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之我是齊國太子

重生之我是齊國太子 第二十四章 :制鹽

  齊國,即墨。

  “來,穎兒,知道什麼是最賺錢的嗎?
”田建看着田穎,似笑非笑。

  羞澀的田穎低下了頭,手捏着衣袖,慢吞吞的說道:“想來是珠寶生意,每件珠寶價值連城,據說當年的随侯珠更是無價之寶。

  “不。
”田建搖了搖頭,将目光投向東方,“是海鹽,是買鹽的最賺錢,珠寶隻可以富一商賈,卻無法強一國,而海鹽卻不一樣,自姜太公受封齊國以來,齊國一直是大國,其原因就是齊國的魚鹽之利,人可以不帶珠寶,不穿錦衣,不吃珍馐,可是他無法不吃鹽!

  鹽的化學成分主要是氯化鈉,也就是Nacl,作為人他的身體是酸性鹽堿平衡,要想保持身體穩态,那麼必須要攝入鈉離子和氯離子,因為人類的精神活動的刺激神經元的時候需要鈉離子和氯離子充當運輸物質。

  假如長期不攝入鹽的時候,人的身體會慢慢水腫,因為身體内部的細胞質的密度大需要吸水,這個時候就會将人體喝下的水不斷吸收,最終細胞質越來越大,人也不停的口渴!

  田穎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她從來沒有想過,平常見到的鹽這麼有利益,竟然可以到達強一國的程度。

  可是她要是知道在後來的大一統王朝,其中的賦稅主流除了糧食以外,便是鹽稅和鐵稅之後,相比她會更加吃驚!

  可惜山東的青鹽在後來被淮鹽打敗,以至于山東制鹽業一蹶不振!

  在戰國時期,隻有在山西的解池和齊國才有鹽可賣,,黃帝與蚩尤的阪泉之戰就是争奪解池的鹽。

  可是解池的鹽産量極少,供給魏國一國就不一定夠,别說賣到其他諸侯國了,所以在戰國時代,隻有山東的鹽,也就是齊國的鹽才是王道。

  至于楚國?
他們雖然也能産鹽,但是在長期的競争下敗給了齊國,所以齊鹽決定了戰國時代的鹽脈絡。

  “穎兒,你過來,寡人給你看一樣東西。
”田建不由分說的就拉起田穎的玉手,匆匆前往行宮的一角。

  即墨雖處在齊國内陸,但是它距離淮海還是比較近的,這也是當時為什麼田建回來即墨,而不是莒城,高唐。

  鹽是維系人類生存的一種必需品。
中國制鹽的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幾乎與史籍上的華夏文明史同步。
根據鹽的來源,中國古代的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岩鹽等幾大類,每一種鹽都有不同的生産工藝。

  中國陸地海岸線漫長,人們很早就開始生産海鹽。
唐宋以前,海鹽生産還比較原始。
早期直接刮取海邊鹹土,後來用草木灰等吸取海水,作為制鹽原料。
制鹽時,先用水沖淋上述原料,溶解鹽分形成鹵水。
然後将鹵水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熱蒸發水分,取得鹽粒。
這種方法稱為淋鹵煎鹽。

  值得一提的是,煎鹽前,鹵水需晾曬以提高鹽分濃度。
人們通常往鹵水中投入蓮子,根據蓮子的形态和沉浮位置确定鹵水濃度,其原理與今天的密度計完全相同。

  宋元以後,在很多沿海地區,煎鹽逐漸被曬鹽取代,節省了很多燃料費用。
有些地方,還利用地勢,在海邊修築一系列鹽池,将海水導引其中,從而将淋鹵的過程也省去了。

  湖鹽多來自鹽湖地區,除青藏高原外,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鹽湖當屬今山西運城的鹽池,也就是魏國的解池。
湖鹽的生産工藝與海鹽基本相同,大多采用曬制的方法。

  岩鹽又稱為鹽礦,實際上是地下深處的固體含鹽岩層。
古代岩鹽的開采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開鑿巷道,将含鹽岩石采出。
然後将岩石粉碎和溶解後提取鹽分。
二是開鑿深井至含鹽岩層,注水溶解鹽分,形成鹵水,然後汲取鹵水。
這種方式與井鹽的生産工藝相同。

  古代制鹽工藝中,井鹽的生産工藝最為複雜,也最能體現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
井鹽的生産工藝經曆過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早在戰國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詳)就已在成都平原開鑿鹽井,汲鹵煎鹽。
當時的鹽井口徑較大,井壁易崩塌,且無任何保護措施,加之深度較淺,隻能汲取淺層鹽鹵。

  北宋中期後,川南地區出現了卓筒井。
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鑿井時,使用“一字型”鑽頭,采用沖擊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
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
古人還将大楠竹去節,首尾套接,外纏麻繩,塗以油灰,下至井内作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
取鹵時,以細竹作汲鹵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一筒可汲鹵數鬥,井上豎大木架,用辘轳、車盤提取鹵水。

  在行宮的一角,來來往往的幾位寺人分别提着小桶,往一些大池子裡面灌着“水”!
而這些大池子修建的錯落有序,池子裡面的水可以根據地勢的高度向另外的池子流。

  在古代沒有現代那樣精密的過濾工具。
所以要制鹽,曬鹽法是最好的,可是和古代曬鹽法不一樣,田建的這套曬鹽法充分利用化工知識。

  看似簡簡單單的池子,實際上根據雜質的密度大,講這些不可溶雜質先清除掉,然後再經曆一道道工序,最後将高濃度鹽分的鹵水注入曬鹽池,從而最終得到高純度的鹽,也就是白花花的鹽!

  “這就是齊國強大之本!
”齊國看着這些忙碌的工人,不由得放聲大笑道。

  有了高純度的鹽,而且這些鹽的量又大,這都是田建擠垮齊國所有鹽販的根本,齊國的鹽業,一直是齊國諸田把持的,而王室占據了最大的一份,可是它不是田建的。

  想要幹任何事情,沒有錢是萬萬不可能的。

  齊國想要變法,就需要高強度的武力鎮壓才能保證不産生嘩變,而軍隊的指揮權也是在貴族手中,王室雖然有權利,但必要的時候,貴族聯手就可以幹翻王室。

  這就和十五世紀的英國一樣,看似國王手中有軍隊,可是當貴族叛亂之後,國王也就被光榮革命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