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曹操殺其人來毫不含糊,要知道衣帶诏事件雖然過去四五年了,可董貴妃那鮮皿還印在許都的宮殿當中,至今仍然擦洗不掉,暗迹斑斑,很是滲人。
對于皇帝的妃子,曹操都是說殺就殺,除了劉表、劉備、孫權等不再他掌控中的人之外,他的勢力範圍之内,還有誰敢明目張膽的挑釁?
但若是因為動了曹丕的親家無極甄家,而讓這掃世家大族顔面的事情功虧一篑,曹操不會說什麼,畢竟這是夏侯尚的私人行動,他不知情,但恐怕那時對曹丕的印象就要打折扣了,因為他公私不分,是非不明。
曹家的霸業是不會,也不能交到這種人手上的。
再說後面夏侯尚提醒曹丕的話語,趙奢收稅之事,曹丕也是明白的。
趙奢,本是趙國征收田租的官吏。
在收租稅的時候,平原君家不肯繳納,趙奢依法處治,殺了平原君家九個當權管事的人。
平原君大怒,要殺死趙奢以洩憤。
趙奢趁機勸說道:“您在趙國是貴公子,現在要是縱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會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會使國家衰弱,國家衰弱了諸侯就要出兵侵犯,諸侯出兵侵犯趙國就會滅亡,您還怎能保有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貴,帶頭率先垂範,則能奉公守法就會使國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國家強盛,國家強盛了趙氏的政權就會穩固,而您身為趙國貴戚,難道還會被天下人輕視嗎?”
平原君認為他很有才幹,把他推薦給趙王。
趙王任用他掌管全國的賦稅,全國賦稅非常公平合理,民衆富足,國庫充實。
所以曹丕隻能咬着牙認了,但還是怒目瞪着夏侯尚,夏侯尚聳了聳肩,混不在意。
一想到甄氏那火熱的身軀和絕世的容顔,又想到處理這件事會造成的後果,曹丕隻好硬着頭皮說道:“你先回去禀明夫人,此事我必然會給甄家一個交代。”
親兵聞言抱拳躬身而退。
夏侯尚好奇的問道:“子桓,你如何給甄家交代?”
曹丕橫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用不着你管!”
・・・・・・・・
邺城,崔琰的住所。
崔琰,天下名士,清河崔氏也是天下名門望族,更是日後橫跨數百年興衰不斷的五姓七望之一,雖然現在還不太顯赫,但也是詩書禮儀之家,鐘鳴鼎食之府。
當年,黃巾起義,董卓亂政,天下已呈紛亂之象。
當時大将軍袁紹虎踞四州之地,鲸吞天下之勢已成,可以說就差那麼臨門一腳了。
袁紹聽說崔琰賢名,征召他,崔琰欣然而往,他也想當從龍的功臣。
崔琰到了袁紹麾下之後,發現袁紹的士兵專橫暴虐,挖掘墳墓,崔琰規勸說:“昔日荀況有過這樣的話:‘對士兵平素不進行教訓,戰鬥力就不會強大,即使是商湯、周武王那樣的人,也不能憑借他們作戰取得勝利。’如今道路上屍骨暴露,百姓未見到您的德政,應該命令各個郡縣掩埋屍骸,以顯示您的為死者傷痛的愛心,追随周文王的仁慈之舉。”
袁紹感覺崔琰說的很有道理,于是讓崔琰作了騎都尉,但依然我行我素,從那時起崔琰就知曉袁紹敗亡已定,隻是早晚的問題。
後來袁紹在黎陽縣帶兵,将部隊駐紮在延津渡口,崔琰又規勸說:“天子如今在許昌,百姓的願望支持順從朝廷的一方,我部不如謹守治境,向天子述職,以便安定這一地區。”
袁紹卻不聽從,執意想要攻伐曹操,但卻采取守勢,猶豫不定,終于在官渡大敗。
等到袁紹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互相争鬥,争着想得到崔琰。
崔琰說自己有病,堅決推辭,因此獲罪,被關進了監獄,依靠陰夔、陳琳營救,才免于一死。
後來,他就投靠了曹操,而曹操果然有枭雄之資,從今日的一席話就可以看出來,可惜的是他投靠的時間晚了,不能一展生平之所學,真是悔恨!
尤其是今天與辛毗、陳琳等人一起去,想必讓曹操認為他與那些人都是一路貨色,天可憐見,崔琰還真沒坑殺十萬人的想法,畢竟那是要背負千古罵名的,不是誰都有勇氣學白起和項羽的。
雖然迎風招展,衣襟飄飄,風采不凡,但每每想到這裡崔琰就有些惱火,俊美的臉龐出現幾絲不協調的扭曲。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的聲,崔琰臉上閃過一絲的不悅,崔府最重禮儀,所以崔琰每次在這裡站着的時候,下人很少有人膽敢來打擾,但今天竟然有人敢如此大膽,這可是撞到槍口上了。
崔琰滿臉怒容,然而在他轉身的那一刹那,臉色先是露出驚容,繼而則是哈哈大笑道:“汝怎會到此?”
隻見對面一個青年,身穿一襲青袍,面容俊朗,雖不如崔琰俊美,但自有一番風度,令人心折。
來人抱拳行禮笑道:“兄乃海内名士,今日為何在此憂愁不止,可是有何煩心之事?不妨說出來,或許我能替你解解憂愁!”
崔琰聞言剛要說話,突然旁邊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兩人回頭視之,崔琰到沒什麼,可那個青年回頭就像狼一樣腦袋直接轉向後方而身體兩肩不動,簡直是神了,崔琰也沒注意到這些。
“家主,不好啦,門外來了一群的亂兵!”崔府的管家崔福氣喘籲籲的說道。
崔琰與青年兩人聞言,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訝。
亂兵,此時的邺城還能有什麼亂兵,皆是曹操的兵馬。
崔琰問道:“不要慌,慢慢說來,來的兵是何人的部下?”
“家主,他們自稱乃是夏侯将軍的部下,奉的是司空之命,前來府上收繳・・收繳牛。”崔福深吸了幾口氣,慢慢的說道。
崔琰聽到這話語,眼中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你之意是亂兵上門隻是為了牽走家中的牛?”
“家主說的不錯,來的亂兵就是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