

  總兵府。

  張豐正在看一些名冊,這些全是張豐管轄之下的各衛所的名冊,張豐要求各衛所自己送過來的。

  張豐隻是随便看了看,這些名冊水分很大,就如蘇州衛,名冊上說有五千六百餘人,滿編狀态,但根據關鵬傳遞回來的消息,這個蘇州衛吃空饷很嚴重,滿打滿算也就兩千人頂天。

  隻是稍微看了看之後,張豐就沒有什麼耐心,張豐早早交給了關鵬任務,那就是摸一摸自己管轄之下各衛,各所的情況。

  張豐感歎,“沒有想道,吃空饷現象這麼嚴重啊。

  王朝勇也道:“太嚴重了,這些衛所基本全部廢了,基本沒有可用之兵,隻是某一些人用來吃空饷的工具。

  張豐放下手裡的名冊,不準備再看了,問道:“王師長,到目前為止,各衛所指揮使來總兵府拜訪過的有哪些。

  王朝勇道:“總兵大人,到目前為止,各衛所的指揮使,除了松江衛指揮使的職務空缺之外,各衛指揮使都來過總兵府拜訪,有時你不在總兵府,未能見到他們。

  張豐點一點頭,不管怎麼樣,自己是崇祯親封的松江總兵,統領松江、蘇州、常州府各路兵馬,下轄的那些衛所武官,誰敢不來拜碼頭。

  張豐甚至有一點小得意,有一個總兵頭銜,真心不錯。
不過,張豐在高興之餘也微微輕歎,情不自禁的搖了搖頭。

  各衛所糜爛,不但吃空饷嚴重,更是缺乏訓練,老弱病殘較多,基本已經無可用之兵。

  王朝勇察言觀色,見張豐又是歎氣又是搖頭,不禁問道:“總兵大人,您是在這些衛所發愁吧。

  張豐點一點頭。

  王朝勇建議道:“總兵大人,這些衛所問題如此嚴重,不如接下來好好的整治一番。

  張豐搖一搖頭,張豐不想去管這些爛攤子,張豐緩緩的道:“這些衛所,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咱們不去管,随他們去,我們的任務就是練新軍,努力發展。

  張豐的原則很簡單,放任這些衛所,反正已經糜爛至此,爛了就爛了,那是崇祯應該去操心的事情,張豐不準備去管這個爛攤子,隻要不來煩我就行。

  調子就這麼定下來,重點就是發展新軍,發展工業,發展經濟。
當然,前提是這些衛所不出來鬧事,不惹事,如果誰敢找不自在,張豐不介意收拾他。

  …………

  上海機器制造局。

  現在,這裡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制造局内已經像模像樣,廠區内水泥大道筆直,大道兩旁是整齊高大的廠房。
且好幾棟廠房已經完工,還有一些廠房正在建設,看建設進度,完工是近期的事情。

  幾天之前,上海機器制造局正式開工,雖然後續有很多棟廠房還在收尾,但張豐已經有一點等不及,幾棟廠房已經可使用,這就夠了,于是決定馬上開工。

  張豐需要新式線膛槍,需要各式機床,需要蒸汽機,生産制造這些東西,上海機器制造局是主力,自然越早開工越好。

  機器制造局的工匠已經有數百名,一部分是從小青山兵工廠過來的老工匠,另外一部分則是近期招聘的。

  明朝可能什麼都缺,但就是不缺各色工匠,通過精挑細選,近期就招了數百工匠,現在,這些工匠們在老工匠們的帶領之下,已經在各廠房開始幹活。

  張豐騎馬,帶着幾名警衛員,一大清早從松江府出發,張豐來上海機器制造局,除了想看一看生産制造情況之外,張豐還帶來了一些圖紙,準備制造新東西。

  騎馬過來,耗費了張豐不少時間,張豐甚至在想,從松江府至上海縣的官道需要修一修了,晴天還好,如果遇上雨天,那一個泥濘,張豐深有感觸。

  在現有官道的基礎上,稍稍拓寬,加固路基,然後路面用水泥加固,這樣的工程技術含量不大,工程總量也不算太大,因為松江府一帶本來就地勢平坦,沒有高山峽谷,再加上本來就有現成的官道,修路工程現在就完全可以進行。

  在上海機器制造局大門前下馬,看着這寬敞氣派的大門,看着霸氣的匾牌上書“上海機器制造局”的字樣,目光再越過圍牆,看到裡面一棟一棟高大的廠房,張豐心中一陣滿意。

  張豐很重視上海機器制造局,因為張豐知道,這是一隻下蛋的母雞,一些機器設備在這裡制造,才有可能讓其他制造工廠有機器設備可用,蒸汽機在這裡制造,其他一些設備才有了動力。

  當然,除了機器設備,蒸汽機等之外,這裡還生産制造槍支,再加上小青山兵工廠,完全能滿足目前的需要。

  “總兵大人!

  得知張豐來了,趙左林馬上帶着幾個人迎了上來,随着趙左林一起來的,全部都是上海機器制造局的管理骨幹或技術骨幹。

  張豐經常向大家輸灌一些現代企業管理的經驗和方法,即使隻是一些皮毛,但大家受益匪淺,上海機器制造局就有一點點現代企業的管理影子。

  張豐看到大家,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大手一揮道:“走,我們先去生産制造車間看一看。

  一棟大廠房就是一個生産制造車間,隻是因為還在起步階段,車間内的生産設備還比較少。

  那些蒸汽動力車床,鑽床等,還需要機器制造局自己動手,自己制造,好在這些東西,張豐已經大緻設計完成,主要設計圖紙已經交給了大家,再加上大家已經有一定的生産制造經驗,難度不是很大。

  雖然生産設備還比較少,但好在架子已經搭建起來,各車間内,各工匠們的熱情也比較高,那些從小青山軍營過來的老工匠們,正在帶着那些新招的工匠們幹活。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