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之我是齊國太子

第九十四章 :魏有信陵君

  隻見迎面走來一支車隊,大概有着二十輛驷馬大車,這些青綠色的戰車上面都有着玄色的華貴大傘,大傘上面還有垂下來的幔絡,車上面各自坐着神色不一的執劍之士,有的如同儒家性情溫和恬淡,雙眼微閉,有的如同市井遊俠一樣,面露兇惡之相,不過卻有些壓抑......

  在車隊之後的則是數十人的騎兵,不過這些騎兵并沒有穿着着屬于魏國自認為晉國正統的大紅盔甲,反倒是穿着亮銀色的盔甲,身後披着白色的戰袍。

  胯下的馬匹也是不同尋凡,戰馬的頭部用着銅制的暗黑色面具遮蓋,馬身上披着的是珍貴異常額犀牛皮甲...

  在左右更有着擡着各色旗幟的僮仆。

  貂勃眼睛一縮,便見到上面赫然寫着三個大字“信陵君”,他開始向後面看去,隻見在後方緩緩駛出了一輛高大的行輿。

  有着六匹高大異常的駿馬拉着行輿,他們身上披着火紅的錦繡,上面有着三個禦手娴熟的揮使着缰繩,行輿将寬達十丈的行街塞擠的嚴嚴實實,上面有着高大的羅傘,旁邊各有着姿色豔麗的女婢左右侍應,在外邊有着四個身體精悍的漢子分别保護,隻看他們手上陳厚的老繭,便知道是用劍的名家。

  在行輿中央有着一個穿着華貴卻低調的年輕人,面露謙遜之色,眼睛透露着柔和的光芒,自然的跪坐在行輿之上。

  貂勃忽然想起荀子對信陵君的評價,“信陵君之于魏,可謂拂矣。
”,這句話的評價可是不低,什麼叫“拂”?

  如同清風拂面,讓人感覺舒适。
當然更深層次的意思是消除魏國的弊端,拂之意為消除。

  當信陵君車隊緩緩行駛過的時候,信陵君魏無忌略帶深意的看了貂勃一眼,雖然貂勃穿的是常服,但是他裝飾的風俗皆是齊國裝扮,旁邊的又是齊國侍衛。

  貂勃心中略微一驚,卻還是沒有說什麼。

  “這信陵君的車隊可真的厲害,如此的豪華,我在齊國也從沒有見過如此陣仗,太子出行也沒有這般張揚...”一個侍衛略帶羨慕,心中也是極為驚訝。

  貂勃暗自搖了搖頭,他還記得當年齊國也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出行也比信陵君差不了多少,或者說更厲害。
他歎息道:“國無二主,信陵君如此招搖撞市,魏王又怎麼會容忍...”

  他倒是想起了當年孟嘗君的時候,那個時候蘇代對齊闵王說道:“外臣在列國之時,隻聞齊有孟嘗君這等賢公子,卻是從未聽過齊王的大名。

  雖然當時孟嘗君機智的解答了這個難題,他說道:“在下與王上乃是一母同胞,我之名便是王上的賞識才有的。
”可是這句話還是在齊王心中種下了一根刺。

  當年的五國伐齊證明了孟嘗君田文并沒有記得生他養他的齊國,也沒有記得他一母同胞的王上,齊國被廢之後,他也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在列國得到的地位一度下降。

  現在的信陵君魏無忌就是踏着田文的屍骨上位的...

  想到這裡之後,貂勃心中卻是對魏王有了些許同情,心理暗自忖道:“想必魏王也沒有想到自己親手産除了孟嘗君這個禍害,卻是沒有料想到有重新栽培了一個和田文一樣的一母同胞的賢公子...”

  “好了,走吧!
”他對身後還在發愣的侍衛說道。

  來到魏國出使,貂勃并不急切去面見魏王,陳說利害,因為做那些基本就是無用功,該打的時候還會打,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打動魏國,魏國是不會放棄蹚這趟渾水的。
就算不要魏國出兵,那付出的利益卻是得不償失的。

  隻能盡己所能,盡量拖延魏國出兵的日期,為太子田建取得和楚國結盟的時間。
到時候,齊楚結盟之後,就算三國聯軍打來,齊楚也是不怕的。

  魏國大梁,最繁華的街市并不是貂勃他們所處的這條街,而是在靠近宮城的官宦人家的西城,這裡有稱作是媲美臨淄的“樂來”坊,貂勃他們要找的人也在這裡。

  走進樂來坊,繁華的街市上遍布着各國商人從列國帶來的稀奇物件,有來自巴蜀之地的漆旄之羽,也有秦國的秦鳳酒,江漢之地的皮革象牙,吳越的珍禽鳥獸,燕趙的稀奇良馬,韓國的銅錠...這些東西都在這裡彙聚交易,人來人往,聲音嘈雜...

  當然,這裡的租金卻也并不便宜,據說這裡一天的租金就可以供殷富之家一年的供用,百金不止...

  行走在街市上的不止那些庶民、商賈,還有着執劍武士,畢竟這麼多的家财可不是少數目,行走的商賈往往帶的貨物就是他的絕大家産。
可是這麼多的武裝人員卻沒有讓吵鬧的街市産生一絲鬥毆的迹象,井然有序!

  因為披着甲胄,腰挂長劍的魏國兵卒一對幾十人的來回巡視,也有着穿着黑色官服的小吏在旁邊較大的商鋪負責賬目檢查,以及負責防止有人摻雜假貨,維持坊上的秩序...

  此外還有着後世常見的賣藝的人,在街市角落畫了一個方方正正的長方,或是年老的藝人微閉着雙眼雙手緊托着芋,一呼一吸之間吹奏,也有身材嬌小玲珑的女童戲耍玩着雜耍,當然也少不了那些有幾把莊稼把式的武人玩着長劍,雖不見得高明,但也會引來一大堆喝彩聲,相同的是他們身前放了一個破爛的陳年瓦罐,全憑過往的商賈高興打賞,若是遇到出手大方的,幾天的夥食也就不用擔心,若是慘淡的日子,也可以勉強混個溫飽。

  除了那些大商賈之外,更多的還屬于那些小手工藝者的天下,她們或是将自家的布匹、絲綢用雙手拉開叫賣,有的賣香料的商人誇張的描述他這種香料熏香之後可保一月衣裳香味依舊,還有着一些貧瘠的百姓将他們自家從鹽堿地上練成的苦鹽向着來往人們推售,畢竟來自齊國的青鹽不是哪家百姓家能吃起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