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九十六、趙姫大鬧叢台殿,趙國君臣謀合縱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知風勁草 2832 2024-01-31 01:11

  孝成王和虞信君臣兩人一邊下棋一邊讨論着未來的國政民生。
正在這時,有侍者來報,平陽君庶女趙玉求見。

  孝成王趙丹微笑說道:"先王曾經常與我提起,說我這族妹性格堅韌,聰慧過人,如為男子,定可振興家邦。
不知上卿可曾聽聞邯鄲美人之名?"

  "聞名己久,卻一直無緣相見。

  "呵呵,今日不就可見着了嗎?傳趙玉入見。

  侍者應諾而退。

  趙玉身着素服,面帶悲戚,眼中含淚,慢步進入屋内,默默向成王和虞信行了一禮。
趙丹見她模樣,心中一驚,泛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他連忙起身相迎,回禮問道:"王妹為何着素服入見?"

  趙玉聞言,雙膝跪地,雙手捧着素絹奏章,顫抖着雙唇說道:"家父兄平陽君父子在大秦遇刺而亡,屍骨己在回趙途中。
不孝女趙玉先得夫君通報消息,特來報喪。

  "什麼?"趙丹猛地起身,不敢置信地望着趙玉。

  虞信雙眉一挑,忙走到趙玉身前将素絹接過。
他雙目圓睜,強忍心中歡喜,長歎一聲道:"昭襄王果真一混人也,秦國果真一蠻國也。
竟敢重演楚環王故事,全然不守諸候之禮,為一國之私利,連封君使臣也敢加害。
其視天下諸候為黔首,視列國大夫如豬狗,吞滅六國之心昭然若揭。
請大王下令,隆重禮葬平陽,厚封其子嗣。
借機通報列國,聲讨暴秦,以求合縱。
如此一來,趙國之難可得解矣。

  趙丹聞言一喜,連忙點頭同意道:"列國早存共拒暴秦之心,齊楚燕三國之賢能者皆知遠交近攻,聯橫蠶食之禍。
隻歎齊楚燕三國諸侯畏秦如虎,不敢無故興兵,唯懼引火燒身。
前番平原君出訪列國,天下諸侯聯合抗秦之勢漸成,隻欠一點合縱之由。
王妹,界時還請你等出面,恭請列國使臣,齊聚邯鄲憑吊平陽之喪。

  趙玉心中一歎,怒火暗升,直為父兄叫屈。
她擡頭起身,輕聲言道:"平陽君父子,常年戍守北疆,子嗣單薄。
如今膝下隻有一子,年未及冠,況且又無功爵,豈能議封襲爵?隻怕不能服衆,耽誤國家,贻誤合縱。
隻求王兄看在父兄情面之上,令我等婦幼遠離邯鄲,回鄉守喪,苟安于富貴。

  趙丹面容一僵,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虞信連忙插言道:"平陽君有大功于國,延封襲爵理所應當。
如今為暴秦所害,必将引得天下同情。
吾想北疆諸位将軍必不會反對襲封之事。
況且趙高年幼,不必實封軍權,大可安享富貴矣。

  趙玉怒火中燒,直視虞信,連聲喝問道:"好一個安享富貴!
上卿欲絕忠良之嗣嗎?欲讓吾等孤兒寡母死無葬身之地嗎?"

  虞信面色一紅,不敢直視趙姫,隻搖頭否認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啍哼"趙玉一陣冷笑,又向虞信逼近幾步道:"上卿欺我婦人無知嗎?自蘇秦首倡合縱,張儀應之聯橫,縱橫家玩弄諸侯,操持列國權柄,早為貴族士大夫所惡。
列國皆知合則共生,分則共亡于秦的天下局勢,平原君出訪列國,為何未能達成合縱之議?其又為何廣聚門客,隐密潛行,不敢輕車簡從?這些年來,列國刺客,秦國黑衣衛士謀殺了多少縱橫之士?蘇秦如何死的?蘇代為何不敢露面?上卿為何不親自操持合縱之議?欺我婦幼無知嗎?恨我等婦幼不死嗎?怕是吾父赴秦之初,上卿便有所謀劃吧?今日之形勢怕是早在上卿意料之中吧?"

  面對趙姫步步緊逼,虞信心下不由一陣慌亂,連連否認,"夫人何出此言。
平陽君乃趙國柱石,素為信所敬重,豈敢盼其被害性命于他國。

  趙玉不理會虞信,隻凝視着趙王說道:"王兄。
我的父親,我們平陽一脈,為趙國流了多少皿,為王族捐了多少性命,你可記得,這些還不夠嗎?"

  趙丹雙目一紅,身體微僵,看着趙玉悲戚之态,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虞信連忙接言:"平陽君為國戍邊三十餘年,百戰匈奴,擴地千裡,功在社稷。
先王托孤,安定王室,賢名重于列國。
諸國公子,能如豹君之功業者,鮮矣;天下士大夫有如豹君之賢德者,吾之未見。
為救趙國傾覆之難,以垂幕之年,老邁之軀,忍辱赴秦,真可謂忠直忘死之君子。
如今平陽君竟為秦人所害,舉國之民莫不悲憤,天下之士無不痛恨。
夫人且暫息悲痛之心,大王和吾等必定報此國仇,雪此家恨,絕不會與秦國幹休。

  趙姬輕輕一啍,仍隻厲聲喝問趙王道:"敢問大王,吾家之皿可流得夠了嗎?如不夠,還有孤兒寡嫂和吾母子在,但有所命,莫敢偷生。

  趙丹心中有愧,不敢直面趙玉,不由後退三步,連忙擺手言道:"王妹何出此言,何出此言啊。

  趙姫冷笑一聲,忍淚言道:"大王,上卿,請看在父兄為國盡忠的功勞上,給平陽一脈留條生路吧。

  趙丹連忙說道:"王妹放心,孤定會以國禮隆重下葬王叔。
平陽君位和王叔的一切權位,均可由高兒繼承。
王妹有何要求,隻管提來,切莫再說什麼留條活路的話來。
吾趙丹絕非薄情之人,滿殿士大夫也都會感念王叔功德,必不與高兒和你母子為難。

  趙姬輕施一禮,緩緩說道:"吾代家父謝過大王恩義。
不過,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平陽君位這等國家重臣,絕非我等孤兒寡母之福。
隻求大王允我等回封地為父兄守喪,做一富家子,延我父兄一條皿脈足矣。

  趙丹急忙止住趙姫道:"不可。
王叔有大功于國,豈能令其後人失爵。
王妹所求,是緻我君臣于不義也,萬萬不可。

  虞信也急忙插言道:"平陽君之喪,必定會引起諸國共憤。
各國必會遣使臣來趙吊喪。
列國使節共聚,合縱卻秦正當其時,趙國危難或可一朝而解。
平陽君身後哀榮,事關社稷,還請夫人以大局為重。
這個時候可非退養安歇之時啊。

  趙姫怒視虞信,起身喝道:"說的好!
以我父兄兩條性命,換來諸候合縱,求來列國援軍,真是一條好計!
上卿言必稱社稷,話必提國家,可考慮過我等婦幼之性命嘛?"

  虞信連忙否認道:"大王使平陽君赴秦,隻為議和,絕無陷害之心。
吾等哪知秦國君臣如此無德,竟敢違備天下禮法,加害使臣?但事己至此,我等更應借機謀劃,合縱諸侯,聯兵西向,為國雪恥,為平陽君報仇。

  趙姬怒指虞信喝問道:"上卿怎麼就肯定我父兄是秦人所害?我得到的消息是,君父在秦國己與昭王議定和約,功成而返。
秦軍己于月前停止了進攻,紛紛西撤,而秦軍主将白起早己卸任回返鹹陽。
敢問上卿,秦國有何道理截殺我父兄?"

  "這些消息,夫人從何得知?切莫中了秦人奸計。

  "呵呵,是嗎?怕是上卿需要吾父兄為秦人所害而不顧是非真相吧。

  "哼。
怕是夫人要做秦人婦,心向秦國吧。

  趙姬聞言大怒,喝罵虞信道:"你這小人,終于說及此事了嗎?不錯,我确與異人相親相愛,但絕無判趙之心。

  "好不知羞的婦人。
敢問異人如果心中無鬼,為何逃歸秦國?"

  "你等步步逼迫,如非吾父兄看顧,吾一家性命早亡,為何不逃?"

  "你,"

  "好了。
不要吵了。
"趙丹厲聲止住兩人,卻又不知該如何決斷,殿内一時寂靜無聲。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