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八、學得文武修身藝,方得獲勳入士族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知風勁草 4040 2024-01-31 01:11

  夜幕即将降臨,趙政吃過正餐,如往常一樣,在木簡上練習一會秦文篆書,便開始雕刻些木偶玩偶。
他沒有學過雕刻,但在無聊的古代,這是四歲的他,現在所能找到的,唯一能提起興趣,安下心神,打發時間的事情了。

  儒者修心養性并非讀書學禮那般簡單。
知止定靜安慮得,儒門修身七證,每一證都要依憑具體事物,遵循既定步驟。
正所謂學有所好,儒者每人自小都會找個愛好,來靜心定性。

  雖然不懂雕刻技法,但一法通,萬法通,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儒家講求自修自證,以己為師,用西方心理學的話來翻譯,興趣是人類最好的導師。
短短幾天,他己總結出适合自己的一套雕刻刀法,又讓春晴幫忙制作了自己設計的一套刻刀。
當然,他騙春睛說這是以前教他刻字的白師留下的刻刀樣式。
想來她也不會因此點小事去向白師求證。
不過他有些擔心的是,将來史書上是否會提前将木匠皇帝的帽子扣在他的頭上。

  他的雕刻還十分粗陋,隻能看出一個人型。
他想雕的是阿房,他怕時間一長,忘記阿房溫柔可愛的樣子。
人就是這樣,對于已經死去或離開,自己卻無比思念的人,總想遺忘以免痛苦,卻又時時記起;總想記起,讓思念之人以鮮活的模樣存在自己的腦海裡,卻又偏偏忘記,最後隻剩下一個名字。
睹物思人,因為沒有了相關物品,人們難以找回塵封的記憶。

  春晴将趙政手中的木偶和刻刀收起,将已經睡着的他,抱入塌上,輕輕蓋好氈毯,放下紗帷,退了出去。

  春晴回到對面趙姬房中。
趙姬放下手中縫補的衣物,輕聲問道:“阿政已睡下了嘛?

  春晴坐到塌上,回言道:“近日來,阿政迷上了木雕,睡着了還拿着刻刀呢。

  趙姬輕聲一笑。
“也難為他了。
才四歲的孩子,每日學武習文,都沒有了玩鬧的時間。
是該給他找些玩伴了。

  夏雨在一旁說道:“前日大王下令,富貴之家必須畜養遺孤10人,不如去坊令那裡挑選幾個。
既應了大王之令,又可給公子尋幾名玩伴、随從。

  趙姬點了點頭。
“明日你便去坊中,将此事辦了吧。
”說着又從懷中取出一枚令牌遞與夏雨。
“我大兄走前,也在公族教坊專門給政兒選了幾個小僮,你也悄悄去給我領來。

  趙姬又對春睛說道:“夫君府上已經解禁。
明日早時,你去不韋府中找他家政呂強,讓他悄悄去給白師傳信。
就說為免趙人懷疑和驚擾,以後他們不能再來府中教導政兒。
每日早間,我會送政兒到旁邊呂氏的客館,他們在那裡與政兒相見。
另外,讓白進将那名鹹陽派來的少年武士帶來,以後貼身保護政兒。

  春睛點了點頭。
趙姬拿起手中衣物繼續縫補,又輕聲地說道:“明日你再與田叔商議一下,讓他安排人去找君父的護衛副統領趙滿,就說來接君父走前安排的那名少年護衛。
他應知道此事,不必與他多談。
”“諾,請玉姝放心,睛兒知道怎樣做。
”“好了,你們也收拾一下,早些去睡吧。

  清晨,一輛輛馬車在邯鄲城中往來奔走,一隊一隊紅翎騎士,呼嘯着馳掠過街道,馳出城門。
老少男女也早己止住悲傷,開始走出家門,為生活而奔走,為将來而忙碌。
連年征戰,曆經苦難錘煉的趙人,己習慣于生死别離,心硬如鐵。
時不時,可以看到幾名老軍,持不同形狀顔色的令牌,在城内各坊間遊走,每隔一刻,敲一下木铎,分别大聲宣讀着趙王和各位大夫、将軍的各種命令。
坊門處,各坊的坊令,依據這些命令,安排坊丁去逐一施行。
悲傷中的邯鄲城,如一部戰争機器開始了高速運轉,隐隐透出它的猙獰和殺氣。

  邯鄲城,地廣繁華,共有民坊近百,四方分别以蟲魚鳥獸為名。
趙姫府上所在屬于雀坊,坊門上挂着一塊三尺長方的木闆,上面刻着雀字篆書和一隻大大的山雀。
緊臨雀坊,左為鶴坊,右為鸠坊,對面是鷹、鵲等坊。
臨近正午,白進、呂熊和幾名武士悄悄走入白鶴坊内一座客館。
他們不敢作秦人裝扮,看上去與趙國武士一般無二。
所謂客館,是貴族用來安置門客,招待士人友人的所在。
白進等人穿過圍廊和層層亭台,來到一處僻靜的院落。

  門口處,春晴不悅地說道:“你們來晚了,讓公子幹坐了許久。
”呂熊連忙解釋。
白進等人理也不理,停也不停,直入院内。

  院中,趙政一身武士裝束,在各種古代練體器具中往來觀瞧,心情看來十分愉快。

  “公子。
”白進幾人上前叫住趙政,躬身行禮。

  “白師。
”趙政還禮。
“許久未見白師,政,甚是想念。
”白進面無表情地說道:“進,因受君上指派,外出辦事,今日方回,耽擱了公子學業,還請公子見諒。

  趙政微笑着上前,将白進等人讓進院内,一邊又向白進說道:“因白師事務繁忙,多日無暇,阿母又從魏國給政兒專門尋了一位史師,午後便到。
以後白師可專責教導政兒秦文和軍武。

  “夫人已知會過了。
聽說公子不久前剛剛患病初愈,身體還好吧。
”趙政自從來到戰國,已在家中被圈養了數日,早就煩了。
聽聞白進如此一說,連忙說道:“身體早就好了。
聽聞白師今日回來繼續教導政兒軍武之事,政,十分高興。

  “白豹,過來見過公子。
”白進轉身沖一少年武士叫道。

  這位少年武士,十三四歲年紀,身材勻稱,長相普通,一副标準的秦人國字臉,隻一雙大眼格外清亮,讓人一見難忘。
他前行一步,躬身錘兇。
“秦國武士豹,官爵不更,願為公子護衛。
豹于今日立誓,但有所命,必盡心以報。

  白進點了點頭,對趙政說道:“白豹,可是吾白氏的千裡駒。
他天生神力,敏捷異常,十歲便自請試武從征,被特許從征,獲上造爵。
十一歲,應大王廣征之令,出征上黨。
一年中,上陣十七次,斬韓趙百人将以下十一人,居功而至不更。
一年前,公子進學,按秦國公族之制,應于封君大夫族人中選配一貼身衛士。
為此,君上專門緻信鹹陽,為公子選調随從。
武安君尋于族中少年,得知白豹年少英勇,特命其來邯鄲,為公子備選。

  趙政在前一世,國家也其配備過專職保镖。
他起初還頗不習慣,後來數次遇險,都得保镖舍命相救。
曆年中,因他而死傷的保镖就有三位。
所以他深知保镖的辛苦和付出,後來一直拿他們當作兄弟和朋友。

  按孔子觀人三法,即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這個少年志向不小,十歲便毛遂自薦,展露頭角;十一二歲便敢上陣殺敵,立下斬首之功。
想來,他的家世以前應該不凡,後來必經挫折;他的親人必不會多,所以才小小年紀擔起家族希望之所寄;他的志向,必是恢複家族之功業聲名。
再看他經曆,雖然出身秦國軍旅世家白氏,但必為遠支。
年少而立奇功,僅僅依功而封不更,沒有得到應有提拔。
所以他視此次擔當公族護衛為良機,立誓以報。
雖不詳知其過往,但看他面色沉穩,雙眼明亮,必是忠直守信,好義勇為之人,真是當護衛的好苗子。

  想到這裡,趙政莊重回了一個躬身錘兇的武士禮。
“秦國公族子弟,政,見過上爵不更。
政雖年幼,也知秦國公子之使命。
不敢與白兄相比,幼學之年敢戰力士,舞夕之年己爵不更。
但依照秦國律法和公族族約,待吾結發,須返秦為百将,率兄等随從,于戰場定勳爵。
政亦在此立誓,不為公卿,不解衣甲。
必不負諸君所望,富貴以共。
政無兄弟,今後願以兄待君,望君亦以弟待吾。

  白豹聞言,心中一振,不敢小瞧這名幼童。
“聽聞公子早慧,今日一見,果異常人,來日必能聲震諸候,史冊揚名。
白豹有幸,得随公子左右,必以死相報,扶助公子,成就偉業。

  白進在一旁大喜。
振臂高呼:“好。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
皿不流幹,誓不休戰。
铿锵秦女,終日無歡。
不複國仇,不令夫還。
白豹,赢政。
你二人當牢記今日之言,但有違者,天厭之,地棄之。
”“諾。
”二人捶兇以應。

  “今日己遲,進等不再耽擱公子。
以後進等每隔三日,早間來此,教授公子箭術、技擊和鍛體之術。
另外,公子每日需練習秦文,熟悉秦律,背誦孝公家訓。
如有不解之處,可尋問于吾。

  “諾,請白師放心。
政不敢懈怠。
”經過這些天的思考,趙政心中己不再迷茫。
正如孔子所雲,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無莫,義之與比,即要平衡掌控,無可無不可,适應自如。
說白了的話,就是要适應環境變化,不能陷入與現實的對抗之中。
既來之,則安之。
今後再無秦自強,自己便是赢政,一個定與曆史有所不同的秦始皇。

  送走白進等人,趙政與白豹和春晴一行人返回趙姫府内。
趙姬将他們迎入屋内。
衆人坐定,趙姫打量了白豹片刻,微笑着說道:“早聽夫君稱贊少君,稱君為白氏麒麟子,蹇叔有後,武安君有繼。
今日一見,果然不凡,少君英氣内斂,沉穩有度,真乃少年英雄。
政兒年幼,上無兄長,下無弟妹。
以後望君多多愛護。

  白豹面色微紅,“不敢當君上和夫人之贊。
但請夫人安心,豹必盡心履責,以護公子左右。

  “嗯。
玉,在此謝過少君。
”說完,對夏雨言道:“去将高猛和那幾個小僮喚來與公子見禮。
另外,讓劉娘準備些瓜果糕點上來。

  “政兒,你也當知,秦趙相争日急,相恨日深。
雖然知你身份者不多,但也要有所防備。
豹君雖勇,畢竟勢孤。
阿母亦為你尋來一位勇士相護。
另外,你己進學,應與阿母别屋而居了。
我己将後院整理了一番,午後你便搬過去吧。

  “喏。
”趙政心中暗喜,終于有了自己的空間了。
他卻不知,張嘯天也随自己來了戰國,占了太子丹的身軀。
他也不知,此時太子丹卻為獨院而居,遠離了如雲美人,而哀歎不己。

  這時,夏雨引一少年和幾名幼童進入屋内。
少年有些黑胖,圓圓的臉蛋上,兩個淺淺的酒窩,天生一副笑容。
趙政看他模樣,再想到他的名字,勉強忍住自己不大笑出聲。
趙姫為他們相互引見,便讓少年高猛坐到趙政身邊。

  這時,侍女将瓜果糕點擺上各人桌案。
十來名七八歲的男僮讓趙政看過後被引去後院安置,以後服侍趙政起居。
屋内衆人邊吃瓜果糕點,邊說些閑話。
不久即散了席宴,讓趙政等人去後院休息。

  趙政讓陪同而來的春晴為白豹、高猛找好房間,留他們自己布置收拾,自己回到主屋休息,等候那母親相識的鬼谷門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