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燕壽悠閑悠哉的這幾天,胖子陳華已經到了廬州府。
官道直通,沿途還有官驿免費休息,陳華的行途簡直不要太輕松。
知道此次赈災關乎自己的烏紗帽能不能再提高一點,所以陳華剛到了廬州府城,便直接去見了廬州知府,詢問具體災害情況。
然後,便沒了然後。
了解明白災情之後,陳華心中便安定了下來,有些放松了。
沒錯,蝗災。
正直秋收季節,突然從空中飛來的一群螞蚱,遮天蔽日,将快要成熟的小麥全部給吃個精光。
蝗蟲不止吃了百姓們辛苦半年的成果,而且若是蝗蟲不退,便又要耽擱秋種,影響來年收成。
然而百姓來年收成,這與陳華有關系嗎?
有,但是關系不大。
陳華好歹可是廣東布政使,這種處理災害的情況自然是經曆的多了。
隻要照例告訴那幫窮苦老百姓們,明年賦稅減半,然後再給他們随便發點糧食,還不得讓他們高興的上了天。
最後再派幾個識相的官吏帶頭,下鄉給當地知縣、村老暗示一下,讓他們主動組織村民、鄉紳、書生,聯名上書感謝皇恩。
什麼叫做政績?這就是政績,就是誇出來的。
“百姓愚昧,隻要鄉老帶頭,知縣旁敲,再有書生添筆,還不是跟着别人說啥就是啥。名望功績,不就是在治下百姓的稱贊中得來的嘛。”
廬州城内上等客房裡,陳華喝着上等茶水,心裡卻在盤算着如何暗示一下那位老知府,讓他幫幫自己,撈點聲望。
換言之,陳華的重點已經不再是考慮如何救災治災,而是想着如何獲得好名聲。
正在考慮之間,門外傳來了家仆的聲音,“老爺!樓下有一位方先生要見您。”
屋内,陳華皺了皺眉頭,“方先生?我怎麼不記得在廬州有熟人?”
“老爺,您不妨見一見吧。”門外的仆人,一邊向陳華建議着,一邊摸了摸袖子裡沉甸甸的賞錢,再次說道:“這位方先生為人豪爽,不是一般人,老爺請再考慮一下吧。”
“那讓他進來吧!”
……
方先生,是一位中年男子,衣着看似不不太富麗,但是若仔細辨認,就能發現,這是由上等蜀錦做成的衣服,隻是被特意染成了素青色。
士農工商,這一等級可不是鬧着玩的,重農抑商乃是曆朝曆代的國策,商賈之類,可是明文規定,不得衣着華麗。
咳咳,扯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這位方先生是一位商人,一位懂得獲利的精明家夥。
“在下方良,見過欽使大人。”方先生進屋後,朝着陳華拱拱手。
這位方先生神态自若,絲毫沒有見到官人的唯諾姿态,陳華心中頓時對他高看幾眼,随後沉聲問道:“不知這位方良先生找本官有何要事啊?”
方良道:“在下找大人,是來談一門生意。”
“哦?”陳華似笑非笑的說道:“本官乃是官身,國法有言:官不與民争利,方先生竟然敢找本官談生意,是吃錯了什麼東西嗎?”
方良肅然答道:“商人趨利,利之所在,命之所在,雖險亦往矣!”
聞言,陳華不禁撫掌大笑:“好一個‘利之所在,命之所在’,那麼本官就不妨聽一聽方先生能夠用命換來的利,究竟如何。”
“在下不才,經營一些糧食買賣,聽聞兩天前從京都下來一位欽差大人總管赈災事宜,在下今日便鬥膽前來拜谒大人,希望獻出些許助力,幫助大人赈濟災民。”
陳華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端起茶盞,繼續聽方良說話:“在下想和大人做的生意,便是和大人赈濟災民之物有關,也能夠為大人赈災之事分憂。”
嘭!不等方良繼續說下去,陳華便假裝生氣的拍了一下桌子,怒喝道:“大膽!你這厮分明是狗膽包天,想要從本官這裡弄走救濟災民的糧食!”
方良笑了笑,拱手道:“大人,在下一介商賈,不精大恒律法,隻知道何為利,何為共利。”
“共利?”陳華冷哼一聲,“那你就仔細講來,本官倒要聽一聽,你有什麼主意能夠讓本官舍上烏紗,把糧食給你。”
方良道:“大人千裡而來,就是為了替聖上赈濟災民,這糧食自然是要落在災民手中,這個毋庸多疑,隻是如何落在災民手裡,還要看大人的安排。”
陳華冷笑着問道:“怎麼安排?”
“在下看來,糧食可分三份,一份直接發放給災民,一份填充州府糧庫,這最後一份嘛,不妨交由本地糧行代為出售,以此來壓低糧價,恩惠百姓。”
聽到方良的話,陳華眼睛一亮,點頭道:“這倒是一個好方法啊,本官卻是好奇,方先生為何要做這麼一個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方良低頭輕聲回道:“在下身為商人,自然是以利為上,既然大人發問,那麼在下便如實相告。”
蝗災之時,尤其是接近秋收,必然導緻糧食稀缺。
但稀缺也隻是稀缺一時,這段時間裡糧價無論上漲多少,買的人總會有的,或者說,根本就是供不應求。
所以,此刻廬州府的糧商們基本上就已經賣光了存糧,而從其他地方調轉過來的糧食,根本來不及,因為赈災的糧食會比糧商的糧食先到。
換言之,賺錢的機會隻有這麼一小段時間,但是商人們卻已經沒貨了,等商人把貨物弄過來的時候,卻已經失去了機會。
“此刻廬州城治下,糧商将要無糧,而糧價居高不下,一旦大人督辦的赈災糧草到達,頃刻之間便會令糧價跌至谷底,在下身為商人,自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形。”
陳華摸着下巴,沉吟道:“按照你的意思,是讓本官一邊緩緩放糧,一邊将糧食經由你們這些糧商賣出,是這樣嗎?”
方良點點頭,“不錯,大人放糧赈災,乃是救濟百姓;将糧食存至州府糧庫,乃是顯示糧足,穩定民心;交糧給糧商售賣,是為了壓低糧價,關心民生。”
陳華撫掌道:“好一個三糧之計!将糧食分為三份,不但讓本官順應皇命,還能安撫民心,穩定民生,最後還能收獲錢财,實在是妙啊!”
陳華不禁欣喜的望着方良,“方先生能想出此等妙計,實在是非庸人也,不知可願到本官麾下謀個職位?”
方良連忙搖頭拱手,道:“謝大人厚愛!在下不過是一介商賈,士農工商位居末流,怎敢妄圖官位。此計也不過是為了解除糧商困境,牟利而已,終究是商人見識,想必大人心中早有定計,隻是還未施展罷了。”
聞言,陳華頓時笑眯眯的點點頭,“不錯,這三糧之計,其實本官早就有所想法,隻是在等待戶部運送的糧草罷了,沒想到方先生區區一個商人,竟然也有此等見識。”
方良點頭應是,随後兩人就關于糧食劃分,如何運送,如何定價,以及最後的獲利分紅進行了密切讨論。
直到傍晚,方良才從陳華房中離去。
回到廬州城内的宅院,方良第一件事就是關好門窗,點好蠟燭,将密櫃裡面的書信,取出,點燃。
落在地上的書信,在火焰中扭曲變形,上面依稀還能看到幾個字:“一,糧,三,分……”,不過很快的,火焰便徹底吞沒了信紙,将一切于陰謀都泯滅于無形。
望着地上那一堆灰燼,方良心中不禁想起了,幾天前來到京都總行的那位俊秀男子。
“聽聞方先生是廬州人士?糧行開到了京都,卻不知家鄉正在遭受災害嗎。”
“請問,這位公子是?”
“在下,南郭嘉爾,陳王幕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