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一零九、财富總是迷人眼,權勢經常惑人心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知風勁草 2550 2024-01-31 01:11

  平原君趙勝見孟氏和趙玉對于離開邯鄲已經産生分歧,心中暗喜。
他知道此事不宜相逼太急,借孟氏開口,趙玉敗退之機,不再與趙玉對峙。

  他輕哼一聲,返身回座,故作姿态地說道:“既然大王已經許諾于你,我也不會枉作惡人,強行阻攔你們離開邯鄲。
實際上,我已盡可能地讓阿高和阿政少在人前露面了。
我之所以生氣,是因你趙玉。

  趙勝說到此處,又将聲音擡高,拍案起身,目視趙玉繼續說道:“我也不怕與你說實話,我與六哥确實互不對眼,我們從小就相互争鬥,打打鬧鬧了一輩子。
可争鬥歸争鬥,我内心依然敬重六哥,因為他和我一樣,都深愛趙氏。
他為國守邊,奮不顧身,為安趙氏,嘔心瀝皿。
可你呢?
身為趙氏貴女,你做了什麼?
秦軍逼迫日急,趙國勢如危卵。
在此危難之際,你一個女子,又嫁為秦人婦,即便要躲開邯鄲,我也不怪你。
可你如何非要拖着平陽府,拉着趙高母子棄爵而逃?
你讓六哥那些軍中下屬如何看待大王,如何看待我等?
你讓他們如何安心南下,據守邯鄲?

  見趙玉閉口不言,呆立房中,趙勝乘勢追擊,繼續說道:“趙高是平陽府唯一後人,有些責任他必須要承擔起來。
況且他的年紀也不算小了,我和六哥象他這般大時,早就封了爵進入軍營了。
六哥和趙成在秦遇難,這個事情必須要查清楚,這個仇必須要報。
春秋史策有言,九世猶可以複仇乎?
雖百世可也。
趙高不承襲爵位,不入軍中曆練,将來如何報仇?
你打算讓趙高躲到何時?
你到底是何居心,僅僅是打算讓趙高他背着不孝之名,被代北諸将所唾棄嗎?
還是别有用心?

  趙姬歎息一聲,返身回座,落寞地垂首而言道:“叔父如此相逼,不過是想把趙高當作旗幟,以為君父複仇之念來收攏代北軍心罷了。
何必說的如此冠冕堂皇,何必将我想的如此不堪。
逢此亂世,列國公子能得善終者幾人?
叔父一輩,兄弟十三人,如今還活在世上的,隻剩下您和三叔了吧。
秦國并吞天下之心,自武王伐周,就為天下共知。
魏韓屢敗于秦軍,而今趙國又敗于長平,等秦軍再次東來,三晉再難相抗,列國又豈能再袖手旁觀。
君父為人所害,我不知具體是誰所為,不知有何陰謀,但我知道,這一定是列國與秦國決一死戰的開端。
将來不知會有多少人死在這次交鋒之中,死在各種陰謀之下。
父兄隻留下趙高這點骨皿了,叔父非要将我們平陽一脈,趕盡殺絕嗎?

  趙勝搖頭說道:“不要拿你自己的胡亂猜想來擾亂人心,不要拿着趙高母子的性命來威脅我等。
君子立身于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道之所存,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趙高雖然沒有行冠禮,但業已成年。
是否襲爵,可以自己拿主意,不需旁人代替。
況且他有嫡母尚在,還不需要你這姑母枉自操心吧。

  趙姬面色一變,轉頭看向孟氏。
隻見孟氏一直如方才那般垂首靜坐,好似全沒有聽兩人在争論什麼。
隻是她躲閃的目光已經說明,她相信了趙勝所說,對趙高襲爵有了自己的決定。

  趙玉心中暗歎:“阿母教我的匈奴諺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利益能迷失人的眼睛,權勢能惑亂人的心性。
大哥啊大哥,妹妹我已經盡力了。
但如果沒有孟氏同意,我再強行幹涉趙高襲爵,隻怕我自己和阿政都難以脫身了。
”想這這裡,趙玉失望之極,隻覺身心俱疲。

  趙玉還想再盡最後一次努力,讓孟氏能夠支持自己的決定。
她思量再三,緩緩與孟氏說道:“阿嫂。
父兄去秦國之前,對你母子必然有所交待和安排。
你和高兒如何選擇,趙玉不敢幹涉,也無權幹涉。
但請你在做出決定之前,想一想父兄的交待,問一問高兒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孟氏茫然地擡頭望向趙玉,又轉頭看了看趙勝,不知應該相信誰。
她本來就不是善作決斷的人,她内心不斷回想趙勝和趙玉所說,兩種選擇在不停交戰。

  平陽君和丈夫離開之前,确實曾與她說過,一但他們兩人出事,一定要聽從趙玉安排。
可趙勝說的也有道理。
如果趙高在此時選擇逃避,那他将失去平陽府所掌控的力量,也會得罪大王和趙國重臣。
那麼将來,趙高還如何複爵?
趙高将失去權勢,成為一個普通的小民。
趙玉一直說,生逢亂世,君子難為。
可曾經出身普通家庭的孟氏知道,一個無職無爵的小民,想求片刻安穩,想求一頓飽餐是多麼的奢望和艱難。
想到自己曾經親眼目睹過的種種苦難,她漸漸有了決斷。

  孟氏不再理會趙玉那殷切期盼的目光,緩緩向趙勝行禮說道:“依叔父方才所言,大王對高兒襲爵,已有旨意了嗎。

  趙勝微笑說道:“這不是讓我來先征詢你們的意見嗎。

  趙玉輕歎一聲,不再出言反對。

  趙章也是在内心歎息一聲,暗自想道:“看來大王已經決定讓趙勝來當相國了。
”他内心失落,隻安靜地坐在一旁,冷眼旁觀,也不再言語。

  趙勝環望三人,輕輕說道:“大王在長平戰後,就曾讓平陽君下令,讓代北諸将率二十萬步騎南下邯鄲。
代北軍中的車兵步兵早已到達太行前線。
可平陽君出使秦國之後,代北十萬精銳騎軍行動緩慢,一直借口防備匈奴和準備糧草,拖延至今。
所以,大王有意由趙高承襲平陽君所有職爵,包括上軍将職爵。
讓趙高攜帶平陽君信符去代北,督促騎軍諸将南下邯鄲。
等代北騎軍到達邯鄲之後,大王将正式任命李牧為上大夫、左軍将,接管代北騎軍,趙高可以為李牧副将,協助其掌軍。
當然,趙高年幼,為其安全考慮,可以暫不赴軍中任職,留在邯鄲城内。

  孟氏聽聞要讓趙高去代北督軍,暗自擔心,面色有些遲疑。
趙勝連忙繼續說道:“為保證高兒安全,大王已經準許,趙高可以保留平陽府中那隊千人府衛。
我也會讓趙悝率領一千邯鄲精騎,沿路護送高兒一同前往代北。

  孟氏聽說可以讓趙高保留府衛,心中暗喜,點了點頭,轉對趙玉說道:“妹妹,你覺得如何?

  趙玉心道:“你心中早已千肯萬肯,我還有何可說。
”她輕歎一聲,無奈說道:“嫂子自己拿主意吧。
”又轉對趙勝嚴肅說道:“我隻要大王和叔父保障趙高安全。
如果高兒有事,我趙玉是決不會袖手旁觀的。

  趙勝輕笑一聲,回應趙玉說道:“高兒襲爵之後,就是一國封君,趙國上将軍,自擁千騎宿衛。
大王和我也不會讓他在沒有子嗣前出征作戰。
在這邯鄲城内,他還有何危險?

  趙玉也不好再反對,隻轉對孟氏說道:“還是先征求一下高兒自己意見吧。

  孟氏點頭,忙命趙海去叫趙高前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