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之我是齊國太子

第八章 :計策

  田建朗聲道:“父王此言不可提矣!
想惠文太後與母後,父王情誼甚笃,何故以長安君為質,徒傷兩家情分,來年,孩兒還有何顔面去見姑母(惠文太後)。

  聽到這裡,齊國衆殿臣便泛起了難,讓出兵的也是你,不讓出的也是你。

  不過下一秒,他們就改變了看法。

  田建再道:“昔年晉國骊姬之亂,秦穆公鼎力相助,扶持夷吾,重耳兩位獻公公子繼承大位,從此即有秦晉之好,現趙王丹亦是父王您的舅侄,父王何故背棄信義,以區區小利傷兩國之友好。
況惠文太後即使不舍親子,但趙國良臣密集,必能說服惠文太後放棄小義,成就大義,父王和該出兵以全兩國情誼。

  齊國衆位大臣聽到此言,心裡頓時有了主意,的确,惠文太後是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兒子,不過惠文太後一人的力量能抵擋得住朝野的壓力嗎?
現今趙國雖然是惠文太後攝政,但是相權在蔺相如之手,兵權在馬服君,廉頗等趙國王族之手,他們是不會考慮長安君與惠文太後的母子之情的。

  田法章聞言,深深看了田建一眼,道:“寡人讓趙國以長安君為質一事就此作罷!

  田建聞言一拜道:“多謝父王明見。

  語罷,田建轉頭對趙使道:“還請趙使先行退下,本宮尚有事與父王和衆位大臣密談。

  田法章聽到這句話,自然不會掃自己太子的面子,于是道:“衆位大臣及趙使先行在殿門外等候,安平君,貂卿,王孫賈留下。

  趙使與其他大臣聞言分别道:“臣等先行告辭。
”“外臣先行告辭。

  見衆人退去,田法章不解道:“建兒為何你先要推辭齊國出兵,後又要齊國出兵。

  田建聞言一笑,道:“父王,今日之齊國有能力與列國相争否?

  田法章搖頭道:“不能,自從我齊國經五國共伐之後,現今國力疲憊,沒有餘力相争。

  田建微微一笑,走了幾步,道:“今日之齊國,尚不能與列國相争,故建兒先勸父王不要用兵,以謀求趙國許利,縱橫捭阖之術,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随其嗜欲以見其志意。
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
貴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後句出自《鬼谷子》捭阖術,意思大緻是判斷他所言的真假,放縱他的欲望從而知道他的心意。
再和别人辯論之時,可以适當地貶低會質疑他的言論,以誘導他展開話題,順暢議論,等到他說完之後,再來進行反駁和诘難,從而把握事情原委,進而把握其真實意圖,用來謀取自己的利益。

  “哦,不知太子欲有何為?
”田單忍不住道。

  “安平君不必着急,聽本宮細細道來。
”田建微微一笑。

  田單聞言右手拂須,微微一笑,道:“臣下願聽太子殿下高言。

  田法章點了點頭道:“建兒你可暢所欲言,寡人必認真斟酌。

  田建一揮袖袍,朗聲道:“本宮欲在伐燕。

  “伐燕?
”田法章聞言眉頭深皺,不解道。

  “敢問太子伐燕之事從何而起,雖燕昭王已死,燕國國力日衰,但燕國尚且還有千裡之地,國力不弱于我齊國,且燕人生性悍勇,伐燕難矣!
”貂勃不忍道。

  田建聞言笑道:“中大夫所言極是,燕弱,然齊國也後繼乏力,不過本宮不是今年打燕國,也不是明年,後年也不一定打。

  “建兒所言,寡人甚是疑惑,既要打燕國,又說不打,意欲何為啊?
”田法章不解道。

  “父王,今燕國與趙,齊相鄰,然燕國素來與秦國相好,與趙國亦是仇敵,我齊國與燕國素有三世之仇,燕無外援,假若我齊國與趙國相約伐燕,則燕國必定難保社稷。
”田建道。

  田單聞言,不悅道:“太子,我齊國雖可與趙國相約伐燕,然秦,魏,韓,楚四國必定相阻,如之奈何?

  “是啊!
秦國必定會出兵相救的。
”田法章附和道。

  “王叔此言差矣!
秦國雖會出兵相救,但我另有一計,可保伐燕成功。
”田建自信道。

  “何計?
可是讓秦國不出兵相救。
”田法章急切問道。

  田建搖搖頭,道:“非也?
伐燕事難,非一日之功,兒臣此計乃絕燕戶之計,雖不可保燕國必滅,但燕國自此一撅不振确是大有可為。

  王孫賈聞言,大感興趣道:“敢問太子,是何計爾?

  田建道:“絕戶之計,燕國苦寒,粟米一年一熟,且與齊國收割之日相差,我齊國若與趙國在燕邊境聚兵,相約伐燕,燕必震動,用與舉國之兵迎敵,然我等卻隻是虛張聲勢,隻與燕國對峙,燕必不敢退兵,如此相持之下,燕國糧草必定短缺,因我齊趙隻與燕國相鄰,燕國無法與列國借糧,一年之後,再行此計,燕國必定再與我齊國趙國對峙,再行一年,燕國必定國勢不穩,此時我齊國在伐燕,必定勢不可擋。

  田建這句話說的來源就是南北朝之時,北周攻打南陳之時所用的計策。

  (公元587年(開皇七年),尚書左仆射高颎提出:“在江南收獲季節,以少數兵力,聲言進襲,迫陳集兵守禦,以誤其農時;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如此多次,使陳軍習以為常,麻痹懈怠,然後舉兵渡江,登陸攻擊,派人潛入陳境,反複縱火,焚其儲備物資,使其财力俱盡。
”)

  田建這時候提出的這各戰略,雖然與高穎提出的計策略有出入,但這是赤裸裸的陽謀,不管如何,你燕國不可能不聚兵抵擋齊趙兩國連兵,如果聚兵,那麼你燕國的糧食産量必定下降,那麼兵員的意志必定下降,齊趙兩國再用優勢兵力攻燕,如果還滅不了燕國,那麼田單與廉頗,趙奢,李牧等名将是吹出來的不成,至于趙國滅了燕國,是不是更強大,哼哼,就等着田建坑你們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