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149、趙姬來訪托要事,身殘不忘解君憂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知風勁草 2406 2024-01-31 01:11

  蔺相如臨死之前給趙王獻了一個左右逢緣之計。
短短一個多月,邯鄲形勢漸漸明朗。

  列國使者都與趙國達成了秘約,紛紛離開了邯鄲。
秦國使臣赢響也莫名其妙的完成了使命,拿到了趙王簽字蓋印的和約,準備回返鹹陽。

  至于平陽君和鄭朱的死,仿佛沒有人再關心,草草結案,成了曆史迷團。

  在離開邯鄲之前,趙玉送白進、李義來到了使團。

  "夫人。
多謝在邯鄲這段日子中的關照。
"赢響不知道趙玉冒着嫌疑來使團相見的目的,隻能客套寒暄,等她自己說明來意。

  "大夫客氣了。
趙玉身處嫌疑之地,也沒有幫上些什麼。
"趙玉有些心虛的說道。

  "夫人今天來此,不知有何吩咐。

  "哎。
因為安陽君、鄭成誣陷,白進、李義兩位家令被蘇代殘害。
我想請大夫幫忙,帶他們兩人回返鹹陽。

  赢響點了點頭,輕輕說道:"我總有一種不好的感覺,這次回程,不會一帆風順。

  "平原君昨天召見了我,對白進李義的事情表示歉意。
蘇代己被免職,負責陪同長安君到齊國為質。
他還明确與我說,希望我給子楚寫信,重申趙國的和平誠意。
他還說,會派騎兵送使團到達秦趙邊境,防止使團發生意外。
我想,赢大夫有些多慮了。

  "希望如此吧。
既然這樣,還請夫人放心,我一定沿途照顧好白進和李義兩位家令。

  趙玉點頭緻謝,告辭而去。

  赢響将她送出府外,回來安置白進李義。

  "赢大夫,給您添麻煩了。
"白進說道。

  "白将軍何出此言。
不過,我有些不明白。
雲雀遇襲,你們為什麼沒有警覺,依然留在邯鄲?"

  白進李義對視一眼,歎息搖頭,沒有言語。

  "那你們兩位先到客房委屈一晚。
我們明天出發,回秦國去。

  "赢大夫。
我們有些話,想與你密談。

  "也好。
兩位前輩久居邯鄲,赢響也有許多疑問,想與你們詢問。
你們都退下吧。
費叔,你守在外面。

  "諾,少君。
"費權帶衆人退出房間,關好屋門,守在門外。

  "白将軍。
您久在邯鄲,對平原君,你怎麼看?"

  "哎。
惠文王、平原君和平陽君三兄弟,都是一代人傑啊。
惠文寬容,平陽孤勇,平原君麼,可以稱智。
表面上看,他廣聚門客,豪爽待人。
其實不然。
他是外寬而内忌,以情義約束人心,驅為自己所用。
滿嘴仁義,滿心利益。

  "說那麼多,那麼複雜幹什麼?平原君,就是一個虛僞君子,真實小人。
"李義憤慨插言。
他始終認為,安陽君和蘇代都是平原君的人。

  "是嗎?。
呵呵。
可這些天來,平原君對我,可謂是委屈求全,直言不諱啊。
給我的感覺,趙國為了求和,不惜一切。
什麼平陽君遇刺,什麼鄭朱之死,都是一語帶過,隻字不提。
就連那鄭成,都以陷害君子之罪,一刀斬了,給白兄、李兄陪罪。
平原君的智,體現在哪裡?"赢響自諷的說道。

  "赢大夫。
這也是我們兄弟要與你說的。
這次趙國這麼容易答應和約,必有陰謀。
平原君是趙國主戰派代表人物,他的态度突然轉變,是在趙王探訪蔺相如之後。
據趙玉夫人所說,趙王從相國府回到王宮,立即召見了平原君和虞信。
蔺相如曾經兩次赴秦,兩次羞辱昭王。
另外,他三次使齊,兩次赴楚,七次北上燕國,十餘次造訪韓魏兩國。
他是蘇秦、張儀死後,不提縱橫學說,卻能夠左右天下局勢的縱橫家。
各國使臣不約而同離開邯鄲,我擔心。

  "你是說,列國己暗中合縱,設下陷阱,隻等秦軍東來?"赢響心驚,搶先說道。

  "不錯。
平陽君死後,代北、中山諸軍聽命于副将李牧。
可直到今天,代北十萬騎軍,蹤迹全無。
他們可能己經知道,燕軍要南下中山。
齊國要脅趙威後,派長安君為質,出使齊國。
可能就是要一同進攻燕國。
一但列國中唯一親近秦國的燕國被打敗。
列國合縱,必然成勢,而我們秦軍,也隻能出兵趙國,以解燕軍困境。
列國環視,頓兵堅城。
我擔心秦軍危矣。

  "白将軍高見。
我也有此擔心。

  李義也插言道:"嚴少卿出使燕國己有半年多了。
燕國向來有冬季出征,趁諸候缺少準備,突然進攻的先例。
看來,燕軍南下在即。
而我們大秦南部各郡剛剛完成征召,黑衣八衛,剛剛開始編組訓練各軍。
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秦軍難以迅速出征,與燕軍配合。

  "依我看,要想一舉滅趙,必須讓燕軍拖住李牧,擋住齊軍。
隻要半年,列國必然憂心秦燕結盟,放棄合縱。
大奏軍隊也可以完成訓練和休整,從容東進。
而一但燕國迅速戰敗,隻能被迫參與合縱。
那我們秦軍不隻是要倉促應戰,更不利的是,失去了接應,隻能孤軍奮戰。
"白進家學淵源,見識不凡。

  赢響點頭說道:"我一直再考慮,謀害平陽君和逼迫鄭朱自盡的人是誰,他們有何目的。
我認為,他們就是擔心秦軍完成休整,擔心趙國投降。
一但趙國投降,秦、燕、趙三國結盟,韓魏兩國也絕不敢與齊楚合縱。
那天下局勢,必然有利我們秦軍。

  "他們想激怒我們秦國,促使秦趙繼續交戰。
這也是我們所想的答案。
我擔心,他們會襲擊我們。
"白進平靜的說道。

  "趙玉夫人方才說過。
趙軍會護送我們前往秦趙邊境。
來邯鄲之前,昭王己經下令,讓長平秦軍護衛使團安全。
那麼這一路上我們都有軍隊保護,他們如何襲擊?"

  "死士,刺客。
"白進和李義同聲說道。

  "也隻有這一招了。
看來這個背後的敵人,權位不高,信息不暢。
他與列國君臣的暗中謀劃,步調有些不一緻啊。
"赢響說道。

  "可平陽之死正是這一切的開端。
鄭朱自盡也促成了列國合縱。
雖然趙國有所警覺,沒有陷入圈套,沒有因憤怒而與我們撕破臉。
但兩任使臣的死都與秦國有關,趙國君臣也就絕了投降的心思。

  "如果再次開戰。
趙國應該不會再派使臣與秦國求和了。

  三人交流了一番各自意見,漸漸對邯鄲局勢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