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扶秦

第85章 扯得有點遠了

扶秦 子在皿上曰 2431 2024-01-31 01:11

  (感謝書友穩穩的幸福―俪超戀的推薦。
不好意思了各位,都快兩點了才寫完第二章,看在我熬夜發文的份上,原諒則個。
主要是還是有腦子有點混亂,寫的東西詞不達意,寫了又删的字估計都有一章……)

  “你們與我合作,是基于對我‘先知’身份的認可,而我确實知道一些東西,對于其中的一些東西我做不到無動于衷,也沒有墨子他老人家那麼多顧慮。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提醒你父王看不慣你們的原因,也是為什麼明明有南墨環伺在側,我仍然積極的與你們合作以圖改變世界的原因。
我既然知道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危害,當然要想着防範一二。
在我看來,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這一點我并不隐瞞老先生,因為我并不是提倡戰争、反對墨子的止戰的想法,相反,我對消除中原各國之間的戰争是很認同的,隻是墨子把‘非攻’作為手段消除戰争的手段卻讓我不敢苟同。

  “俗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防備少數民族的入侵,一味的等着他們進犯才予以反擊是不可行的。
要想在對遊牧民族的戰争中取得勝利,隻有強大統一的中原王朝才能做到。
可是現在秦國與六國糾纏的越久,中原的元氣就越弱,而匈奴的實力卻會越來越強,将來秦國與之對戰傷亡就會越大。
所以我很希望秦國早日打敗六國,結束中原的内戰,專心對付匈奴。

  “即使是統一的中原王朝,我們與匈奴人對戰,仍然不占優勢。
因為無可辯駁的是,草原上的少數民族,身體比我們這些種慣了莊稼的中原人更加強壯;常年的遊牧,他們有數之不盡的馬匹,造就了無數騎射都很精湛的騎兵;更可怕的是他們幾乎全民皆兵,中原人要想主動進攻他們,在草原上戰勝他們,單從這些方面比較,很難,所以隻有發揮中原人的優勢。

  “我們的優勢是什麼呢?
”扶蘇起身走向書架,拿下了幾本書,第一本就是《墨子》。

  “在我看來,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這些,是墨家、公輸家、工家的技藝,法家的規章制度,兵家的兵書戰策,陰陽家、術家的天文地理和算術,農家的農事心得,醫家的仁心仁術等等這些匈奴人還要幾百年才能學會的東西。

  “諸子百家的學術是我們能夠在單兵不如他們劣勢下戰勝遊牧民族的法寶,沒有農民種地就養活不了更多的士兵、工匠,沒有工匠就打造不了更好的農具、兵器,沒有士兵的保護,農民和工匠都不能安心生産,此外國家的強大還需要商人交通有無,官員對社會的管理等等,諸子百家對這些事務各有專精、多有論述。
”扶蘇晃了晃手中的《墨子》,對成瞿說。

  “扯得有點遠了,咱們還是說墨子的防禦之術吧。
”扶蘇見成瞿張大了眼睛,不明白為什麼一套馬鞍和馬镫怎麼會上升到與匈奴對戰和諸子百家的治國理論上來了。

  “還是那句話,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所以墨子所倡導的‘非攻’來消除戰争就是一個僞命題。
先别生氣,聽我說完如何?
”扶蘇見成瞿聽了他這句話,有憤然離席的打算,趕忙勸住。

  “老先生應當知道墨子他老人家辛辛苦苦跑到楚國止兵,雖然讓宋國暫時免于楚國的攻打,但是不到兩百年,宋國就亡與齊魏楚三國聯軍,可見一味的憑借墨子設計的防禦之術并不能免了國家滅亡的禍患啊。

  “再看看秦國吧,同樣是用了墨子他老人家傳下的守城之術,六國聯軍卻連崤山都進不來,其中差别不可謂不大吧!

  “秦國與宋國的差别就在秦國除了防守,還有積極的進攻,南面占領了巴蜀,西面臣服了戎狄,北面驅除了匈奴,東面蠶食三晉。

  “墨子之所以提出‘非攻’,無非是想天下黎民免于戰火罷了,可是墨者踐行‘非攻’兩百年來,可有哪國的朝堂被墨者把持,能夠踐行墨子的思想,為什麼會這樣!
那是因為隻靠防守并不能讓國家免于戰火,隻會讓其他國家認為軟弱可欺。
宋國是殷商遺民,有善于經商的傳統,因為國土狹小,又地處天下中央,因此商賈衆多,國家富庶,卻奉行防禦為主的戰術,對周圍的強國來說,宋國就是一塊大肥肉,誰都可以咬上一口又沒有什麼損失。
如果沒有強大的軍隊,阻敵于國門之外,将來的中原在匈奴人眼中就是齊魏楚眼中的宋國。
”扶蘇有些興緻大發,根本收不住嘴,見成瞿有想反駁的意思,揮了揮手繼續道:

  “老先生不妨先聽我說完。
父王曾經告訴我,墨者之所以來秦國,是因為秦國的風尚最符合墨子的理想,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成瞿忍着想要說其他話的想法,點了點頭,“當時墨家巨子确實是這麼認為的,獻公對墨者禮遇有加,當時西墨剛剛離開齊國,并沒有安身之處,就在獻公的邀請下來到秦國,并幫助秦國進行改革,不僅有公子所說的《備城門》受到獻公采納,其餘的還有《備水》等預防災害的措施也被采納,鹹陽都水長就是在墨者建議下設置,長期以來也都有墨者任其職;另外諸如《迎放祠》、《旗幟》、《号令》等篇也收到獻公采納,用于編練新式軍隊;而最終讓墨者留在秦國的是獻公曾經承諾要推行墨者的思想,他自己也确實力行節約,推廣節葬、尚賢等理念,可是如今……”

  “可是如今的秦王,不僅大事攻伐六國,還有意取締墨者,讓墨家感到心涼了嗎?
”扶蘇笑着問。

  成瞿哼了一聲,沒有答話。

  “你們墨者肯定在想秦王背棄了與墨者的盟約吧?

  成瞿沒有吭聲,算是默認了扶蘇的說法。

  “在我看來,這件事上,墨者沒有變,秦國的君主更沒有變,改變的是這個世界。
獻公之時,秦國雖然已經是當時的大國,但是在山東六國看來,仍然是邊陲小國,蠻荒之地,六國有才之士很少主動投靠秦國。
秦國在與魏國的交戰中也多有失利,有意強國強兵的獻公對墨者這樣一支紀律性強,又掌握着大量先進技術的力量自然格外看重,推廣墨子的學說自無不可;現在父王的想法仍然是強國強兵,但是山東六國有才之士都以事秦為榮,可以說天下英才雲集鹹陽,墨者的重要性當然要小的多了。
可是墨者仍然像一百多年前一樣以踐行墨子學說為己任,以如今秦國之富庶強大,天下就要一統的節骨眼上,仍然要求秦王節葬、非攻,有點想當然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