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五十六、山中無虎猴稱王,少年初掌谷中權

戰國風雲之秦時雨 知風勁草 2887 2024-01-31 01:11

  第二天一早,送走了趙姫等人,趙政不由心中一松,暗道:這山谷之中,終究是吾來做主了。

  趙政回到懸陽洞中,準備好好思量和規劃一下以後在谷中的生活。
卻見田騎引着一位壯漢走入洞中。
趙政忙迎了過去。
田騎輕施一禮,含笑說道:“公子,這位勇士便是烏蒙,夫人任命的千夫長。

  烏蒙上前一步,躬身行禮,“烏蒙見過公子。
我和田騎己整軍完畢。
谷内共有軍士六百五十人,其中騎軍四百二十人。
現在六隊軍士己集結列陣于洞外,請公子檢閱。

  “我雖然聽阿母說過,蒙君先祖是草原上的把秃兒,山莊領民的先祖也都是匈奴呼兒王精騎親衛。
卻不知何謂把秃兒?呼兒王在匈奴諸王中是什麼地位?為何我隻聽說過左右賢王和左右明王。

  烏蒙笑道:“我們匈奴人在單于以下,設有左右屠耆王,左右谷蠡王。
屠耆在匈奴語中是賢的意思,所以中原各國一般稱為左右賢王。
谷蠡的意思是聰明智慧,故左谷蠡王,右谷蠡王似亦可稱左明王,右明王。
左賢王,左明王管東方諸部,右賢王,右明王管西方諸部。
中部則由單于直管。
呼兒是兄弟的意思,呼兒王是匈奴别部親王,相當于中原各國的列侯封君。
呼兒王地位僅比左右賢王和左右明王略低,一般統領十餘個大小部落。
而賢王和明王多由呼兒王中的賢者、智者擔任。
呼兒王之下還有呼裡王。
呼裡王是大部落首領因戰功而獲得的榮譽封号,并無實權。
把秃兒是勇猛的意思,也是榮譽稱号,并無實權。
但在戰争期間,把秃兒可以充當萬騎長,率部沖鋒。

  趙政點頭,“原來如此。
好,就讓我見識一下諸位的勇武吧。

  田騎和烏蒙應諾,引趙政走出山洞,檢閱騎步各軍。

  趙政與白豹共乘一馬,随田騎、烏蒙來到湖邊北營外校場。
隻見六個百人隊組成的方陣橫列于校場。
每隊方陣各有一名百将騎馬立于陣前。

  趙政示意白豹,打馬行于陣前。
前世時,他經常受邀到觀禮台參加閱兵。
此時見各方隊雖然沒有後世軍隊那般齊整,各隊兵卒卻也都莊嚴肅立,雄壯威武,更有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
他又仔細觀察六位百人将,雖然無一認識,但個個英武不凡,頗有勇力的樣子。

  趙政閱完六個方隊,回馬立于陣前。
他一時不知說些什麼,校場上寂靜無聲,有些冷場。

  烏蒙見此,便欲上前替趙政訓話。
田騎卻一伸馬鞭将他攔住,向他輕輕搖了搖頭。

  趙政輕笑一聲,高聲說道:“我是趙政。
是趙玉之子。
是平陽君和草原貴女呼兒海的外孫。
諸君皆是吾外祖留與我母子,護衛我母子安全的勇士。

  趙政于馬上捶兇含首,行了一個軍禮,繼續說道:“讓各位勇士抛下家業來這蠻荒山谷,保我母子平安,趙政心中有愧,僅此謝過。
但秦軍即将東來,邯鄲必有大難。
而天佑吾母子,賜下這平安谷與我等藏身。
此谷隐秘而險峻,又有諸位勇士守衛,足以保我等家人平安。
秦趙邯鄲之戰定非短時可分勝負,吾等要長年藏身此谷。

  趙政略一停頓,見方陣中各軍士并無慌亂和喧嘩,心中大定。
他繼續喊道:“君等以前居于平陽,可有此谷富饒而安穩嗎?君等家業,趙政負責償還。
以後這山谷就是諸君安家立業之地。
待我母子脫困,必将此地封與諸君,許你等後裔長居此谷。

  方陣中各軍士聽聞此言,心中不由一動。
烏蒙更是乘機領衆人高呼:“願為夫人和公子效死。

  趙政微微一笑,轉頭說道:“夕叔,田叔,以後六隊軍士輪流警戒谷中防務。
輪休各隊每日上午操練,下午可令諸軍士自由活動。
願于谷中安身者,夕叔可安排劃分起居之地,讓各家自建屋舍。
谷内和谷後草原可辟為良田,分與衆人。

  趙夕和田騎應諾。

  趙政又對烏蒙言道:“蒙叔,請抽調騎軍五十交由高猛,成立軍法隊,負責谷中秩序。
今日閱軍己畢,請令衆軍士散陣回營。
烏蒙應諾。

  待各軍士散隊回營,趙政向田騎問道:“阿母己同意我自建一隊少年護衛,不知谷内共有多少少年?另外衆軍士家屬可全部遷來?谷中将來會有多少人丁?”

  田騎笑道:“公子所命,田騎從不敢懈怠。
公子府中少年侍從,雖然多為邯鄲孤兒,但在邯鄲城中多有族人親朋,為防止有人發覺我們準備逃離邯鄲,夫人己下令不準遷來谷中。
山莊内所有匈奴後裔青壯和少年子弟己遷來谷中。
其餘原有趙國領民青壯則派去平陽修繕君上舊府,以掩人耳目。
現在谷中少年男童共四十人,加上公子新收下的那十四名逃奴男童,共五十四人。
另外,平陽府衛精騎家眷中有少年男童一百七十人,三日後可遷入谷中。
界時公子的少年衛隊可建二個百人隊。
待戰事開啟,所有軍士家眷老幼婦嬬共一千五百餘人将全部遷來谷中。
最終谷中人口大約會有三千人。

  趙政點頭,又問道:“為何匈奴男童如此少?”

  田騎苦笑道:“匈奴後裔連年出征,死傷頗衆,十三以上男丁己列為青壯了,所以人少。

  “嗯。
那就等五日後,谷中少年到齊,再組建少年軍。

  趙政又問趙夕道:“兩隊少年二百餘人的兵甲器械,我要單獨打造。
現在工匠己招足了嗎?”

  趙夕回道:“此次遷來谷中的,全是平陽府中鐵匠、木匠及家人。
共三十戶,一百七十人。
鐵匠以張揚為頭領,木匠以趙談為頭領。
下批工匠由呂氏招攬,預計有五十戶,約二百人。
三日後可運來谷中。

  “你領我到匠營去看看。

  “諾。

  趙政等人來到匠營,張揚、趙談正指揮衆工匠平整營中士地,準備搭建工坊。
見趙夕引趙政入營,忙迎上前來。

  衆人行過見禮,趙政對趙談說道:“談叔可懂營造水車之法嗎?”

  趙談傲然一笑道:“禀告公子,我家七代為木工大匠,我又曾師從墨家和魯班高徒,但凡木工匠藝沒有吾不會的。

  張揚笑罵道:“你每次與人初見都這般吹噓一番。
你不裝高人,不吹牛,能死不成。
隻說水車會不會造?”

  趙談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可我所知木工技藝中并無水車造法。
敢問公子,何為水車?”

  趙政被逗得一笑,心道:吾還以為你會造水車呢。

  他于懷中取出一卷帛圖遞與他,“你看此圖,可能造出水車來嗎?”

  趙談接過,還未打開便說道:“公子放心,隻要有圖樣,我定能造的出來。

  他打開帛圖,又奇怪問道:“這是什麼怪物?”

  趙政無奈搖頭,心道:這人怕不太靠譜。

  趙政提醒他道:“談叔,圖拿反了。
你倒過來再看看。

  趙談臉色不改,倒過圖來觀瞧,“有些像我師傅與我說過的翻車。
公子造這玩物有何用處?”

  趙政聽他此言心中重燃起希望,心道:曆史記載春秋時代魯班造翻闆水車,到東漢末年漢靈帝時畢岚造出竹筒水車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于農業灌溉,所以水車又名孔明車。
他所言翻車,莫非是魯班造的翻闆水車嘛?

  趙政連忙問道:“那你可能按圖造出此物?”

  趙談将圖收起說道:“公子放心。
隻要是木工物件,沒吾造不出來的。

  趙政點頭,心中卻道:我能放心嗎我。
看來要親自盯着他來造,不然定出問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